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8322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28322U CN208128322U CN201820668134.4U CN201820668134U CN208128322U CN 208128322 U CN208128322 U CN 208128322U CN 201820668134 U CN201820668134 U CN 201820668134U CN 208128322 U CN208128322 U CN 2081283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display screen
- sliding seat
- outside wall
- wal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07 ferro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支撑组件展平时,整个显示屏均能够进行显示,使得移动终端得以实现大屏显示;支撑组件折叠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层叠,使得支撑组件的长度仅有其在展开时的二分之一左右,移动终端方便携带,因此移动终端显示面积大并且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带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类电子产品,显示屏的尺寸一般都与硬件尺寸相匹配。如果想使显示屏具有更大的显示面积,硬件也需要随之变大,如此将导致产品的便携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积大且携带方便的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支撑组件、显示屏及活动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折弯件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自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凹陷区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内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避让区,所述避让区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至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避让区与所述凹陷区合并成活动空间,所述活动座内设有第一摄像头,所述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携带所述第一摄像头转入或转出所述活动空间。
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组件展平时,整个所述显示屏均能够进行显示,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得以实现大屏显示;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层叠,使得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仅有其在展开时的二分之一左右,所述移动终端方便携带,因此所述移动终端显示面积大并且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在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支撑组件在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支撑组件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沿A-A线处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在折叠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中活动座转出活动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沿A-A线处的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中活动座转出活动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B处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B处结构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中B处结构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8中B处结构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8中B处结构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沿C-C线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中活动座转出活动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活动座转出活动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移动终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4所示支撑组件的避让区和凹陷区在第一外表面的投影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申请中用“至”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至”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在本申请中,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支撑组件1、显示屏2及活动座3。所述显示屏2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折弯件13。所述折弯件13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折弯件13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1。其中,所述折弯件13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弹性板件结构、铰链结构、转轴连接结构等。
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120°至180°的角度。如图2所示,本申请以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180°的角度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0°至15°的角度。如图1所示,本申请以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0°的角度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内表面111、第一外表面112及第一侧面113。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13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凹陷区114。所述凹陷区114自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方向凹陷,所述凹陷区114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113。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内表面121、第二外表面122及第二侧面123。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相背设置。所述第二侧面123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之间。所述第二侧面123的朝向与所述第一侧面113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避让区124。所述避让区124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121至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且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123。
请一并参阅图1、图4以及图5,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相对设置,所述避让区124与所述凹陷区114合并成活动空间10。此时,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相背设置。所述活动座3内设有第一摄像头41,所述活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以携带所述第一摄像头41转入或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时,整个所述显示屏2均能够进行显示,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得以实现大屏显示;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层叠,使得所述支撑组件1的长度仅有其在展开时的二分之一左右,所述移动终端100方便携带,因此所述移动终端100显示面积大并且携带方便。
由于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凹陷区114与所述避让区124合并成所述活动空间10,且所述避让区124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121至所述第二外表面122,因此所述避让区124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空间上的尺寸较大,所述活动空间10整体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空间上的尺寸较大,所述活动座3可充分利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空间,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整机厚度较薄,有利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活动座3可充分利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空间,因此所述活动座3可具有较大的厚度,从而收容更多厚度大的器件,例如摄像头等,使得所述活动座3中可排布更多功能器件,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00更多功能化。再者,由于所述避让区124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121至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也即所述避让区124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活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因此所述活动座3可利用所述移动终端100外部的靠近所述避让区124的空间进行转动,而无需在所述移动终端100内预留更多的转动空间,使得所述活动座3可设置较大体积,从而容纳更多功能器件,以满足用户的多功能交互需求。
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显示区21、第二显示区22及第三显示区23。所述第一显示区21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外表面112重叠设置。第二显示区22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外表面122重叠设置。所述第三显示区23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区2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之间。所述第三显示区23与所述折弯件13重叠。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或折叠时,用户均可灵活地选择由所述第一显示区21、所述第二显示区22及所述第三显示区23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进行显示,以满足显示需求。
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用户可选择由所述显示屏2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部分进行显示,或由所述显示屏2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部分进行显示,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交互方式更为多样化,用户使用体验更佳。
在本申请中,一个面的朝向与另一个面的朝向一致,是指两个面之间形成135°至225°之间的角,本申请实施方式以两个面之间形成180°的角为例进行说明,也即以两个面平行的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组件1展开时,所述凹陷区114与所述避让区124相分离,不形成所述活动空间10。由于所述活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因此所述支撑组件1展开时,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二壳体12相分离,所述第二壳体12不会对所述活动座3形成遮挡,因此设于所述活动座3内的功能器件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凹陷区114与所述避让区124相合并以形成所述活动空间10,本申请中涉及所述活动座3转入或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的实施方式,均是默认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中的,本申请主要以此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中,所述活动座3可在用户作用力下转动,也可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转动。也即,用户可手动转动所述活动座3,也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活动座3自动转动。驱动组件可以包括电机和齿轮组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朝向一致。外界光线经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得以采集图像,完成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避让区124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2,因此所述活动空间10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朝向一致的一侧能够暴露在所述第二壳体12外。故而,当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且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朝向一致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露出,所述第二壳体12不遮挡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述第一摄像头41可在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或展开时进行拍摄,拍摄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露出”是指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不被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会发生遮光效果的部件(例如显示屏2等)所遮挡,从而能够顺利进行拍摄。当然,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仍允许有透光镜片等进行覆盖设置,以实现保护功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中心线30所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所述活动座3包括转轴端3a和活动端3b。所述转轴端3a和所述活动端3b分别为所述活动座3的相背的两端。所述转轴端3a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活动端3b绕所述转轴端3a转动。
在本申请中,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角度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活动座3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转动180°左右。此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从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朝向相同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朝向相同,使得用户在不切换显示区(例如使用所述第一显示区21或所述第二显示区22进行显示)时,可通过转动所述活动座3,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发生变化,从而既可以完成前置拍摄(例如自拍),也可以完成后置拍摄(例如互拍)。
或者,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7,所述活动座3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转动90°左右。本申请以此为例进行说明。此时,所述转轴端3a收容于所述凹陷区114。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活动端3b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2以收容于所述避让区124。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活动端3b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以脱离所述避让区124。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从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朝向相同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侧面113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侧面113朝向相同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区22进行显示,并使所述第一壳体11携带所述第一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转动到需要的角度并进行拍摄,从而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拍摄的灵活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在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二壳体12可保持不动,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摄像头41也不会发生晃动,在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41进行录像或拍摄全景图像等需要不断变换采集方向的拍摄动作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镜头平稳、晃动小,所述移动终端100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7,所述活动座3包括第一外壁面31。所述第一外壁面31位于所述活动座3的活动端3b。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一外壁面3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一外壁面31设有通孔310。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正对所述通孔310。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在所述第一外壁面31的投影落入所述通孔310的范围内。光线经所述通孔310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所述第一摄像头41采集图像、完成拍摄。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外壁面31位于所述活动端3b,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一外壁面3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以脱离所述避让区124,所述第一外壁面31露出,所述第一摄像头41能够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任意状态(包括展平、折叠及展开一定角度)时进行拍摄。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次显示屏5。所述次显示屏5设于所述第一外壁面31。所述次显示屏5包括透光区51,所述透光区51正对所述通孔310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次显示屏5设于所述第一外壁面31,所述活动座3转入时,所述第一外壁面31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朝向一致,因此所述次显示屏5能够与所述显示屏2(的所述第二显示区22)进行拼接,从而增加显示面积,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更大,屏占比更高,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本申请中,所述次显示屏5的所述透光区51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第一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所述次显示屏5的所述透光区51镂空设置。换言之,所述次显示屏5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次显示屏5的通孔,该通孔形成所述透光区51,光线能够穿过该通孔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述次显示屏5在所述透光区51内不进行图像显示,所述次显示屏5在所述透光区51的周边区域进行图像显示。
第二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1,所述次显示屏5的所述透光区51开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透光孔511。所述透光孔511贯穿所述次显示屏5。光线能够穿过所述透光孔511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述次显示屏5在所述透光孔511内不进行图像显示,所述次显示屏5在所述透光孔511的周边区域进行图像显示。
由于所述透光区51设有多个所述透光孔511,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51采集图像,并且所述透光区51未设置所述透光孔511的部分仍可以进行图像显示,使得所述次显示屏5的显示面积增加,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更高。其中,多个所述透光孔511阵列排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更高。
第三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2,所述次显示屏5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52及显示模组53。所述盖板52为透明盖板,所述盖板52允许光线穿过。所述显示模组53位于所述透光区51内的部分镂空设置。也即,所述显示模组5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显示模组53的通孔530,该通孔530位于所述透光区51,光线能够穿过该通孔530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述显示模组53在所述透光区51内不进行图像显示,所述显示模组53在所述透光区51的周边区域进行图像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区51允许透过所有光线,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更高。所述盖板52不仅能够保护显示模组53,并且所述盖板52也能够防止外界灰尘、水汽能经通孔310进入所述活动座3内部。
第四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3,所述次显示屏5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52及显示模组53。所述盖板52为透明盖板,所述盖板52允许光线穿过。所述显示模组53设有多个镂空孔531,所述多个镂空孔531彼此间隔地排布于所述透光区51内。所述镂空孔531贯穿所述显示模组53。光线能够穿过所述镂空孔531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述显示模组53在所述镂空孔531内不进行图像显示,所述显示模组53在所述镂空孔531的周边区域进行图像显示。
由于所述透光区51设有多个所述镂空孔531,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51采集图像,并且所述透光区51未设置所述镂空孔531的部分仍可以进行图像显示,使得所述次显示屏5的显示面积增加,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更高。所述盖板52不仅能够保护显示模组53,并且所述盖板52也能够防止外界灰尘、水汽能经所述镂空孔531进入所述活动座3内部。其中,多个所述镂空孔531阵列排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更高。
第五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4,所述次显示屏5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54、显示层55及遮光层56。所述盖板54为透明盖板,所述盖板54允许光线穿过。所述显示层55为透明显示层。所述显示层55不仅能够进行显示,并且允许光线穿过。所述遮光层56位于所述透光区51内的部分镂空设置。所述遮光层56用于遮挡光线,对所述活动座3内部的器件进行遮挡。所述遮光层56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遮光层56的通孔560,该通孔560位于所述透光区51,光线能够穿过该通孔560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
由于所述透光区51设有通孔560,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51采集图像,并且所述透光区51仍可以进行图像显示,能够避免减小所述次显示屏5的显示面积,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更高。
第六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5,所述次显示屏5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54、显示层55及遮光层56。所述盖板54为透明盖板,所述盖板54允许光线穿过。所述显示层55为透明显示层。所述显示层55不仅能够进行显示,并且允许光线穿过。所述遮光层56用于遮挡光线,对所述活动座3内部的器件进行遮挡。所述遮光层56开设有多个穿透孔561。所述多个穿透孔561彼此间隔地排布于所述透光区51内。所述穿透孔561贯穿所述遮光层56。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穿透孔561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41。
由于所述透光区51设有多个所述穿透孔561,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51采集图像,并且所述透光区51仍可以进行图像显示,能够避免减小所述次显示屏5的显示面积,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更高。所述遮光层56中未设置所述穿透孔561的区域仍可用于遮光,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其中,多个所述穿透孔561阵列排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41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更高。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8,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二显示区22。所述第二显示区22层叠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次显示屏5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平齐。换言之,所述次显示屏5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大致共面设置。此时,所述次显示屏5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能够更好地实现拼接,从而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二显示区22。所述第二显示区22层叠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一外壁面3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远离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表面平齐(也即大致共面设置)。此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更强。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第二外壁面32。所述第二外壁面32连接所述第一外壁面31。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二外壁面32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之间且背离所述支撑组件1;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二外壁面32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二外壁面32背离所述支撑组件1时,所述第二外壁面32可与所述第一侧面113朝向一致。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副显示屏6,所述副显示屏6设于所述第二外壁面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所述副显示屏6在侧面进行显示,从而丰富显示模式。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副显示屏6能够与所述显示屏2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1进行拼接,从而增加显示面积,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大屏显示效果更佳。
其中,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副显示屏6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1,以提高所述副显示屏6与所述第一显示区21拼屏后的显示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6至图18,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第三外壁面33。所述第三外壁面33连接所述第一外壁面31且与所述第二外壁面32相背设置。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三外壁面33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之间且朝向所述支撑组件1;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三外壁面33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三外壁面33朝向所述支撑组件1时,所述第三外壁面33与所述第一侧面113相背设置。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第二摄像头42,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三外壁面33的朝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二摄像头42收容于所述活动空间10且被所述支撑组件1所遮挡,所述第二摄像头42无法进行拍摄。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图像采集面朝向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图像采集面露出,所述第二摄像头42能够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41进行拍摄,所述活动座3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41或所述第二摄像头42进行拍摄,因此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拍摄方式多样化,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8,所述活动座3中还设有闪光灯43。所述闪光灯43的出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三外壁面33的朝向一致。所述闪光灯43的发光面朝向与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一致,从而为所述第二摄像头42补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较差的拍摄环境中,所述活动座3可转出所述活动空间10,以使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图像采集面和所述闪光灯43的发光面露出,所述闪光灯43为所述第二摄像头42补光,所述第二摄像头42可拍摄质量较高的图片。
其中,所述活动座3中的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所述第二摄像头42的数量为两个,能够实现广角拍摄和长焦拍摄。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9和图20,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第三侧面115和第四侧面116。所述第三侧面115和所述第四侧面116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所述第三侧面115与所述第四侧面116相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113的相背两侧。所述凹陷区114自所述第三侧面115贯穿至所述第四侧面116。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凹陷区114自所述第三侧面115贯穿至所述第四侧面116,因此所述凹陷区114充分利用了所述移动终端100在所述第三侧面115向所述第四侧面116方向上的空间,所述凹陷区114的容积较大,容易加工,且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形态一致性较强。同样的,由于所述凹陷区114的容积较大,因此与所述凹陷区114相配合的所述活动座3的体积也可设置成较大,使得所述活动座3能够收容更多功能器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器件的排布更为灵活和多样化。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2还包括第五侧面125和第六侧面126。所述第五侧面125和所述第六侧面126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之间。所述第五侧面125与所述第六侧面126相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侧面123的相背两侧。所述避让区124自所述第五侧面125贯穿至所述第六侧面126。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区114延伸至所述第三侧面115或所述第四侧面116,所述避让区124的形状与所述凹陷区114的形状相对应,则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一端(顶端或底端)可露出所述活动座3。或者,请一并参阅图3、图4以及图6,所述凹陷区114未延伸至所述第三侧面115和所述第四侧面116,所述避让区124的形状与所述凹陷区114的形状相对应,则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活动空间10形成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刘海”区域,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活动空间10时,所述活动座3位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刘海”区域。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9,所述活动座3中还设有听筒44。所述活动座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四外壁面34和第五外壁面35。所述第四外壁面34与所述第三侧面115朝向一致。所述第五外壁面35与所述第四侧面116朝向一致。所述听筒44的出音孔设于所述第四外壁面34或所述第五外壁面35中的至少一者。换言之,所述听筒44的出音孔可单独设置在所述第四外壁面34或所述第五外壁面35上,也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外壁面34和所述第五外壁面35上。所述听筒44的声音经所述出音孔传播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听筒44的出音孔设于所述第四外壁面34或所述第五外壁面35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出音孔没有被遮挡,所述听筒44在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或折叠时均可发出声音,从而与用户进行交互。此时,所述听筒44也靠近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顶部或底部中的至少一者,使得用户接听电话时与听筒44较为靠近,能够更好地接收所述听筒44发出的声音,以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中还设有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麦克风(又称送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上述功能器件(例如所述感光器、所述指纹模组等)设于所述活动座3中,从而能够在需要使用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1展开,不需要使用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1重叠,无需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空间,使得所述显示屏2够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收容于所述活动座3中的功能器件可错位排布,避免因重叠放置而导致所述移动终端100厚度过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1,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避让区124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投影124'覆盖所述凹陷区114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投影114'。此时,所述活动座3不仅能够很好地收容于所述活动空间10,并且所述避让区124的壁面不会阻碍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活动座3顺利地转出或转入所述活动槽。
在本申请中,所述显示屏2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显示屏2为一体的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122共同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112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2。
其中,所述显示屏2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2,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子显示屏24和第二子显示屏25。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4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5为彼此独立的两块显示屏。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4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5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可铺设柔性的第三子显示屏26,所述第三子显示屏26连接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4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上也可以不铺设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4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5可以是液晶显示屏2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第三子显示屏26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在本申请中,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支撑组件1具有锁紧结构(141、142),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使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100。所述锁紧结构(141、142)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锁紧件141和第二锁紧件142。所述第一锁紧件14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锁紧件142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锁紧件141与所述第二锁紧件142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141为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可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所述第二锁紧件142为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二永磁铁可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表面121。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相向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磁性相吸。
或者,所述第一锁紧件141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卡块。所述第二锁紧件142为凹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121的卡槽。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的槽壁过盈配合,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锁紧力。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锁紧件141设于所述活动座3的所述第三外壁面33。所述第二锁紧件142设于所述避让区124的槽壁1240。例如,所述第一锁紧件141为凸设于所述活动座3的所述第三外壁面33的卡块。所述第二锁紧件142为凹设于所述避让区124的槽壁的卡槽。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的槽壁过盈配合,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锁紧力。或者,所述第一锁紧件141为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二锁紧件142为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相向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磁性相吸。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显示屏及活动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折弯件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自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凹陷区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内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避让区,所述避让区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至所述第二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避让区与所述凹陷区合并成活动空间,所述活动座内设有第一摄像头,所述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携带所述第一摄像头转入或转出所述活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朝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包括第一外壁面,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一外壁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一外壁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正对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次显示屏,所述次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外壁面,所述次显示屏包括透光区,所述透光区正对所述通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镂空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开设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透光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透光区内的部分镂空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多个镂空孔彼此间隔地排布于所述透光区内。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层及遮光层,所述显示层为透明显示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透光区内的部分镂空设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层及遮光层,所述显示层为透明显示层,所述遮光层开设有多个穿透孔,所述多个穿透孔彼此间隔地排布于所述透光区内。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层叠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次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平齐。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层叠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一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二外表面的表面平齐。
13.如权利要求3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还包括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二外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壁面,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二外壁面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且背离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活动座转出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二外壁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朝向一致,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副显示屏,所述副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二外壁面。
14.如权利要求3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还包括第三外壁面,所述第三外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壁面且与所述第二外壁面相背设置,所述活动座转入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三外壁面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且朝向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活动座转出所述活动空间时,所述第三外壁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朝向一致,所述活动座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三外壁面的朝向一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中还设有闪光灯,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三外壁面的朝向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相背两侧,所述凹陷区自所述第三侧面贯穿至所述第四侧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中还设有听筒,所述活动座包括相背设置的第四外壁面和第五外壁面,所述第四外壁面与所述第三侧面朝向一致,所述第五外壁面与所述第四侧面朝向一致,所述听筒的出音孔设于所述第四外壁面或所述第五外壁面中的至少一者。
18.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避让区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投影覆盖所述凹陷区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投影。
19.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折弯件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共同承载所述显示屏。
20.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子显示屏,所述第一子显示屏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子显示屏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68134.4U CN208128322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KR1020207030572A KR102435650B1 (ko) | 2018-05-04 | 2019-02-18 | 이동 단말기 |
JP2020558602A JP7190507B2 (ja) | 2018-05-04 | 2019-02-18 | 移動端末 |
PCT/CN2019/075409 WO2019210728A1 (en) | 2018-05-04 | 2019-02-18 | Mobile terminal |
EP19158263.4A EP3565226B1 (en) | 2018-05-04 | 2019-02-20 | Mobile terminal |
US16/280,440 US10866620B2 (en) | 2018-05-04 | 2019-02-20 | Mobile terminal and camera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68134.4U CN208128322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28322U true CN208128322U (zh) | 2018-11-20 |
Family
ID=64184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6813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8322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2832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7958A (zh) * | 2018-05-04 | 2019-1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WO2019210728A1 (en) * | 2018-05-04 | 2019-11-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
CN110839096A (zh) * | 2019-08-30 | 2020-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触控方法与折叠屏设备 |
WO2020133481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20668134.4U patent/CN2081283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7958A (zh) * | 2018-05-04 | 2019-1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WO2019210728A1 (en) * | 2018-05-04 | 2019-11-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
US10866620B2 (en) | 2018-05-04 | 2020-12-1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camera assembly |
CN110417958B (zh) * | 2018-05-04 | 2024-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WO2020133481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US11343363B2 (en) | 2018-12-29 | 2022-05-2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
CN110839096A (zh) * | 2019-08-30 | 2020-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触控方法与折叠屏设备 |
US11983398B2 (en) | 2019-08-30 | 2024-05-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ouch control method for device having foldable screen and foldable-screen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28321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3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2U (zh) | 移动终端 | |
KR102435650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208128325U (zh) | 移动终端 | |
EP1610530B1 (en) | Dual-axis rotation folder-type portable apparatus | |
CN208128326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4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68578U (zh) | 移动终端 | |
EP3620891B1 (en) | Mobi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camera module | |
CN207926661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7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15866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806829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8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17958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900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902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4A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802113U (zh) | 摄像头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3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901A (zh) | 移动终端 | |
CN212519137U (zh) | 电子设备 | |
US20080194299A1 (en) | Portable termin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