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8236U -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8236U
CN208798236U CN201821202543.1U CN201821202543U CN208798236U CN 208798236 U CN208798236 U CN 208798236U CN 201821202543 U CN201821202543 U CN 201821202543U CN 208798236 U CN208798236 U CN 208798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at
moving iron
push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25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旦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25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8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8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8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一调节气缸和推杆,第一调节气缸和第一固定柱固定,第一调节气缸的第一主轴和推杆固定,第一主轴可带动推杆运动,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二调节气缸、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第二调节气缸固定于底座上,第一连接板固定于第二调节气缸上,第二调节气缸的第二主轴可带动第一连接板运动,被调动铁单元置于第一连接板上和推杆相对的位置,推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底座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推杆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杆滑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自动调节被调动铁单元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动铁单元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背景技术
动铁单元是耳机或助听器及类似产品的发声单元,其工作原理是在音频电流的作用下,处于磁场中的舌簧片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振动膜片上下振动而发出声音。动铁单元的磁路由两部分组成,线圈和磁铁,磁铁中设有衔铁。由于动铁单元产品性能的要求,需要对动铁单元的磁铁先进行加磁,再进行减磁,使得动铁单元的衔铁位于磁铁磁场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在对动铁单元进行减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动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再通过振动波形判断动铁单元中衔铁的位置,使衔铁位于磁铁的中心,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能够方便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衔铁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一调节气缸和推杆,所述第一调节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主轴,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所述第一主轴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一固定柱垂直;
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二调节气缸、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气缸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推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所述第一主轴伸出和缩回时,带动所述推杆运动。
其中,所述推杆上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动铁单元适配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用于夹持并限位动铁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载座,所述第一载座用于放置所述动铁单元,所述第一载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部分收容所述动铁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拨叉和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拨叉,所述拨叉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销钉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拨杆,所述拨叉上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拨杆设于所述固定座中间,并且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载座,所述第二载座呈半椭圆状,所述拨叉设于所述第二载座上,和所述第二载座接触,所述拨叉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载座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调节气缸,所述第三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调节气缸上设有第三载座,所述第三载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运动。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探针部件,所述探针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载座上,所述探针部件用于和所述动铁单元接触,使得动铁单元通电。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四调节气缸、铁芯和调节线圈;
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调节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调节气缸的另一端和所述铁芯连接,所述调节线圈环绕所述铁芯。
其中,所述调节线圈位于所述动铁单元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气缸和推杆,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第一主轴和所述推杆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出和缩回可以调节所述推杆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一主轴伸出时,带动所述推杆向上运动,当所述第一主轴缩回时,带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并固定动铁单元,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柱,用于固定第一调节气缸,使得第一调节气缸的所述第一主轴的运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气缸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气缸上,将动铁单元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第二主轴的伸出和缩回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运动,当第二主轴伸出,带动动铁单元向左移动,当第二主轴缩回,带动动铁单元向右移动,从而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底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时,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气缸即可调节动铁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再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固定动铁单元,能够方便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衔铁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可方便用于给动铁单元减磁,使得动铁单元实现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第一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第二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7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第二调节装置的第一载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第二调节装置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第二调节装置的第三载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的第三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12,1为调节设备,10为第一调节装置,20为第二调节装置,30为第三调节装置,101为第一固定柱,102为第一调节气缸,103为推杆,104为安装板,105为限位板,201为底座,202为第一连接杆,203为第一螺母,204为第二调节气缸,205为第一连接板,206为第一载座,207为拨叉,208为第一销钉,209为第一固定座,210 为拨杆,211为第二载座,212为第二固定座,213为第三调节气缸,214 为第三载座,215为探针部件,216为连杆,217为第三固定座,301为第一连接支架,302为第四调节气缸,303为铁芯,304为调节线圈,305 为第二连接支架,1021为第一缸体,1022为第一主轴,1031为第一基部,1032为第二基部,1033为第三基部,1034为第四基部,1035为第一安装孔,1036为第一连接孔,1037为第一凹槽,1038为第一凹陷, 1039为第一夹爪,1041第一安装板基部,1042第二安装板基部,1043 为第二安装孔,2061为第七基部,2062为第八基部,2063为第一通孔, 2064为第一收容孔,2065为第二连接孔,2071为第一本体,2072为第二本体,2073为第三本体,2074为第三连接孔,2141为第四本体,2042 为第五本体,2043为第六本体,2144为第四连接孔,2145为第五连接孔,2146为第一延伸部,2147为第二延伸部,2011为第一连接支架本体,3012为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51为第一连接支架部,3052为第二连接支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1,包括:第一调节装置10、第二调节装置20和第三调节装置30,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0用于固定动铁单元,所述第二调节装置 20用于调节动铁单元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30用于给动铁单元减磁。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0包括第一固定柱101、第一调节气缸102、推杆103、安装板104和限位板105,
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横截面积呈方形,为方形柱状结构,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柱101为方型铝型材,当然,所述第一固定柱101也可以为其它材质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方向设为上下,将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方向设为左右。
所述第一调节气缸102为单轴气缸,包括第一缸体1021和第一主轴1022,所述第一主轴102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缸体1021伸出和缩回,所述第一缸体10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所述第一主轴1022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平行,所述第一主轴1022位于所述第一缸体1021 的上方。所述第一缸体1021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之间的固定可通过焊接固定,或者螺钉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气缸102也可以为双轴气缸或三轴气缸,也可以为电缸或油压缸,所述第一调节气缸102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
所述推杆103和所述第一主轴1022固定,所述推杆10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接触,所述推杆103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缸体1021 运动,可选的,所述推杆103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接触的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101上滑动。当所述第一主轴1022伸出时,带动所述推杆103朝远离所述第一缸体1021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一主轴1022 缩回时,带动所述推杆103朝向所述第一缸体1021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的,所述推杆103包括第一推杆基部1031、第二推杆基部1032、第三推杆基部1033和第四推杆基部1034,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第二推杆基部1032和第三推杆基部1033均呈矩形,所述第二推杆基部1032自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推杆基部1032和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齐平,所述第二推杆基部 10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的厚度,使得所述第二推杆基部1032和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凹陷1038。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自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的另一端的中间延伸,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的宽度。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自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远离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 的一端延伸,并且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垂直于所述第三推杆基部 1033。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5,所述第二推杆基部103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为盲孔,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内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主轴1022上远离所述第一缸体1021的一端同样设有螺纹,并且所述第一主轴1022上的螺纹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内的螺纹相适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为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内不设螺纹,所述第一主轴1022上远离所述第一缸体1021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主轴1022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036,并通过螺帽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和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齐平,另一端突出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突出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一夹爪1039,所述第一夹爪1039 用于与动铁单元适配,可选的,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突出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1037,使得所述第四推杆基部1034突出所述第三推杆基部1033的所述另一端呈夹爪状,形成所述第一夹爪1039,所述第一夹爪1039用于夹持并限位动铁单元。
所述安装板104呈L型,包括第一安装板基部1041和第二安装板基部1042,所述第一安装板基部104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基部104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板基部10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主轴1022适配的第二安装孔1043,所述第一主轴102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043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035,所述第一安装板基部1041的一面和所述推杆103 的所述第二推杆基部1032和所述第一推杆基部1031形成的所述凹陷 1038的底部接触,并且,通过螺帽固定所述第一主轴1022、推杆103 和第一安装板基部1041。所述第二安装板基部1042和所述第一缸体 1021固定,所述第一主轴1022伸出和缩回时,同时带动所述安装板104 运动,所述安装板104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调节气缸102的运动更加平稳。
所述限位板105呈矩形平板状,所述限位板10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一端,所述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板105对所述推杆103起限位的作用,可选的,所述限位板105上设有接触传感器,当所述推杆103向上运动接触到所述限位板 105上的所述接触传感器时,所述第一调节气缸102停止伸出,所述推杆103停止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04和所述限位板 105可以省略,或者为其它的结构。例如,所述安装板104呈U型,所述U型安装板104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底面垂直,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缸体1021的两侧固定,并且,所述第一侧面还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固定,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主轴1022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一主轴1022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推杆103固定,通过所述第一主轴1022的运动带动所述推杆103运动,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一主轴1022的伸出和缩回带动所述推杆103上下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包括底座201、第一连接杆202、第一螺母203、第二调节气缸204、第一连接板205、第一载座206、拨叉207、第一销钉208、第一固定座209、拨杆210、第二载座211、第二固定座212、第三调节气缸213、第三载座214、探针部件215、连杆216和第三固定座217。
所述底座201大致呈立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202呈圆柱形,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035,所述第一连接杆202 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35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201,另一端穿过所述推杆103的第一安装孔1035,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02和所述底座201固定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底座201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35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02 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图未示),所述第三安装孔内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相同的螺纹,所述底座20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2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穿过所述第一螺母203,固定于所述底座201的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203加固所述底座20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202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04设于所述底座201上,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04 为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内设有第二主轴(未标示),所述第二主轴可伸出和缩回,所述第二主轴设于左右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05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04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05可随着所述第二主轴的伸出和缩回左右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9,所述第一载座20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所述第一载座206包括第一载座基部2061和第二载座基部2062,具体的,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呈矩形,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 自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的一侧面延伸,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也呈矩形,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和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相互垂直,并且,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不与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的另一端齐平。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上设有第一通孔2063,所述第一通孔2063用于放置动铁单元,所述第一通孔2063为矩形通孔。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 上还设有第一收容孔2064,所述第一收容孔2064为矩形孔,和所述第一通孔2063相通,所述第一收容孔2064设于远离所述第一载座基部 2061的一端,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2065,所述第二连接孔2065靠近所述第一载座基部2061的底部。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10,所述拨叉207包括第一拨叉本体2071、第二拨叉本体2072和第三拨叉本体2073,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自所述第一拨叉本体2071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拨叉本体2071和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拨叉本体2073自所述第一拨叉本体 2071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三拨叉本体2073和所述第一拨叉本体2071 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和所述第三拨叉本体2073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和所述第三拨叉本体2073朝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拨叉本体2071和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形成直角处倒圆角,所述第一拨叉本体2071和所述第三拨叉本体2073形成直角处也倒圆角,可选的,所述第二拨叉本体2072设有第三连接孔2074。
所述第一销钉208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065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2072内,并且,在人为的拨动下,所述拨叉207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销钉208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8,所述拨叉207上设有第一固定座209,所述第一固定座209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座209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拨叉207上,所述第一固定座209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座209背对贴合,所述2个第一固定座209之间设有拨杆210,所述拨杆210正对所述第一通孔2063,并且所述拨杆210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63内。
所述拨杆210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拨杆210用于拨动所述拨叉207 时,所述拨杆210顶起动铁单元,或者当动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63 内为倾斜状态时,可通过拨叉207调节动铁单元,改变其倾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载座206的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 的底面,并且和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的底面接触,所述第二载座基部2062上与所述第一通孔2063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拨杆210适配的通孔,所述拨杆210穿过所述矩形通孔,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63 内,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矩形通孔用于限定所述拨杆210的位置,并且对所述拨杆210起保护的作用。
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时,将动铁单元置于所述第一载座206的所述第一通孔2063内,所述动铁单元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通孔2063,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通孔2063外,对所述动铁单元进行调节,使得所述动铁单元磁平衡,再拨动所述拨叉207,使得所述拨杆210将所述动铁单元顶起,方可用手取下所述动铁单元。
所述第二载座21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所述第二载座211 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并且所述第二载座211和所述拨叉207接触,所述第二载座211用于支撑所述拨叉207,并且当拨动所述拨叉207时,所述拨叉207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载座211转动。
所述第二固定座212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 上,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载座206的两侧,所述第一载座206 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但是不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固定,通过所述2个第二固定座212夹紧所述第一载座206,从而固定所述第一载座20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座206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同时,所述第二固定座212也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载座206的两侧,对所述第一载座206起加固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座 212可以省略,在所述拨叉207上与所述第一通孔2063相对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拨杆210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拨杆210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063内。
所述第三调节气缸213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上,所述第三调节气缸为滑台气缸,包括第三主轴(未标示),所述第三主轴可伸出和缩回,所述第三主轴设于左右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气缸204的所述第二主轴的伸出方向和所述第三调节气缸213的所述第三主轴的伸出方向相同。
请参阅图7和图11,所述第三载座214固定于所述第三调节气缸 213上,所述第三调节气缸213的所述第三主轴伸出和缩回时,可带动所述第三载座214运动。所述第三载座214包括第一载座本体2141、第二载座本体2142和第三载座本体2143,所述第二载座本体2142和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分别自所述第一载座本体2141的两端延伸,所述第二载座本体2142和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均与所述第一载座本体2141 垂直,所述第二载座本体2142和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同。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上远离所述第一载座本体2141的一端延伸有第一延伸部2146,所述第一延伸部2146和所述第一载座206 的所述第一收容孔2064相对,所述第一延伸部2146上远离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的一端延伸有第二延伸部2147,所述第二延伸部2147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146的横截面积。当所述第三调节气缸213 的所述第三主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二延伸部2147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2064内,所述第一延伸部2146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2064内,所述第二延伸部2147用于顶住动铁单元。
所述探针部件215设于所述第三载座214上,所述探针部件215上设有探针,所述探针用于和所述动铁单元接触,使得所述动铁单元通电,产生第一磁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针部件215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三载座214上。可选的,所述第二载座本体2142 上设有第四连接孔2144,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上设有第五连接孔 2145,所述第四连接孔2144和所述第五连接孔2145位于相对位置,并且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0还设有连接杆216,所述探针部件 215上设有第二通孔(未标示),所述连接杆21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且所述连接杆21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连接孔214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五连接孔2145,可选的,所述第四连接孔2144和所述第五连接孔 2145均为通孔,或者其中一个为通孔,所述探针部件215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杆216滑动,进而调节所述探针部件215的位置。
所述第三固定座217上设有第三通孔(未标示),所述连接杆216 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且所述连接杆21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连接孔 214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五连接孔2145,所述第三固定座217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杆216滑动,所述探针部件215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座217 上。
可选的,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也可以为单独的零部件,所述第一载座本体21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部分嵌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三载座本体2143和所述凹槽底部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座217也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12,所述第三调节装置30包括第一连接支架301、第四调节气缸302、铁芯303、调节线圈304和第二连接支架305。
请一并参阅图1,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01为L型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0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一侧面固定,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的底部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01 为L型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本体3011和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本体301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柱101的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上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的底部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未标示),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和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并且,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 的位置可调节。
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包括第四主轴(未标示),所述第四主轴可伸出和缩回,所述第四主轴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本体30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305固定,所述第四主轴伸出和缩回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305运动。
所述第二连接支架305为L型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305包括第一连接支架部3051和第二连接支架部305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部3051 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部3052相互垂直,所述第四调节气缸302的所述第四主轴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部3052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部3051 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本体3011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部3052和所述铁芯303的一侧面固定。
所述调节线圈304环绕在所述铁芯303的外面,所述铁芯303用于通电,和所述调节线圈304形成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和所述第一磁场磁性相反,通过第二磁场对动铁单元进行减磁,动铁单元内包括衔铁,再通过振动波形判断其衔铁的位置。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铁芯303和所述调节线圈304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2个铁芯303 和调节线圈304位于动铁单元上方,所述2个铁芯303通过连接板205 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气缸和推杆,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第一主轴和所述推杆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出和缩回可以调节所述推杆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一主轴伸出时,带动所述推杆向上运动,当所述第一主轴缩回时,带动所述推杆向下运动,并固定动铁单元,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柱,用于固定第一调节气缸,使得第一调节气缸的所述第一主轴的运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气缸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气缸上,将动铁单元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第二主轴的伸出和缩回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运动,当第二主轴伸出,带动动铁单元向左移动,当第二主轴缩回,带动动铁单元向右移动,从而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底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时,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气缸即可调节动铁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再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固定动铁单元,能够方便调节动铁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衔铁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可方便用于给动铁单元减磁,使得动铁单元实现磁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一调节气缸和推杆,所述第一调节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主轴,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所述第一主轴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一固定柱垂直;
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二调节气缸、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气缸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推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所述第一主轴伸出和缩回时,带动所述推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动铁单元适配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用于夹持并限位动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载座,所述第一载座用于放置所述动铁单元,所述第一载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部分收容所述动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拨叉和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拨叉,所述拨叉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销钉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拨杆,所述拨叉上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拨杆设于所述固定座中间,并且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载座,所述第二载座呈半椭圆状,所述拨叉设于所述第二载座上,和所述第二载座接触,所述拨叉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载座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调节气缸,所述第三调节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调节气缸上设有第三载座,所述第三载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探针部件,所述探针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载座上,所述探针部件用于和所述动铁单元接触,使得动铁单元通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四调节气缸、铁芯和调节线圈;
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调节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调节气缸的另一端和所述铁芯连接,所述调节线圈环绕所述铁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线圈位于所述动铁单元的上方。
CN201821202543.1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Active CN208798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2543.1U CN20879823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2543.1U CN20879823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8236U true CN208798236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2543.1U Active CN20879823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8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5699U (zh) 一种机床用多向式圆柱体零件夹治具
CN204491115U (zh) 高度可调节的挂线架
CN208798236U (zh)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CN203109845U (zh) 一种易于装卸的夹紧器
CN109121063A (zh) 一种调节动铁单元磁平衡的设备
CN208805129U (zh) 螺纹中径跳动检具
CN206509809U (zh) 用于固定手机壳的夹具
CN114878343A (zh) 一种绝缘子铁帽质量检测装置
CN109141169A (zh) 一种螺纹中径跳动检具
CN206459692U (zh) 一种适用于环境测量仪器用固定装置
CN206803914U (zh) 一种定子轴高标准检测设备
CN110797161A (zh) 一种变压器高压引线固定装置
CN207812052U (zh) 可调式缝纫机线架
CN208113094U (zh) 一种用于pcb板生产用夹持装置
CN208123179U (zh) 一种快速安装和拆解的锁固装置
CN208012963U (zh) 一种钢结构抗压检测装置
CN202132313U (zh) 一种用于油缸试验台的调节装置
CN109524236B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辅助装置
CN214054185U (zh) 一种焊接桌腿的定位装置
CN205262859U (zh) 可调节式压缩蠕变用夹具
CN218136000U (zh) 一种法兰焊接工装
CN211833328U (zh) 一种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用课程讲桌
CN217542604U (zh) 金属试样伸长磁力测量座
CN216700321U (zh) 一种tws耳机测试机构
CN207611072U (zh) 一种平面式飞针测试机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0

Address after: 518000 No.3 Factory, Qiaotou Fuqiao Industrial Zone, Fuyong Tow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25, Zhiheng Industrial Park, nantouguankou 2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