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纵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切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片纵锯机。
背景技术
在家具行业的生产车间内,木工纵锯机被广泛应用,木工纵锯机主要用来将板材按照预定的尺寸切割成条板材或者块状板材。
目前,公开号为CN22203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造板加工机械纵锯机,它包括了电机带动的锯片、锯片一侧的固定台面和活动靠山,其特征在于:在锯片的另一侧设置了表面和固定台面呈同一水平面的活动平车,活动平车下部两侧固定的两排滑轮下面装有两排滑轮,滑轮下面有两根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的导轨,活动平车下的两排滑轮分别为V形轮和平托轮,滑轮下的导轨分别为V形导轨和平导轨。
这种纵锯机虽然能够对板材进行切割,但是在切割过程中,需要手动去推动活动平车,由活动平车带动板材朝向锯片方向运动,若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锯片上,容易被割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单片纵锯机,其能够自动带动板材朝向锯片方向运动,不需要人工推动,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被割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单片纵锯机,包括支架、第一电机和锯片,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锯片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还包括第一装载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装载板、第二驱动装置和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架、连接板、燕尾槽和燕尾块,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燕尾槽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上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燕尾块设置在连接板上,燕尾块与连接板滑动配合,且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分别处于锯片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丝杠、第一导向杆和第一螺母座,第一丝杠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支架上,第一丝杠与第一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电机设置在支架上,第二电机与第一丝杠联动,第一螺母座设置在第一丝杠上,第一导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贯穿第一螺母座,且第一丝杠平行于第一导向杆,第一螺母座与第一装载板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杠、第二导向杆和第二螺母座,第二丝杠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支架上,第二丝杠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第三电机设置在支架上,第三电机与第二丝杠联动,第二螺母座设置在第二丝杠上,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贯穿第二螺母座,且第二丝杠平行于第二导向杆,第二螺母座与第二装载板相连,所述第一装载板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装载板上设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装载板上设有用于对板材的侧壁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装载板上设有用于对板材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二装载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装载板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第二装载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装载板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便于支架移动的滚轮。
进一步设置:所述滚轮设置为万向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需要切割的板材放置在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上,使锯片对准要板材要切割的位置,同时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一起朝向锯片方向移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推动板材朝向锯片方向运动,从而完成锯片的切割;
2、滚轮的设置便于单片纵锯机的移动,在移动时,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图2中用于体现支架与滚轮之间连接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限位板与第二装载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第一电机;3、锯片;4、第一装载板;5、第一驱动装置;51、第二电机;52、第一丝杠;53、第一导向杆;54、第一螺母座;6、第二装载板;7、第二驱动装置;71、第三电机;72、第二丝杠;73、第二导向杆;74、二螺母座;8、连接构件;81、连接架;82、连接板;83、燕尾槽;84、燕尾块;9、第一支撑架;10、第二支撑架;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移动板;16、螺钉;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单片纵锯机,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第一电机 2、锯片3、第一装载板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装载板6、第二驱动装置7和连接构件8。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1上设有便于支架1移动的滚轮17,且滚轮17为万向轮,第一电机2设置在支架1上,锯片3连接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构件8包括连接架81、连接板82、燕尾槽 83和燕尾块84,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架81设置在支架1上,燕尾槽83设置在连接架81上,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上均设有连接板82,燕尾块84设置在连接板82上,燕尾块84与连接板82 滑动配合,且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分别处于锯片3两侧。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一丝杠52、第一导向杆53和第一螺母座54,第一丝杠52通过第一支撑架9设置在支架1上,第一丝杠52与第一支撑架9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电机51设置在支架1上,第二电机51与第一丝杠52联动,第一螺母座54设置在第一丝杠52上,第一导向杆5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9上并贯穿第一螺母座54,且第一丝杠52平行于第一导向杆53,第一螺母座54与第一装载板4相连,第一装载板4上设有第一挡板13。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第三电机71、第二丝杠72、第二导向杆73和第二螺母座74,第二丝杠72通过第二支撑架10设置在支架1上,第二丝杠72与第二支撑架10之间转动连接,第三电机71设置在支架1上,第三电机71与第二丝杠72联动,第二螺母座74设置在第二丝杠72上,第二导向杆7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0上并贯穿第二螺母座74,且第二丝杠72平行于第二导向杆73,第二螺母座74与第二装载板6相连,第二装载板6上设有第二挡板 14。
如图5所示,第一装载板4上设有用于对板材的侧壁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板11,第二装载板6上设有用于对板材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2与第二装载板6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二装载板6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移动板15与第二装载板6之间通过螺钉16连接,移动板15上设有通孔,第二装载板6上设有若干螺纹孔,螺钉16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接。
实施过程:在需要切割板材时,将板材放置在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上,使板材的一端抵触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且使板材的一个侧壁抵触第一限位板11板,根据板材的宽度调节第二限位板12的位置,将螺钉16拆卸下来,移动第二限位板12,使第二限位板12抵触于板材,再螺钉16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接。
调节好第二限位板12的位置后,同时启动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51和第三电机71,第一电机2带动锯片3转动,第二电机51带动第一丝杠52转动,第一丝杠5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螺母座54 移动,第一导向杆53能够对第一螺母座54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螺母座54在移动过程中转动,第一装载板4随着第一螺母座 54一起移动,第三电机71带动第二丝杠72转动,第二丝杠7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螺母座74移动,第二导向杆73能够对第二螺母座 74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螺母座74在移动过程中转动,第二装载板6随着第二螺母座74一起移动,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 14分别随着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移动,同时,第一装载板4 和第二装载板6上的板材随着一起运动并被锯片3切割,第一挡板 13和第二挡板14能够对板材进行限位,避免板材在切割时出现后退的现象,整个切割过程不需要人工推动,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被割伤。
在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运动过程中,燕尾块84在燕尾槽83内滑动,一方面能够为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的运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对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第一装载板4和第二装载板6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倾斜,影响切割过程。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