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1189U -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91189U CN208691189U CN201820962886.1U CN201820962886U CN208691189U CN 208691189 U CN208691189 U CN 208691189U CN 201820962886 U CN201820962886 U CN 201820962886U CN 208691189 U CN208691189 U CN 2086911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module
- inserting paragraph
- profile
- linkage section
- connecting co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1646071 Prioneri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group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包括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呈L形垂直连接,连接臂沿长度方向分为插入段和连接段;锯齿面,位于插入段上,锯齿面上的锯齿具备陡坡面与缓坡面,陡坡面朝向连接段的方向;止口面,位于插入段与连接段的交界处,止口面与插入段、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垂直;插入段与型材的内腔接触连接,止口面与型材的端头接触。插入段在远离的连接段的一头具备尺寸渐小的尖端。连接臂具备若干个中空的孔洞。相邻孔洞之间通过连接筋分隔。采用此实用新型,利用呈垂直L型的连接角码,可以分别插接型材,将两根型材进行垂直连接,免去了对型材的修配,连接方式紧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需要通过型材对其边框进行保护与连接,目前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边框,相邻的铝材各切成45°角进行对接,45°角的型材尖端较为锐利,容易划伤人,即使打磨过后也可能有毛刺。打磨的工序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打磨后也仍可能存在毛刺凸起等,尤其是一些表面有黑色防腐涂层的铝材在打磨后会露出银白色的内部结构,对外观、防腐都不利。同时,常规型材在封边区域附近容易积灰,时间久了,就会对电池片产生遮挡,使得局部透光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利用呈垂直L型的连接角码,可以分别插接型材,将两根型材进行垂直连接,免去了对型材的修配,连接方式紧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包括: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呈L形垂直连接,连接臂沿长度方向分为插入段和连接段;锯齿面,位于插入段上,锯齿面上的锯齿具备陡坡面与缓坡面,陡坡面朝向连接段的方向;止口面,位于插入段与连接段的交界处,止口面与插入段、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垂直;插入段与型材的内腔接触连接,止口面与型材的端头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呈垂直L型的连接角码,可以分别插接型材,将两根型材进行垂直连接,免去了对型材的切角、修配。倒齿面提高了与型材内腔的摩擦因数,陡坡面限制装配后的型材与连接臂拔出松脱,缓坡面方便插入段插入型材的空腔。止口面限制了插入段插入型材的深度,同时进一步限制角码与型材的位置关系,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插入段在远离的连接段的一头具备尺寸渐小的尖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尖端便于引导插入段插入到型材的空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连接臂具备若干个中空的孔洞,孔洞为通孔,孔洞的贯穿方向与两个垂直连接臂所在空间平面垂直,相邻孔洞之间通过连接筋分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孔洞起到减重、减少用料的作用,但对整体结构强度的不利影响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连接筋与止口面所在空间平面相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止口面处的结构强度较大,防止止口面受力形变过大,确保止口面与型材稳固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孔洞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矩形孔洞的加工方便,圆形孔洞的应力更加均匀,加工容易。椭圆孔洞不具备应力集中处,同时还适应臂的长度方向,便于布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孔洞内具备斜向筋,两个垂直连接臂各自长度方向构成一个直角,直角的角平分线与斜向筋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向筋起到进一步强化局部结构强度的作用,特别是限制两臂夹角呈钝角张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两个连接臂的交汇处外侧形成阳角,阳角内部具备空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阳角处的空腔降低了阳角处的硬度,使得阳角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可以挤压空腔进行收缩缓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两个连接臂的交汇处内侧形成阴角,阴角处具备圆角缺口,圆角缺口的横断面为半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角过渡减少了应力集中处,避免在直角阴角的地方撕裂。因为半圆两头与半圆上任一点连线构成直角,圆角缺口凹陷并未过于深入,同时不影响光伏组件的装配,圆角缺口为光伏组件的直角阳角提供了容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插入段、连接段为各自独立的零件,插入段在靠近连接段一端具备膨胀端,连接段具备与膨胀端卡接的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入段、连接段为各自独立的零件,使得它们可以是不同材质的零件,插入段的硬度可以小于连接段,是柔包硬,使得角码更加坚韧,具备较强的抗破坏能力。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以上提到的任意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装配容易且紧固,无需二次修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1-连接臂;2-插入段;3-连接段;4-尖端;5-锯齿面;6-止口面;7-孔洞;8-斜向筋;9-圆角缺口;10-空腔;11-膨胀端;12-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包括:连接臂1,两个连接臂1呈L形垂直连接,连接臂1沿长度方向分为插入段2和连接段3;锯齿面5,位于插入段2上,锯齿面5上的锯齿具备陡坡面与缓坡面,陡坡面朝向连接段3的方向;止口面6,位于插入段2与连接段3的交界处,止口面6与插入段2、连接段3的长度方向垂直;插入段2与型材的内腔接触连接,止口面6与型材的端头接触。
锯齿面5位于两个连接臂1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呈垂直L型的连接角码,可以分别插接型材,将两根型材进行垂直连接,免去了对型材的切角、修配。倒齿面提高了与型材内腔的摩擦因数,陡坡面限制装配后的型材与连接臂拔出松脱,缓坡面方便插入段插入型材的空腔。止口面限制了插入段插入型材的深度,同时进一步限制角码与型材的位置关系,使得连接更加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段2在远离的连接段3的一头具备尺寸渐小的尖端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尖端便于引导插入段插入到型材的空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臂1具备若干个中空的孔洞7,孔洞7为通孔,孔洞7的贯穿方向与两个垂直连接臂1所在空间平面垂直,相邻孔洞7之间通过连接筋12分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孔洞起到减重、减少用料的作用,但对整体结构强度的不利影响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筋12与止口面6所在空间平面相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止口面处的结构强度较大,防止止口面受力形变过大,确保止口面与型材稳固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孔洞7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如图4所示,椭圆形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臂1的长度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矩形孔洞的加工方便,圆形孔洞的应力更加均匀,加工容易。椭圆孔洞不具备应力集中处,同时还适应臂的长度方向,便于布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孔洞7内具备斜向筋8,两个垂直连接臂1各自长度方向构成一个直角,直角的角平分线与斜向筋8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向筋起到进一步强化局部结构强度的作用,特别是限制两臂夹角呈钝角张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两个连接臂1的交汇处外侧形成阳角,阳角内部具备空腔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阳角处的空腔降低了阳角处的硬度,使得阳角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可以挤压空腔进行收缩缓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两个连接臂1的交汇处内侧形成阴角,阴角处具备圆角缺口9,圆角缺口9的横断面为半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角过渡减少了应力集中处,避免在直角阴角的地方撕裂。因为半圆两头与半圆上任一点连线构成直角,圆角缺口凹陷并未过于深入,同时不影响光伏组件的装配,圆角缺口为光伏组件的直角阳角提供了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插入段2、连接段3为各自独立的零件,插入段2在靠近连接段3一端具备膨胀端11,连接段3具备与膨胀端11卡接的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入段、连接段为各自独立的零件,使得它们可以是不同材质的零件,插入段的硬度可以小于连接段,是柔包硬,使得角码更加坚韧,具备较强的抗破坏能力。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以上提到的任意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装配容易且紧固,无需二次修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呈L形垂直连接,所述连接臂沿长度方向分为插入段和连接段;
锯齿面,位于插入段上,所述锯齿面上的锯齿具备陡坡面与缓坡面,所述陡坡面朝向连接段的方向;
止口面,位于插入段与连接段的交界处,所述止口面与插入段、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插入段与型材的内腔接触连接,所述止口面与型材的端头接触;
所述连接臂具备若干个中空的孔洞,所述孔洞为通孔,所述孔洞的贯穿方向与两个垂直连接臂所在空间平面垂直,相邻孔洞之间通过连接筋分隔;所述连接筋与止口面所在空间平面相交;所述孔洞内具备斜向筋,两个垂直连接臂各自长度方向构成一个直角,所述直角的角平分线与斜向筋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在远离的连接段的一头具备尺寸渐小的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臂的交汇处外侧形成阳角,所述阳角内部具备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臂的交汇处内侧形成阴角,所述阴角处具备圆角缺口,所述圆角缺口的横断面为半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连接段为各自独立的零件,所述插入段在靠近连接段一端具备膨胀端,所述连接段具备与膨胀端卡接的卡槽。
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62886.1U CN208691189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62886.1U CN208691189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91189U true CN208691189U (zh) | 2019-04-02 |
Family
ID=6587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62886.1U Active CN208691189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911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52299A1 (zh) * | 2020-09-08 | 2022-03-17 |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角码连接件及其具有该角码连接件的型材结构 |
WO2022052298A1 (zh) * | 2020-09-08 | 2022-03-17 |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角码连接件及具有该角码连接件的型材结构 |
-
2018
- 2018-06-21 CN CN201820962886.1U patent/CN2086911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52299A1 (zh) * | 2020-09-08 | 2022-03-17 |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角码连接件及其具有该角码连接件的型材结构 |
WO2022052298A1 (zh) * | 2020-09-08 | 2022-03-17 |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角码连接件及具有该角码连接件的型材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91189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的连接角码及其光伏组件 | |
CN207739537U (zh) | 护墙板阴角结构 | |
CN2572636Y (zh) | 电线固定盒 | |
CN213335094U (zh) | 一种新型超低温冷柜口框 | |
CN208080922U (zh) | 一种卡接件及其带有该卡接件的收纳柜 | |
CN207605958U (zh) | 便捷式钢卷涂粉装置 | |
CN205979134U (zh) | 一种开口式铝型材封口结构 | |
CN206723207U (zh) | 一种连接组件及一种办公家具 | |
CN203038948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 |
CN109322458A (zh) | 一种无缝对接板 | |
CN207092863U (zh) | 芯板扣线门 | |
CN209224608U (zh) | 一种特种糊口刀 | |
CN217080179U (zh) | 一种改进型钢化玻璃结构 | |
CN213043398U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电力管 | |
CN214085616U (zh) | 一种具有抗折弯机构的马口铁三片罐 | |
CN207339769U (zh) | 可以实现快速拆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 | |
CN204410160U (zh) | 板式家具收口条 | |
CN211599769U (zh) | 一种空调穿墙套 | |
CN207092866U (zh) | 一种芯板扣线门 | |
CN209723328U (zh) | 凹形玻璃幕墙固定装置 | |
CN206844403U (zh) | 一种注胶式活动角码 | |
CN214246228U (zh) | 一种钢铝隔断模块的连接结构 | |
CN210459843U (zh) | 一种建筑防水外墙 | |
CN216668862U (zh) | 一种燃气表上下壳固定结构 | |
CN20970928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保护的线缆接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