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2870U -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2870U
CN208762870U CN201820980690.5U CN201820980690U CN208762870U CN 208762870 U CN208762870 U CN 208762870U CN 201820980690 U CN201820980690 U CN 201820980690U CN 208762870 U CN208762870 U CN 208762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m
main body
bridge floor
auxiliary support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06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宇翔
潘留根
杨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an Structural Design Fir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uang'an Structure Design Fir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uang'an Structure Design Firm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uang'an Structure Design Firm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06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2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2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2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包括行走小车主体,行走小车主体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支撑梁,主支撑梁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支撑梁,辅助支撑梁固定安装于走小车主体的顶面,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的一端均套接安装有悬吊环,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靠近悬吊环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定位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灵活、体积小巧,操作简单的特点,通过改造吊篮在桥面的结构,将行走系统、锚固系统及支撑系统整合到一体,并利用可滑动的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两次伸缩支撑梁,完成悬挂系统的转移,从而使吊篮系统位于桥面的结构顺利跨越障碍物。

Description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及市政建设在近几十年有了巨大的发展,在这个建设黄金期内,新建了一大批桥梁。伴随着通车流量的日益剧增,环境对桥梁的长期侵蚀,桥梁的检修保养、维修加固成为现阶段桥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底部的作业平台,常用的方法有搭设满堂脚手架、桥梁检测车以及吊篮系统。其中由于环境限制,比如桥梁净空过高、底部存在通航通车等,使用吊篮作为桥底施工平台越来越普遍。
无论何种形式的桥梁吊篮检修系统,均包含桥面锚固装置、支撑系统以及桥下作业平台三大部分。而桥面锚固装置通过固定在行走装置上,可实现吊篮整体的纵向移动。市政桥梁的桥面会存在钢立柱用于安装路灯、探头等,预应力拱结构桥梁会在拱肋处设置吊杆,这些结构均会阻碍到吊篮行走装置在桥面的顺利通行。通常的解决方案是拆除吊篮系统,跨过障碍物后重新拼装,或者增设一套行走装置和支撑系统,完成吊篮的转移。此类方法不仅增加了工人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吊篮使用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工程成本。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不改变现有吊篮系统大部分结构的基础上,解决吊篮系统因桥面存在障碍物而导致移动困难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包括行走小车主体,所述行走小车主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向轮,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固定螺杆,每根所述固定螺杆上插接设置有若干相同型号的配重块,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支撑梁,所述主支撑梁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支撑梁,所述辅助支撑梁固定安装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顶面,所述主支撑梁和所述辅助支撑梁的一端均套接安装有悬吊环,所述主支撑梁和所述辅助支撑梁靠近所述悬吊环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定位螺栓孔,所述主支撑梁靠近所述悬吊环一端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主支撑梁远离所述悬吊环一端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梁和所述辅助支撑梁内部上下侧连接有支撑梁加劲肋。
优选的,所述悬吊环与所述主支撑梁滑动连接,所述悬吊环与所述辅助支撑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悬吊环上开设有定位螺栓孔,所述悬吊环上的定位螺栓孔与所述主支撑梁上的定位螺栓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悬吊环上的定位螺栓孔与所述辅助支撑梁上的定位螺栓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挡块均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挡块之间留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球面钢板,所述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的截面尺寸均与所述凹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均通过定位销与两侧的第一限位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挡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挡块均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的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挡块之间留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球面钢板,所述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均通过定位销与两侧的第二限位挡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灵活、体积小巧,操作简单的特点,通过改造吊篮在桥面的结构,将行走系统、锚固系统及支撑系统整合到一体,并利用可滑动的主支撑梁和辅助支撑梁,两次伸缩支撑梁,完成悬挂系统的转移,从而使吊篮系统位于桥面的结构顺利跨越障碍物。
2、本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可对任何形式的桥梁检修吊篮结构进行加工改造,使用范围较广,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及保养维修。使用本装置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一限位装置放大结构图;
图4是图1的第二限位装置放大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轴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吊篮操作平台转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跨越桥面障碍物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跨越桥面障碍物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中:1、行走小车主体;2、定向轮;3、固定螺杆;4、配重块;5、主支撑梁;6、辅助支撑梁;7、悬吊环;8、定位螺栓孔;9、支撑梁加劲肋;10、第一限位装置;101、定位销;102、第一限位挡块;103、第一球面钢板;104、连接螺栓;11、第二限位装置;111、第二限位挡块;112、第二球面钢板;12、桥面障碍物;13、吊篮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行走小车主体1,行走小车主体1由方钢管焊接成长方体框架结构,行走小车主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向轮2,定向轮2由铸铁材料而制,具有一定的强度,使用寿命长,降低维修成本;行走小车主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固定螺杆3,每根固定螺杆3上插接设置有若干相同型号的配重块4,行走小车主体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支撑梁5,主支撑梁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支撑梁6,辅助支撑梁6固定安装于走小车主体1的顶面,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的一端均套接安装有悬吊环7,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靠近悬吊环7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定位螺栓孔8,主支撑梁5靠近悬吊环7一端与行走小车主体1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10,主支撑梁5远离悬吊环7一端与行走小车主体1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1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配重块4均为中心预留孔洞的铸铁铁块,穿过固定螺杆3,分散的分布在行走小车主体1的内侧,完成整个吊篮系统的力平衡,配重块4的总重量需根据吊篮长度以及施工载荷计算确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内部上下侧连接有支撑梁加劲肋9,增加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整体强度及刚度。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悬吊环7与主支撑梁5滑动连接,悬吊环7与辅助支撑梁6滑动连接,悬吊环7上开设有定位螺栓孔8,悬吊环7上的定位螺栓孔8与主支撑梁5上的定位螺栓孔8位置相对应,悬吊环7上的定位螺栓孔8与辅助支撑梁6上的定位螺栓孔8位置相对应,可灵活调节悬吊环7在主支撑梁5以及辅助支撑梁6上的位置。
实施例2
为了解决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1中的第一限位装置10与第二限位装置11做出改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限位装置1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块102,两个第一限位挡块102均通过连接螺栓104与行走小车主体1的横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挡块102之间留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球面钢板103,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的截面尺寸均与凹槽的尺寸相适配,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均通过定位销101与两侧的第一限位挡块10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装置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挡块111,两个第二限位挡块111均通过连接螺栓104与行走小车主体1的横梁固定连接。
此外,两个第二限位挡块111之间留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球面钢板112,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均通过定位销101与两侧的第二限位挡块111固定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块10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挡块111可以将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设置的第一球面钢板103和第二球面钢板112可以减少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在滑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在使用时,如图5所示,在吊篮系统前进方向安装辅助支撑梁6;一侧的辅助支撑梁6先向内滑动收缩,移动行走小车主体1,让桥面立杆或者吊杆等障碍物12越过辅助支撑梁6,再恢复辅助支撑梁6到初始状态,之后如图6、图7所示,利用电机及钢绞线将吊篮操作平台13由主支撑梁5转移至辅助支撑梁6;收缩主支撑梁5,继续移动行走小车主体1,使障碍物12越过主支撑梁5,最后,如图8所示,恢复主支撑梁5至初始状态,再利用电机及钢绞线将吊篮操作平台13由辅助支撑梁6转移至主支撑梁5,完成整个检修吊篮系统跨越桥面障碍物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是可拆卸组件,方便运输及安装,且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吊篮系统进行组装改造;本实用新型将行走系统、锚固系统及支撑系统整合到一体,并利用简单装置和上述操作方法完成整个吊篮跨越桥面障碍物的动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吊篮的使用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包括行走小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向轮(2),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固定螺杆(3),每根所述固定螺杆(3)上插接设置有若干相同型号的配重块(4),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支撑梁(5),所述主支撑梁(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辅助支撑梁(6),所述辅助支撑梁(6)固定安装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顶面,所述主支撑梁(5)和所述辅助支撑梁(6)的一端均套接安装有悬吊环(7),所述主支撑梁(5)和所述辅助支撑梁(6)靠近所述悬吊环(7)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定位螺栓孔(8),所述主支撑梁(5)靠近所述悬吊环(7)一端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10),所述主支撑梁(5)远离所述悬吊环(7)一端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顶面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梁(5)和所述辅助支撑梁(6)内部上下侧连接有支撑梁加劲肋(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环(7)与所述主支撑梁(5)滑动连接,所述悬吊环(7)与所述辅助支撑梁(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环(7)上开设有定位螺栓孔(8),所述悬吊环(7)上的定位螺栓孔(8)与所述主支撑梁(5)上的定位螺栓孔(8)位置相对应,所述悬吊环(7)上的定位螺栓孔(8)与所述辅助支撑梁(6)上的定位螺栓孔(8)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块(10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02)均通过连接螺栓(104)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02)之间留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球面钢板(103),所述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的截面尺寸均与所述凹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均通过定位销(101)与两侧的第一限位挡块(10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挡块(111),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11)均通过连接螺栓(104)与所述行走小车主体(1)的横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11)之间留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球面钢板(112),所述主支撑梁(5)和辅助支撑梁(6)均通过定位销(101)与两侧的第二限位挡块(111)固定连接。
CN201820980690.5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Active CN208762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0690.5U CN2087628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0690.5U CN2087628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2870U true CN208762870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0690.5U Active CN20876287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28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4861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深圳市文业照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照明系统安装载具
CN114703748A (zh) * 2022-04-08 2022-07-05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桥梁无障碍式安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4861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深圳市文业照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照明系统安装载具
CN114703748A (zh) * 2022-04-08 2022-07-05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桥梁无障碍式安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441B (zh) Dj180架桥机架设大跨度公路箱梁过孔方法
CN107630709B (zh) 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的施工方法
CN208762870U (zh) 一种检修吊篮桥面跨障碍物通行的简易装置
CN207608833U (zh) 一种跨既有线空间刚构移动液压支撑台架
CN205876339U (zh) 箱型主梁中承式自行液压仰拱栈桥
CN100497833C (zh) 高空框架式简易架板机
CN202164546U (zh) 高墩桥梁施工平台
CN202176343U (zh) 一种自行式多功能模板台车组合装置
CN203393639U (zh) 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
CN206692230U (zh) 一种高层建筑行吊
CN202090283U (zh) 一种可拼装、拆解的桥梁检测工作平台
CN111533003B (zh) 一种斜拉桥缆索安装提升装置
CN206034265U (zh) 桥梁的钢混结合段
CN103147401B (zh) 一种自爬升门架的施工方法
CN202185966U (zh) 一种新型u型梁液压内模
CN202323769U (zh) 用于桥梁施工的伸缩支撑杆
CN112376437B (zh) 钢梁梁载吊机悬拼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05256477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安装运输装置
CN203373673U (zh) 一种贝雷梁拆卸拖运车
CN205188823U (zh) 轻轨预应力盖梁施工及封端作业平台
CN210395127U (zh) 一种组装式贝雷梁挂篮上走行系统
CN204112226U (zh) 一种两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
CN201961992U (zh) 一种用于大跨径t梁吊装的钢管立柱构成的高低门吊
CN202144681U (zh) 一种橹式钢井架
CN206529707U (zh) 一种建筑用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35 Building 2, 300 B Zhihui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Chuangan Structural Design Fir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5 Building 2, 300 B Zhihui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uang'an structure design firm Limite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