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7487U - 扰流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扰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7487U
CN208197487U CN201820141135.3U CN201820141135U CN208197487U CN 208197487 U CN208197487 U CN 208197487U CN 201820141135 U CN201820141135 U CN 201820141135U CN 208197487 U CN208197487 U CN 20819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low
flowing
cor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11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法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rajet Inc
Original Assignee
Otraje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rajet Inc filed Critical Otrajet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1411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74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扰流组件,包含有:一芯部,具有彼此相背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多数流动空间,分别自该第一端面延伸至该第二端面地贯设于该芯部上;一第一墙部,环设于该芯部的周侧而自该第一端面往外延伸,并以自身的环形内侧面与该第一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缓冲空间。本实用新型是以多数彼此不相连通的流动空间提供熔融原料的流动通道,据以使大流量的熔融原料被流动空间分隔成多数小流量的分流,增加原料组成分间的混合程度,并进一步使熔融原料在进入流动空间前或流出流动空间后,于一缓冲空间中进行混合。

Description

扰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扰流组件。
背景技术
于高分子加工技术中,使固态高分子受热熔化后经由适当的成型装置将之形塑成为所需形状的物品,为一般公知熟用的技术内容,而其中,为使原料组成中的高分子原料与发泡剂或添加剂等添加物能获得较佳的混合效果,以确保成品质量的良好,于已知技术中已有诸多不同的混练技术被公开。
但就一般的混练设备而言,其通常为原料受热熔化前所实施的混合程序,当原料组成受热熔化后,熔融状态的高分子原料与添加物间若有混合需要时,通常会在例如挤压螺杆末端的计量段进行,通过增加计量段的长度、或不设置螺纹或设置特殊的螺纹等技术手段,达到混合效果,而是等后段混合的应用,其具体的技术内容则有如中国第424039号公告专利前案中所揭于螺杆末端设有混合段,或于中国第201201996号专利公开前案与第I604934号公告前案中所揭,于射料机构与机台间设置独立的混料管以进行混合,均期以达成使后段添加之物与已熔化的原料间得以均匀混合的技术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亦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扰流组件,其可造成原料在受热熔融流动时的扰流,促使原料组成中的高分子物与添加物间的混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扰流组件是以多数彼此不相连通的流动空间提供熔融原料的流动通道,据以使大流量的熔融原料被该些流动空间分隔成多数小流量的分流,增加原料组成分间的混合程度,并可进一步使熔融原料在进入该些流动空间前或流出该些流动空间后,于一缓冲的空间中进行混合。
该扰流组件除包含有多数流动空间外,还包含有一芯部及一第一墙部,其中,多数流动空间分别自该芯部一端的第一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第二端面地贯设于该芯部中,而该第一墙部则环设于该芯部的周侧而自该第一端面往外延伸,并以环形的内侧面与该第一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缓冲空间,据以使熔融原料得以于多数流动空间与该第一缓冲空间之间流动。
为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可将数量为两个或以上的扰流组件彼此反向或同向地进行串接,从而使不同扰流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缓冲空间为彼此连通或分隔开来,据此,可进一步增加扰流组件对熔融原料所提供的扰流型态,以提高混合效果。
另外,该扰流组件可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墙部,并使该第二墙部环于该芯部的周侧而地自该第二端面往外延伸,再以其环状的内侧面与该第二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二缓冲空间,而与该第一缓冲空间分别位于多数流动空间的两端,使熔融原料在进入多数流动空间之前或流入多数流动空间之后,得以分别于该第一缓冲空间与该第二缓冲空间中进行混合。
再者,为提高扰流组件所得形成的扰流效果,可改变多数流动空间的形状、延伸方向或孔径大小等,进一步增加分流的熔融原料在多数流动空间流动时的扰流程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扰流组件,包含有:
一芯部,具有彼此相背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
多数流动空间,分别自该第一端面延伸至该第二端面地贯设于该芯部上;
一第一墙部,环设于该芯部的周侧而自该第一端面往外延伸,并以自身的环形内侧面与该第一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缓冲空间。
该扰流组件还包含有一第二墙部,环于所述芯部的周侧而自所述第二端面往外延伸,并以自身的环形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二缓冲空间。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为彼此不相连通的穿孔。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不与所述第一墙部的环形曲率中心轴向平行。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彼此平行。
该扰流组件还包含有一贯孔,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地贯设于所述芯部上。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环列于所述贯孔周侧。
所述芯部呈柱状。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为彼此不相连通的穿孔。
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不与所述芯部的柱轴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扰流组件,以其多数彼此串接,并使流动空间的斜孔斜向一致。
图7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扰流组件,以其多数彼此串接,并使流动空间的斜孔斜向不一致。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沿图9中10-10割面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扰流组件10,其主要包含有一芯部11、多数流动空间12、一第一墙部13及一第二墙部14。
芯部11具有一圆柱状的芯体111,一第一端面112与一第二端面113分别位于芯体111的柱轴a1两端。
流动空间12为分别贯设于芯体111上的穿孔,自第一端面112延伸至第二端面113上,并于两端面上分别形成孔口,且其孔轴a2亦不与芯体111的柱轴a1平行,而呈相对于芯体111的柱轴a1为斜向的斜孔。
第一墙部13为自芯体111柱轴a1一端同轴往外突伸的环片状墙体,而可于其自身的内侧环面131与相邻的第一端面112形成一与流动空间12一端孔口121连通的第一缓冲空间S1。
第二墙部14具有与第一墙部13相仿的构造,为自芯体111的柱轴a1的另一端同轴往外突伸的环片状墙体,并于自身的内侧环面141与相邻的第二端面113间形成一与流动空间12的另一端孔口122连通的第二缓冲空间S2。
续请参阅图5,当熔融原料在沿着芯体111的柱轴a1方向上流动,进入第二缓冲空间S2后,即受斜孔状的流动空间12所引导,偏移流向并分流成多数小流量的流体,各自流入流动空间12中并产生扰动,继之,在自流动空间12 流出至第一缓冲空间S1时,不同分流的流体即于第一缓冲空间S1中再次汇流而混合。
为增加混合效果,可将多数扰流组件10彼此串接,使熔融原料可以在彼此串联的多数扰流组件10中持续地进行混合,在此,更需强调的是,在将多数扰流组件10彼此串接时,其所能产生的扰流效果,将可因串接方式的改变而不同,例如图6与图7所示,其彼此间的差异即在使不同扰流组件10的流动空间12的斜向是否同向而有不同,方向上的变动即得以产生不同的扰流功效,获得不同的混合效果。
另请参阅图8,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扰流组件1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使芯部11’包含有一贯孔114’,并使流动空间12’环列于贯孔114’周侧的芯体111’的对应部位上。
贯孔114’沿芯体111’的柱轴延伸而贯设于第一端面112’与第二端面之间,用以使扰流组件10’得以被设置于射出机的射料嘴内,具体而言,扰流组件10’于使用上如图9及图10所示,将多数的扰流组件10’彼此串联地嵌置于射料嘴 20’内部的原料流动空间12’中,并容许阻料轴22’穿伸滑设于贯孔114’中,使阻料轴22’在进行阻料与否的已知轴移运动不受影响,据此,熔融原料于扰流组件10’的各自中,以及彼此之间的流动,亦得以采用如第一实施例在图6与图7的例示般,形成不同的扰流以获得不同的混合效果。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扰流组件,其单独使用即已足以达到使熔融原料在流动时产生扰流,而使原料组成中高分子物与添加物彼此进行混合,且可将多数的扰流组件进行串接组合使用,并可依据不同原料组成成分间的混合需求,而在流动路径的长度、组接数量以及组接方式等进行改变,例如使相邻扰流组件中的流动空间斜孔的斜向为彼此相同或互异,或改变流动空间本身的孔形状、延伸路径等等,均得以获得不同的流动路径并产生相异的扰流效果,显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具有甚为灵活的效果,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其可有效地利用已知阻料杆周侧的空间,而可在原料将被送出之际,使原料组成成分彼此间仍得继续地进行混合,从而确保被送出使用的原料,其组成成分彼此间混合均匀的程度,此对于不易维持均于混合状态的原料组成,其效果尤为显著。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芯部,具有彼此相背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
多数流动空间,分别自该第一端面延伸至该第二端面地贯设于该芯部上;
一第一墙部,环设于该芯部的周侧而自该第一端面往外延伸,并以自身的环形内侧面与该第一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缓冲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第二墙部,环于所述芯部的周侧而自所述第二端面往外延伸,并以自身的环形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界定出一与多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二缓冲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为彼此不相连通的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不与所述第一墙部的环形曲率中心轴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彼此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贯孔,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地贯设于所述芯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环列于所述贯孔周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呈柱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为彼此不相连通的穿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扰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流动空间的孔轴不与所述芯部的柱轴平行。
CN201820141135.3U 2018-01-26 2018-01-26 扰流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1135.3U CN208197487U (zh) 2018-01-26 2018-01-26 扰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1135.3U CN208197487U (zh) 2018-01-26 2018-01-26 扰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7487U true CN208197487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3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113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7487U (zh) 2018-01-26 2018-01-26 扰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74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697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欧特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扰流组件
CN110948816A (zh) * 2019-12-21 2020-04-03 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697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欧特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扰流组件
CN110948816A (zh) * 2019-12-21 2020-04-03 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机
CN110948816B (zh) * 2019-12-21 2021-05-18 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7487U (zh) 扰流组件
CN104629161A (zh) 一种低熔点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534226A5 (zh)
DE102013105749B4 (de) Extrusionsschlauchkopf für diskontinuierliches Schäumen
JP2006524148A5 (zh)
CN201175983Y (zh) 注塑机pet专用注塑装置
CN104476724B (zh) 注塑机用双色注射射嘴
CN109693333A (zh) 混合方法及其机构
CN104448882A (zh) 一种汽车隔音垫注塑材料
CN110076971A (zh) 扰流组件
DE147938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Hohlkoerpern aus thermoplastischem Material
CH704965A1 (de) Verfahren zur Gewährleistung der Masshaltigkeit einer Ausgiessöffnung in bzw. an einem in einem Extrusionsblasverfahren hergestellten Kunststoffbehälter.
CN205284950U (zh) 食品3d打印机
CN208549869U (zh) 出料嘴和多种物料的冰淇淋灌注装置
CN206124181U (zh) 一种挤塑螺杆
CN110437602A (zh) 一种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522256U (zh) 一种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
CN103214742A (zh) 高模量高冲击高流动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0333A (zh) 挤出发泡装置用螺杆以及挤出发泡装置
CN203697377U (zh) 一种工作稳定性优良的注塑机
CN206561573U (zh) 混色混炼头及使用该混色混炼头的混炼混色螺杆
CN205394893U (zh) 一种挤出机用高效混合螺杆
CN205343589U (zh) 一种微发泡成型装置
CN104589621A (zh) 均流板
CN205416091U (zh) 水下切料出料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