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2614U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12614U CN208312614U CN201821004646.7U CN201821004646U CN208312614U CN 208312614 U CN208312614 U CN 208312614U CN 201821004646 U CN201821004646 U CN 201821004646U CN 208312614 U CN208312614 U CN 2083126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avity
- hot
- mist
- water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1036 Hyponatra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及下端面与水箱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隔离罩,该隔离罩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分别与水箱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和加热元件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该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与水箱连通,该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与加热腔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迅速快捷的产生热雾、加热效率高、能耗较低且便于安装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倒扣在底座上的水箱,水箱与底座的雾化腔之间设有控制水进入雾化腔的电磁阀、浮球等元件,因此在传统加湿器上实现热雾/暖雾相对比较容易。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14020645公开了一种暖雾加湿器,包底座上具有水槽和发热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槽与所述发热槽之间设有迂回通道,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中补水。采用迂回方式补水,冷热水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交换,防止了热量散失和水箱溢水,提高了加热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但是,如CN2016214020645第25-27段描述可知:①需要将水箱从底座取下,拧下水箱螺母才能往水箱中加水,操作繁琐使用不便,②下水口设置出水阀门控制水箱往水槽下水,而出水阀容易失效导致不出水或出水过多发生溢水导致现象。因此,需要取下水箱才能加水的这种加湿器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年出现了上加水加湿器,打开加湿器的顶盖即可方便的往水箱里加水,使用方便并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而对于上加水加湿器而言,雾化元件直接设置在水箱底部,不再需要采用出水阀门等元件控制水从水箱进入雾化腔,因此,现有上加水加湿器若要想实现热雾/暖雾功能,无外乎采用如下几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往加湿器的水箱中添加热水乃至经过高温消毒后的开水,加入的热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凉等导致无法有效、稳定的提供热雾,这种方案也不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第二种方案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加湿器的出雾通道的侧壁上(比如中国专利CN2010202435151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显而易见,水雾与加热装置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从而热传导不易导致对水雾加热效率不高,其提供热雾的能力十分有限。
第三种方案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箱的底部以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再进行雾化,这种结构的缺陷是:由于需要对整个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后方才能产生热雾,从而能耗较高且加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上加水加湿器提供热雾过程中具有能耗大且加热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快速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采公开一种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9,该水箱9的内底面设有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以及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1,该隔离罩1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分别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
其中,第一空腔2具有与热水出水口32,第二空腔3具有第二冷水进水口31和热水出水口32;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水箱9连通,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21与加热腔的热水出水口32相连通。
其中,隔离罩1内介于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之间的空间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热水流通区4,该热水流通区4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且位于热水进水口21与热水出水口32之间。
其中,热水出水口32的位置不低于第二冷水进水口31的位置。
其中,隔离罩1上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设有迂回通道13,该迂回通道13与水箱9的内底面之间形成迂回补水水路,该迂回补水水路连接在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
其中,隔离罩1的下末端与第二空腔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围板12,该围板12与隔离罩1的下末端之间形成围绕第二空腔3周缘设置的迂回通道13。
其中,水箱9内底面设有与隔离罩1的下端面相匹配的安装槽,隔离罩1的下端缘设置在安装槽中。
其中,第一空腔2向上延伸形成导雾筒20,该导雾筒20与第一空腔2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
其中,导雾筒20的顶部设有导雾盖5,该导雾盖5上设有与导雾筒20内部相连通的导雾口51。
其中,水箱9内侧壁设有导风管91,该导风管91内设有风机,而导雾筒20的上末端设有进风口201。
其中,在雾化腔内还可以设有用于聚集雾化元件92的振动能量以提高雾化能力的聚能环7。
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的解决了“现有上加水加湿器提供热雾过程中具有能耗大且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相应的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 能够迅速快捷的产生热雾
本实用新型由于仅仅将加热腔内的冷水加热到预定温度,无需同时将整个水箱内的冷水均加热到预定温度,从而加湿器在开启后以较短时间即可提供预设温度的热雾或暖雾,相对现有技术需要将整个水箱的冷水加热至预设温度才能提供热雾而言,本实用新型让雾化腔内水满足预设温度所需加热时间更短,从而加湿器开机后所需较短时间即可提供符合设定要求的热雾,具有迅速快捷产生热雾的优点。
加热效率高且能耗低,具有节能的优点。
由于仅将进入加热腔的冷水进行加热,由于雾化腔的水被源源不断消耗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让加热腔的水源源不断补充至雾化腔,从而让加热腔的热水与水箱中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损失的热量较小,尤其是加热腔通过横截面积较小的迂回补水水路与水箱相通,从而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较小,且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实际上是对迂回补水水路位于靠近加热腔的部分冷水进行预热处理,这部分预热的冷水随着加热腔的热水流到雾化腔的过程中也流到加热腔中,从而加热腔几乎不会向水箱内的冷水传递热量造成热量损失,相比现有技术需要将水箱内的冷水全部加热且热水不停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造成热量损失而言,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所需的能耗相对较低且加热热量损失较小从而具有节能的优点。
便于安装维护及提高使用安全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的内底面来形成加热腔和雾化腔,而雾化节能罩能方便快捷的从水箱的内底面拆卸下来,即可方便的对水箱及雾化节能罩进行清洗维护,满足用户定期清洗水箱实际的使用需求,由此达到防止细菌滋生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4. 加水方便且出雾量大。
用户直接从水箱顶端的开口就可以方便的给水箱加水,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雾化腔内设置聚能环提高了加湿器的出雾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雾化节能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雾化节能罩的底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雾化节能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加水加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加水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加水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3所公开的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1,该隔离罩1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均为下端面开口设置;第二空腔3具有第二冷水进水口31和热水出水口32,第二空腔3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连通隔离罩1的外部,而第一空腔2具有与热水出水口32连通的热水进水口21。
并且,设置第二空腔3的热水出水口32的位置不低于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的位置,从而便于第二空腔3内的热水能顺利的从热水出水口32流出至第一空腔2。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隔离罩1之间还设有迂回通道13,该迂回通道13包括:设置在隔离罩1上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该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相连通。并且,隔离罩1的下末端与第二空腔3之间设有围板12,通过该围板12与隔离罩1的下末端之间形成连接在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的迂回通道13,且迂回通道13围绕在第二空腔3的周缘设置。因此,冷水从隔离罩1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进入到迂回通道13,经过迂回通道13再从第二冷水进水口31流入第二空腔3。
并且,第一空腔2还可以向上延伸形成导雾筒20,该导雾筒20的上末端设有进风口201;该导雾筒20的顶部设有导雾盖5,该导雾盖5上设有与导雾筒20内部相连通的导雾口51。当然,导雾筒20与第一空腔2之间也可以可拆分的分离设置,即导雾筒20的下末端通过螺纹或卡扣等可拆卸结构与第一空腔2相连。
上述雾化节能罩使用于上加水加湿器中以提供快速热雾,且能耗较低。具体来说,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顶端开口的水箱9以及上述雾化节能罩。上述雾化节能罩的下末端安装在水箱9内底面,隔离罩1的下端缘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为了让隔离罩1的下端缘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并降低安装难度,水箱9内底面设有与隔离罩1的下端面相匹配的安装槽,并可在安装槽中设置密封圈。如图4所示,从水箱9的上方开口处将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9内底面时,只需要将隔离罩1的下端缘插入水箱9内底面的安装槽即可,装配简单并可便于后续维护时从将雾化节能罩从水箱9内底面拆下。
进一步结合图6所示,该水箱9内侧壁设有导风管91,该导风管91内设有风机;该水箱9的底部设有相互独立的雾化元件92(雾化元件92优选采用现有的超声波雾化片/换能器)和加热元件93(加热元件93优选采用现有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上述雾化节能罩的下端面安装在水箱9内底面,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第二空腔3的下端缘连接在加热元件93周围的水箱9内底面且加热元件93位于第二空腔3的底部,从而第二空腔3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加热腔,该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隔离罩1外的水箱9连通,从而水箱9内的水从第二冷水进水口31这个唯一通道进入加热腔内;第一空腔2的下端面连接在雾化元件92周围的水箱9内底面且雾化元件92位于第一空腔2的底部,从而第一空腔2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雾化腔,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21与加热腔相连通,通过加热腔间接的与水箱9相连通;该隔离罩1内介于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之间的空间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热水流通区4,因此热水流通区4也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加热腔通过热水流通区4与雾化腔连通;位于第二空腔3的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隔离罩1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之间的迂回通道13与水箱9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围绕第二空腔3的周缘设置的迂回补水水路。
上述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是指: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密封相连或近似密封相连或不完全密封相连。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密封相连。这是因为,当然隔离罩1的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为近似密封状态或不完全密封相连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少量的冷水泄露进入雾化腔,加热腔也存在部分热水泄露至水箱9的情形从而可能提高了加热元件93的能耗。
由于水箱9内的冷水无法直接进入雾化腔而是必须经过加热腔才能进入雾化腔,而加热腔内加热元件93工作将加热腔内的冷水进行加热杀菌处理,热水从加热腔进入雾化腔后,由雾化元件92对将雾化腔内的热水产生振动形成热雾,热雾聚集在导雾管20内;风机工作让导风管91产生气流,气流从进风口201进入导雾管20内导致导雾管20内气压升高,气流带动导雾管20内的热雾从导雾盖5的导雾口51排出实现热雾加湿功能。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加水加湿器(又简称“加湿器”)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如下:在加湿器未启动电源工作的情况下,用户从水箱9的上方开口往水箱9中添加冷水,冷水依次通过第一冷水进水口11、第二空腔3(或加热腔)、热水流通区4进入到第一空腔2(或雾化腔),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箱9内的水位高度与雾化腔内的水位高度一致。设定水温加热到80℃,在t0时刻用户开启加湿器的电源,雾化元件92、加热元件93均得电开始工作,加热元件93开始加热但无法立即将雾化腔内的冷水加热到80℃,加热腔内的水温逐渐升高,同时因为雾化元件92工作将雾化腔内部分冷水进行雾化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加热腔的水自动补充至雾化腔,直到时间t1时刻雾化腔内水温达到80℃,然后经过雾化元件92产生热雾并让热雾从导雾盖5的导雾口51喷出。相比现有技术需要将水箱内的冷水全部加热到80℃方才达到预定水温而言,本实用新型由于仅仅将加热腔内的冷水加热到预定温度80℃即可,无需同时将整个水箱9内的冷水均加热到预定温度80℃,从而加湿器在开启后以较短时间即可提供预设温度的热雾或暖雾,具有热雾提供快捷迅速的优点;同时,由于仅将进入加热腔的冷水进行加热,由于雾化腔的水被源源不断消耗从而在大气压作用下让加热腔的水源源不断补充至雾化腔,从而让加热腔的热水与水箱9中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损失的热量较小,尤其是加热腔通过横截面积较小的迂回补水水路与水箱9相通,从而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较小,且加热腔与迂回补水水路之间热交换实际上是对迂回补水水路位于靠近加热腔的部分冷水进行预热处理,这部分预热的冷水随着加热腔的热水流到雾化腔的过程中也流到加热腔中,从而加热腔几乎不会向水箱9内的冷水传递热量造成热量损失,相比现有技术需要将水箱内的冷水全部加热且热水不停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造成热量损失而言,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所需的能耗相对较低且加热热量损失较小从而具有节能的优点。
另外,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水箱9进行定期清洗以防止细菌滋生,提高使用安全性。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雾化节能罩安装在水箱9的内底面来形成加热腔和雾化腔,而雾化节能罩能方便快捷的从水箱9的内底面拆卸下来,即可方便的对水箱9及雾化节能罩进行清洗维护,满足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
再者,如图3、图6所示,为了提高加湿器的雾化能力,在雾化腔内还可以设有用于聚集雾化元件92的振动能量以提高雾化能力的聚能环7,该聚能环7采用现有技术(比如,聚能环7为中国专利CN 2017204797680中提到的“能量聚集器”或中国CN2012105555089中提到的“雾化增强部”);甚至,在雾化腔内还设有一根或多根为导向柱6,该导向柱6为聚能环7随着雾化腔内水面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提供导向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9),该水箱(9)的内底面设有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面与水箱(9)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1),该隔离罩(1)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分别与水箱(9)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92)和加热元件(93)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腔(2)具有与热水出水口(32),第二空腔(3)具有第二冷水进水口(31)和热水出水口(32);该加热腔通过第二冷水进水口(31)与水箱(9)连通,该雾化腔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而是通过热水进水口(21)与加热腔的热水出水口(3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隔离罩(1)内介于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之间的空间与水箱(9)内底面之间形成热水流通区(4),该热水流通区(4)不直接与水箱(9)相连通且位于热水进水口(21)与热水出水口(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隔离罩(1)上的第一冷水进水口(11),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设有迂回通道(13),该迂回通道(13)与水箱(9)的内底面之间形成迂回补水水路,该迂回补水水路连接在第一冷水进水口(11)与第二冷水进水口(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隔离罩(1)的下末端与第二空腔(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围板(12),该围板(12)与隔离罩(1)的下末端之间形成围绕第二空腔(3)的周缘设置的迂回通道(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9)内底面设有与隔离罩(1)的下端面相匹配的安装槽,隔离罩(1)的下端缘设置在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腔(2)向上延伸形成导雾筒(20),该导雾筒(20)与第一空腔(2)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导雾筒(20)的顶部设有导雾盖(5),该导雾盖(5)上设有与导雾筒(20)内部相连通的导雾口(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9)内侧壁设有导风管(91),该导风管(91)内设有风机,而导雾筒(20)的上末端设有进风口(2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雾化腔内还可以设有用于聚集雾化元件(92)的振动能量以提高雾化能力的聚能环(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04646.7U CN208312614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04646.7U CN208312614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12614U true CN208312614U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717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04646.7U Active CN208312614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126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4024A (zh) * | 2018-06-27 | 2018-08-24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
2018
- 2018-06-27 CN CN201821004646.7U patent/CN2083126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4024A (zh) * | 2018-06-27 | 2018-08-24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CN108444024B (zh) * | 2018-06-27 | 2023-11-14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44949B (zh) |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 |
CN208475536U (zh) |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 |
CN108158391B (zh) | 一种电蒸箱 | |
CN108444024A (zh)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
CN208582205U (zh) | 一种电蒸箱 | |
CN208042411U (zh) | 一种加湿器 | |
CN102305438B (zh) | 一种高焓浴宝 | |
CN210320458U (zh) | 一种具有加热杀菌功能的加湿器 | |
CN111043690A (zh) | 一种新型的加湿器 | |
CN206222585U (zh) | 新型加湿器 | |
CN208312614U (zh) |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 |
CN109602978B (zh) | 加热型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 |
CN208398313U (zh) | 一种上加水的热雾加湿器 | |
CN209371430U (zh) | 一种抽离式加湿取暖器 | |
CN217423496U (zh) | 一种快速产生蒸汽的低能耗低噪音热蒸发式加湿器 | |
CN209018408U (zh) | 蒸箱蒸汽热量回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蒸箱 | |
CN217423493U (zh) | 一种暖雾加湿器 | |
CN217900093U (zh) | 一种加湿器 | |
CN207162814U (zh) | 一种自清洁型厨房制冷吸油烟机 | |
CN108644881A (zh) | 加湿取暖机 | |
CN212081411U (zh) | 一种利用热水雾环绕人体式加热的浴室多功能供暖设备 | |
WO2023245996A1 (zh) | 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冷风扇 | |
CN210441186U (zh) | 一种足浴蒸汽模块 | |
CN209019421U (zh) | 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 | |
CN211451255U (zh) | 一种新型的加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