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2797U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62797U CN208762797U CN201820768438.8U CN201820768438U CN208762797U CN 208762797 U CN208762797 U CN 208762797U CN 201820768438 U CN201820768438 U CN 201820768438U CN 208762797 U CN208762797 U CN 208762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girder
- beam body
- baffle
- track
- girder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04—Monorail systems
- B61B13/06—Saddle or like balanced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50—Other details
- B61F5/52—Bogie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08—Tracks for mono-rails with centre of gravity of vehicle above the load-bearing rai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08—Tracks for mono-rails with centre of gravity of vehicle above the load-bearing rail
- E01B25/10—Mono-rails; Auxiliary balancing rails; Supports or connections for rai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7/00—Making, maintaining, renewing, or taking-up the ballastway or the track,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E01B27/00 - E01B35/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轨道梁包括:梁体和轨道梁挡板,所述轨道梁挡板设置于所述梁体的一侧且下表面具有内端和外端,相较于所述内端,所述外端远离所述梁体,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外端低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内端。由此,通过导向轮与轨道梁挡板止挡,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下的人员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梁以及具有该轨道梁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提到轨道式车辆主要包括引导框架、旋转轴、导向轮、中央导向轨道、平衡连杆等结构。引导框架能够绕垂直于车身的底面的旋转轴旋转;导向轮,其以夹着中央导向轨道的方式沿车宽度方向并列地构成对,并且沿引导框架的前后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平衡连杆将多个导向轮中的一个和相对于该导向轮位于所述引导框架的前倾和后倾的另一个导向轮分别支承,能够绕与转轴平行的滚动轴滚动,并且将导向轮和另一个导向轮作为连结对而互相连接,该平衡杆能够绕与旋转轴平行的连杆轴旋转地安装在引导框架上。
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a、中央导向轨道截面呈工字型,当导向轮处于轨道中央时,轨道与导向轮接触面的拐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车辆在侧翻过程中,无法提供足够的抗侧翻力,强度较低。
b、中央导向轨道位于轨道梁中间位置,在车辆侧翻过程中提供的抗侧翻力臂较小,提供的抗侧翻力矩较小。
c、连杆轴上安装有安全装置,其具有抗侧翻作用,该安全装置为了能够满足相应的强度,通常采用钢板,由于单节车具有8个导向轮,该安全装置增加了整车重量,而且使得连杆轴结构变得复杂。
d、导向轮在轨道车辆侧翻时与中央导向轨道呈线性接触而非面接触,在承受很大的侧翻力时,对轨道或导向轮有一定程度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梁,该轨道梁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包括:梁体和轨道梁挡板,所述轨道梁挡板设置于所述梁体的一侧且下表面具有内端和外端,相较于所述内端,所述外端远离所述梁体,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外端低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内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通过导向轮与轨道梁挡板止挡,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下的人员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的下表面构造为从内端向外端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外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的下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具有耐磨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敞开,所述凹槽的上端的边缘朝向所述凹槽内延伸出所述轨道梁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 60°-1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 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轨道梁包括: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和承载地板,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间隔设置;所述承载地板设在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相连,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梁体和所述承载地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梁体和所述承载地板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地板包括:连接梁、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相连;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梁上;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由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板构成所述凹槽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中的至少一个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梁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为上述的轨道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轨道梁挡板与导向轮止挡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与一个实施例的防侧翻挡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侧翻挡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侧翻挡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侧翻挡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与导向轮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轨道梁、导向轮和走行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轨道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梁10;
梁体1;连接梁15;支撑架16;支撑板17;
轨道梁挡板2;内端21;外端22;
凹槽3;侧壁31;
导向轮20;防侧翻挡板204;凸起205;第一梁体206;第二梁体207;承载地板208;
驱动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10。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梁10包括:梁体1和轨道梁挡板2,轨道梁挡板2设置于梁体1的一侧,轨道梁10的至少部分为高架梁,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具有内端21和外端22,相较于内端21,外端22远离梁体1,轨道梁挡板2下表面的外端 22低于轨道梁挡板2下表面的内端21,这样设置能够使轨道梁挡板2的设计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10的梁体1可以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上端敞开设置,凹槽 3的上端的边缘朝向凹槽3内延伸出轨道梁挡板2,轨道车辆设置有防侧翻挡板204,防侧翻挡板204的部分结构位于轨道梁挡板2与凹槽3的侧壁限定出的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车辆侧翻或者严重侧倾的过程中,整车将绕轨道梁10 的延伸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然后导向轮20会与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直接接触,导向轮 20为轨道车辆提供抗侧翻的力及其力矩,不需额外设置防止轨道车辆侧翻的安全装置,这样设置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10下的人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7、图10所示,防侧翻挡板204可以设置在轨道车辆的导向轮20上方,导向轮20配合于上述实施例的轨道梁10,导向轮20配合在凹槽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防侧翻挡板204还可以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下方,并安装在转向架的车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轨道车辆受到强侧风时,强侧风会给轨道车辆一个横向力,轨道车辆会向左或者向右偏,如果轨道车辆上的稳定杆或者抗侧滚扭杆失效,或者轨道车辆上的稳定杆或者抗侧滚扭杆的刚度不能满足需求,轨道车辆在横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倾斜,轨道车辆在倾斜时,安装在导向轮20上的防侧翻挡板204会与轨道梁挡板2互相止挡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提升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内和轨道梁10下方的人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轨道车辆受到强侧风时,如果轨道车辆上的稳定杆或者抗侧滚扭杆失效,或者刚度不能满足需求,轨道车辆在横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倾斜,轨道车辆在倾斜时,安装在车桥下方的防侧翻挡板204会与轨道梁挡板2互相止挡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提升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内和轨道梁10下方的人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受台风影响使车辆停运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车内的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驱动件40工作,然后驱动件40就会驱动防侧翻挡板204移动至轨道梁挡板2的下方。轨道车辆在向左侧或者右侧偏移的过程中,也会带动防侧翻挡板204一起偏转,防侧翻挡板2偏转一定角度后,防侧翻挡板2会与轨道梁挡板201止挡在一起,防侧翻挡板204就会限制轨道车辆继续偏转,这样设置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20下的人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受台风影响使车辆停运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车内的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驱动件40工作,然后驱动件40就会驱动防侧翻挡板204转动至轨道梁挡板2的下方。轨道车辆偏移过程中也会带动防侧翻挡板204一起偏转,防侧翻挡板2偏转一定角度后,防侧翻挡板204会与轨道梁挡板2止挡在一起,防侧翻挡板204就会限制轨道车辆继续偏转,这样设置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10下的人员安全。
由此,通过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止挡,能够防止轨道车辆侧翻,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可以保证轨道车辆上和轨道梁10下的人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可以构造为从内端21向外端22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其中,轨道梁挡板2下表面的斜面角度主要与整车的侧翻角度相同,在轨道车辆侧翻的过程中,如此设置可以使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的接触面为面接触,从而可以保证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更好地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的外端可以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起205,凸起205的下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弧形面,其中,弧形面可以向上凸设置,也可以下凹设置,弧形面的表面可以为球面、柱面、波浪面,也可以其它形状的表面,当轨道车辆发生侧翻时,如此设置能够使防侧翻挡板204的与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可靠地止挡在一起,可以防止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分开,从而可以保证轨道梁挡板2的工作可靠性。并且,也能够增大轨道梁挡板2的结构强度,可以防止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止挡201过程中断裂,从而可以延长止轨道梁挡板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05的下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弧形面,其中,弧形面可以向上凸设置,也可以下凹设置,弧形面的表面可以为球面、柱面、波浪面,也可以其它形状的表面,当轨道车辆发生侧翻时,如此设置能够使防侧翻挡板204更好地与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可靠地止挡在一起,可以进一步防止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分开,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轨道梁挡板2的工作可靠性。并且,也能够进一步增大轨道梁挡板2的结构强度,可以进一步防止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止挡201过程中断裂,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止轨道梁挡板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其中,弧形面可以向上凹设置,也可以下凸设置,弧形面的表面可以为球面、柱面、波浪面,也可以其它形状的表面,如此设置能够增大轨道梁挡板2的结构强度,可以防止轨道梁挡板2与防侧翻挡板204止挡过程中断裂,从而可以延长防侧翻挡板204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具有耐磨层,耐磨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当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止挡时,耐磨层与防侧翻挡板204接触,这样设置能够保证轨道梁挡板2不被磨坏,可以延长轨道梁挡板2的使用寿命,并且,耐磨层还具有防滑作用,当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止挡时,可以防止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与凹槽3的侧壁31之间的夹角为60°-120°,需要解释的是,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凹槽3的侧壁31可以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此时,侧壁 31与轨道梁挡板2的夹角为钝角,这样设置能够使轨道梁挡板2与凹槽3的侧壁31之间的设计角度更加合理,可以提升轨道梁10的工作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与凹槽3的侧壁3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如此设置能够使轨道梁挡板2与凹槽3的侧壁31垂直,当轨道车辆发生侧翻时,可以使轨道梁挡板2与防侧翻挡板204更好地止挡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轨道梁10可以包括:第一梁体206、第二梁体207和承载地板208,第一梁体206和第二梁体207间隔设置,承载地板208设在第一梁体 206和第二梁体207之间,且承载地板208分别与第一梁体206和第二梁体207相连,第一梁体206、第二梁体207和承载地板208之间限定出凹槽3,凹槽3可以作为逃生通道。由此可以利用轨道梁10自身的结构,在轨道梁10本身上设置逃生通道,无需设置额外的部件,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且利于减小轨道梁10的承重。此外,轨道梁10尺寸规格较小,占空面积少,重量较轻,能效高,经济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梁体206和第二梁体207平行设置。例如,第一梁体206的横截面的纵向中心轴线与第二梁体207的横截面的纵向中心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定向,即第一梁体 206的横截面的纵向中心轴线与第二梁体207的横截面的纵向中心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便于轨道梁10的制造,且对于轨道车辆的支撑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梁体206、第二梁体207和承载地板208一体形成,这样设置能够提升轨道梁10的结构强度,可以使轨道梁10更好地支撑起轨道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承载地板208包括:连接梁15、支撑架16和支撑板17,连接梁15沿第一梁体206和第二梁体207的间隔方向延伸,连接梁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梁体206的下部和第二梁体207的下部相连。支撑架16安装在连接梁15上。支撑板17连接在支撑架16上且由支撑架16支撑,支撑板17构成逃生通道的底面。由于轨道梁10通常需要利用桥墩高空架设,而桥墩与桥墩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采用上述承载地板14的结构,可以在桥墩和桥墩之间形成沿轨道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逃生通道,且材耗小、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7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梁体206和第二梁体207中的至少一个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方便工具插入支撑架16与轨道梁之间的间隙,从而撬开支撑板17以方便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5为多个且沿轨道梁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17 为多个且沿轨道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相连。一方面,单个连接梁15和单个支撑板17更加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便于轨道梁10的整体施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7为多个,而且多个支撑板17沿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相连,多个支撑板17依次相连包括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优选为直接相连。其中,当多个支撑板17间接相连时,相邻支撑板17的间隙需保证乘客能够顺利跨过,即不影响乘客疏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挡板2的下表面可以构造为从内端21向外端22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其中,轨道梁挡板2下表面的斜面角度主要与整车的侧翻角度相同,在轨道车辆侧翻的过程中,如此设置可以使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的接触面为面接触,从而可以保证防侧翻挡板204与轨道梁挡板2更好地贴合。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如图11-图12所示,若导向轮20与轨道梁10的外侧壁接触配合,则导向轮20设置在轨道梁10的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10,轨道梁1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的轨道梁1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体;
轨道梁挡板,所述轨道梁挡板设置于所述梁体的一侧且下表面具有内端和外端,相较于所述内端,所述外端远离所述梁体,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外端低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内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的下表面构造为从内端向外端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的外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下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具有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敞开,所述凹槽的上端的边缘朝向所述凹槽内延伸出所述轨道梁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60°-1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挡板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梁体;
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间隔设置;
承载地板,所述承载地板设在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相连,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梁体和所述承载地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梁体和所述承载地板一体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地板包括: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相连;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梁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由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板构成所述凹槽的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中的至少一个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平行设置。
17.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68438.8U CN208762797U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PCT/CN2019/087754 WO2019223677A1 (zh) | 2018-05-21 | 2019-05-21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68438.8U CN208762797U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62797U true CN208762797U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2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68438.8U Active CN208762797U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62797U (zh) |
WO (1) | WO2019223677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23677A1 (zh) * | 2018-05-21 | 2019-11-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111778784A (zh) * | 2020-06-16 | 2020-10-16 | 李新亚 | 单轨和轨道车系统 |
CN112478018A (zh) * | 2020-11-10 | 2021-03-12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
CN112575632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2575669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式车辆的导轨梁、轨道梁单元以及轨道梁 |
CN112575621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346349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梁和轨道梁的施工方法 |
CN114025856A (zh) * | 2019-09-16 | 2022-02-08 | 达克斯特国际有限公司 | 滚动车辆轨道 |
WO2022100177A1 (zh) * | 2020-11-12 | 2022-05-19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运输通道和管廊运输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51635B2 (ja) * | 2009-07-08 | 2013-11-27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跨座式モノレール桁および跨座式モノレール桁の構築方法 |
CN106985874B (zh) * | 2016-09-21 | 2019-11-0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 |
CN208665197U (zh) * | 2018-05-21 | 2019-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导向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291237U (zh) * | 2018-05-21 | 2018-12-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665195U (zh) * | 2018-05-21 | 2019-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762797U (zh) * | 2018-05-21 | 2019-04-1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2018
- 2018-05-21 CN CN201820768438.8U patent/CN208762797U/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1 WO PCT/CN2019/087754 patent/WO201922367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23677A1 (zh) * | 2018-05-21 | 2019-11-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114025856A (zh) * | 2019-09-16 | 2022-02-08 | 达克斯特国际有限公司 | 滚动车辆轨道 |
CN112575632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2575621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2575669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式车辆的导轨梁、轨道梁单元以及轨道梁 |
CN11346349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梁和轨道梁的施工方法 |
CN111778784A (zh) * | 2020-06-16 | 2020-10-16 | 李新亚 | 单轨和轨道车系统 |
CN111778784B (zh) * | 2020-06-16 | 2022-02-18 | 李新亚 | 单轨和轨道车系统 |
CN112478018A (zh) * | 2020-11-10 | 2021-03-12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
CN112478018B (zh) * | 2020-11-10 | 2022-08-23 |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
WO2022100177A1 (zh) * | 2020-11-12 | 2022-05-19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管廊运输通道和管廊运输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23677A1 (zh) | 2019-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62797U (zh) | 轨道梁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6202293U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208931344U (zh) |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以及轨道车辆 | |
CN208665197U (zh) | 导向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6202315U (zh) | 悬挂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总成和轨道车辆 | |
CN106809232B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207449913U (zh)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6809221A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208665195U (zh)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7523695U (zh) | 单轨列车组件、轨道梁和转向架 | |
CN109835365A (zh)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6985869B (zh) | 用于轨道列车的转向机构、轨道列车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5872075U (zh) | 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 |
CN110155106A (zh)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1844565A (zh) | 列车贯通道 | |
CN206520610U (zh) |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 |
CN109720370A (zh) |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KR20100102400A (ko) | Y형 모노레일 시스템용 다자유도 철도차량 | |
CN110143215A (zh)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5946730B (zh) | 一种安全导向系统 | |
CN208291237U (zh)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0306428B (zh) | 桥梁检修车隐形轨道构造 | |
CN104627195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脱轨安全防护装置 | |
CN114150578B (zh) | 轨道梁单体和轨道梁 | |
CN110155105A (zh) | 防侧翻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