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0275U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80275U CN208280275U CN201721303173.6U CN201721303173U CN208280275U CN 208280275 U CN208280275 U CN 208280275U CN 201721303173 U CN201721303173 U CN 201721303173U CN 208280275 U CN208280275 U CN 2082802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ewer
- storm
- processing system
- r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干管和污水干管,所述雨水干管的末端连通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的末端连通污水处理厂,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雨水干管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上设置分流设备,所述分流设备的一个出水口与雨水干管相连,一个出水口与截流管入口相连,所述截流管出口与污水干管或雨水干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对进入雨水干管中的初雨进行分段处理,每段雨水干管上将初雨分流至污水干管,将中后期雨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分离初雨和中后期雨水更加精确,避免雨水干管中初雨污染自然水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不透水面积显著增加,污染物在这些不透水的地面上逐渐累积,待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将污染物冲入雨水径流系统形成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径流污染是一种扩散性污染,污染物进入到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所述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导致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
随着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的加剧,将雨水加以收集利用作为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课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过去采用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大多数已被改制,改为分流制或截流制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雨,某些地区的初雨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对雨水,尤其是初雨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对初雨的收集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收集初雨水仅仅是不让其排入水体污染水质,多数直接排入市政生活污水管网。
此外,在降雨过程中,中后期雨水一般较为干净,可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然而因初雨的混入,导致雨水干管中的中后期雨水被污染,同样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但是现有的排水系统并未关注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干管和污水干管,所述雨水干管的末端连通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的末端连通污水处理厂,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雨水干管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上设置分流设备,所述分流设备的一个出水口与雨水干管相连,一个出水口与截流管入口相连,所述截流管出口与污水干管或雨水干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分段为按照50-1000m进行分段;更进一步地,所述分段为按照300-800m进行分段。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设备选自分流井、弃流井或截流井。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设备可以是槽式、堰式、槽堰式或下开式等。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设备有两个出水口,一个与雨水干管相连,记为“第一出水口”;一个与截流管相连,记为“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有水利开关,记为“水利开关1”;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有水利开关,记为“水利开关2”。
进一步地,所述水利开关1和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阀门、闸门、拍门或者堰门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水利开关1和2彼此独立地选自上开式闸门、下开式闸门、下开式堰门、旋转堰门、闸阀、蝶阀、球阀、升降式橡胶瓣截流止回阀、或截流拍门。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管上还可以设置调蓄设施、在线雨水处理设施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设施选自初雨调蓄池、溢流调蓄池、调蓄箱涵和深隧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为初雨调蓄池。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雨水处理设施选自在线雨水处理池、沉沙池、通过池和一体化处理设备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截流管上只设置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所述截流管出口与分流井下游的雨水干管相连。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截流管上同时设置调蓄设施和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所述截流管的出口与污水干管相连,所述在线处理池的出水口与分流井下游的雨水干管相连。
进一步地,当所述截流管上同时设置调蓄设施和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对两者在截流管上的安装位置没有限制。例如,所述调蓄设施设置在在线雨水处理设施的上游,或者在线雨水处理设施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上所述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分流设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
晴天时,分流设备将进入井体的污水分流至污水干管;
降雨时,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流量预定值时,分流设备将进入井体的雨水分流至污水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大于其流量预定值时,分流设备将进入井体的雨水分流至雨水干管。
进一步地,当所述系统还包括调蓄设施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降雨时,分流设备将雨水分流至截流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超过污水处理厂能力的雨水调蓄在调蓄设施中;当降雨量较大,调蓄至调蓄设施中的雨水达到其最大处理能力时,直接将雨水分流至雨水干管;
待降雨结束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富余时,将调蓄设施中的雨水排放至污水干管。
进一步地,当所述系统还包括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降雨时,分流设备将雨水分流至在线处理池进行处理,当达到在线处理池最大处理能力时,直接将雨水分流至雨水干管。
进一步地,当所述系统同时包括在线雨水处理设施和调蓄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流设备将雨水分流至污水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超过污水处理厂能力的雨水调蓄在调蓄设施中;当降雨量较大,调蓄至调蓄设施中的雨水达到其最大处理能力时,分流设备将雨水分流至在线雨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当达到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最大处理能力时,直接将雨水分流至雨水干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流量预定值可以是开始降雨时,到地表水高度到达4-25mm内的雨水量(初期雨水量);或,
所述流量预定值可以是开始降雨时,开始计时,时间为10-30分钟内的雨水量(初期雨水量)。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设置简单,可对进入雨水干管中的初雨进行分段处理,每段雨水干管上将初雨分流至污水干管,将中后期雨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分离初雨和中后期雨水更加精确,避免雨水干管中初雨污染自然水体。
2)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上还可以设置调蓄设施和/或在线处理设施,对初雨进行调蓄或处理,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提高对初雨的处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可以分段建造或改造,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分段雨水处理系统可以分幅施工,不影响交通通行。
5)本实用新型的分段雨水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无需外界动力驱动,且不影响正常行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市政道路R、雨水干管C、污水干管D、分流井1、下开式堰门1-1、上开式闸门1-2、截流管2、初雨调蓄池3、在线处理池4。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R上的雨水干管C,污水干管D,所述雨水干管C的末端为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D的末端为污水处理厂,所述雨水干管C按照500-800m的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C上设置分流井1。分流井1有两个出水口,其第一出水口与雨水干管C相连,第二出水口通过截流管2与污水干管D相连,在分流井内第一出水口前设置下开式堰门1-1,在分流井内第二出水口前设置上开式闸门1-2。
所述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为:
设置分流井1的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
分流井1流量预定值的设定要满足分流的雨水流量不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
降雨时,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关闭,上开式闸门1-2开启,雨水干管C中的雨水经分流井1分流至截流管2,通过污水干管D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大于其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开启或完全开启,上开式闸门1-2关闭,将雨水直接经雨水干管C排放到自然水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R上的雨水干管C,污水干管D,所述雨水干管C的末端为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D的末端为污水处理厂,所述雨水干管C按照500-800m的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C上设置分流井1。分流井1有两个出水口,其第一出水口与雨水干管C相连,第二出水口通过截流管2与污水干管D相连,在分流井内第一出水口前设置下开式堰门1-1;在分流井内第二出水口前设置上开式闸门1-2。在所述截流管2上设置初雨调蓄池3。
所述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为:
设置分流井1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
分流井1流量预定值的设定要满足分流的雨水流量不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与初雨调蓄池3的最大调蓄容积之和;
降雨时,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关闭,上开式闸门1-2开启,雨水干管C中的雨水经分流井1分流至截流管2,通过污水干管D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部分雨水进入初雨调蓄池3收集起来;
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大于其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开启或完全开启,上开式闸门1-2关闭,将雨水直接经雨水干管C排放到自然水体;
待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富余时,再将初雨调蓄池3中的雨水泵送至污水干管D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R上的雨水干管C,污水干管D,所述雨水干管C的末端为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D的末端为污水处理厂,所述雨水干管C按照500-800m的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C上设置分流井1。分流井1有两个出水口,其第一出水口与雨水干管C相连,第二出水口通过截流管2与污水干管D相连,在分流井内第一出水口前设置下开式堰门1-1;在分流井内第二出水口前设置上开式闸门1-2。在所述截流管2上设置初雨调蓄池3和在线处理池4,所述初雨调蓄池3位于在线处理池4的上游。
所述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为:
设置分流井1的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
分流井1流量预定值的设定要满足分流的雨水流量不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初雨调蓄池3的最大调蓄容积与在线处理池4最大处理流量之和。
降雨时,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关闭,上开式闸门1-2开启,雨水干管C中的雨水经分流井1分流至截流管2,通过污水干管D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部分的雨水进入初雨调蓄池3收集起来;当初雨调蓄池3收集满时,初雨调蓄池3的进水口关闭,超过初雨调蓄池3最大调蓄容积的雨水进入在线处理池4,经在线处理池4处理后再排放到雨水干管C。
当降雨量超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开启或完全开启,上开式闸门1-2关闭,将雨水直接经雨水干管C排放到自然水体。
待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富余时,再将初雨调蓄池3中的雨水泵送至污水干管D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R上的雨水干管C,污水干管D,所述雨水干管C的末端为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D的末端为污水处理厂,所述雨水干管C按照500-800m的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C上设置分流井1。分流井1有两个出水口,其第一出水口与雨水干管C相连,第二出水口通过截流管2与污水干管D相连,在分流井内第一出水口前设置下开式堰门1-1,在分流井内第二出水口前设置上开式闸门1-2。在所述截流管2上设置在线处理池4,所述截流管2的出口与分流井1下游的雨水干管C相连。
所述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为:
设置分流井1的第二出水口的流量预定值;
分流井1流量预定值的设定要满足分流的雨水流量不超过在线处理池4的最大处理流量。
降雨时,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关闭,上开式闸门1-2开启,雨水干管C中的雨水经分流井1分流至截流管2,经在线处理池4处理后排放;
当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流量大于流量预定值时,下开式堰门1-1开启或完全开启,上开式闸门1-2关闭,直接将雨水排放至雨水干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干管和污水干管,所述雨水干管的末端连通自然水体,所述污水干管的末端连通污水处理厂,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雨水干管进行分段,在每段雨水干管上设置分流设备,所述分流设备的一个出水口与雨水干管相连,一个出水口与截流管入口相连,所述截流管出口与污水干管或雨水干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为按照50-1000m进行分段;
所述分流设备选自分流井、弃流井或截流井;
所述分流设备为槽式、堰式、槽堰式或下开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设备有两个出水口,一个与雨水干管相连,记为“第一出水口”;一个与截流管相连,记为“第二出水口”;
所述分流设备内第一出水口前设有水利开关,记为“第一水利开关”;所述分流设备内第二出水口前设有水利开关,记为“第二水利开关”;
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和第二水利开关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阀门、闸门、拍门或者堰门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和第二水利开关彼此独立地选自上开式闸门、下开式闸门、下开式堰门、旋转堰门、闸阀、蝶阀、球阀、升降式橡胶瓣截流止回阀、或截流拍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管上还设置调蓄设施、在线雨水处理设施中的一种或两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设施选自初雨调蓄池、溢流调蓄池、调蓄箱涵和深隧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雨水处理设施选自在线雨水处理池、沉沙池、通过池和一体化处理设备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流管上只设置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所述截流管出口与分流井下游的雨水干管相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流管上同时设置调蓄设施和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所述截流管的出口与污水干管相连,所述在线处理池的出水口与分流井下游的雨水干管相连。
10.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流管上同时设置调蓄设施和在线雨水处理设施时,对两者在截流管上的安装位置没有限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03173.6U CN20828027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03173.6U CN20828027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80275U true CN208280275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4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03173.6U Active CN20828027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8027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6164A (zh) * | 2017-09-30 | 2018-03-16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703942A (zh) * | 2022-05-19 | 2022-07-05 | 西华大学 | 一种雨水截流系统 |
-
2017
- 2017-09-30 CN CN201721303173.6U patent/CN2082802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6164A (zh) * | 2017-09-30 | 2018-03-16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703942A (zh) * | 2022-05-19 | 2022-07-05 | 西华大学 | 一种雨水截流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47345B (zh) | 一种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的面污染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978840A (zh) | 一种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的面污染控制方法 | |
CN107806164A (zh)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587580A (zh) | 一种带液动下开式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7959445U (zh) |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107605006B (zh) | 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8280275U (zh) | 一种道路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
CN107842088A (zh) |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7436169U (zh) | 一种控制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 | |
CN111453852B (zh) | 一种城市径流雨水湿地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 | |
CN107605005A (zh) | 一种带水力止回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5178425B (zh) | 城镇排涝、补水、换水泵站枢纽 | |
CN207760985U (zh) | 一种带液动下开式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 | |
CN207436183U (zh) | 一种带有截污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207760988U (zh) |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 | |
CN207436171U (zh) | 一种控制污水和初期雨水污染的不完全分流制系统 | |
CN207761004U (zh) | 一种带有溢流堰的分流井及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 | |
CN207760984U (zh) |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207761003U (zh) |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一体化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203200884U (zh) |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 |
CN107806162A (zh) |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各个分流设施截污管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的方法 | |
CN210857472U (zh) |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 |
CN207959418U (zh) | 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 | |
CN207436176U (zh) | 一种带有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208280260U (zh) |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509 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189, Minli North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