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8905U - 可变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变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8905U
CN208698905U CN201821392859.1U CN201821392859U CN208698905U CN 208698905 U CN208698905 U CN 208698905U CN 201821392859 U CN201821392859 U CN 201821392859U CN 208698905 U CN208698905 U CN 208698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loor
crossbeam
column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28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谯万成
李东锋
王威峰
张作泳
韩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28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8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8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8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结构重量大且拓展过程中车身零部件改动比较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可变车身结构,包括:两个侧围骨架结构,均包括上边梁和门槛梁,以及A柱总成、B柱总成和C柱总成;前车身总成包括竖向框架结构,且其下方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前端之间;多个顶盖横梁沿上边梁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各自连接于两侧的上边梁之间;后地板总成为包括水平框架结构,且其前侧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后端之间;前地板总成连接于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门槛梁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整体轻量化、平台化扩展容易成本低。

Description

可变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变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车身普遍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将各冲压件焊接装配起来组成车身,其连接方式多采用点焊、二保焊。
现有车身采用的钢板冲压技术,其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制成的车身质量大,不利于电动汽车轻量化,不能有效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金属件制作装配及维护成本均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不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且不利于平台化拓展,拓展过程中车身零部件改动比较大,平台拓展所导致的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变车身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重量大且拓展过程中车身零部件改动比较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车身结构,其包括:
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侧的侧围骨架结构、前车身总成、多个顶盖横梁、作为后排座位的底板的后地板总成和前地板总成;
每个所述侧围骨架结构均包括上下对应的上边梁和门槛梁,以及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上边梁和门槛梁之间且沿竖向的A柱总成、B柱总成和C柱总成;
多个所述顶盖横梁沿所述上边梁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各自连接于两侧的上边梁之间;
其中,所述A柱总成支撑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之间;所述C柱总成支撑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所述上边梁的后端之间;所述B柱总成位于所述A柱总成和所述C柱总成之间,且沿竖向支撑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和所述上边梁之间;
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后向尺寸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尺寸,以对后悬的尺寸进行调整;所述前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及顶盖横梁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其宽向尺寸,以实现车身宽向尺寸的改变;所述门槛梁和所述前地板总成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其纵向尺寸,以实现车身轴距的改变。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前车身总成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竖向框架结构,且其下方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前端之间;
所述前车身总成的竖向框架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水平设置的前车身横梁、前围中横梁和前围上横梁;
所述前车身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沿所述前车身横梁的长向向外延伸的前角接头,所述前车身横梁和所述前角接头共同构成所述前车身总成的竖向框架结构的下方的所述横向杆件;所述门槛梁连接于对应的前角接头的外端的后侧面;所述A柱总成的下端支撑连接于所述前角接头的外端的上表面;
所述前车身总成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框架结构的宽向两侧的两个前车身纵梁和两个前减震塔;所述前车身纵梁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横梁;所述前减震塔下端连接于所述前车身纵梁、上端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前防撞梁总成;
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含前防撞梁本体、连接于前防撞梁本体两端同一侧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通过连接板连接于对应的前车身纵梁的前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竖梁、垂直连接于所述A柱竖梁的横梁,所述横梁朝向车身的前方,且所述横梁通过斜杆支撑于所述A柱竖梁,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所述前减震塔的上端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的横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前车身纵梁与前角接头通过FDS流钻和螺栓连接;
所述前减震塔为高压薄壁铸铝结构,上方与所述A柱总成的横梁通过 FDS流钻连接,下方与前车身纵梁通过FDS流钻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B柱总成包含B柱外板、B柱内板;
所述B柱外板为热冲压钢板结构,B柱内板为普通冷冲压钢板结构,B 柱内外板通过电阻点焊进行连接,B柱下方与门槛梁采用FDS流钻连接,B 柱上方与A柱上边梁采用FDS流钻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C柱总成包括轮罩横梁,所述轮罩横梁在车身的高向上位于所述上边梁和所述门槛梁之间,且所述轮罩横梁的上方通过由两根C柱支柱及连接两根C柱支柱的横梁构成的H形结构连接于所述上边梁之下,所述轮罩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轮罩纵梁支撑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总成的水平框架结构上,使所述轮罩横梁和其两侧的轮罩纵梁共同构成朝下开放的用作容纳轮胎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后减震塔;所述后减震塔上端与轮罩纵梁连接,下端与后地板总成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后地板总成为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水平框架结构,且其前侧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后端之间;
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两个沿车身前后方向平行间隔的后地板纵梁,以及沿车身的宽向且依次平行间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后地板纵梁之间的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前横梁、后地板中后横梁及后地板后横梁;
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后角接头,所述后角接头具有前后方向贯通且开口朝下的U形连接头;所述后地板前横梁通过其两端的后角接头的U形连接头套设并连接于对应的门槛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所述门槛梁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
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中纵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前地板中纵梁的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以及连接于前地板中纵梁、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三者连接的结构的下表面的前地板本体;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和所述前地板后横梁之上适于安装座椅;所述门槛梁、所述前地板本体和前地板中纵梁被配置成能够改变尺寸以实现轴距的变更;
所述前地板中纵梁、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的各自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所述门槛梁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的侧围骨架结构、顶盖横梁、后地板总成、前地板总成、前车身总成的主体结构均为杆件结构或由杆件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而不采用现有的板件冲压形成,制成的车身减重明显,有利于结构整体的轻量化,符合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的导向;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可在其上安装固定前排座椅;同时,后地板总成作为后排座位的底板可在其上安装固定后排座椅,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作为一种前后双排座位的车身结构,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为由前述的各部分连接而成,其可通过变更门槛梁和前地板总成的前后方向尺寸来实现车身的轴距可变;通过变更后地板总成的前后向尺寸来实现后悬可变,通过变更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及顶盖横梁的宽向尺寸来实现车身宽向尺寸的改变,即对于某一尺寸的改变只需替换少部分的构件为所需尺寸即可实现,而不需要对整体车身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构件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具有车身在平台化扩展容易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具有有利于整体轻量化、平台化扩展容易且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变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3是前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围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A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车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可变车身结构;100-前防撞梁总成;101-前防撞梁本体; 102-吸能盒;103-连接板;200-前车身总成;201-前车身纵梁;202-前角接头;203-前减震塔;204-前车身横梁;205-前围中横梁;206-前围上横梁;300-侧围骨架结构;301-上边梁;302-B柱外板;303-B柱内板;304- 门槛梁;305-A柱竖梁;306-C柱支柱;307-横梁;308-轮罩横梁;309-轮罩纵梁;3101-A柱总成的横梁;400-前地板总成;401-前地板中纵梁;402- 前地板前横梁;403-前地板后横梁;404-前地板本体;500-后地板总成; 501-后角接头;502-后地板纵梁;503-后减震塔;504-后地板后横梁;505- 后地板中后横梁;506-后地板中前横梁;507-后地板前横梁;601-顶盖前横梁;602-顶盖中前横梁;603-顶盖中后横梁;604-顶盖后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配合参见图3-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车身结构010,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侧的侧围骨架结构300,前车身总成200,多个顶盖横梁,作为后排座位的底板的后地板总成500,以及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的前地板总成400。
其中,每个侧围骨架结构300均包括上下对应的上边梁301和门槛梁 304,以及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于上边梁301和门槛梁304之间且沿竖向的 A柱总成、B柱总成和C柱总成。
前车身总成200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竖向框架结构,且其下方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304的前端之间;可选地,前车身总成200 的竖向框架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水平设置的前车身横梁204、前围中横梁 205和前围上横梁206;前车身横梁20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沿前车身横梁204 的长向向外延伸的前角接头202,前车身横梁204和前角接头202共同构成前车身总成200的竖向框架结构的下方的横向杆件;门槛梁304连接于对应的前角接头202的外端的后侧面;A柱总成的下端支撑连接于前角接头 202的外端的上表面;前车身总成20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竖向框架结构的宽向两侧的两个前车身纵梁201和两个前减震塔203;前车身纵梁201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并连接于前车身横梁204;前减震塔203下端连接于前车身纵梁201、上端连接于A柱总成的上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还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00;前防撞梁总成100包含前防撞梁本体101、连接于前防撞梁本体101两端同一侧的吸能盒102,吸能盒102通过连接板 103连接于对应的前车身纵梁201的前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防撞梁本体101为“目”字型结构,与吸能盒102进行焊接,吸能盒102上布置吸能溃缩筋以利于发生碰撞时具备良好的吸能效果,前防撞梁总成100通过螺栓将连接板103与前车身纵梁201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前车身纵梁 201与前角接头202通过FDS流钻和螺栓连接;前减震塔203为高压薄壁铸铝结构,上方与A柱总成通过FDS流钻连接,下方与前车身纵梁201通过 FDS流钻连接。前车身纵梁201可以为“目”字型结构,前角接头202可以为高压薄壁铸铝结构,前车身纵梁201与前角接头202通过FDS流钻和螺栓连接;前减震塔203为高压薄壁铸铝结构,上方与A柱总成中的横梁通过FDS流钻连接,下方与前车身纵梁201通过FDS流钻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门槛梁304内设有用于将门槛梁304内部分割成一组腔体的加强筋,门槛梁304采用铝型材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门槛梁304上局部凸出有止口边。
后地板总成500为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水平框架结构,且其前侧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304的后端之间;可选地,后地板总成 500包括两个沿车身前后方向平行间隔的后地板纵梁502,以及沿车身的宽向且依次平行间隔地连接于两个后地板纵梁502之间的后地板前横梁507、后地板中前横梁506、后地板中后横梁505及后地板后横梁504;后地板前横梁507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后角接头501,后角接头501具有前后方向贯通且开口朝下的U形连接头;后地板前横梁507通过其两端的后角接头501 的U形连接头套设并连接于对应的门槛梁304。可选地,后地板纵梁502采用铝型材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后地板纵梁502包含后减震弹簧安装板,后减震弹簧安装板采用冲压板材制成;可选地,后角接头501采用高压薄壁铸铝结构。
前地板总成400连接于前车身总成200的下方的横向杆件、后地板总成500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门槛梁304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可选地,前地板总成400包括前地板中纵梁401、分别垂直连接于前地板中纵梁401的前地板前横梁402和前地板后横梁403,以及连接于前地板中纵梁401、前地板前横梁402和前地板后横梁403三者连接的结构的下表面的前地板本体404;前地板前横梁402和前地板后横梁 403之上适于安装座椅;门槛梁304、前地板本体404和前地板中纵梁401 被配置成能够改变尺寸以实现轴距的变更;前地板中纵梁401、前地板前横梁402和前地板后横梁403的各自两端均连接于前车身总成200的下方的横向杆件、后地板总成500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门槛梁304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可选地,前地板本体404为冲压铝板,通过FDS流钻与门槛梁304连接。
其中,A柱总成支撑连接于前车身总成200的下方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上边梁301的前端之间;C柱总成支撑连接于后地板总成500的前侧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上边梁301的后端之间;B柱总成位于A柱总成和C柱总成之间,且沿竖向支撑连接于门槛梁304和上边梁301之间。本实施例中,可选地,B柱总成包含B柱外板302、B柱内板303;B柱外板302为热冲压钢板结构,B柱内板303为普通冷冲压钢板结构,B柱外板302和B柱内板 303通过电阻点焊进行连接,B柱总成下方与门槛梁304采用FDS流钻连接, B柱总成上方与上边梁301采用FDS流钻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C柱总成包括轮罩横梁308,轮罩横梁308在车身的高向上位于上边梁 301和门槛梁304之间,且轮罩横梁308的上方通过由两根C柱支柱306及连接两根C柱支柱306的横梁307构成的H形结构连接于上边梁301之下,轮罩横梁308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轮罩纵梁309支撑连接于后地板总成500 的水平框架结构上,使轮罩横梁308和其两侧的轮罩纵梁309共同构成朝下开放的用作容纳轮胎的空间。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A柱总成包括A柱竖梁305、垂直连接于A柱竖梁305的横梁3101,A柱竖梁305可以为“目”字型结构。横梁3101朝向车身的前方,且横梁3101通过斜杆支撑于A柱竖梁305,以形成三角形支撑;前减震塔203的上端连接于A柱总成的横梁3101。可选地,还包括后减震塔503;后减震塔503上端与轮罩纵梁309连接,下端与后地板总成500连接。多个顶盖横梁沿上边梁301 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各自连接于两侧的上边梁301之间;可选地,顶盖横梁包括依次设置的顶盖前横梁601、顶盖中前横梁602、顶盖中后横梁603和顶盖后横梁604。可选地,后减震塔503采用高压薄壁铸铝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的侧围骨架结构300、顶盖横梁、后地板总成500、前地板总成400、前车身总成200的主体结构均为杆件结构或由杆件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而不采用现有的板件冲压形成,制成的车身减重明显,有利于结构整体的轻量化,符合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的导向;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前地板总成400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可在其上安装固定前排座椅;同时,后地板总成500作为后排座位的底板可在其上安装固定后排座椅,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作为一种前后双排座位的车身结构,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为由前述的各部分连接而成,其可通过变更门槛梁304和前地板总成400的前后方向尺寸来实现车身的轴距可变;通过变更后地板总成500的前后向尺寸来实现后悬可变,通过变更前地板总成400、后地板总成500及顶盖横梁的宽向尺寸来实现车身宽向尺寸的改变,即对于某一尺寸的改变只需替换少部分的构件为所需尺寸即可实现,而不需要对整体车身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构件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具有车身在平台化扩展容易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还可通过变更前地板前横梁402、前地板后横梁403、后地板后横梁504、后地板中后横梁505、后地板中前横梁506、后地板前横梁507及顶盖横梁实现车身Y向尺寸增大或减小。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车身结构010具有有利于整体轻量化、平台化扩展容易且成本低,能适应不同的底盘系统、动力系统、电池电控系统等的搭载,实现不同平台的车身零部件最大程度通用化和共享化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侧的侧围骨架结构、前车身总成、多个顶盖横梁、作为后排座位的底板的后地板总成和前地板总成;
每个所述侧围骨架结构均包括上下对应的上边梁和门槛梁,以及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上边梁和门槛梁之间且沿竖向的A柱总成、B柱总成和C柱总成;
多个所述顶盖横梁沿所述上边梁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各自连接于两侧的上边梁之间;
其中,所述A柱总成支撑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之间;所述C柱总成支撑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的对应端和所述上边梁的后端之间;所述B柱总成位于所述A柱总成和所述C柱总成之间,且沿竖向支撑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和所述上边梁之间;
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后向尺寸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尺寸,以对后悬的尺寸进行调整;所述前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及顶盖横梁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其宽向尺寸,以实现车身宽向尺寸的改变;所述门槛梁和所述前地板总成被配置成能够变更其纵向尺寸,以实现车身轴距的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身总成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竖向框架结构,且其下方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前端之间;
所述前车身总成的竖向框架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水平设置的前车身横梁、前围中横梁和前围上横梁;
所述前车身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沿所述前车身横梁的长向向外延伸的前角接头,所述前车身横梁和所述前角接头共同构成所述前车身总成的竖向框架结构的下方的所述横向杆件;所述门槛梁连接于对应的前角接头的外端的后侧面;所述A柱总成的下端支撑连接于所述前角接头的外端的上表面;
所述前车身总成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竖向框架结构的宽向两侧的两个前车身纵梁和两个前减震塔;所述前车身纵梁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横梁;所述前减震塔下端连接于所述前车身纵梁、上端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防撞梁总成;
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含前防撞梁本体、连接于前防撞梁本体两端同一侧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通过连接板连接于对应的前车身纵梁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竖梁、垂直连接于所述A柱竖梁的横梁,所述横梁朝向车身的前方,且所述横梁通过斜杆支撑于所述A柱竖梁,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所述前减震塔的上端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的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身纵梁与前角接头通过FDS流钻和螺栓连接;
所述前减震塔为高压薄壁铸铝结构,上方与所述A柱总成的横梁通过FDS流钻连接,下方与前车身纵梁通过FDS流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B柱总成包含B柱外板、B柱内板;
所述B柱外板为热冲压钢板结构,B柱内板为普通冷冲压钢板结构,B柱内外板通过电阻点焊进行连接,B柱下方与门槛梁采用FDS流钻连接,B柱上方与A柱上边梁采用FDS流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C柱总成包括轮罩横梁,所述轮罩横梁在车身的高向上位于所述上边梁和所述门槛梁之间,且所述轮罩横梁的上方通过由两根C柱支柱及连接两根C柱支柱的横梁构成的H形结构连接于所述上边梁之下,所述轮罩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轮罩纵梁支撑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总成的水平框架结构上,使所述轮罩横梁和其两侧的轮罩纵梁共同构成朝下开放的用作容纳轮胎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后减震塔;所述后减震塔上端与轮罩纵梁连接,下端与后地板总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地板总成为包括由多个杆件连接而成的水平框架结构,且其前侧的横向杆件连接于两侧的门槛梁的后端之间;
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两个沿车身前后方向平行间隔的后地板纵梁,以及沿车身的宽向且依次平行间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后地板纵梁之间的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中前横梁、后地板中后横梁及后地板后横梁;
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后角接头,所述后角接头具有前后方向贯通且开口朝下的U形连接头;所述后地板前横梁通过其两端的后角接头的U形连接头套设并连接于对应的门槛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地板总成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所述门槛梁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作为前排座位的底板;
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中纵梁、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前地板中纵梁的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以及连接于前地板中纵梁、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三者连接的结构的下表面的前地板本体;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和所述前地板后横梁之上适于安装座椅;所述门槛梁、所述前地板本体和前地板中纵梁被配置成能够改变尺寸以实现轴距的变更;
所述前地板中纵梁、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后横梁的各自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前车身总成的下方的横向杆件、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前侧的横向杆件和两侧的所述门槛梁共同围成的外框架内侧。
CN201821392859.1U 2018-08-27 2018-08-27 可变车身结构 Active CN208698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2859.1U CN208698905U (zh) 2018-08-27 2018-08-27 可变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2859.1U CN208698905U (zh) 2018-08-27 2018-08-27 可变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8905U true CN208698905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2859.1U Active CN208698905U (zh) 2018-08-27 2018-08-27 可变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89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023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可变车身结构
CN110153624A (zh) * 2019-04-30 2019-08-23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横梁总成的焊接夹具
CN11081645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前舱结构
CN112744297A (zh) * 2020-12-30 2021-05-04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023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可变车身结构
CN109018023B (zh) * 2018-08-27 2024-04-02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可变车身结构
CN110153624A (zh) * 2019-04-30 2019-08-23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横梁总成的焊接夹具
CN110153624B (zh) * 2019-04-30 2024-06-11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横梁总成的焊接夹具
CN11081645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前舱结构
CN112744297A (zh) * 2020-12-30 2021-05-04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8905U (zh) 可变车身结构
CN109018023A (zh) 可变车身结构
CN101503099B (zh) 大型矩形管底架的大客车全承载车身
CN204526813U (zh) 一种后置 cng 气瓶组固定装置
CN213768715U (zh) 一种用于轻型非承载式汽车的车架结构
CN105109555A (zh) 一种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CN112810697A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05946977A (zh) 汽车车身骨架
CN106275091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04488930U (zh)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CN105270482A (zh) 一种汽车半封闭式前端结构
CN105774910A (zh) 一种客车模块化前悬梁结构
CN106143615B (zh)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CN210149425U (zh) 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CN209467202U (zh) 一种前纵梁及具有该前纵梁的车辆
CN107719472A (zh)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CN109177995B (zh) 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4590393B (zh) 一种铝合金客车驾驶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
CN207683632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CN203486003U (zh) 厢式车及其横梁贯穿式车架结构
CN201856769U (zh) 不锈钢轨道车辆侧墙盲窗结构
CN215904271U (zh) 车身前部结构、汽车
CN201604693U (zh) 圆管横梁卡车车架总成的连接底座
CN208134437U (zh) 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该车身骨架结构的汽车
CN208915260U (zh) 一种“二纵四横”铝合金车架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0

Address after: 450000 Haihai East Road 1689,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Patentee after: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Haihai East Road 1689,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