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9055U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29055U CN208629055U CN201821127966.1U CN201821127966U CN208629055U CN 208629055 U CN208629055 U CN 208629055U CN 201821127966 U CN201821127966 U CN 201821127966U CN 208629055 U CN208629055 U CN 208629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track
- dispensing
- lathe
- hoist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包括工件箱及若干台车床,工件箱和车床之间还设置有排序装置及分送装置,排序装置包括第一提升机构及设置在第一提升机构一侧的排序机构,第一提升机构将工件箱内工件提升,提升至排序机构的高度位置时工件自动滚动向排序机构,排序机构将工件进行筛分排序使正面朝前的工件朝分送装置滚动输送;分送装置包括第二提升机构及分送机构,第二提升机构将排序机构输送来的工件向上提升,分送机构将第二提升机构提升上来的工件分送至各个车床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台设备进行相同任务加工时,难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化向各台设备有序输送,导致多台设备合在一起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背景技术
轴承冷锻件产品为了保证其内圈内孔与外圈滚道挤压精度,锻件毛坯需要在内孔与端面做车加工工序,车削的工艺的是一台上料机供1台车床加工,加工完成一个产品。车床的班产在2500件每班,冷锻设备班产在13000件每班,两者产能差距太大,导致冷锻设备出现待料或经常性换型号,或者为保障冷挤不换型号,车加工需要二台或三台设备同时加工,因是一台上料机供应一台车床设备,即要一次上料与一次出料,操作者只能操作最多二台车床,员工效率低下,设备占地面积大,物料上流转频率高。
专利申请号为2017106120513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的一种自动化高效高精度轴承加工生产线,包括多个精加工机、精加工机包括机台和夹具,夹具上方设由竖直升降的移动台,移动台上设有接受病容纳轴承坯料的顶料盘,顶料盘通过三角件与顶料推杆和顶料气缸铰接,三角件与移动台铰接;夹具的侧旁设有往复移动并延伸到夹具底部的接料槽。
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其不具备同时对多台车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化有序供料的功能,导致车加工效率低,此外其在进行供料前不具备自动对工件进行筛分排序的功能,并且在车床完成加工后完成加工的工件不具备自动输出并有序集中的功能,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排序装置实现了待加工工件的自动化排序,并结合后面的分送装置实现了完成排序的工件自动化向多台车床进行输送加工,一台上料机供多台车床车削多个产品且车削完成后产品的汇集平带输送机进而解决了多台设备进行相同任务加工时,难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化向各台设备有序输送,导致多台设备合在一起的加工效率低以及多台设备加工完成的工件不能进行统一有序输出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包括工件箱以及若干台车床,所述工件箱和车床之间还设置有排序装置以及分送装置,所述排序装置包括第一提升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提升机构一侧的排序机构,第一提升机构将工件箱内的工件向上提升,提升至排序机构的高度位置时工件自动滚动向排序机构,排序机构将第一提升机构输送来的工件进行筛分排序使正面朝前的工件朝分送装置滚动输送;所述分送装置包括第二提升机构以及分送机构,第二提升机构将排序机构输送来的工件向上提升,分送机构将第二提升机构提升上来的工件分送至各个车床进行加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提升带以及沿第一提升带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提升带上的若干第一托料块,所述第一提升带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件提升过程中滑落的挡边,所述挡边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工件提升至第一缺口处时沿着第一托料块经第一缺口滑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序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缺口一侧的排序轨道,所述排序轨道包括与第一缺口连接的筛选段和设置在筛选段后方的输送段,所述输送段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边,所述筛选段后侧设置有限位边,其前侧设置有限位件a,所述限位件a高度可调,且位于限位件a两端之间的排序轨道上开设有倒角,工件沿着排序轨道传输至倒角处时,正面朝前的工件穿过筛选段至输送段,正面朝后的工件在倒角处从限位件a两端之间向下掉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机架、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提升带、沿第二提升带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二提升带上的若干第二托料块以及设置在排序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连接处上方的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根据第二提升带的传送频率间断性控制输送段的工件转移至第二提升带的第二托料块上,所述第二提升带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对提升过程中的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b,所述限位件b沿工件的提升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的出料口;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二提升带上相邻两个第二托料块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出料口之间的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分送机构包括连接第二提升机构和车床的分送轨道、设置在出料口处的用于控制出料口打开或关闭的开关组件以及设置在分送轨道上的信号组件,所述信号组件监控分送轨道内的工件传递信号给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工作;
且位于上方的分送轨道对应的信号组件设置在下方分送轨道对应的信号组件的左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件由下往上提升输送,工件到达上方的出料口比到达下方的出料口形成长,进而会导致下方供料及时而上方对应的车床供料会延迟,而通过设置位于上方的分送轨道对应的信号组件在下方分送轨道对应的信号组件的左侧,可以弥补这一行程上的差距,使下方的出料口能更及时关闭,避免多个工件都从下方的出料口输出,保证多台车床都能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加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料组件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升降件以及在升降件带动下做升降运动的档杆,档杆的端部设置为圆弧状;其中升降件设置为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信号组件包括设置在分送轨道上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其下方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使出料口关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其下方没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使出料口打开;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平推件以及在平推件的带动下沿着出料口的外端面滑动的挡块。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位于下方的分送轨道的长度比位于上方的分送轨道长度短,为了使下方的分送轨道得到及时的补料,下方分送轨道上的第一传感器距离出料口的距离比上方分送轨道上的第一传感器距离出料口的距离要短。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除了控制出料口的开关还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内设置有计数器,假设计数器计数有三个第一传感器发出信号时出料口打开则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挡料组件使三个工件从挡料组件下方经过转移至第二提升机构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车床的后方还设置有集中输出机构,所述集中输出机构和各个车床之间还设置有与各个车床一一对应的若干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将车床完成加工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处集中向后输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集中输出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设置在输送带上的导向件,所述转移机构转移来的工件在输送带的带动下沿着导向件上各自对应的轨道向后输送;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用于承接车床上输出的工件并将工件导送出的导出轨道、设置在导出轨道末端的用于将导出轨道上的工件向上提升的提升组件以及设置在提升组件和集中输出机构之间的用于将提升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上的导入轨道;其中提升组件的结构和第二提升机构的结构相同。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限位件a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倒角两侧的螺杆a和螺杆b、中间开设有滑槽且通过滑槽分别沿螺杆a和螺杆b上下滑动的滑块a和滑块b以及连接滑块a和滑块b的限位杆,所述滑块a和滑块b通过螺杆a和螺杆 b上的螺帽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一台上料机供应一台车床车削一个产品,改成了一台上料机供二台或三台甚至更多台车床车削多个产品,车削完成后产品的汇集平带输送机,实现了车削多个产品的一次上料问题,出料统一输送到统一区域入周转箱,操作人员从一人一机或最多两机,实现了一人四机至六机的操作模式,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40%以上,上料机数量减少了60%,成功实现了车加工自劝化连线的工艺方案。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提升机构提升完成排列的工件,在第二提升机构的一侧设置多个与第二提升机构上的出料口一一对应的多个分送机构,使得可以利用该提升机构同时自动化向多台加工设备输送待加工的工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出料口处设置开关组件以及信号组件,通过信号组件监控分送轨道内的工件传递信号给开关组件来控制出料口的打开或关闭,保证了多个分送轨道内的工件都能得到及时补充,避免了第二提升机构提升的工件优先补充下方的分送轨道导致上方的分送轨道内工件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协同性,提高了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序机构处设置限位件,并在位于限位件两端之间的排序轨道上开设倒角,利用加工的工件一面边缘有倒角的特点,使得工件有倒角的一面贴靠在后面的限位边传输时,排序轨道上的倒角一侧的支撑面与工件上的倒角接触,支撑面无法对工件的倒角处进行支撑,使得该种姿态的工件会掉落下去,而反过来的工件则可以沿着支撑面向后传输,达到了向后传输的工件朝向统一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现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集中输出机构并在集中输出机构和车床之间设置转移机构,使得多台车床上完成加工的工件能自动统一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处进行输出,提高了工件输出效率且使得整个加工工序更佳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加工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车加工设备中对轴承套圈进行加工的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车加工自动化连线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车加工自动化连线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车加工自动化连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分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排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排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正面朝后的工件传输经过排序轨道的筛选段时的示意图。
图9为正面朝前的工件传输经过排序轨道的筛选段时的示意图。
图10为各台车床进行工件不同加工工序加工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左右对称设置两条生产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传感器控制挡料组件工作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包括工件箱1以及若干台车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箱1和车床2之间还设置有排序装置3以及分送装置4,所述排序装置3包括第一提升机构31以及设置在第一提升机构31一侧的排序机构32,第一提升机构31将工件箱1内的工件向上提升,提升至排序机构32的高度位置时工件自动滚动向排序机构32,排序机构32将第一提升机构31输送来的工件进行筛分排序使正面朝前的工件朝分送装置4滚动输送;所述分送装置4包括第二提升机构41以及分送机构42,第二提升机构41将排序机构32输送来的工件向上提升,分送机构42将第二提升机构41提升上来的工件分送至各个车床2 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机构31包括第一机架315、安装在第一机架315 上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提升带311以及沿第一提升带311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提升带311上的若干第一托料块312,所述第一提升带311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件提升过程中滑落的挡边313,所述挡边313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 314,工件提升至第一缺口314处时沿着第一托料块312经第一缺口314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序机构32包括设置在第一缺口314一侧的排序轨道321,所述排序轨道321包括与第一缺口314连接的筛选段100和设置在筛选段100 后方的输送段200,所述输送段20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边,所述筛选段100后侧设置有限位边,其前侧设置有限位件a101,所述限位件a101高度可调,且位于限位件a101两端之间的排序轨道321上开设有倒角102,工件沿着排序轨道 321传输至倒角102处时,正面朝前的工件穿过筛选段100至输送段200,正面朝后的工件在倒角102处从限位件a101两端之间向下掉落。
通过在排序机构32处设置限位件101,并在位于限位件101两端之间的排序轨道321上开设倒角102,利用加工的工件一面边缘有倒角的特点,使得工件有倒角的一面贴靠在后面的限位边传输时,排序轨道321上的倒角102一侧的支撑面与工件上的倒角接触,支撑面无法对工件的倒角处进行支撑,使得该种姿态的工件会掉落下去,而反过来的工件则可以沿着支撑面向后传输,达到了向后传输的工件朝向统一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现效果好。
此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描述的工件正面朝前或朝后,是指工件边缘有倒角的一面是正面,边缘没有倒角的一面是反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提升机构41包括第二机架416、安装在第二机架416 上的第二提升带411、沿第二提升带411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二提升带411 上的若干第二托料块412以及设置在排序机构32和第二提升机构41连接处上方的挡料组件413,所述挡料组件413根据第二提升带411的传送频率间断性控制输送段200的工件转移至第二提升带411的第二托料块412上,所述第二提升带 411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对提升过程中的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b414,所述限位件 414b沿工件的提升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的出料口415。
进一步地,所述分送机构42包括连接第二提升机构41和车床2的分送轨道 421、设置在出料口415处的用于控制出料口415打开或关闭的开关组件422以及设置在分送轨道421上的信号组件423,所述信号组件423监控分送轨道421 内的工件传递信号给开关组件422控制开关组件422工作;
且位于上方的分送轨道421对应的信号组件423设置在下方分送轨道421 对应的信号组件423的左侧。
通过设置第二提升机构41提升完成排列的工件,在第二提升机构41的一侧设置多个与第二提升机构41上的出料口415一一对应的多个分送机构42,使得可以利用该提升机构同时自动化向多台加工设备输送待加工的工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组件413包括安装座4131,设置在安装座4131上的升降件4132以及在升降件4132带动下做升降运动的档杆4133,档杆4133的端部设置为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组件423包括设置在分送轨道421上的第一传感器 4231,所述第一传感器4231检测到其下方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出料口 415关闭,所述第一传感器4231检测到其下方没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出料口415打开;
所述开关组件422包括安装在第二机架416上的平推件4221以及在平推件 4221的带动下沿着出料口415的外端面滑动的挡块4222。
通过在出料口415处设置开关组件422以及信号组件423,通过信号组件423 监控分送轨道421内的工件传递信号给开关组件422来控制出料口415的打开或关闭,保证了多个分送轨道421内的工件都能得到及时补充,避免了第二提升机构41提升的工件优先补充下方的分送轨道421导致上方的分送轨道421内工件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协同性,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所述车床2的后方还设置有集中输出机构5,所述集中输出机构5和各个车床2之间还设置有与各个车床2一一对应的若干转移机构6,所述转移机构6将车床2完成加工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5处集中向后输送。
更进一步地,所述集中输出机构5包括输送带51以及设置在输送带51上的导向件52,所述转移机构6转移来的工件在输送带51的带动下沿着导向件52 上各自对应的轨道向后输送;
所述转移机构6包括用于承接车床2上输出的工件并将工件导送出的导出轨道61、设置在导出轨道61末端的用于将导出轨道61上的工件向上提升的提升组件62以及设置在提升组件62和集中输出机构5之间的用于将提升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5上的导入轨道63。
通过设置集中输出机构5并在集中输出机构5和车床2之间设置转移机构6,使得多台车床2上完成加工的工件能自动统一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5处进行输出,提高了工件输出效率且使得整个加工工序更佳有序进行。
所述集中输出机构5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一收集箱7,本实施例中若干台车床 2对工件进行相同工序的加工,若干台车床加工出来的工件同一输送并掉落至第一收集箱7内。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二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床2设置有三台,与之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收集箱7 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收集箱8和第三收集箱9,所述第一收集箱7、第二收集箱 8和第三收集箱9用于分别收集三台车床2上加工出来的工件;
本实施例中各个车床2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其加工出来的工件由不同的收集箱进行收集。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三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三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三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以输送带51作为中轴线,在其一侧设置有工件箱1、若干车床2、排序装置3以及分送装置4,在其另一侧对称设置有工件箱1、若干车床2、排序装置3以及分送装置4,其两侧的车床2将完成加工的工件统一转移至输送带51上进行输出。
工作过程如下:
待加工的工件放入工件箱1内,启动第一提升机构31,第一提升带311带动第一托料块312向上移动,工件落在第一托料块312上随其上移,挡边313 限制上移过程中的工件滑溜,移动至第一缺口314的位置处时,工件沿着第一托料块312经滑动第一缺口314滑出;
滑出的工件沿着排序轨道321滚动至限位件101处,若工件上开设有倒角的一面朝向排序轨道321的后侧,则该工件沿着限位件101中间的倒角102向下滑落,反之则工件继续向后滚动,滚动至挡料组件413位置处时,挡料组件413 的档杆4133下移阻挡工件继续滚动,当第二提升机构41上的一个第二托料块 412随第二提升带411移动至排序轨道321出口处时,档杆4133上移,工件从排序轨道321上滚动至第二托料块412上,并随着第二托料块412在第二提升带 411的带动下向上移动;
与此同时,沿第二提升机构41的高度方向上设置的若干个分送轨道421上,信号组件423对与之对应的分送轨道421中的工件进行监测,当第一传感器4231 检测道其下方没有的分送轨道421内没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出料口415 打开,第二提升带411带动下移动至该出料口415的工件就沿着第二托料块412 经该出料口415滑动至与之对应的分送轨道421上,当第一传感器4231检测到其下方的分送轨道421内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该出料口415关闭;
分送轨道421上的工件向后传输至车床2上,在车床2上进行加工,完成加工的工件掉落至下方的导出轨道61上,工件沿着导出轨道61滚动至提升组件62处,提升组件62将工件向上提升,同样在移动至出料口位置时自动滚出,滚动至对应的导入轨道63上,然后沿着导入轨道63导送至集中输出机构5处,在输送带51的带动下沿着各自对应的导向件52向后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包括工件箱(1)以及若干台车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箱(1)和车床(2)之间还设置有排序装置(3)以及分送装置(4),所述排序装置(3)包括第一提升机构(31)以及设置在第一提升机构(31)一侧的排序机构(32),第一提升机构(31)将工件箱(1)内的工件(10)向上提升,提升至排序机构(32)的高度位置时工件自动滚动向排序机构(32),排序机构(32)将第一提升机构(31)输送来的工件(10)进行筛分排序使正面朝前的工件朝分送装置(4)滚动输送;所述分送装置(4)包括第二提升机构(41)以及分送机构(42),第二提升机构(41)将排序机构(32)输送来的工件(10)向上提升,分送机构(42)将第二提升机构(41)提升上来的工件(10)分送至各个车床(2)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31)包括第一机架(315)、安装在第一机架(315)上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提升带(311)以及沿第一提升带(311)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提升带(311)上的若干第一托料块(312),所述第一提升带(311)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件提升过程中滑落的挡边(313),所述挡边(313)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314),工件提升至第一缺口(314)处时沿着第一托料块(312)经第一缺口(314)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机构(32)包括设置在第一缺口(314)一侧的排序轨道(321),所述排序轨道(321)包括与第一缺口(314)连接的筛选段(100)和设置在筛选段(100)后方的输送段(200),所述输送段(20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边,所述筛选段(100)后侧设置有限位边,其前侧设置有限位件a(101),所述限位件a(101)高度可调,且位于限位件a(101)两端之间的排序轨道(321)上开设有倒角(102),工件沿着排序轨道(321)传输至倒角(102)处时,正面朝前的工件穿过筛选段(100)至输送段(200),正面朝后的工件在倒角(102)处从限位件a(101)两端之间向下掉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机构(41)包括第二机架(416)、安装在第二机架(416)上的第二提升带(411)、沿第二提升带(411)的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二提升带(411)上的若干第二托料块(412)以及设置在排序机构(32)和第二提升机构(41)连接处上方的挡料组件(413),所述挡料组件(413)根据第二提升带(411)的传送频率间断性控制输送段(200)的工件转移至第二提升带(411)的第二托料块(412)上,所述第二提升带(411)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对提升过程中的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b(414),所述限位件b(414)沿工件的提升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的出料口(4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送机构(42)包括连接第二提升机构(41)和车床(2)的分送轨道(421)、设置在出料口(415)处的用于控制出料口(415)打开或关闭的开关组件(422)以及设置在分送轨道(421)上的信号组件(423),所述信号组件(423)监控分送轨道(421)内的工件传递信号给开关组件(422)控制开关组件(422)工作;
且位于上方的分送轨道(421)对应的信号组件(423)设置在下方分送轨道(421)对应的信号组件(423)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413)包括安装座(4131),设置在安装座(4131)上的升降件(4132)以及在升降件(4132)带动下做升降运动的档杆(4133),档杆(4133)的端部设置为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组件(423)包括设置在分送轨道(421)上的第一传感器(4231),所述第一传感器(4231)检测到其下方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出料口(415)关闭,所述第一传感器(4231)检测到其下方没有工件时控制开关组件(422)使出料口(415)打开;
所述开关组件(422)包括安装在第二机架(416)上的平推件(4221)以及在平推件(4221)的带动下沿着出料口(415)的外端面滑动的挡块(4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2)的后方还设置有集中输出机构(5),所述集中输出机构(5)和各个车床(2)之间还设置有与各个车床(2)一一对应的若干转移机构(6),所述转移机构(6) 将车床(2)完成加工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5)处集中向后输送;
所述集中输出机构(5)包括输送带(51)以及设置在输送带(51)上的导向件(52),所述转移机构(6)转移来的工件在输送带(51)的带动下沿着导向件(52)上各自对应的轨道向后输送;
所述转移机构(6)包括用于承接车床(2)上输出的工件并将工件导送出的导出轨道(61)、设置在导出轨道(61)末端的用于将导出轨道(61)上的工件向上提升的提升组件(62)以及设置在提升组件(62)和集中输出机构(5)之间的用于将提升的工件转移至集中输出机构(5)上的导入轨道(6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27966.1U CN208629055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27966.1U CN208629055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29055U true CN208629055U (zh) | 2019-03-22 |
Family
ID=6573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27966.1U Active CN208629055U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2905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20960A (zh) * | 2018-07-17 | 2018-10-09 | 浙江信石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及工艺 |
CN110961874A (zh) * | 2019-12-31 | 2020-04-07 | 广东盛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母的加工方法 |
CN113681452A (zh) * | 2021-09-15 | 2021-11-23 | 常州大学 | 升降式滚子超精研磨调头的连线机构 |
-
2018
- 2018-07-17 CN CN201821127966.1U patent/CN2086290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20960A (zh) * | 2018-07-17 | 2018-10-09 | 浙江信石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及工艺 |
CN110961874A (zh) * | 2019-12-31 | 2020-04-07 | 广东盛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母的加工方法 |
CN113681452A (zh) * | 2021-09-15 | 2021-11-23 | 常州大学 | 升降式滚子超精研磨调头的连线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29055U (zh)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 | |
CN107159835A (zh) | 一种自动铆螺母装置 | |
CN103008790B (zh) | 一种管件自动化平口机 | |
CN211438947U (zh) | 一种钢管加工一体设备 | |
US8307972B2 (en) | Feed and removal system for machine tools | |
CN206645508U (zh) | 一种多工艺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0961935A (zh) | 一种钢管加工一体设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9275630U (zh) | 一种用于正负极板的输送机构 | |
CN203581877U (zh) | 一种自动循环供料系统 | |
CN205771828U (zh) | 一种供料移载机构 | |
CN113211156A (zh) | 一种自动化数控加工中心机床 | |
CN112660830A (zh) | 一种木板分拣料仓、系统及方法 | |
CN104525979A (zh) | 一种电机转子外圆加工自动化设备 | |
CN208543260U (zh) | 一种自动化供应多台加工设备的送料装置 | |
CN214770715U (zh) | 一种刹车片加工用柔性上下料系统 | |
CN206447242U (zh) | 高效自动化工位衔接输送机 | |
CN111891708B (zh) | 一种纱筒数字化换向装置 | |
CN108620960A (zh) |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及工艺 | |
CN212370507U (zh) | 物料输送装置和具有该物料输送装置的并线点胶机器人 | |
CN210175892U (zh) | 一种剪刀料自动上料机 | |
CN209986521U (zh) | 一种开关生产装配线 | |
CN217369294U (zh) | 一种十字轴自动检测装置 | |
CN208345232U (zh) | 循环输送线 | |
CN113716283B (zh) | 一种服装吊挂流水汇总线 | |
CN109850622A (zh) | 智能物流裁切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