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8863U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8863U
CN208648863U CN201821178436.XU CN201821178436U CN208648863U CN 208648863 U CN208648863 U CN 208648863U CN 201821178436 U CN201821178436 U CN 201821178436U CN 208648863 U CN208648863 U CN 208648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main body
respiratory box
cloth
tank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84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振远
张俊蛟
曹冬辉
丁海峰
宋效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Public Utilities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Public Utilities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Public Utilities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Public Utilities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84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8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8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88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可以增加空气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曝气效率,可以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周围的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包括过滤池主体,过滤池主体内设置搅拌机构和布气罩,布气罩和过滤池主体壁围成布气空间,布气空间连通气源;过滤池主体内设置进水管和排污管。布气罩呈圆台状,布气罩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喷气嘴。搅拌机构为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搅拌叶上设置打泥机构。过滤池主体外部设置吸收箱,吸收箱内设置吸收液;过滤池主体内部上端与吸收箱内部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过滤池主体和吸收箱外部设置抽气泵连通输气管。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卫生填埋过程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污水。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污染持续时间长,对周围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如何将其处理达标排放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一大难题。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完全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大部分渗滤液处理工艺都是根据其他废水的处理原理转化而来的,这些工艺总体上可以分为生物法、物化法和土地法。
生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广泛的运用,具有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根据处理过程中氧气需求量的多少,生物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组合法三种类型。
而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曝气处理,现有的曝气操作大多通过空气压缩机向过滤池中输入空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016642.5提出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中所提到的曝气操作方法,但是这样使得输入的空气与接触面积较小,进而使得曝气效率较低,且曝气处理时会产生臭气,臭气中具有有毒物质,这样会对周围的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可以增加空气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曝气效率,可以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周围的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包括过滤池主体,过滤池主体内设置搅拌机构和布气罩,布气罩和过滤池主体壁围成布气空间,布气空间连通气源;过滤池主体内设置进水管和排污管。
布气罩呈圆台状,布气罩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喷气嘴。
喷气嘴外壁设置防护网;防护网包括阻隔滤芯和钢丝网,钢丝网位于远离布气罩的一侧。
过滤池主体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密封塞,密封塞一端设进气管连通外部气源、另一端连通位于布气空间内部的排气口。
密封塞与过滤池主体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密封塞与过滤池主体通孔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搅拌机构为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搅拌叶上设置增加搅拌叶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的打泥机构。
打泥机构包括与搅拌叶相连的连接座,连接座的圆周侧壁设置有打泥杆,且打泥杆呈阵列状排布,所述打泥杆与连接座之间的夹角为45-60度。
过滤池主体外部设置吸收箱,吸收箱内设置吸收液;过滤池主体内部上端与吸收箱内部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过滤池主体和吸收箱外部设置抽气泵连通输气管。
吸收箱上部设置连通外部空气的排气罩,排气罩内设置活性炭滤芯。
吸收箱内设置将吸收箱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阻隔滤网,连通吸收箱的输气管一端伸入到阻隔滤网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布气罩向过滤池主体内腔中鼓入空气,由于布气罩的圆台状设计,可以增加空气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曝气效率,而打泥机构可以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时增加搅拌叶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搅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吸收箱可以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有毒气体向外的排放,减少对周围的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滤池主体、2-进水管、3-布气罩、301-喷气嘴、4-排污管、5-密封塞、6-进气管、7-排气口、8-电机、9-搅拌轴、10-搅拌叶、11-打泥机构、111-连接座、112-打泥杆、12-吸收箱、121-阻隔滤网、122-吸收液进液管、123-排气罩、124-排水管、13-导气罩、14-抽气泵、15-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包括过滤池主体1,过滤池主体1内设置搅拌机构和布气罩3,布气罩3和过滤池主体壁围成布气空间,布气空间连通气源;过滤池主体1内设置进水管2和排污管4。优选过滤池主体1的左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过滤池主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布气罩3,过滤池主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排污管4。
布气罩3呈圆台状,布气罩3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喷气嘴301。且喷气嘴301可以呈阵列状排布。圆台状设计可以增加空气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曝气效率,这里布气罩3也可以为其余的形状。
喷气嘴301的排气端外壁还可以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由阻隔滤芯和钢丝网组合而成,是一个整体,直接固定在喷气嘴上。钢丝网位于远离布气罩3的一侧,钢丝网可以对阻隔滤芯进行保护支撑作用,而阻隔滤芯可以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阻隔过滤作用。
布气空间通过管道连通外部气源;过滤池主体1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密封塞5,密封塞5一端设进气管6连通外部气源、另一端连通位于布气空间内部的排气口7。密封塞5与过滤池主体1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密封塞5与过滤池主体1通孔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螺纹连接可以便于对密封塞5进行拆卸更换,密封橡胶圈可以提高密封塞5与过滤池主体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对于上述过滤池主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布气罩3的实施例,过滤池主体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密封塞5,密封塞5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6,密封塞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7,且进气管6与排气口7相连通,排气口7位于布气罩3的内腔。
搅拌机构为电机8带动的搅拌轴9,搅拌轴9上设置搅拌叶10,搅拌叶10上设置打泥机构11增加搅拌叶10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优先的,过滤池主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9,且搅拌轴9的底部与布气罩3的顶部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进行连接,搅拌轴9伸入过滤池主体1内腔中的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搅拌叶10,搅拌叶10的底部设置有打泥机构11。打泥机构11包括与搅拌叶相连的连接座111,连接座111的圆周侧壁设置有打泥杆112,且打泥杆112呈阵列状排布,打泥杆112与连接座111之间的夹角为45-60度。连接座111可以与水平面平行,其上伸出一个竖杆连接搅拌叶10底部。一个连接座111上可以设置多组呈阵列分布的打泥杆112。打泥机构11可以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时增加搅拌叶10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搅拌效率。
以上所有的技术方案中,过滤池主体1结构外部设置吸收箱12,吸收箱12内设置吸收液;过滤池主体1内部上端与吸收箱12内部之间通过输气管15连通;过滤池主体1和吸收箱12外部设置抽气泵14连通输气管15。吸收箱12上部还可以设置连通外部空气的排气罩123,排气罩123内设置活性炭滤芯。或者吸收箱12内还可以设置将吸收箱12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阻隔滤网121,连通吸收箱12的输气管15一端伸入到阻隔滤网121下方。优选的:过滤池主体1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吸收箱12,吸收箱12的内腔水平设置有阻隔滤网121,吸收箱12的顶部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122和排气罩123,且吸收液进液管122位于排气罩123的左侧,吸收箱12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24,排气罩123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滤芯,活性炭滤芯可以对排出气体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附作用;过滤池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导气罩13,过滤池主体1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抽气泵14,抽气泵14的进气端通过导管与导气罩13相连通,抽气泵14的排气端连通有输气管15,且输气管15的底部伸入阻隔滤网121的底部。另外,进水管2、排污管4、吸收液进液管122和排水管124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进行使用时,垃圾渗滤液通过进水管2输送到过滤池主体1的内腔中,进气管6的进气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通,空气压缩机通过排气口7向布气罩3中输送空气,空气通过布气罩3上的喷气嘴301向外鼓送空气,气流会将喷气嘴301周围的垃圾渗滤液鼓开,进而减少垃圾渗滤液对喷气嘴301造成堵塞的可能性,通过电机8驱动着搅拌轴9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搅拌叶10带动着打泥机构11进行转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打泥机构11可以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时增加搅拌叶10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搅拌效率,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排污管4排出,在进行曝气工作时,通过抽气泵14将过滤池主体1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15输送到吸收箱12中,吸收箱12中的吸收液对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收作用,吸收液通过吸收液进液管122输送到吸收箱12中,吸收后的液体通过排液管124排出,阻隔滤网121可以对进入到吸收箱12中的大颗粒杂物进行阻隔作用,最后气体通过排气罩123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8、抽气泵14和电磁阀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成熟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型号来进行使用,且电机8、抽气泵14和电磁阀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根据使用需要来选择其安装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包括过滤池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主体内设置搅拌机构和布气罩,布气罩和过滤池主体壁围成布气空间,布气空间连通气源;过滤池主体内设置进水管和排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罩呈圆台状,布气罩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喷气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嘴外壁设置防护网;防护网包括阻隔滤芯和钢丝网,钢丝网位于远离布气罩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主体壁上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密封塞,密封塞一端设进气管连通外部气源、另一端连通位于布气空间内部的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与过滤池主体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密封塞与过滤池主体通孔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为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搅拌叶上设置增加搅拌叶与垃圾渗滤液的接触面积的打泥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泥机构包括与搅拌叶相连的连接座,连接座的圆周侧壁设置有打泥杆,且打泥杆呈阵列状排布,所述打泥杆与连接座之间的夹角为45-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主体外部设置吸收箱,吸收箱内设置吸收液;过滤池主体内部上端与吸收箱内部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过滤池主体和吸收箱外部设置抽气泵连通输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上部设置连通外部空气的排气罩,排气罩内设置活性炭滤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内设置将吸收箱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阻隔滤网,连通吸收箱的输气管一端伸入到阻隔滤网下方。
CN201821178436.X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8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8436.XU CN20864886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8436.XU CN20864886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8863U true CN208648863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843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886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8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535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蛋壳城矿环保科技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厨余渗滤液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535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蛋壳城矿环保科技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厨余渗滤液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2637A (zh) 一种气味可处理的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CN209696576U (zh) 气体用除臭净化装置
CN107998832A (zh) 化工废水及废气可循环净化装置
CN110835180A (zh) 一种城市污水净化装置
CN208561973U (zh) 一种箱式一体化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装置
CN20864886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过滤器
CN108862946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2168516U (zh) 一种新型土壤治理系统
CN208791441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05965501U (zh) 一种污水搅拌出臭净化装置
CN2076084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8178368A (zh)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106746404A (zh) 一种污粪处理方法
CN214233223U (zh) 一种腐败垃圾生物处理设备
CN214571304U (zh) 一种环保型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109678310A (zh) 一种封闭式全自动固液气污水处理装置
CN212982695U (zh) 一种家庭式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95219U (zh) 一种环保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6746458A (zh) 一种污粪处理系统
CN112607908A (zh) 一种生猪场污水净化装置
CN112537881A (zh) 一种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再生系统
CN207694501U (zh) 化工废水及废气可循环净化装置
CN207227153U (zh) 一种一体化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3012458U (zh) 一种高效厨余渗滤液处理设备
CN209549161U (zh) 一种用于生物滤池的饲料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