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9417U -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9417U
CN208199417U CN201820759638.7U CN201820759638U CN208199417U CN 208199417 U CN208199417 U CN 208199417U CN 201820759638 U CN201820759638 U CN 201820759638U CN 208199417 U CN208199417 U CN 208199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main pipeline
tube
branch pip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96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亚男
朱复海
陈祥峰
冯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n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n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n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n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96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9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9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9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流罐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该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采用在罐体表面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开设定位通孔,并设置由定位套管、环形卡位槽和密封圈构成的连接固定组件,进行主管道的位置限定,并且在主管道外壁以及定位套管的内壁分别设置螺纹紧固层,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构成恒压腔室的主管道的安装,避免传统焊接固定的方式,保持密封性的同时,方便人们进行主管道的检修更换,主管道与罐体之间设置支管道进行连接,保持气压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流罐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告号为CN 204570825 U的文件中,提出一种稳流罐,该稳流罐通过焊接管道使用支管与罐体连接,作为稳流的主要部件,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固定,导致装置安装成型周期较长,且安装密封过程较为不便,不便于人们进行检修更换,影响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包括罐体和主管道,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有稳压腔室,所述主管道的两端依次穿过罐体相对应的两侧比到达罐体的外部,所述主管道的内部开设有恒压腔室,所述主管道位于罐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支管道,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与罐体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罐体的底面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罐体位于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气压罐,其中主管道位于罐体的外部端设置有支管道的一侧为出水口,所述罐体的表面与主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安装组件,所述主管道的表面以及罐体的表面二者与支管道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管道连接件,所述支管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管道连接件相对应的密封紧固组件,所述支管道通过密封紧固组件与管道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安装组件包括定位管套、环形卡位槽和密封圈,所述罐体的表面开设有与主管道相对应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管套的滑动插接在定位通孔的内部,所述环形卡位槽开设在定位管套的外壁与定位通孔内壁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定位通孔的内壁滑动卡接在环形卡位槽的内部,且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卡位槽的内壁与罐体表面的连接处,所述定位管套的内壁以及主管道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紧固层,且二者之间通过相对应的螺纹紧固层螺纹固定,所述密封紧固组件包括密封基体和卡位件,所述密封基体靠近管道连接件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的底面开设有与支管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管道的一端穿过通孔到达密封腔室的内部,所述卡位件固定安装在支管道位于密封腔室的内部端,所述卡位件与密封腔室底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二,所述卡位件的表面开设有与支管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腔室的内侧壁以及管道连接件外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层,且密封基体与管道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层螺纹固定。
优选的,所述密封紧固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在支管道的两端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管道与卡位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位于罐体的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紧固层相对应的螺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采用在罐体表面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开设定位通孔,并设置由定位套管、环形卡位槽和密封圈构成的连接固定组件,进行主管道的位置限定,并且在主管道外壁以及定位套管的内壁分别设置螺纹紧固层,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构成恒压腔室的主管道的安装,避免传统焊接固定的方式,保持密封性的同时,方便人们进行主管道的检修更换,主管道与罐体之间设置支管道进行连接,保持气压稳定,且通过设置管道连接件以及由密封基体和卡位件组成的密封紧固组件,将密封基体的内部开设密封腔室,同时将卡位件设置在密封腔室的内部,使支管道穿过密封腔室的底壁与其连接固定,从而进行支管道的卡接固定,且在卡位件与内壁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二进行密封,保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液以及进气现象,影响罐体内部气压稳定,在密封腔室的内壁以及管道连接件的外壁设置螺纹连接层进行螺纹固定,便于人们进行安装使用,通过支管道进行管道运行时的补液工作,同时可在设备更换时,将内部液体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罐体、2主管道、3稳压腔室、4恒压腔室、5支管道、6支撑组件、7气压罐、8连接安装组件、9管道连接件、10密封紧固组件、11定位管套、12环形卡位槽、13密封圈、14定位通孔、15螺纹紧固层、16密封基体、17卡位件、18密封腔室、19密封圈二、20螺纹连接层、21管道接头、22螺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包括罐体1和主管道2,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稳压腔室3,所述主管道2的两端依次穿过罐体1相对应的两侧比到达罐体1的外部,所述主管道2的内部开设有恒压腔室4,所述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支管道5,所述支管道5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罐体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罐体1位于支撑组件6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气压罐7,其中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端设置有支管道5的一侧为出水口,所述罐体1的表面与主管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安装组件8,所述主管道2的表面以及罐体1的表面二者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管道连接件9,所述支管道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管道连接件9相对应的密封紧固组件10,所述支管道5通过密封紧固组件10与管道连接件9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安装组件8包括定位管套11、环形卡位槽12和密封圈13,所述罐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主管道2相对应的定位通孔14,所述定位管套11的滑动插接在定位通孔14的内部,所述环形卡位槽12开设在定位管套11的外壁与定位通孔14内壁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定位通孔14的内壁滑动卡接在环形卡位槽12的内部,且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卡位槽12的内壁与罐体1表面的连接处,所述定位管套11的内壁以及主管道2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紧固层15,且二者之间通过相对应的螺纹紧固层15螺纹固定,所述密封紧固组件10包括密封基体16和卡位件17,所述密封基体16靠近管道连接件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腔室18,所述密封腔室18的底面开设有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管道5的一端穿过通孔到达密封腔室18的内部,所述卡位件17固定安装在支管道5位于密封腔室18的内部端,所述卡位件17与密封腔室18底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二19,所述卡位件17的表面开设有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腔室18的内侧壁以及管道连接件9外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层20,且密封基体16与管道连接件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层20螺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密封紧固组件10的数量为两组,且在支管道5的两端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管道5与卡位件17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管道接头21,所述管道接头21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紧固层15相对应的螺纹层22。
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采用在罐体1表面与主管道2的连接处开设定位通孔14,并设置由定位套管11、环形卡位槽12和密封圈13构成的连接固定组件8,进行主管道2的位置限定,并且在主管道2外壁以及定位套管11的内壁分别设置螺纹紧固层15,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构成恒压腔室4的主管道2的安装,避免传统焊接固定的方式,保持密封性的同时,方便人们进行主管道2的检修更换,主管道2与罐体1之间设置支管道5进行连接,保持气压稳定,且通过设置管道连接件9以及由密封基体16和卡位件17组成的密封紧固组件10,将密封基体16的内部开设密封腔室18,同时将卡位件17设置在密封腔室18的内部,使支管道5穿过密封腔室18的底壁与其连接固定,从而进行支管道5的卡接固定,且在卡位件17与内壁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二19进行密封,保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液以及进气现象,影响罐体1内部气压稳定,在密封腔室18的内壁以及管道连接件9的外壁设置螺纹连接层20进行螺纹固定,便于人们进行安装使用,通过支管道5进行管道运行时的补液工作,同时可在设备更换时,将内部液体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包括罐体(1)和主管道(2),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稳压腔室(3),所述主管道(2)的两端依次穿过罐体(1)相对应的两侧比到达罐体(1)的外部,所述主管道(2)的内部开设有恒压腔室(4),所述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支管道(5),所述支管道(5)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罐体(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罐体(1)位于支撑组件(6)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气压罐(7),其中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端设置有支管道(5)的一侧为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表面与主管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安装组件(8),所述主管道(2)的表面以及罐体(1)的表面二者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管道连接件(9),所述支管道(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管道连接件(9)相对应的密封紧固组件(10),所述支管道(5)通过密封紧固组件(10)与管道连接件(9)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安装组件(8)包括定位管套(11)、环形卡位槽(12)和密封圈(13),所述罐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主管道(2)相对应的定位通孔(14),所述定位管套(11)的滑动插接在定位通孔(14)的内部,所述环形卡位槽(12)开设在定位管套(11)的外壁与定位通孔(14)内壁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定位通孔(14)的内壁滑动卡接在环形卡位槽(12)的内部,且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卡位槽(12)的内壁与罐体(1)表面的连接处,所述定位管套(11)的内壁以及主管道(2)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紧固层(15),且二者之间通过相对应的螺纹紧固层(15)螺纹固定,所述密封紧固组件(10)包括密封基体(16)和卡位件(17),所述密封基体(16)靠近管道连接件(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腔室(18),所述密封腔室(18)的底面开设有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管道(5)的一端穿过通孔到达密封腔室(18)的内部,所述卡位件(17)固定安装在支管道(5)位于密封腔室(18)的内部端,所述卡位件(17)与密封腔室(18)底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二(19),所述卡位件(17)的表面开设有与支管道(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腔室(18)的内侧壁以及管道连接件(9)外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层(20),且密封基体(16)与管道连接件(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层(20)螺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紧固组件(10)的数量为两组,且在支管道(5)的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5)与卡位件(17)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位于罐体(1)的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管道接头(21),所述管道接头(21)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紧固层(15)相对应的螺纹层(22)。
CN201820759638.7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Active CN208199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9638.7U CN20819941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9638.7U CN20819941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9417U true CN208199417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1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9638.7U Active CN20819941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9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4694U (zh) 一种活塞式减压稳压阀
CN208311720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08199417U (zh) 一种新型恒压供水稳流罐装置
CN20574574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0939897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管接头
CN211200564U (zh) 一种供水用压力罐
CN216789556U (zh) 一种具有折弯结构的管道
CN211039977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金属软管连接网套
CN2106238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回流管道
CN210830953U (zh) 一种防滴雾化三通管
CN208535383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管道安装用法兰
CN207783837U (zh) 一种节水灌溉管道
CN209495049U (zh) 一种快接外护管
CN213685443U (zh) 一种防腐蚀水利阀门
CN111637296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水管阀门组件
CN204592666U (zh) 一种易拆装式不锈钢管件
CN20733580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均速管流量计
CN212480488U (zh) 一种单向的垂直式连接管
CN204829046U (zh) 市政管道连接装置
CN107830297B (zh) 一种密封阀的安装结构
CN212376846U (zh) 一种高压泵控制压力的调压阀
CN216862951U (zh) 一种利于氮气输送系统管道稳定的喷注器
CN220118734U (zh) 一种抗腐蚀性强的阀门
CN208535361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组合件
CN211371579U (zh) 一种用于细长型燃料室的可伸缩供气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