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662U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89662U CN208789662U CN201820843336.8U CN201820843336U CN208789662U CN 208789662 U CN208789662 U CN 208789662U CN 201820843336 U CN201820843336 U CN 201820843336U CN 208789662 U CN208789662 U CN 208789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transfer cart
- storage
- bogie
- suspension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NBGBEUITCPENLJ-UHFFFAOYSA-N 1-[4-(4-amino-6,7-dimethoxyquinazolin-2-yl)-1,4-diazepan-1-yl]butan-1-one;hydron;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N(C(=O)CCC)CCCN1C1=NC(N)=C(C=C(OC)C(OC)=C2)C2=N1 NBGBEUITCPENL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出入库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本实用新型车辆通过轨道梁进入车辆基地出入口后,通过车辆转移车的转运,能够实现将轨道车辆转运到不同功能区的目的,因此,车辆基地外部的土地占用量减少,土地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出入库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制式轨道交通,其车辆运行轨道在车辆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车辆通过处于车辆上方的转向架行驶在运行轨道内。
目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基地是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每条线路运行时需要多节车辆,车辆基地具有车辆检修、停靠、列检、洗车等多种功能,基地内具备停靠多辆车辆的能力。因此,车辆基地内通常布置有多个车辆停车台、检修台或洗车台等,车辆基地具有多个出入口,对应不同的车辆处理台位。
目前国内外悬挂式轨道线路中,车辆进入车辆基地的方式基本是在车辆基地外布置大量的入库岔线,通过岔线的不断分叉,将一条轨道线分为多条岔线,分别进入不同的车辆基地出入口,对应不同车辆检修、停靠、列检、洗车等功能区域,如图1所示。
对于该方案,车辆基地外部用于布置车辆通行的岔线较多,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大量岔线的使用增加了线路制造成本,也增加了悬挂式轨道交通线项目的总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该系统能使车辆快速的在车辆基地能移动,不仅能够方便快速的与不同台位进行对接,并且在车辆转移过程中,车辆转移车与基地内的出入库线路端头和停车台等装置不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包括:
出入库线路,包括至少一条用于供车辆行驶的出入库悬挂式轨道;
车辆工作台,数量为两个以上,以平行于所述出入库线路的第一方向设置于车辆基地内,并且各个车辆工作台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车辆转移车,其上设置与所述出入库悬挂式轨道对接的转移悬挂轨道,以及用于在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转移车行走轨道上行走的走行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移悬挂轨道对接的工作台悬挂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入库线路为两条,分别用于车辆入库和车辆出库,所述转移车行走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两条出入库线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转移车包括:
转向架平台,通过支撑柱设置于底架上,其上设置所述转移悬挂轨道;
走行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上,包括用于在所述转移车行走轨道上走行的走行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悬挂轨道包括:
转向架走行板,其上设置有用于车辆行走的轨道;
转向架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向架走行板的至少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转向架限位块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车辆通过轨道梁进入车辆基地出入口后,通过车辆转移车的转运,能够实现将轨道车辆转运到不同功能区的目的;(2)车辆基地外部的土地占用量减少,土地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进入基地线路方式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入库方案布置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转移车主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走行轨道截面图:
附图5是车辆转移车与检修台等部件的对接示意图;
附图6是车辆转移车结构俯视图;
附图7是车辆转移车结构侧视图;
附图8是车辆转移车转向架平台结构局部图;
附图9是车辆转移车与入库线路对接状态;
附图10是车辆进入车辆转移车时状态;
附图11是车辆转移车转移车辆状态;
图中,转向架平台1,支撑柱2,底架3,走行机构4,平台固定架5,转向架走行板1-1,转向架限位块1-2,销轴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多车辆检修入库方案,该方案包括:车辆基地,在车辆基地内运行的车辆转移车,车辆基地布置有供车辆转移车运行的走行轨道,车辆基地外部的入库线路。
车辆基地是一顶部封闭的厂房结构,厂房内设置车辆检修台/洗车台/停车台等部件。车辆基地具有两处车辆出入口,对应两条出入库线路。车辆基地的地面布置有车辆转移车运行的走行轨道3。出入库方案布置如图2所示。。
车辆转移车是一自运行设备,该设备走行在走行轨道上,可用于移动运输悬挂式轨道车辆。
走行轨道固定布置于车辆基地的地表面,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结构组成,与车辆进入车辆基地的方向垂直。主要用于为车辆转移车提供走行面和走行导向。
车辆基地外部出入库线路是由悬挂式轨道系统组成,主要通过1根轨道梁进入车辆基地出入口,可与车辆转移车2对接,使轨道车辆能够从轨道梁自行到车辆转移车2上,车辆转移车2带着车辆移动后,可与车辆基地内的检修台/停车台/洗车台等对接,如图5所示,车辆转移车2与车辆基地内检修台等部件的对接。
本方案车辆出入库方式:
车辆入库时,车辆通过基地外部的一条轨道线路进入基地内部,到达车辆转移车上,车辆转移车与入库线路分离,车辆转移车承载车辆在走行轨道上进行转移,达到预定停车台/洗车台/检修台后,车辆转移车与该停车台/洗车台/检修台对接,车辆自行到该停车台/洗车台/检修台上。
车辆出库时,车辆先自行到车辆转移车上,车辆转移车通过走行轨道行进到另一条入库线路口处,从另外一条入库线路出基地,以避免影响其他车辆入库。
本方案中提出的车辆基地内部的检修台/洗车台/停车台等部件,仅为说明基地内部的用于停靠车辆的结构,并非指车辆基地内仅有上述三种结构布置。可能只有检修台/洗车台/停车台中的一两种,也可能多于上述三种。
车辆转移车2的走行结构不限于钢轮结构,轮胎式走行也为可行方案。走行轨道3的结构不限于钢轨轨道,类似能提供车辆转移车2走行的工字型或矩形等截面均可实现对车辆转移车2的导向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5-11对车辆转移车进一步说明。
车辆转移车的结构组成包括:转向架平台1,支撑柱2,底架3,走行机构4。走行机构4位于底架3的下方,支撑柱连接转向架平台1和底架3中间,转向架平台1位于支撑柱的上方,平台固定架位于转向架平台1上方,用于固定左右转向架走行板1-1。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转移车,通过整体结构布置和转向架平台的结构布置,可实现车辆转移车转移车辆的功能,以及快速移动、与平台的快速对接。并保证了车辆在车辆转移车内的安全限位。
其中转向架平台1为左右对称结构,单侧由转向架走行板1-1,转向架限位块1-2,销轴1-3组成,转向架限位块1-2通过销轴1-3与转向架走行板1-1相连,并位于转向架走行板1-1的前后两端,转向架限位块1-2上表面与转向架走行板1-1保持一致,并可通过销轴1-3相对转向架走行板1-1转动为垂直状态。车辆到达车辆转移车上后,上部转向架即停留在转向架平台1上。
其中支撑柱2连接在转向架平台1和底架3之间,并为转向架平台提供支撑固定。车辆到达车辆转移车上后,车体位于转向架平台2和底架3之间。
其中走行机构4布置在底架3下方,支撑整个车辆转移车的运行,走行机构采用电力驱动。
车辆转移车实施方式:
车辆转移车首先与入库线路对正,保持转向架平台1与入库线路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中心线重合,将转向架限位块1-2转变到水平状态,车辆由入库线路运行到车辆转移车上后,将转向架平台1上的前后左右四个转向架限位块1-2变换到垂直状态,用于限制转向架的移动。此时,车辆的车体与底架3不接触。
车辆转移车在车辆基地内通过走行机构移动,到达并与指定停车台位线路重合后,车辆转移车在停车台位一侧的两个转向架限位块1-2转换到水平状态,与停车台位对接,车辆依次通过转向架走行板1-1、转向架限位块1-2到达停车台位上,收起对接的两个转向架限位块1-2,车辆转移车即可移动到其他位置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入库线路,包括至少一条用于供车辆行驶的出入库悬挂式轨道;
车辆工作台,数量为两个以上,以平行于所述出入库线路的第一方向设置于车辆基地内,并且各个车辆工作台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车辆转移车,其上设置与所述出入库悬挂式轨道对接的转移悬挂轨道,以及用于在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转移车行走轨道上行走的走行机构;
所述车辆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移悬挂轨道对接的工作台悬挂轨道;
所述出入库线路为两条,分别用于车辆入库和车辆出库,所述转移车行走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两条出入库线路之间;
所述车辆转移车包括:
转向架平台(1),通过支撑柱(2)设置于底架(3)上,其上设置所述转移悬挂轨道;
走行机构(4),设置于所述底架(3)上,包括用于在所述转移车行走轨道上走行的走行机构;
所述转移悬挂轨道包括:
转向架走行板(1-1),其上设置有用于车辆行走的轨道;
转向架限位块(1-2),设置于所述转向架走行板(1-1)的至少一端,通过销轴(1-3)连接于所述转向架走行板(1-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43336.8U CN208789662U (zh) | 2018-06-01 | 2018-06-01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43336.8U CN208789662U (zh) | 2018-06-01 | 2018-06-01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89662U true CN208789662U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620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43336.8U Active CN208789662U (zh) | 2018-06-01 | 2018-06-01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89662U (zh) |
-
2018
- 2018-06-01 CN CN201820843336.8U patent/CN2087896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2812B (zh) | 一种便携式单轨轨道梁晃动检测车、系统及方法 | |
CN106285020B (zh) | 高空预制板安装机 | |
CN102233882A (zh) | 导轨式双重导向轮轨交通系统 | |
CN103726702A (zh) | 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载车板对接提升装置及存取车方法 | |
KR200445324Y1 (ko) | 천차대 | |
CN203332111U (zh) | 复线高架快速轻轨交通系统及其构成的交通网络 | |
CN106114532A (zh) | 换轨作业车及换轨运输车组 | |
CN103213583A (zh) |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3626336U (zh) | 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 |
CN203716574U (zh) |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 |
CN208789662U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 | |
CN208360188U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转移车 | |
CN108466624A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出入库系统及方法 | |
CN202743237U (zh) |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 | |
CN102359296B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移位台 | |
CN111321638A (zh) | 悬挂式单轨移车台 | |
CN202429920U (zh) | 一种多小车双主梁龙门起重机 | |
CN204323511U (zh) | 立交桥式公交车 | |
CN202220465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移位台 | |
CN207498755U (zh) | 一种带有水平伸缩和竖向支撑调节的走行小车 | |
CN101722955A (zh) | 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 | |
CN106828517B (zh) | 分体式电动轨道车 | |
CN109130736A (zh) | 可以快速上下道的公铁两用车辆 | |
CN103643823A (zh) |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 |
CN105946868A (zh) | 一种城市球面轨道交通网络电动公交车及数控运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