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5164U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35164U CN208835164U CN201821712939.0U CN201821712939U CN208835164U CN 208835164 U CN208835164 U CN 208835164U CN 201821712939 U CN201821712939 U CN 201821712939U CN 208835164 U CN208835164 U CN 208835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negative pole
- battery
- positiv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锂电池组分为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且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端。本实用新型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的通讯线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各个电池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电压差,在电池组的充电或者放电时,容易出现电流倒灌的现象,导致电池组内BMS烧坏,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分为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且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输入端通过通讯线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池组输入端通过通讯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电池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负极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极接线和第二负极接线分别安装在真空控制盒的上端,所述真空控制盒内设有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设有电极滑块,所述电极滑块通过电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负极端,所述电极滑块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空腔内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铁,位于同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通过拉簧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滑块的上端设有电极接触片,所述电极接触片分别与第一负极接线和第二负极接线下端的电极片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真空控制盒底端设有安装底板,所述真空控制盒上端设有真空抽口,所述真空抽口上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电极滑块底端设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滑动卡接在真空控制盒内底端的燕尾槽内。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电极滑块两侧,且该两个拉簧均处于拉伸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的通讯线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2、在进行并联的转换时,通过启动位于第二负极接线一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两个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排斥,从而使电极滑块向第一负极接线的一侧滑动,并使电极接触片与第一负极接线接通,从而完成并联电路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并联系统中并联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并联系统中串联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控制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控制盒剖面图。
图中:1锂电池组、101第一电池组、102第二电池组、103第三电池组、2通讯线、3正极接线、401第一负极接线、402第二负极接线、5真空控制盒、501安装底板、502真空抽口、503燕尾槽、6电极滑块、601电极接触片、602拉簧、603燕尾块、71第一电磁铁、72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1,锂电池组1分为第一电池组101、第二电池组102和第三电池组103,第一电池组101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3,第一电池组101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正极端,第二电池组102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正极端,第三电池组103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401,且第三电池组103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负极端,第二电池组102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101的负极端;
第一电池组101输入端通过通讯线2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输出端,第二电池组102输入端通过通讯线2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输出端;
第一电池组101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正极端,第二电池组102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正极端,第三电池组103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负极接线402。
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1的通讯线2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第一负极接线401和第二负极接线402分别安装在真空控制盒5的上端,真空控制盒5内设有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设有电极滑块6,电极滑块6通过电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负极端,电极滑块6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72,空腔内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铁71,位于同侧的第一电磁铁71和第二电磁铁72之间通过拉簧602固定连接,电极滑块6的上端设有电极接触片601,电极接触片601分别与第一负极接线401和第二负极接线402下端的电极片活动接触。
进一步的,真空控制盒5底端设有安装底板501,真空控制盒5上端设有真空抽口502,真空抽口502上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电极滑块6底端设有燕尾块603,燕尾块603滑动卡接在真空控制盒5内底端的燕尾槽503内。
进一步的,拉簧6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电极滑块6两侧,且该两个拉簧602均处于拉伸状态。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1的通讯线2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在进行并联的转换时,通过启动位于第二负极接线402一侧的第一电磁铁71和第二电磁铁72,两个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排斥,从而使电极滑块6向第一负极接线401的一侧滑动,并使电极接触片601与第一负极接线401接通,从而完成并联电路的转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1)分为第一电池组(101)、第二电池组(102)和第三电池组(103),所述第一电池组(101)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3),所述第一电池组(101)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102)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103)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401),且第三电池组(103)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负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102)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101)的负极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101)输入端通过通讯线(2)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池组(102)输入端通过通讯线(2)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101)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电池组(102)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102)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103)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负极接线(402);
所述第一负极接线(401)和第二负极接线(402)分别安装在真空控制盒(5)的上端,所述真空控制盒(5)内设有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设有电极滑块(6),所述电极滑块(6)通过电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103)负极端,所述电极滑块(6)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72),所述空腔内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铁(71),位于同侧的第一电磁铁(71)和第二电磁铁(72)之间通过拉簧(602)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滑块(6)的上端设有电极接触片(601),所述电极接触片(601)分别与第一负极接线(401)和第二负极接线(402)下端的电极片活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控制盒(5)底端设有安装底板(501),所述真空控制盒(5)上端设有真空抽口(502),所述真空抽口(502)上设有密封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滑块(6)底端设有燕尾块(603),所述燕尾块(603)滑动卡接在真空控制盒(5)内底端的燕尾槽(5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电极滑块(6)两侧,且该两个拉簧(602)均处于拉伸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12939.0U CN208835164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12939.0U CN208835164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35164U true CN208835164U (zh) | 2019-05-07 |
Family
ID=6631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12939.0U Active CN208835164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351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9579A (zh) * | 2018-10-23 | 2019-01-01 | 深圳市统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
2018
- 2018-10-23 CN CN201821712939.0U patent/CN2088351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9579A (zh) * | 2018-10-23 | 2019-01-01 | 深圳市统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05267B (zh)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用串并联转换连接器 | |
CN102005797B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动式自管理充电装置 | |
CN109301145B (zh) |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
CN109360930A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03094938B (zh) | 电池串并联自均衡装置 | |
CN208127289U (zh) | 电池包、托架 | |
CN209217099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15395083A (zh) | 一种新型电池组 | |
CN201004557Y (zh) | 蓄电池组充放电插座与插头 | |
CN209994118U (zh) | 一种多电池支路的储能变流器拓扑结构 | |
CN111682270A (zh) |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 |
CN208835164U (zh)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
CN209200052U (zh) |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
CN211957829U (zh) | 串并联切换装置及包含串并联切换装置的电池组 | |
WO2020125209A1 (zh) | 能量存储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
CN103560275A (zh) | 双极电池 | |
CN201975477U (zh) | 一种多电压平台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14412365U (zh) | 一种简洁的电池串并联切换结构 | |
CA2270746A1 (en) | The improved combin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battery electrode plates and the battery case | |
CN109119579A (zh) | 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 |
CN209200050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9282869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KR20150129991A (ko) | 전지팩용 릴레이 어셈블리 | |
CN209880771U (zh) | 复合动力储能单体、模组及设备 | |
CN111668434B (zh)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239000 west side of No.29 standard workshop of Suzhou Chuzhou direct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Park,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TONGLING TECHNOLOGY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3, block B, building 3, Hui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ightseeing Road, Tangjia community,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URNLIF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