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0178U - 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0178U
CN208690178U CN201821516187.0U CN201821516187U CN208690178U CN 208690178 U CN208690178 U CN 208690178U CN 201821516187 U CN201821516187 U CN 201821516187U CN 208690178 U CN208690178 U CN 208690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bobbin
bolster
groove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61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国
周良
计新华
赵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ZHENG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ZHENG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ZHENG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ZHENG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61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0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0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0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接触器。主要解决了现在的接触器内的缓冲件大多为方形的结构,在与线圈架的安装槽安装时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频繁动作之后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使产品的总程减小,影响产品性能,而且装配不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圆弧面,还包括与所述磁轭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两端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底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有第二圆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接触器,其缓冲件底部为弧形面,安装槽的底部也为弧形面,缓冲件与安装槽接触面积较大,不易变形,减少因接触器频繁动作后因缓冲件变形对产品总程的影响,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而且安装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触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现在的接触器内的缓冲件大多为方形的结构,在与线圈架的安装槽安装时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频繁动作之后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使产品的总程减小,影响产品性能,而且装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接触器,主要解决了现在的接触器内的缓冲件大多为方形的结构,在与线圈架的安装槽安装时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频繁动作之后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使产品的总程减小,影响产品性能,而且装配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架,所述线圈架上连接有磁轭,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磁轭对应设有衔铁,所述线圈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圆弧面,还包括与所述磁轭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两端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底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有第二圆弧面。
所述磁轭上设有与所述连杆间隙配合的通孔。
所述线圈架上设有支座,所述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支座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连通的方形槽和底部为第一圆弧面的弧形槽,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方形槽间隙配合的方形块和凸台,所述凸台底部为所述第二圆弧面。
还包括与所述线圈架可拆卸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架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前端设有L形槽,后端设有挡壁,所述接线片上前端与所述L形槽对应设有L形部,后端与所述挡壁对应设有拐角。
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设有若干与所述接线片外壁抵压配合的凸筋。
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还设有卡接槽,所述接线片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
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和上盖。
所述接线片包括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槽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两侧设有对挂,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对挂对应设有第三安装槽。
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压筋,两个所述压筋抵压于所述接线片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接触器,其缓冲件底部为弧形面,安装槽的底部也为弧形面,缓冲件与安装槽接触面积较大,不易变形,减少因接触器频繁动作后因缓冲件变形对产品总程的影响,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而且安装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架2,所述线圈架上连接有磁轭3,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磁轭对应设有衔铁,所述线圈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圆弧面216,还包括与所述磁轭连接的连杆41,所述连杆两端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件42,所述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底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有第二圆弧面421。本实用新型提供接触器,其缓冲件底部为弧形面,安装槽的底部也为弧形面,安装槽的底部也为弧形面,缓冲件与安装槽接触面积较大,不易变形,而且安装比较方便。该缓冲件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在衔铁和磁轭接触时,磁轭会随衔铁偏斜的角度偏斜,进而与衔铁完全接触,磁轭安装在连杆上,连杆的两端与缓冲件固定连接,缓冲件的底部为圆弧形面,便于安装,进一步的,该衔铁对应设于磁轭的下方(参见图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轭上设有与所述连杆间隙配合的通孔。在衔铁发生倾斜,磁轭与衔铁接触时也会随之转动,使接触面充分接触,减少噪声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线圈架上设有支座20,所述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支座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连通的方形槽210和底部为第一圆弧面的弧形槽211,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方形槽间隙配合的方形块420和凸台4210,所述凸台底部为所述第二圆弧面。方形块可以防止缓冲件过度转动,使用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线圈架可拆卸连接的接线片5,所述线圈架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前端设有L形槽111,后端设有挡壁112,所述接线片上前端与所述L形槽对应设有L形部51,后端与所述挡壁对应设有拐角52。用来防止线圈绕线过程中接线片因离心力而甩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设有若干与所述接线片外壁抵压配合的凸筋113。进一步对接线片进行限位,防止接线片掉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还设有卡接槽114,所述接线片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53。防止接线片横向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101和上盖10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也可以通过直接卡接等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线片包括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槽的连接片54,所述连接片两侧设有对挂541,所述基座101设有与所述对挂对应设有第三安装槽1011。该第三安装槽支撑连接片的一端,使连接片安装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压筋1021,两个所述压筋抵压于所述接线片的上端面。有效的防止了接线片在受到较大接线扭力而发生变形脱出第二安装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还包括触头支持8,所述触头支持上设有指示杆81,所述线圈架上设有导向槽26,所述指示杆中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与所述导向槽限位配合。作为优选方案,该指示杆与触头支持一体设置,触头支持上下活动的时候,指示杆在导向槽内上下活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架(2),所述线圈架上连接有磁轭(3),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磁轭对应设有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一圆弧面(216),还包括与所述磁轭连接的连杆(41),所述连杆两端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件(42),所述缓冲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底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对应设有第二圆弧面(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上设有与所述连杆间隙配合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设有支座(20),所述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支座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连通的方形槽(210)和底部为第一圆弧面的弧形槽(211),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方形槽间隙配合的方形块(420)和凸台,所述凸台底部为所述第二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线圈架可拆卸连接的接线片(5),所述线圈架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前端设有L形槽(111),后端设有挡壁(112),所述接线片上前端与所述L形槽对应设有L形部(51),后端与所述挡壁对应设有拐角(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设有若干与所述接线片外壁抵压配合的凸筋(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还设有卡接槽(114),所述接线片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101)和上盖(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包括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槽的连接片(54),所述连接片两侧设有对挂(541),所述基座(101)设有与所述对挂对应设有第三安装槽(10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个压筋(1021),两个所述压筋抵压于所述接线片的上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头支持(8),所述触头支持上设有指示杆(81),所述线圈架上设有导向槽(26),所述指示杆中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与所述导向槽限位配合。
CN201821516187.0U 2018-09-17 2018-09-17 接触器 Active CN208690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6187.0U CN208690178U (zh) 2018-09-17 2018-09-17 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6187.0U CN208690178U (zh) 2018-09-17 2018-09-17 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0178U true CN208690178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6187.0U Active CN208690178U (zh) 2018-09-17 2018-09-17 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0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290A (zh) * 2018-09-17 2019-01-01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290A (zh) * 2018-09-17 2019-01-01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器
CN109119290B (zh) * 2018-09-17 2023-11-1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0178U (zh) 接触器
CN109119290A (zh) 接触器
CN2416598Y (zh) 交流接触器
CN208690181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08690177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9691695U (zh)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接触器
CN208985929U (zh) 直流接触器
CN205565091U (zh) 磁性槽口吸式安全插座、插头及转换插头
CN210467724U (zh) 一种具有滚动配合的触头支持的接触器
CN212785124U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208014615U (zh) 一种新型电磁开关
CN204906159U (zh) 门铃发射端的电磁感应机构
CN109236124B (zh) 一种悬浮无阻力门窗
CN204082516U (zh) 一种电磁泵减震装置
CN209803982U (zh) 无电池遥控器
CN208690180U (zh) 一种家用交流接触器
CN207834206U (zh) 一种接触器底座
CN111755283A (zh) 一种电磁式节能防晃动交流接触器
CN108899251B (zh) 一种接触器
CN108962687B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08690115U (zh) 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静触头结构
CN209487415U (zh) 小体积的单极接触器
CN20769073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脱扣器
CN217847822U (zh) 一种过载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CN21752260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和磁悬浮功能的平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