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反冲洗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反冲洗净水机。
背景技术
净水机的功能主要是将原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余氯、泥沙、铁锈、微生物等都去除掉;目前,现有的净水机主要采用五级滤芯进行水体过滤,第一级滤芯又称PP棉滤芯(PPF),第二级颗粒活性炭滤芯(UDF),第三级为精密压缩活性炭滤芯(CTO),第四级为反渗透膜滤芯,第五级为后置活性炭滤芯(小T33),因此,当原水经过上述五级滤芯过滤后,原水会被分为纯水和含有较高杂质的浓缩水两部分,其中,该浓缩水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但是,当净水机停机时,上述杂质会滞留在第四级反渗透膜滤芯中,从而产生沉淀和结晶,继而降低反渗透膜滤芯的过滤效果;鉴于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净水机停机作业后,使净水机的压力罐中的纯水反向流入反渗透膜滤芯,从而将反渗透膜滤芯中的杂质冲出,同时,使反渗透膜滤芯中充满纯水,继而避免在停机后反渗透膜滤芯中滞留杂质,但是,上述措施只能是在净水机停机作业后进行反冲洗,其次,反冲洗需要压力罐中的水压达到一定压力;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根据使用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反冲洗,从而提高净水效率,其次,能提高进入反渗透膜滤芯中的反冲洗水压的净水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根据使用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反冲洗,从而提高净水效率,其次,能提高进入反渗透膜滤芯中的反冲洗水压的高效反冲洗净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端能与外部原水供水管连通、后端连接在反渗透膜滤芯进水口处的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上由前至后依次串联有主阀门、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第一阀门、增压泵和第二阀门;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出水口连接有废水出水管,所述废水出水管上串联有废水阀门;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出水口连接有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上依次串联有后置活性炭滤芯和纯水阀门;位于后置活性炭滤芯与反渗透膜滤芯之间的纯水出水管上还连接有外伸的蓄水管,所述蓄水管上依次串联有第三阀门和高压开关,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罐;位于第三阀门和高压开关之间的蓄水管上连接有外伸的主旁通水管,所述主旁通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增压泵的进水口处,所述主旁通水管上串联有主旁通阀门;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副旁通水管,所述副旁通水管上串联有副旁通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本实用新型在制水作业时,主旁通阀门和副旁通阀门是处于常闭状态,此时,原水由主水管依次穿过PP棉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第一阀门、增压泵和第二阀门进行过滤后,再穿过反渗透膜滤芯进行第四级过滤,其中,第四级过滤后的纯水会进入压力罐中储存或者从纯水出水管排出,而浓度较高的废水则从废水出水管进行排出;而需要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反冲洗作业时,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纯水阀门关闭,废水阀门打开,此时,压力罐中的水体被压出,并穿过主旁通水管进入增压泵中,增压泵将水体进行再次加压后,经副旁通水管泵入反渗透膜滤芯中,从而将反渗透膜滤芯中的杂质从废水出水管排出,因此,进入反渗透膜滤芯中的反冲洗水体是经过增压泵进行二次加压的,因此,能保证进入反渗透膜滤芯中的反冲洗水压,同时,能根据使用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反冲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等压力罐水体灌满后,才能进行反冲洗作业的弊端,同时,提高净水效率。
为了控制废水出水管的出水间隔时间,从而提高反渗透膜滤芯中杂质的排出清洁度,所述废水阀门为脉冲电磁阀。
为了保证废水出水管具有合适的出水流量,所述废水出水管并联有与废水阀门并联设置的废水比例阀。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主旁通阀门和副旁通阀门为电磁阀。
所述主阀门、纯水阀门为手动球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根据使用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反冲洗,从而提高净水效率,其次,能提高进入反渗透膜滤芯中的反冲洗水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高效反冲洗净水机包括前端能与原水供水管连通、后端连接在反渗透膜滤芯1进水口处的主水管2,根据原水的流向,在主水管2上由前至后依次串联有主阀门3、PP棉滤芯4、颗粒活性炭滤芯5、压缩活性炭滤芯6、第一阀门7、增压泵8和第二阀门9;为了方便自动控制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的启闭,该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优选电磁阀,该电磁阀与净水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该主阀门3优选为手动球阀。继续参照附图,该反渗透膜滤芯1的废水出水口连接有废水出水管10,而废水出水管10上串联有废水阀门11,该废水阀门11可以为常闭状态的手动阀门,因此,通过定期开启手动阀门,可将反渗透膜滤芯1中的杂质进行排出,当然,为了能自动控制废水出水管10的排水间隔,同时能控制废水排水管的排水压力,从而使反渗透膜滤芯1中的杂质瞬间排出,继而提高杂质的排出效率,该废水阀门11为脉冲电磁阀,另外,为了保证废水出水管10具有合适的废水出水流量,废水出水管10并联有与废水阀门11并联设置的废水比例阀23;其次,反渗透膜滤芯1的废水出口处还设有可检测废水 TDS值的 TDS在线检测装置,该TDS在线检测装置在图中并未示出,该TDS在线检测装置与净水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废水比例阀23、脉冲电磁阀相接,当TDS在线检测装置检测到废水 TDS 值超过反渗透膜滤芯1的耐受最大值时,控制电路控制脉冲电磁阀打开、废水比例阀23关闭,而TDS 值低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耐受最大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废水比例阀23打开、脉冲电磁阀关闭。
继续参照附图,反渗透膜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连接有纯水出水管12,纯水出水管12上依次串联有后置活性炭滤芯13和纯水阀门14,该纯水阀门14为手动球阀;另外,位于后置活性炭滤芯13与反渗透膜滤芯1之间的纯水出水管12上还连接有外伸的蓄水管15,蓄水管15上依次串联有第三阀门16和高压开关17,另外,蓄水管15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罐18,该压力罐为优选为现有技术中的隔膜式压力罐;其次,位于第三阀门16和高压开关17之间的蓄水管15上连接有外伸的主旁通水管19,主旁通水管19的另一端连接在增压泵8的进水口处,主旁通水管19上串联有主旁通阀门20;增压泵8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副旁通水管21,副旁通水管21上串联有副旁通阀门22;上述第三阀门16、主旁通阀门20和副旁通阀门22优选为电磁阀。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在制水作业时,主旁通阀门20和副旁通阀门22是处于常闭状态,此时,原水由主水管2依次穿过PP棉滤芯4、颗粒活性炭滤芯5、压缩活性炭滤芯6、第一阀门7、增压泵8和第二阀门9进行过滤后,再穿过反渗透膜滤芯1进行第四级过滤,其中,第四级过滤后的纯水会进入压力罐18中储存或者从纯水出水管排出,而浓度较高的废水则从废水出水管10进行排出;而需要对反渗透膜滤芯1进行反冲洗作业时,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6、纯水阀门14关闭,废水阀门11打开,此时,压力罐18中的水体被压出,并穿过主旁通水管19进入增压泵8中,增压泵8将水体进行再次加压后,经副旁通水管21泵入反渗透膜滤芯1中,从而将反渗透膜滤芯1中的杂质从废水出水管10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