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5767U - 生态蜂箱 - Google Patents

生态蜂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5767U
CN208175767U CN201820396958.0U CN201820396958U CN208175767U CN 208175767 U CN208175767 U CN 208175767U CN 201820396958 U CN201820396958 U CN 201820396958U CN 208175767 U CN208175767 U CN 208175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hive
ecology
hole
side plate
beehiv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69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
温敏维
刘进祖
吴忠高
肖秦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E INDUSTRY Co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E INDUST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E INDUSTRY Co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E INDUSTRY Co
Priority to CN2018203969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5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5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57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蜂箱,涉及养蜂业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和盖合在其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周缘的四个侧板,所述侧板采用木塑板材制作;所述侧板拼接处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垂直设置并与侧板配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木质蜂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节省木材资源,具有生态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生态蜂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生态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蜂箱,是人工新法饲养蜜蜂中,为蜜蜂生活繁殖所制造的住所。目前,新法饲养中蜂中,公知的蜂箱构造是由前、后、左、右4块厚度为20毫米左右的木板,拼合成一个内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方的长方形箱框,在箱框的下方固定1块木质平板箱底,盖上箱盖组成中蜂蜂箱。使用时,在蜂箱里面放置多个长方形的木质活动巢框,中蜂通过底板上面的巢门孔进出蜂箱,在活动巢框上筑造巢房,制造多个长方形的巢脾,在同一张巢脾上,既繁殖幼蜂又贮存蜂蜜。
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592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蜜蜂箱中箱,其由木板材料制成,将两块有L形槽和巢门孔的前后边板,同两块左右边板组合,成型后的蜜蜂箱中箱内空长235-243mm,内空宽220-232mm,高250-260mm。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使用木板制作,木质蜂箱在使用过程中经不起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容易腐朽、开裂,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造成木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蜂箱,延长蜂箱使用寿命,节约木材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蜂箱,包括箱体和盖合在其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周缘的四个侧板,所述侧板采用木塑板材制作;所述侧板拼接处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垂直设置并与侧板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塑板材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解决了木质产品对潮湿和多水环境中吸水受潮后容易腐烂、膨胀变形的问题,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长,节省木材资源。侧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组装,安装方便,当其中一块侧板或底座或箱盖损坏时,直接更换新的即可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铝合金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质量轻,减轻蜂箱整体重量,方便转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的壁厚为0.8-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基础上用量较少,节省蜂箱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板顶端与连接件之间形成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可以用来后期放置称重模块,以便生产智能蜂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和/或箱盖内部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一方面能够减轻蜂箱的重量,保持基础强度的同时节省用料;另一方面通孔能够降低蜂箱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速率,提高蜂箱的恒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能够减轻底座的重量,保持基础强度的同时节省用料。此外,通孔使得底座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降低蜂箱与地面之间的热交换速率,提高蜂箱内部的恒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和底座上位于通孔两端固定有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使得箱盖和底座上的通孔形成气囊结构,提高蜂箱恒温效果的同时增加隔音性能,减少外部噪音对蜂箱内的蜜蜂生活习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可以通过堵头与通孔的配合卡固,端盖安装方便,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位于堵头处设有与通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呈外大内小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箱盖和底座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与前板之间形成上蜂路,所述前板与底座之间形成长条形的下蜂路;前板位于下蜂路的中部固定有隔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蜂路和下蜂路增加了蜜蜂进出蜂箱的通道,有利于蜜蜂采蜜。隔块使得蜂箱内为双蜂王群时用来将两只蜂王隔开,提高蜂群繁殖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木塑板材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解决了木质产品对潮湿和多水环境中吸水受潮后容易腐烂、膨胀变形的问题,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长,节省木材资源;
2.侧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组装,安装方便,当其中一块侧板或底座或箱盖损坏时,直接更换新的即可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3.蜂箱整体重量轻,方便转移;
4.蜂箱具有隔热和降噪效果,有利于蜜蜂繁殖生长,提高繁殖速率,增加蜂蜜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箱盖打开状态的轴测图;
图3为显示底箱和继箱拼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显示底箱和继箱侧壁内部结构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显示底座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显示底座内部结构在图5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显示底箱和继箱的前板和后板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8为显示底箱和继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9为显示箱盖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显示箱盖内部结构在图9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显示上端盖与箱盖基体连接结构在图4中D部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下端盖;111、第一气孔;112、下堵头;12、第一发泡层;13、第一保护层;2、底箱;21、第一前板;211、第二保护层;212、第二发泡层;213、第一结皮层;22、第一后板;23、第一左侧板;231、第三保护层;232、第三发泡层;233、第二结皮层;24、第一右侧板;25、隔块;26、第一凹槽;3、继箱;31、第二前板;32、第二后板;33、第二左侧板;34、第二右侧板;35、连接件;351、第一卡槽;352、第二卡槽;36、把手;37、第二凹槽;4、箱盖;41、箱盖基体;411、台阶;412、第四发泡层;413、第四保护层;42、上端盖;421、第二气孔;422、上堵头;43、端板;431、穿孔;5、上蜂道;6、下蜂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生态蜂箱,如图1所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放置的底座1、底箱2、继箱3和箱盖4,继箱3的前后两端与箱盖4之间形成有上蜂道5,底箱2的前后两端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下蜂道6,蜜蜂通过上蜂道5和下蜂道6可以进出蜂箱。
参考图2,底座1整体为矩形板,底座1的底面两侧设有凸起,使得蜂箱放置在地面上时,底座1的中部被支离地面,一方面减少蜂箱底部与底面的热交换,提高蜂箱内部的恒温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蚂蚁等虫类爬入到蜂箱内部的可能,降低蜜蜂幼虫生长风险,提高蜜蜂幼虫成活率,提高繁殖速度。
参考图2和图3,底箱2和继箱3均为上下两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底箱2的底部与底座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根据需要也可以为粘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底箱2包括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一左侧板23、第一右侧板24各一块以及四个连接件35,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一左侧板23和第一右侧板24拼接处通过连接件35卡固。
继箱3支撑放置在底箱2上,增加了蜂箱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蜜蜂的繁殖。继箱3包括第二前板31、第二后板32、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各一块以及四个连接件35,第二前板31、第二后板32、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拼接处通过连接件35卡固。
参考图3,连接件35呈L型,可以采用铝合金制作,连接件35的壁厚可以为0.8mm-3mm,根据需要,连接件35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如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铜等,或者塑料中的PVC等。连接件35上L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351和第二卡槽352,第一卡槽351与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厚度相适应,第二卡槽352与第一左侧板23、第一右侧板24、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的厚度相适应。这样底箱2和继箱3拼接完成后,拼接处被连接件35包覆,降低外部雨水从拼接缝隙进入到蜂箱内部的可能。为了增加连接牢固性,连接件35与底箱2和继箱3的四周的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为了生产方便,底箱2和继箱3的侧板厚度可以设计成相同尺寸,这样第一卡槽351和第二卡槽352的宽度也相同,既能降低加工成本,又方便组装使用。
参考图2和图3,第一前板21和第一后板22的两端靠近蜂箱内侧与连接件35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26,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两端靠近蜂箱内侧与连接件35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37,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37可以用于后期放置称重模块,称重模块能够自动称量蜂箱内部脾的重量,以便生产智能蜂箱。
在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把手36,以便转移蜂箱时方面搬运。在第一前板21的底端位于下蜂道6的中部还固定有隔块25,使得蜂箱内为双蜂王群时用来将两只蜂王隔开,提高蜂群繁殖速率。
参考图4,为了提高蜂箱的恒温效果,降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对蜂箱内部温度的影响,底座1、底箱2、继箱3和箱盖4的板材内部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中空结构,降低蜂箱内外的传热速率。此外,中空结构设计还能够增加蜂箱的隔音效果,降低外部噪音对蜜蜂生长的影响。并且中空结构降低了蜂箱的整体重量,减少耗材的同时搬运轻便。
参考图5和图6,底座1包括第一发泡层12和包覆在其表面的第一保护层13,通孔位于第一发泡层12中。底座1位于通孔的两端固定有下端盖11,下端盖11将通孔遮盖,能够提高美观度。在下端盖11上对应通孔位置设有第一气孔111,第一气孔111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形状。由于通孔两端被下端盖11封堵形成气囊结构,第一气孔111使得气囊内外连通,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第一气孔111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底座1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在下端盖11上设有与通孔配合卡固的环形的下堵头112,方便下端盖11的组装。
参考图7,第一前板21包括由蜂箱外部向内部依次设置的第二保护层211、第二发泡层212和第一结皮层213,通孔位于第二发泡层212中。第二发泡层212和第一结皮层213上密布有微孔,微孔使得第二发泡层212密度进一步降低,第一结皮层213上的微孔有利于蜜蜂附着和造脾。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前板21相同。
参考图8,第一左侧板23包括由蜂箱外部向内部依次设置的第三保护层231、第三发泡层232和第二结皮层233,通孔位于第三发泡层232中。第三发泡层232和第二结皮层233上密布有微孔,微孔使得第三发泡层232密度进一步降低,第二结皮层233上的微孔有利于蜜蜂附着和造脾。第一右侧板24、第二左侧板33和第二右侧板34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左侧板23相同。
参考图9和图10,箱盖4包括箱盖基体41、固定在箱盖基体41两端的上端盖42以及固定在箱盖基体41两端下方的端板43。箱盖基体41的底面设有“凸”字形的凹槽使得其底面两端形成台阶411,端板43的两端设有穿孔431,端板43通过螺钉穿过穿孔431后固定在台阶411处。
参考图9和图11,箱盖基体41包括第四发泡层412和包覆在其表面的第四保护层413,通孔位于第四发泡层412中。在上端盖42上对应通孔位置设有第二气孔421,第二气孔421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形状。由于通孔两端被上端盖42封堵形成气囊结构,第二气孔421使得气囊内外连通,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第二气孔421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箱盖基体41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在上端盖42上设有与通孔配合卡固的环形的上堵头422,方便上端盖42的组装。
上述发泡层均可以采用泡沫板制作,保护层均采用PVC制作,结皮层与发泡层的材料相同。保护层与发泡层可以采用共挤工艺成型,结皮层通过结皮工艺固定在发泡层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态蜂箱,包括箱体和盖合在其上的箱盖(4),所述箱体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周缘的四个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采用木塑板材制作;所述侧板拼接处通过连接件(35)固定,所述连接件(35)上设有两个垂直设置并与侧板配合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5)为铝合金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5)的壁厚为0.8-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板顶端与连接件(35)之间形成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或箱盖(4)内部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4)和底座(1)上位于通孔两端固定有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堵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位于堵头处设有与通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呈外大内小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4)与前板之间形成上蜂路,所述前板与底座(1)之间形成长条形的下蜂路;前板位于下蜂路的中部固定有隔块(25)。
CN201820396958.0U 2018-03-22 2018-03-22 生态蜂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5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6958.0U CN208175767U (zh) 2018-03-22 2018-03-22 生态蜂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6958.0U CN208175767U (zh) 2018-03-22 2018-03-22 生态蜂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5767U true CN208175767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695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5767U (zh) 2018-03-22 2018-03-22 生态蜂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57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8094A (zh) * 2018-03-22 2018-07-31 北京市蜂业公司 生态蜂箱
CN109699526A (zh) * 2019-01-29 2019-05-03 毛祚胜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蜂箱
CN109845666A (zh) * 2018-12-26 2019-06-07 谢成荣 自动可控组合蜂箱
CN110024715A (zh) * 2019-03-07 2019-07-19 翟叙源 一种环保型食材包边蜂巢及生产装盒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8094A (zh) * 2018-03-22 2018-07-31 北京市蜂业公司 生态蜂箱
CN109845666A (zh) * 2018-12-26 2019-06-07 谢成荣 自动可控组合蜂箱
CN109699526A (zh) * 2019-01-29 2019-05-03 毛祚胜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蜂箱
CN110024715A (zh) * 2019-03-07 2019-07-19 翟叙源 一种环保型食材包边蜂巢及生产装盒方法
CN110024715B (zh) * 2019-03-07 2021-06-04 翟叙源 一种环保型食材包边蜂巢及生产装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5767U (zh) 生态蜂箱
US4402099A (en) Beehive for improved beekeeping in tropical countries
KR200474009Y1 (ko) 출입구의 개폐량 조정이 가능한 벌통
CN107173263A (zh) 多功能模块化集约式中蜂养殖箱及养殖方法
CN206978418U (zh) 多功能模块化集约式中蜂养殖箱
CN104012430A (zh) 组合式n型隔王巢门
CN206686907U (zh) 一种新型保温防蜡螟蜂箱
CN205546984U (zh) 一种蜂箱
CN108338094A (zh) 生态蜂箱
CN209897983U (zh) 一种内胆式活框蜂箱
CN208095687U (zh) 一种v型横卧式中华蜜蜂蜂箱
KR200287083Y1 (ko) 계상형 벌통
AU2013101747A4 (en) Storage Devices for Bees
CN208657671U (zh) 保温蜂箱
CN207083843U (zh) 自组合式蜜蜂蜂箱
CN108575821A (zh) 保温蜂箱
CN211091330U (zh) 一种便于通风防潮的蜜蜂养殖箱
CN211407262U (zh) 短框多层多用途中蜂箱
RU159830U1 (ru) Улей-универсал
CN218587962U (zh) 一种子母巢框和夹层蜂箱
US20190254270A1 (en) Carpenter bee trap
RU2263447C1 (ru) Разборный переносной улей
CN221843481U (zh) 一种新型户外家庭宠物蜂箱
KR101654782B1 (ko) 가변 출입구가 구비된 벌통
CN222340280U (zh) 一种中蜂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