CN208835775U -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5775U
CN208835775U CN201821276999.2U CN201821276999U CN208835775U CN 208835775 U CN208835775 U CN 208835775U CN 201821276999 U CN201821276999 U CN 201821276999U CN 208835775 U CN208835775 U CN 208835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empty
batter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69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静
方文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ndi Smart Battery Swa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Rely 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Rely 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Rely 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69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5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5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5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放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所述对放电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空态电池组和储能模块,储能模块与满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满态电池组与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放电源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电性连接有充电源。该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达到了对各电池组膨胀进行报警的效果,电池组膨胀时,挤压水袋内的吸热油,吸热油挤压活塞上表面的下触点与上触点接触,构成回路,报警灯接通纽扣电池电源进行报警。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放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背景技术
充放电柜是电池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配套设施。当蓄电池的电能用完之后,就必须使用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再充电,当蓄电池组作为储能装置为其他区域电网提供备用电能时,就必须使用放电系统对作为备用电能的电池进行受控放电。目前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组内部部件在工作时容易使得电池组产生膨胀,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当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膨胀到一定时,电池组需要及时更换,但现在的电池组由于安装封闭要求,膨胀时很难被发现,且现在的电池组之间的能量不能够实现自行平衡,不能根据需求调整所需的电压电流。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膨胀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电池组之间不能进行自行平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所述对放电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空态电池组和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满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满态电池组与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空态电池组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放电源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电性连接有充电源。
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包括电池罐,所述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袋,所述水袋的内部设置有吸热油,所述电池罐与水袋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所述水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胀器,所述防胀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装置,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升降管,所述升降管的内底壁与水袋的内顶壁固定连通。
优选地,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规格均为60V/33A,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工作模式分别为电流源模式和电压源模式。
优选地,所述导热装置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表面与电池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纤维。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与弹性层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池罐的表面和水袋的内侧壁,所述导流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制作材料包括导热硅胶。
优选地,所述抗拉装置包括横向防裂层和纵向防裂层,所述横向防裂层与纵向防裂层固定连接并呈十字相交分布,所述横向防裂层和纵向防裂层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通过安装管与电池组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的内侧壁滑动插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触点。
优选地,所述升降管的上表面与报警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触点,所述上触点与报警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与纽扣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纽扣电池与下触点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空态电池组和储能模块,对放电柜是利用满态电池组与空态电池组的电位差原理实现电池组之间的能量转换,由于是电池组间的能量转换,并不向外电网获取能量,电路中,分为充电源模块及放电源模块,源模块规格为60V33A,源模块可以工作在两种,分别是电流源模式及电压源模式,其中一部分源模块工作在电压源模式,源模块的输出端并接在49V210铁锂两端,此部分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升压,升压的目的是当空态边电池组与满态边电池组的电压处于平衡时,设备还能正常工作,其中另一部分源模块工作在电流源,由两个电流源串联使用,其目的是分压,使电池组能工作在高的电压范围,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可根据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2、通过设置电池罐与水袋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达到了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吸收的效果,热量通过散热板传送至导热杆,导热杆再传送至水袋内。
3、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达到了对各电池组膨胀进行报警的效果,电池组膨胀时,挤压水袋内的吸热油,吸热油挤压活塞上表面的下触点与上触点接触,构成回路,报警灯接通纽扣电池电源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电池壳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升降管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满态空态电池组电气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的通讯CAN接线图。
图中:1、对放电柜;2、电池组壳体;21、报警灯;22、升降管;23、纽扣电池;24、活塞;25、下触点;26、上触点;3、满态电池组;4、空态电池组;5、储能模块;6、电池罐;61、散热板;62、弹性层;63、导流孔;64、导热杆;7、水袋;8、防胀器;81、横向防裂层;82、纵向防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5-6,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1,对放电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2,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3、空态电池组4和储能模块5,储能模块5与满态电池组3电性连接,满态电池组3与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放电源与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有充电源,充电源和放电源的规格均为60V/33A,充电源和放电源的工作模式分别为电流源模式和电压源模式,储能模块为49V210Ah,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3、空态电池组4和储能模块5,对放电柜是利用满态电池组与空态电池组的电位差原理实现电池组之间的能量转换,由于是电池组间的能量转换,并不向外电网获取能量,电路中,分为充电源模块及放电源模块,源模块规格为60V33A,源模块可以工作在两种,分别是电流源模式及电压源模式,其中一部分源模块工作在电压源模式,源模块的输出端并接在49V210铁锂两端,此部分在电路中起的作用是升压,升压的目的是当空态边电池组与满态边电池组的电压处于平衡时,设备还能正常工作,其中另一部分源模块工作在电流源,由两个电流源串联使用,其目的是分压,使电池组能工作在高的电压范围,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可根据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参照图1-4,如图所示,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包括电池罐6,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袋7,水袋7的内部设置有吸热油,电池罐6与水袋7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导热装置包括散热板61,散热板61的一侧表面与电池罐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散热板6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层62,弹性层6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纤维,散热板61与弹性层62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流孔63,导流孔6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池罐6的表面和水袋7的内侧壁,导流孔6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杆64,导热杆64的制作材料包括导热硅胶,通过设置电池罐6与水袋7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达到了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吸收的效果,热量通过散热板61传送至导热杆64,导热杆64再传送至水袋7内,水袋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胀器8,防胀器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装置,抗拉装置包括横向防裂层81和纵向防裂层82,横向防裂层81与纵向防裂层82固定连接并呈十字相交分布,横向防裂层81和纵向防裂层82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电池组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21和升降管22,升降管22的内底壁与水袋7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报警装置包括纽扣电池23,纽扣电池23通过安装管与电池组壳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升降管22的内侧壁滑动插接有活塞24,活塞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触点25,升降管22的上表面与报警灯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升降管2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触点26,上触点与报警灯21电性连接,报警灯21与纽扣电池23电性连接,纽扣电池23与下触点25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电池组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达到了对各电池组膨胀进行报警的效果,电池组膨胀时,挤压水袋7内的吸热油,吸热油挤压活塞24上表面的下触点25与上触点26接触,构成回路,报警灯21接通纽扣电池23电源进行报警,从而解决了对放电柜内的电池组膨胀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电池组之间不能进行自行平衡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包括对放电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放电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池组壳体(2),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满态电池组(3)、空态电池组(4)和储能模块(5),所述储能模块(5)与满态电池组(3)电性连接,所述满态电池组(3)与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所述空态电池组(4)电性连接有放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放电源与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储能模块(5)电性连接有充电源;
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包括电池罐(6),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袋(7),所述水袋(7)的内部设置有吸热油,所述电池罐(6)与水袋(7)之间设置有导热装置,所述水袋(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胀器(8),所述防胀器(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装置,所述电池组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21)和升降管(22),所述升降管(22)的内底壁与水袋(7)的内顶壁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规格均为60V/33A,所述充电源和放电源的工作模式分别为电流源模式和电压源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散热板(61),所述散热板(61)的一侧表面与电池罐(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6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层(62),所述弹性层(6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61)与弹性层(62)的内部均开设有导流孔(63),所述导流孔(6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池罐(6)的表面和水袋(7)的内侧壁,所述导流孔(6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杆(64),所述导热杆(64)的制作材料包括导热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装置包括横向防裂层(81)和纵向防裂层(82),所述横向防裂层(81)与纵向防裂层(82)固定连接并呈十字相交分布,所述横向防裂层(81)和纵向防裂层(82)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纽扣电池(23),所述纽扣电池(23)通过安装管与电池组壳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22)的内侧壁滑动插接有活塞(24),所述活塞(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触点(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22)的上表面与报警灯(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2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触点(26),所述上触点与报警灯(21)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21)与纽扣电池(23)电性连接,所述纽扣电池(23)与下触点(25)电性连接。
CN201821276999.2U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Active CN208835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6999.2U CN208835775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6999.2U CN208835775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5775U true CN208835775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6999.2U Active CN208835775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5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0597A (zh) * 2020-02-17 2022-04-0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具有能够在火灾情况下延迟注入其中的消防用水流出的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架和能量储存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0597A (zh) * 2020-02-17 2022-04-0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具有能够在火灾情况下延迟注入其中的消防用水流出的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架和能量储存装置
CN114270597B (zh) * 2020-02-17 2024-04-12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架和能量储存装置
US12294109B2 (en) 2020-02-17 2025-05-06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module hav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delaying outflow of fire-fighting water injected therein in case of fire, and battery rack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112B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
CN20736804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
CN10832145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电池组
CN208835775U (zh) 一种实现满态空态电池组能量转换的对放电柜
CN202513849U (zh) 小型户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1590672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集成模块电源装置
CN112002959A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电池热管理的相变材料
CN206806769U (zh) 一种示温环网柜
CN201421862Y (zh) 单体电池和采用该单体电池的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CN107947640A (zh) 一种利用暖气炉温差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
CN11720004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dtu柜
CN211858745U (zh) 一种动力电池pack
CN103515556B (zh)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客车快换电池箱电池模块组合结构
CN202455126U (zh)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N206195452U (zh) 一种具有输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太阳能ups电源
CN211351598U (zh) 一种新型户外电缆分接箱
CN206055500U (zh) 太阳能锂电路灯
CN20186027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22620723U (zh) 一种外置的新能源电池均衡装置
CN207339663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ac-dc功率模块箱结构
CN222915009U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CN208507479U (zh) 一种超级电容蓄电池组
CN218966725U (zh) 一种换电控制器
CN221354318U (zh) 一种光伏通信系统警报器
CN203481299U (zh)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客车快换电池箱电池模块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1025 3rd floor, No.1 Factory building, no.468, Xinji Road, qiubi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angdi Intelligent Power Exchan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16 Jinhua Industrial Park,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HUA ANKAO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