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2404U -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2404U
CN208122404U CN201820260612.8U CN201820260612U CN208122404U CN 208122404 U CN208122404 U CN 208122404U CN 201820260612 U CN201820260612 U CN 201820260612U CN 208122404 U CN208122404 U CN 208122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skeleton
parking apparatus
movable pulley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06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606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2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2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2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包括:上层托盘、下层托盘、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轨相对平行设置两道,用于使所述停车设备的骨架沿其滑动,骨架上设置有竖直移动的所述上层托盘,所述上层托盘用以停放上层车辆;所述骨架通过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骨架平移;所述第二滑轨至少设置一道,平行设置在两道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所述下层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用以带动停放在其上的下层车辆平移;所述下层托盘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轮,所述第二滑动轮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对的位置,并与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轮用以带动所述下层托盘沿所述第二滑轨平移。

Description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以及汽车工业的迅疾进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以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私家车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车辆过多对城市的交通的影响,造成道路拥挤,时常堵车的情况,并且,私家车的增加也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道路可停放车辆的空间越来越小,并且,在小区内可供停放车辆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且小区内车辆过多,也造成车辆停取困难,经常性的出现相互阻挡的情况,由于大家的出行时间并不统一,因此就会出现通知车主挪车的情况,甚至有时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出行,以及出行效率,并且在听取车辆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现如今,在众多城市都遇到达了停车难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人口集中的较大型的城市里,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里,无论是道路上,还是小区里,经常出现拥堵,以及停车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大的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用车体验。
同时,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在一些小区内、厂区内、公园附近、或者一些公共场所附近,都有大量的绿化带。而当人们与到停车难时,经常会把车辆停放至绿化带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甚至有些停车场内、小区内的绿化带也被作为了停车位,经常有人在绿化带上停放车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立体停车设备是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用来最大量存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施系统。而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过程中,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进展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匮缺系统全面的技术标准;多数关键设施只是简单的仿造海外产品,匮缺核心技术;停车设施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无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停车设备使用不方便,操作繁复,停车效率较低,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同时,在一些空间较小,而拥有绿化的地方,如何在绿化带内进行车辆停放,且不破坏绿化,也是现有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停车设备来解决上述停车难的问题,避免乱停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能够方便快捷的停车,以提高停车效率,节约人们的时间车本的投入。同时,由于现有的双层或多层停车设备在存取车辆时,无法分别存取,在存取上层车辆时就需要挪动下层车辆,由此大大影响停车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浪费了停车时间,还使得停车设备操作复杂,不易存取车辆。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双层或多层停车设备在存取车辆时,上下层车辆的存取相互影响,因存取上车辆需要挪动下层车辆,而使得停车设备工作效率低,存取车辆时间长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包括:上层托盘、下层托盘、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轨相对平行设置两道,用于使所述停车设备的骨架沿其滑动,所述骨架上设置有竖直移动的所述上层托盘,所述上层托盘用以停放上层车辆;所述骨架通过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骨架平移;所述第二滑轨至少设置一道,平行设置在两道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所述下层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用以带动停放在其上的下层车辆平移;所述下层托盘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轮,所述第二滑动轮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对的位置,并与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轮用以带动所述下层托盘沿所述第二滑轨平移;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动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下层托盘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动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动轮通过齿轮或皮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动轮通过齿轮或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托盘上设置有从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转相对设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同步转动,用以支撑所述下层托盘。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上设置有上层托盘,所述上层托盘用以放置所述上层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由型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托盘和下层托盘为一方形金属板。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由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地滑轨,并在第一滑轨上设置骨架,骨架可平移的同时,停放在骨架上层的车辆还可竖直移动,以及第二滑轨上设置第二托盘,第二托盘上停放可平移的下层车辆,通过上层车辆的水平和竖直移动,以及下层车辆的水平移动,来进行车辆的存取,使得上下层车辆的存取互不影响,有效的解决了上下层车辆的存取时相互影响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停车设备的存取效率,节约车辆存取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带斜梁的骨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第一滑动轮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第一滑动轮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沿停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可转动滑轨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可转动滑轨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链条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导轨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液压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第三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压力发电装置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光伏装置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生态环保停车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侧视图和俯视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停车设备包括滑轨组件、骨架3和托盘组件,其中,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托盘组件包括用于停放上层车辆的上层托盘1和用于停放下层车辆的下层托盘2。具体而言,第一滑轨8沿与停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分别在停放车辆的车头和车尾的部位分别设置一道第一滑轨8,两道第一滑轨8相对平行设置,且两道第一滑轨8的间距大于停放车辆的长度;第二滑轨9设置在两道第一滑轨8之间,并与第一滑轨8相对平行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长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滑轨9同样沿与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第二滑轨9至少设置一道。上层托盘1通过升降装置5与骨架3连接,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层托盘1升降;下层托盘2与第二滑轨9可滑动连接,以沿第二滑轨9水平移动。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大小相同,两者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等于停放车辆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停放车辆的长度和宽度小于骨架3的长度和宽度,以使得上层托盘1能够带动车辆在骨架3内竖直移动、下层托盘2能够带动车辆在骨架3内水平移动。
具体而言,上述骨架3为一框架结构,其内部的空间用于放置托盘和车辆。骨架3的下部与第一滑轨8可滑动连接,骨架3与第一滑轨8连接后,可沿第一滑轨8水平滑动;骨架3的上部与上层托盘1连接,上层托盘1在骨架3内部的空间竖直移动,通过上层托盘1的竖直移动以将放置在上层托盘1上的车辆停放至骨架3的上部,同时通过滑动骨架3,带动上层车辆水平移动。同时,下层托盘2设置在上层托盘1下侧,可完全放置于骨架3的内部的空间,并且可沿骨架3的侧部来回滑动,通过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使得骨架3和下层托盘2可同时或分别沿相同的方向滑动。
具体而言,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带斜梁的骨架示意图。骨架3包括:水平设置的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以及与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垂直设置的竖梁34,长横梁32相对设置两个,宽横梁33相对设置两根,竖梁34分别设置四根,两根长横梁32的长度大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长度,两根宽横梁33的长度大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宽度,两长横梁32的端部和两短横梁33的端部分别依次连接形成一方形框架,且两长横梁32相对平行设置、两短横梁33相对平行设置;四根竖梁34的长度相等,四根竖梁34的上端分别与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的连接交叉点连接,与上述方形框架连接成一立体框架,竖梁34的下端与第一滑轨8可滑动连接,竖梁34用于支撑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形成的方形框架,并带动方形框架沿第一滑轨8平移。上层托盘1可以设置在长横梁32上或者宽横梁33上,即可以将上层托盘1的连接线与长横梁32连接,也可以与宽横梁33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作。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并在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上分别设置骨架3、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以进行车辆停放,由于设置了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以使得骨架3、下层托盘2可各自平移以进行车辆停放,并通过上层托盘1的竖直移动,进行车辆停放,使得停放上下层车辆时互不影响,可分别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停车设备停放车辆时上下层相互影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停车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结合图3所示,上述骨架3还包括斜梁35,斜梁35斜向设置在骨架3的同一侧的两竖梁34之间,斜梁35的一端与竖梁34和横梁的交叉点连接,另一端与交叉点相对的竖梁34的底部连接,斜梁35设置在骨架3的相对两侧。同一侧可以设置一道斜梁35,也可以设置两道斜梁35,设置两道时,两斜梁35交叉设置。具体的,当第一滑轨8沿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时,斜梁35设置在宽横梁33所在一侧的骨架3上,当第一滑轨8沿停车方向设置时,斜梁35设置在长横梁32所在一侧的骨架3上。斜梁35用以起斜向支撑作用,使得骨架3的结构更加稳固。可以理解的是,斜梁35可以斜向设置在骨架3同一侧的两竖梁34之间,斜梁35可以斜向设置,还可水平方向设置,斜梁35可以只设置一道,也可以设置多道,具体斜梁35的设置方向和设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只作为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斜梁35只需满足能够使骨架3的结构更加稳固即可。
通过设置斜梁35使得骨架的结构更加稳固,从而在停放车辆时,大大提高了停车设备的安全性能。
继续参阅图3所示,上述骨架3还包括第一滑动轮31,第一滑动轮31与竖梁34连接,设置在竖梁34的下端,第一滑动轮34沿第一滑轨8滑动,以使得竖梁34在第一滑轨8上滑动,从而带动骨架3平移。第一滑动轮31为定向滑动轮,以增强骨架3滑动时的稳定性。
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滑动轮结构示意图一。具体的,第一滑动轮31与竖梁34连接时,可在竖梁34的下端设置一水平的竖梁连接板341,竖梁连接板341上均匀的开设四个螺纹孔,通过相应的螺栓将第一滑动轮31固定在竖梁31的下端,或者直接将第一滑动轮31与竖梁34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安装,以及拆卸更换第一滑动轮31的效果,在第一滑动轮31的上部设置有一与竖梁连接板341相对的滑轮连接板311,第一滑动轮31与滑轮连接板311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为一体,同时,在滑轮连接板311上开设与竖梁连接板341上相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竖梁连接板341和滑轮连接板311连接固定为一体,通过第一滑动轮31在第一滑轨上滚动,以带动竖梁34平移。通过设置滑动轮使得骨架3滑动,提高了停车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时的平稳性能,进而提高了停车设备的工作效率。
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滑动轮结构示意图二。在第一滑动轮31与竖梁34连接时,还可以在滑轮连接板311下侧设置两滑轮竖板312,两滑轮竖板312相对平行设置,与滑轮连接板311焊接固定为一体。第一滑动轮31还包括轮毂315、轮轴314和轮轴连接板313,其中,两滑轮竖板312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用以放置轮毂315,同时两滑轮竖板312相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以使得轮轴314穿过;将轮毂315放置于两滑轮竖板312之间的间隙内,将轮轴314同时穿过轮毂315上的轴孔和两滑轮竖板312的连接孔,将两者连为一体,同时通过轮轴连接板313与轮轴314连接固定,并将轮轴连接板313固定在两滑轮竖板312的外侧,可通过焊接过着螺栓连接对轮轴连接板313和两滑轮竖板312进行固定,从而形成第一滑动轮31。同时,轮毂315的表面与第一滑轨8接触,轮毂315绕轮轴314转动,并沿第一滑轨8滚动,从而带动竖梁34平移。
继续结合图3-5所示,第一滑轨8可以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使得第一滑轨8高于地面,呈凸起状,或者,在地面上开设相应的凹槽,将第一滑轨8固定于凹槽内。具体的,第一滑动轮31的轮毂315设置为平整的表面,第一滑轨8上设置有与轮毂315的表面相对应的凹槽,以使得轮毂315沿第一滑轨8上的凹槽滚动;或者,将第一滑轨8设置为平整的表面,在轮毂315的表面上开设与第一滑轨8相对应的环形的凹槽,使得轮毂315的凹槽与第一滑轨接触,并沿滑轨转动。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还以在轮毂315的表面上均匀的开设至少两道凹槽或凸起,并在第一滑轨8上均匀的开设与轮毂315相对应的凸起或凹槽,使第一滑轨8和轮毂315牢固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凹槽设置在第一滑轨8上或者轮毂315上,第一滑轨8和轮毂315上设置多少凹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使第一滑轨8和轮毂315牢靠接触,并使轮毂315沿第一滑轨8滚动即可,在此只作为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具体而言,对第一滑轨8进行固定时,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将第一滑轨8固定在滑轨连接板81上,再将滑轨连接板81固定在地面,进而通过滑轨连接板81对第一滑轨进行有效的固定。在设置第一滑轨8时,可以选用方形的金属件制作第一滑轨8,还可以选用三角形的金属件制作第一滑轨8,同时,在轮毂315上开设相应的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凹槽。可以理解的是,选用何种样式的第一滑轨,以及在设置轮毂315上设置什么样式的凹槽,例如:方形凹槽、三角形凹槽等,在此均不作具体限定,其只需满足能够使第一滑轨8与第一滑动轮31有效的接触即可。
具体而言,在第一滑轨8和/或第一滑动轮31的轮毂315的表面设置防滑涂层,以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滑轨8通过方钢、角钢、工字钢、槽钢、H型钢或U型钢制成。
具体而言,竖梁34、长横梁32和宽斜梁33通过型钢制成,其分别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组成骨架。型钢可以为工字钢、槽钢、角钢、扁钢等金属件,可以通过一种型钢制作骨架3,还可以是多型钢的组合使用以制作上述骨架3。
具体的,骨架3由工字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框架结构,骨架3上部水平方向设置四根依次连的工字钢,并在水平方向的工字钢连接点的位置,竖直设置四根工字钢,以支撑水平方向的工字钢,水平方向的工字钢与竖直方向的工字钢垂直设置。其中,水平方向的四根工字钢围成闭合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截面积大于停放车辆的横截面积,以使得停放的车辆能够完全停放在所形成的骨架3内。四根竖直型钢的长度相同,其上端分别与水平型钢连接,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动轮31,第一滑动轮31下方设置有角钢,角钢固定在地面上,形成第一滑轨8。第一滑动轮31上开设有与角钢相对的凹槽,以沿角钢滚动。
具体的,滑轮连接板311和竖梁连接板341为相同大小的钢板,两者相对的位置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者进行固定,滑轮连接板311的下部居中的的位置,焊接两道相对设置的钢制的滑轮竖板312,两滑轮竖板312保持一定间隙。第一滑动轮31的轮毂315的轴心开设光孔,轮轴314为与轮毂315的轴心光孔相对应的圆柱状金属件,轮毂315设置在滑轮竖板312的间隙内,同时,两滑轮竖板312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光孔,轮轴314同时穿过两滑轮竖板312上的的光孔和轮毂315轴心的光孔,以将轮毂315固定在两滑轮竖板312之间;同时,轮轴3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轮轴连接板313为金属板,其中部开设与轮轴314螺纹相对应的光孔,以使得轮轴314通过其内,并通过螺母将轮轴3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轮轴连接板313固定为一体,同时在轮轴连接板313和滑轮竖板312之间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光孔,通过螺栓螺母将轮轴连接板313和滑轮竖板312固定为一体。同时,还可在轮毂315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阻隔件,将阻隔件套设在轮轴314上,以防止轮毂315在两滑轮竖板312之间左右滑动,防止轮毂315与滑轮竖板312接触,进而影响轮毂315的转动。
继续参阅图1所示,骨架3上设置有驱动装置7,通过驱动装置7以驱动骨架3平移。具体的,驱动装置7包括第一驱动单元71,第一驱动单元71设置在竖梁34上,与第一滑动轮31连接,通过第一驱动单元71驱动第一滑动轮31转动。
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71包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一滑动轮31通过皮带、链条或者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上设置齿轮或皮带滚轮,在第一滑动轮31上设置相应的齿轮或皮带滚轮,通过链条或皮带将两齿轮或皮带滚轮连接在一起,或者,驱动电机的齿轮直接与第一滑动轮31上的齿轮连接,通过驱动力的传导,以带动骨架移动。驱动电机与至少一个第一滑动轮31连接。可以只在一根竖梁34上设置驱动电机以带动一个第一滑动轮31转动,或者,分别在至少两根竖梁34上设置驱动电机,分别与相应的竖梁34上的第一滑动轮31连接,以带动骨架3平移。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驱动骨架3平移即可。
继续参阅图1所示,骨架3上设置有上层托盘1,骨架3的内部设置有下层托盘2。具体的,上层托盘1设置在骨架3的横梁上,通过升降装置5与横梁连接。
具体而言,升降装置5设置在长横梁32上,与上层托盘1通过钢丝绳连接。具体的,将升降装置5固定在长横梁32上,通过升降装置5拉动与上层托盘1连接钢丝绳,以带动上层托盘1竖直移动。升降装置5包括卷扬机和滚轮,上层托盘1与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滚轮设置在长横梁32上,并与钢丝绳可滑动接触以使得钢丝绳沿其滑动,通过卷扬机卷动钢丝绳以拉动上层托盘1在骨架3内竖直移动。具体的,上层托盘1为方形板,其可以为金属板或者塑料板,所选用的金属板或者塑料板均需满足能够承受放置于其上的车辆,且方形板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停放车辆的各轮胎依次连接形成的方形横截面的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方形板是用于放置停放的车辆的,其只需满足能够将停放的车辆放置在其上侧即可。
具体而言,两长横梁32上各固定一个卷扬机,两个卷扬机设置在两长横梁32的同一侧,通过两个卷扬机同步工作以驱动上层托盘1升降。每一个卷扬机通过两根钢丝绳与方形板的一侧连接固定,四根钢丝绳均匀与方形板的两侧边缘连接固定。每一个卷扬机卷动两根相应的钢丝绳。每一长横梁32上设置两个滚轮,在长横梁32与钢丝绳连接处设置有滚轮,使钢丝钢丝沿其滑动。或者,在任意一长横梁32上设置一个卷扬机,通过一个卷扬机驱动四根钢丝绳。具体的,在同一长横梁32上设置一卷扬机和两滚轮,两个滚轮相对的一侧的长横梁32上设置两个卷扬滚轮,两滚轮与两卷扬滚轮分别通过两横轴两件,通过滚轮驱动卷扬滚轮转动。卷扬滚轮可缠绕钢丝绳,与滚轮同步转动。
具体而言,还可以在一宽横梁33上设置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驱动轴沿宽横梁设置,其两端分别设有卷扬滚轮,两卷扬滚轮分别设置在长横梁32和宽横梁33的交叉连接处,卷扬滚轮与连接上层托盘1通过钢丝绳连接,通过卷扬滚轮卷动钢丝绳以带动上层托盘升降。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以带动卷扬滚轮转动。
上述上层托盘1还可以与宽横梁33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和与长横梁32连接的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设置几个卷扬机或者驱动电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及卷扬机或者驱动电机设置在什么位置,其只需满足能够带动上层托盘升降即可。
具体而言,下层托盘2与上层托盘1结构相同,同样为方形板结构,下层托盘2用于放置下层停放的车辆,其与上层托盘1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做赘述。上述第二滑轨9设置两道,均匀的设置在第一滑轨8之间,第二滑轨9上设置有下层托盘2,下层托盘2与第二滑轨9通过第二滑动轮21连接,第二滑动轮21固定在下层托盘2的下部,与第二滑轨9滑动连接。第二滑动轮21设置四个,每一道第二滑轨9上方均匀的设置两个,使得下层托盘2平稳的放置在第二滑轨9上并沿第二滑轨9滑动。第二滑轨9和第二滑动轮21,以及第二滑动轮21与下层托盘2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滑轨8和第一滑动轮31、以及第一滑动轮31与骨架3的连接方式相同,并且第一滑动轮31和第二滑动轮2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而言,上述驱动装置7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72,第二驱动单元72设置在下层托盘2上。第二驱动单元72包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任一第二滑动轮21连接,或者驱动电机同时与四个第二滑动轮21连接,或者设置四个驱动电机,每一驱动电机分别于每一第二滑动轮21连接。具体的,驱动电机与第二滑动轮21通过齿轮或者链条连接,在驱动电机上设置一齿轮,在第二滑动轮设置一齿轮,使用链条或者齿轮将驱动电机的动力传导至第二滑动轮21,通过第二滑动轮21的转动带动下层托盘2平移。第二驱动单元72与第二滑动轮21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驱动单元71与第一滑动轮31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而言,上述第二滑轨9还可以只设置一道,设置在下层托盘2的中心线部位,下层托盘2与第二滑轨9平行的两侧分别均匀设置至少两个从动轮以支撑下层托盘2,从动轮直接与地面接触,在地面上沿第二滑轨9设置的方向滑动,同时,在下层托盘2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滑动轮21,通过第二驱动单元72驱动。第二滑轨只设置一道时,还可以将第二滑轨9设置在下层托盘2的一侧,在第二滑轨9相对的一侧设置至少两个从动轮。
可以理解的是,下层托盘设置几个驱动电机或者第二滑动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驱动下层托盘带动下层车辆平移即可。
具体而言,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均沿与停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因此骨架3、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均沿与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相同的方向平移,可以理解的是,骨架3、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均沿停放的车辆的侧部方向滑动,即为侧移式停车设备。骨架3与上层托盘1之间的连接钢丝绳的间距大于车辆的宽度,以使得车辆能够无阻碍的上下上层托盘1。可以理解的是,上层托盘1与骨架3的连接钢绳不得影响车辆在上层托盘1的停放。
具体的,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直接与地面接触,在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时,可在地面上直接相应的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并相应的设置骨架3、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或者在地面上相应的位置开设与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相应的凹槽,将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固定在凹槽内,凹槽的宽度大于滑动轮的宽度,以使得上述停车设备能够在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上滑动。
具体而言,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器,以防止骨架3和下层托盘2在平移时滑出滑轨,通过设置限位器,使骨架和下层托盘安全的在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上平移。
具体而言,骨架3的长度大于停放车辆的长度,使得停放车辆能够侧向滑动,其宽度大于停放车辆的宽度,使得停放车辆能够直接开出或者开入停车设备的上层托盘1或者下层托盘2上,从而对车辆进行停放。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长度相等,两者的长度是至少是骨架3的宽度的两倍,骨架3的一侧与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一端接触时,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另一端和骨架3的另一侧之间的距离可再停放一辆车,即在骨架内部空间可以停放一辆车,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上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通过本实施例所述停车设备的设置方式,可以通过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上的上层托盘1的竖直移动、骨架3的水平移动以及下层托盘2的水平移动的方式相互配合,可在停车设备内同时停放两辆车。还可以加长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长度,以及骨架3的数量,以增加可停放车辆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骨架3的长度和宽度适当的大于停放车辆的长度和宽度即可,只需满足能够使车辆完全停放在骨架3内部即可,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骨架3的尺寸可依据所应用场地或应用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尺寸的加工,例如,应用于停放普通车辆时,骨架3的尺寸只满足能够停放普通车辆即可,当应用于停放特种车辆时(加长型或迷你型等车辆),可按照特种车辆的尺寸制作骨架3。
具体而言,按上述方式设置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9,制作骨架3,在骨架3上设置上层托盘1,在第二滑轨9上设置下层托盘2,上述停车设备制作完成之后,即可进行车辆停放。停车设备设置在停车区,在停车区相邻的一侧并排设置一操作区,停车区和操作区的大小相同,且与骨架3横截面的大小相同以使得骨架3能够放置在其上。操作区为车辆通行区域。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同时穿过停车区和操作区,停车区用来同时放置骨架9和下层托盘2以停放车辆,操作区用以使待停放或驶离的车辆,分别在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驶上驶下。在使用停车设备停放车辆时,将车辆停放至下层时,将骨架3放置在停车区,下层托盘平移至操作区,车辆放置在下层托盘上,再将下层托盘连同车辆平移至停车区;当上层托盘停放车辆时,将骨架3从停车区平移至操作区,使上层托盘1下降至操作区的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将车辆放置在上层托盘1上,车辆停稳后人员远离车辆,将上层托盘1连同车辆提升至骨架3上侧的停止位置,将骨架3平移至停车区内,完成车辆的停放。同样的,在需要将车辆驶离停车设备时,采用与上述停放车辆的方式相反的步骤使车辆驶离停车设备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分别单独工作的方式,进行车辆的停放和驶离时,以实现上层车辆和下层车辆的单独的停放和驶离停车设备,同时本停车设备还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进而节省了停车所需的空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沿停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俯视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沿停车方向设置。其中,第一滑轨8沿停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8设置两道,分别相对平行的设置在停放车辆的两侧面的位置,第二滑轨9均匀的设置在两第一滑轨8之间,第二滑轨9与第一滑轨8相对平行的设置。骨架3设置在第一滑轨8上,并沿第一滑轨8滑动,第一滑轨8的长度是骨架3长度的两倍,第一滑轨8与第二滑轨9的长度相同。骨架3上设置上层托盘1,通过上层托盘1的升降以停放上层车辆。第二滑轨9上设置有下层托盘2,通过下层托盘2带动停放在下层的车辆平移。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9、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以及驱动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内容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停车设备,还可以只设置第一滑轨8,不设置第二滑轨9和下层托盘,停放在下层的车辆直接与地面接触,以停放在骨架3内,停放在下层的车辆可直接驶入或驶出骨架3的内部,以停放至预定下层车辆的停放位置。
具体的,在应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停车设备时,第一滑轨8沿停车方向设置,骨架3同样的沿停车方向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在骨架3上设置上层托盘1。沿第一滑轨8的设置方向,将两第一滑轨8之间的区域平均分为停放区和操作区,其中,停放区的地面位置放置下层车辆,停放区下层车辆的上方通过上层托盘1放置上层车辆。在停放车辆时,将下层车辆直接驶入停放区,沿停车方向滑动骨架3将上层托盘1放置于操作区,车辆放置于上层托盘1上,提升上层托盘1,将骨架3平移至停放区,完成车辆的停放。在提取车辆时,按上述停放时的相反步骤将停放的车辆分别取出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轨8的设置方向,决定了骨架3的平移方向,而第一滑轨8的设置方向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停车设备设置的区域的大小,在设置不同的骨架3的平移方向后,下层托盘2的设置与否,同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侧向滑动骨架3时,下层车辆无法直接驶入,因此需要设置下层托盘2以方便下层车辆的停放;而在沿停车方向滑动骨架3时,下层车辆可直接驶入停车位置,因此可不设置下层托盘2,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同样可以设置下层托盘2进行车辆停放,以使得下层车辆能够快速便捷放置于骨架3内。本停车设备通过设置滑轨和骨架3,以及托盘对车辆进行停放,在方便车辆停车,节约停车所耗费的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在同一位置垂直停放多辆车,进而节约了停车空间;并通过上下层车辆分别停放和提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停车效率,避免了上下层车辆相互影响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阅图7和图8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可转动滑轨侧视图和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为可转动的滑轨。第一滑轨8包括:第五驱动单元75、转动件84、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其中,第五驱动单元75设置在第一滑轨8的一端部,主动轮82设置在与第五驱动单元75相同一侧的第一滑轨8的端部,并与第五驱动单元75连接,通过第五驱动单元75驱动主动轮82转动;从动轮83设置若干个,沿第一滑轨的设置方向均匀的排列;第一滑轨8的另一端部设置一从动轮83,转动件84绕设在端部的从动轮83和主动轮82的外围,通过主动轮82转动以带动转动件84和从动轮83转动。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沿同一水平方向均匀的并排设置,主动轮设置至少一个,从动轮设置若干个。转动件84为闭合环形状,将主动轮82和若干的从动轮83围设其中,与主动轮82和动轮83的表面接触。第一滑轨8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限位器81,以防止骨架3滑出第一滑轨8,其中一限位器设置在第五驱动单元75和骨架3之间,防止骨架3与滑轨电机接触,从而对第五驱动单元75造成损害。
具体的,第五驱动单元75为一滑轨电机,滑轨电机设置在主动轮的上方。滑轨电机和主动轮82可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在滑轨电机上设置齿轮或皮带轴,在主动轮82上设置相应的齿轮或皮带轴,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从而使得滑轨电机带动主动轮82转动。
具体而言,在设置第一滑轨8时,相对设置两个滑轮连接板85,两个滑轮连接板85上均匀开设相对的连接孔,连接孔用以分别放置并固定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同时,限位器81固定在滑轮连接板85上。转动件84包括一皮带,在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与滑轮连接板85连接后,将皮带套设在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上,通过皮带的转动以带动骨架3平移。
相应的,骨架3与第一滑轨8的接触位置作出相应的设置,其中,骨架3与转动件84连接,通过转动件84以驱动骨架3平移。具体的,骨架3与转动件84通过接触的方式连接,将骨架3直接放置在转动件上,或者,骨架3与同一第一滑轨8接触的两端部,通过一滑轨接触梁36连接,滑轨接触梁36与转动件84接触,转动件84驱动滑轨接触梁36平移,从而带动骨架3平移。
进一步地,转动件84可以为皮带,还可以为链条。主动轮82和从动轮83上设置有与皮带或链条相对应的转动轴或齿轮,以使得主动轮82通过皮带或链条带动从动轮83转动。上述骨架3与转动件84接触时,骨架的底端可以设置为与皮带相对应的平面,通过皮带与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骨架3平移,或者,骨架3的底端固定一不可转动的齿轮,从而使得链条带动其平移,同样的,骨架3的滑轨接触梁36也可以为平板或者固定与链条相对应的不可转动齿轮。
同样的,第二滑轨9和下层托盘2的设置方式及结构,与第一滑轨和骨架的设置方式即结构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按相同的方式对第二滑轨9和下层托盘2进行如上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同时,上述从动轮83的设置数量,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从动轮83只需满足能够带动皮带或链条转动,以带动骨架3平移,同时能够承受骨架3、托盘以及车辆的重量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止骨架3和托盘在移动的过程中车辆滑落,以避免停车设备及车辆损坏,同时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上述防滑层可以为直接涂抹在托盘表层的环氧树脂防滑材料或者橡胶等具有防滑性能的材料。在设置防滑层时,还可以是将托盘的表面设置为凹凸结构,即在托盘的表面均匀的并排设置凹凸槽或者凸起点,以增加车轮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上层托盘和下层托盘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阻挡件,阻挡件与车辆停放时的前轮或后轮的设置,阻挡件沿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一道或两道。设置一道时,阻挡件的宽度与托盘的宽度相同;设置两道时,两阻挡件分别设置在托盘的两侧,两阻挡件设在同一轴心线上,用于形成以障碍以阻挡车辆的前轮或后轮继续向前转动。阻挡件设置在上层托盘1、下层托盘2的车头或车位的位置,当车辆正向驶入或倒车进入盘时,防止车辆直接开过停放位置,同时防止托盘或骨架3在移动的过程中车辆移动。阻挡件为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托盘上侧面上的管状件或板状件,还可以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一体成型制作。
进一步地,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车辆驶入和/或驶离的一侧设置有斜坡件,或者在两侧同时设置斜坡件,斜坡件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侧边缘连接,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侧边缘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斜坡件可以采用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相同的材质制作。斜坡件的长度与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宽度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斜坡件可以设置为什么多种结构或形状,其只需满足能够支撑且方便车辆从托盘上下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阅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链条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层托盘1通过升降装置5与横梁连接,以驱动上层托盘1升降。升降装置5可以为链条式升降装置,链条式升降装置由四个链条升降件51相互配合组成,其中两个链条升降件51固定在一长横梁32上,另外两个链条升降件51固定在另一长横梁32上,四个链条升降件51相对设置。链条升降件51竖与长横梁32垂直设置,其上端与长横梁32连接,下端与地面连接。链条升降件51包括驱动机517、支撑柱514、链轮513,其中,支撑柱514由型钢制成,其上端与长横梁32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柱514的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一链轮513,链轮513通过连接轴510固定在支撑柱514上,连接轴510与支撑柱514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链轮513沿连接轴510转动;链条512绕设在两链轮513上,通过链条512使得两链轮513同步转动;上侧的连接轴510上还穿设一第一齿轮515,第一齿轮515与链轮513并排设置并固定为一体;驱动机517固定在长横梁32上,并与第一齿轮515通过第二齿轮516连接,第二齿轮516套设在驱动机517的转动轴511上,从而驱动链条齿轮513转动,并带动链条512转动。上层托盘1与链条升降件51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四个连接柱12,四个连接柱12分别与链条升降件51的链条512连接固定为一体,可通过焊接或绑扎连接固定。从而通过驱动机516带动链条512转动,以带动上层托盘1升降。驱动机517为刹车减速电机,四个链条升降件51同步工作。具体的,四个链条升降件51设置在两长横梁32相对的内侧或者外侧。其中,同一长横梁32下的两链条升降件51的间距,大于停放车辆的长度,避免阻挡下层托盘2平移。具体的,链条式升降装置还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设置在宽横梁33上。
可以理解的是,链条式升降装置设置在长横梁32上或者宽横梁33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带动上层托盘1升降即可。
结合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导轨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5还可以为导轨式升降装置52,导轨式升降装置52包括:导轨520、导轨驱动电机521、托盘架524,其中,导轨520设置四道,分别沿竖梁34设置,与竖梁34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导轨520相对设置在两长横梁32或两宽横梁33下侧的竖梁34相对的内侧,上层托盘1通过连接柱525同时与四个导轨520连接,以沿导轨520竖直移动;导轨架524与上层托盘1四角的位置连接固定为一体,导轨架524上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一连接钩522,导轨架524下侧与上层托盘1之间可使车辆通过;导轨驱动电机521设置在连接钩522的上方,在两长横梁32或宽横梁33之间固定有连接梁用以放置导轨驱动电机521,导轨驱动电机521固定在连接梁上,同时与连接钩522通过连接钢丝523连接,导轨驱动电机521转动通过卷动连接钢丝523,以提升上层托盘1。导轨驱动电机521可以为卷扬机。导轨520还可以设置在宽横梁33下侧的相对的竖梁34的内侧。具体的,导轨520还可以设置为槽钢和导轨轮的组合方式。槽钢的两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导轨轮的外径,槽钢与导轨的设置方式相同,相对的两槽钢的凹槽相对设置,导轨轮分别固定在上层托盘四角与槽钢的凹槽相对的位置,导轨轮沿槽钢的两边缘内侧滑动。
结合图1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液压式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5还可以为液压式升降装置53,液压式升降装置53包括:L型连接件531和同步顶升机构,其中,同步顶升机构包括,同步泵站532、液压油缸533和液压软管534,同步泵站532可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为多路液压管路提供等容积的液压油,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同步升降;液压油缸533设置四个并与L型连接件531连接,液压油缸533为主要执行元件,根据同步泵站532的系统指令进行顶升或者下降;液压软管534设置四根分别连接同步泵站532和四个液压油缸533的,执行同步系统的液压油输送。同步泵站532设置在竖梁34上或者横梁上,与液压油缸533通过液压软管534连接,以使得同步顶升系统与停车设备同步移动。同步泵站532还可以设置在停车设备一侧的地面上。
具体而言,L型连接件531固定竖梁34上,四个L型连接件531相对设置。L型连接件531的一侧边竖直与竖梁34连接固定,另一水平侧边用以放置并固定一液压油缸533,L型连接件531设置在竖梁34底端的位置;四个液压油缸533分别与上层托盘1四角的位置连接固定,液压油缸533的上侧与上层托盘连接固定,下侧与L型连接件531的水平边缘板连接固定,通过液压软管534将液压油缸533与同步泵站532连接为一体,通过控制同步泵站532,使得四个液压油缸533同步工作,以对上层托盘1进行抬升或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各升降装置在设置时,无论第一滑轨8沿停车方向设置或者沿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各升降装置设置时均不影响骨架3移动,以及不影响骨架3内停放车辆,且不影响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停放车辆。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熟知如何对各升降装置进行调整,或者改变骨架3的大小,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继续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停车设备还包括一防坠装置6。防坠装置6可以为一链条葫芦式防坠器,防坠器设置四个,分别与上层托盘1的靠近四角的位置和横梁连接,以防止上层托盘1坠落。具体的,防坠器的一连接端固定在长横梁32或宽横梁33上,另一连接端与上层托盘1连接固定,通过防坠器的特性对上层托盘1的下坠速度差进行自控,以防止升降装置5失效时上层托盘1坠落。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坠装置6还可以为短板式防坠装置,短板式防坠装置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靠近上层托盘1四角的位置。短板式防坠装置包括:固定机构、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固定机构固定在长横梁32上,其用于固定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分别固定在长横梁32的同一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坠机构,当停车设备的上层托盘1升起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防坠机构转动,以对上层托盘1进行防护;防坠机构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机构上并与驱动机构通过可转动方式连接。在上层托盘1升起后防坠机构的另一端转动至上层托盘的下侧,以防止上层托盘1的升降装置与上层托盘1之间的连接件断开后,导致上层托盘1坠落。
具体而言,防坠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板和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竖直设置,其一端套设有至少两个轴承,轴承间还套设有第一齿轮,通过固定机构将轴承固定的同时,通过驱动机构与齿轮连接以驱动连接构件转动;第一防护板的一端与连接构件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为一L型结构,第一防护板与连接构件同步转动。当上层托盘1下降时,第一防护板转动至与上横梁平行的位置,以使得上层托盘1顺利下降,当上层托盘1上升至指定位置时,第一防护板转动至上层托盘1的下侧。具体的,上层托盘1下降开始时,第一防护板转动至与横梁平行的位置;上层托盘1上升结束后,第一防护板转动90度至托盘下侧,对上层托盘1进行防护。
具体而言,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卡扣件;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横梁连接,固定板的另一侧面用于固定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卡扣件用于将轴承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为一方形金属板,金属板的四角开设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与长横梁32相对的位置也开设有相同的螺纹孔,通过相应型号的螺栓以将固定板和横梁连接为一体,或者,在固定板与长横梁3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光孔,通过螺母和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固定板上其他位置也开设相应螺纹孔,通过螺栓直接固定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或者在固定板上其他位置也开设相应的光孔,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驱动机构和防坠机构。具体的,卡扣件为一与轴承形状相对应的圆弧构件,能够将轴承的包裹并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在卡扣件的两端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将轴承固定在固定板上。
具体而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开关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设在电机的转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连接;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开关通过连接线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电机转动,开关设在停车设备的竖粱。具体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坠机构转动;通过设置一带有第二齿轮的电机,使得第二齿轮与设置在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相匹配,通过开关控制电机的转动以带动连接构件转动,并由连接构件带动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防护板转动,从而达到对上层托盘1进行防护效果。
具体的,开关为一控制件,其与电机主要通过控制线连接,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详细赘述,并且开关与电机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有线连接的方式,其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实施方式按照实际的操作安装来进行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开关只需要满足能够控制电机即可,同时,电机的具体电源线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手段具体实现。
通过设置可转动的L型结构的防坠装置,在停车设备的上层托盘1升起后,将防坠机构的第一防护板转动至上层托盘1的下侧,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因为停车设备出现故障呼损坏时的停车设备的事故的发生。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坠装置还可以为长板式防坠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长板式防坠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所述长板式防坠装置与上述短板式防坠装置不同之处在于,防坠机构的第一防护板的宽度大于等于停车设备的宽度,且与第一防护板相对位置的另一长横梁32上,设置有防护板连接件。防护板连接件上端与长横梁32连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为一体,其下端开设一与第一防护板相对应的凹槽,凹槽与第一防护板在同一水平位置,通过将第一防护板转动90度,放置于凹槽内,以对上层托盘1进行防护。本实施方式中的防坠装置只需设置两个,且同一长横梁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板和防护板连接件,且第一防护板和防护板连接件相对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防坠装置还可以设置在宽横梁33上,可以理解的是,防坠装置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对上层托盘1进行防护即可,在此只作为示例性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上述防坠装置有效的防止了升降装置失效后,车辆坠落带来的危害,进而大大提升了停车设备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第三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停车设备还包括一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包括第一驱动单元71和第二驱动单元71,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竖梁34上,并与第一滑动轮31连接,用以驱动骨架3平移;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下层托盘2上,并与第二滑动轮21连接,用以驱动下层托盘2平移。第一驱动单元71、第二驱动单元72分别与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通过链条、皮带或者齿轮连接。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71、第二驱动单元72包括一电机,电机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电机齿轮,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上设置有滑动轮齿轮,电机齿轮和滑动轮齿轮直接连接以对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进行驱动,或者电机齿轮和滑动轮齿轮通过相对应的链条连接,通过链条驱动对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进行驱动,或者,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部设置一电机皮带滚轴,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上设置相应的滑动轮皮带滚轴,电机皮带滚轴和滑动轮皮带滚轴通过皮带连接。通过上述方式,第一驱动单元71、第二驱动单元72分别固定在骨架3和下层托盘2上,直接驱动第一滑动轮31、第二滑动轮21转动。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单元71包括两个卷扬机,两个卷扬机分别固定在第一滑轨8的两端,每一卷扬机通过钢丝与距离其最近的第一滑动轮31或竖梁34连接,通过两个卷扬机同步工作,拉动骨架3在第一滑轨8上来回平移;第二驱动单元72包括两个卷扬机,每一卷扬机通过钢丝与距离其最近的第二滑动轮21或下层托盘2的边缘连接,通过两个卷扬机分别工作,拉动下层托盘2在第二滑轨9上来回平移。具体的,钢丝沿滑轨设置,以防止其影响车辆的存取。可以理解的是,与骨架3连接的卷扬机至少设置两个,还可以设置四个,分别与骨架3过第一滑动轮31连接,同一侧的的卷扬机同步工作;同样的与下层托盘2连接的卷扬机至少设置两个。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71包括一电机,电机设置在第一滑轨8的任意一端的位置,在第一滑轨8的另一端固定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金属固定架固定在地面上,电机的转动轴的端部设置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一环形链条连接,环形链条连接同时套设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以使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环形链条的上侧与至少一竖梁底端牢靠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链条转动,进而带动骨架3平移,还可在另一第一滑轨8上设置相应的电机及链条结构,并同步动作,以带动骨架3平移。可以理解的是,可按照同样的设置方式,在第二滑轨9和下层托盘2上设置上述电机和环形链条结构以带动下层托盘2平移。
具体的,在采用上述的卷扬机驱动结构和电机与环形链条驱动结构进行骨架3和下层托盘2驱动时,可将上述驱动结构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已进行工作,或者在地面上开设相应的凹槽,将上述结构设置在凹槽内,以节省地面空间,及防止上述结构影响存取车辆。
继续参阅图12所示,上述驱动装置7还包括第三驱动单元73,第三驱动单元73设置在长横梁32或者宽横梁33上,与升降装置5连接,用以为升降装置5提供动力。具体的,升降装置5为一钢丝绳式升降装置,钢丝绳式升降装置与上层托盘1连接,以驱动上层托盘1升降。钢丝绳式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固定轮,均匀的固定在与上层托盘1四角位置相对的长横梁32上,用以使与上层托盘1连接的钢丝沿其滚动;长横梁32与竖梁34交叉位置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同一侧的两长横梁32同一端的两交叉点上,两主动轮通过连接横轴连接为一体,每一长横梁32的中部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围设有闭合钢丝,闭合钢丝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转动,上层托盘1的连接钢丝沿固定轮与闭合钢丝连接,与闭合钢丝同步转动,以带动上层托盘1升降。连接横轴穿过宽横梁33,宽横梁33上设置有第三驱动单元73,第三驱动单元73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驱动轴套设在连接横轴上,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带动连接横轴转动。
具体的,第三驱动单元73还包括骨架驱动轴和转换器,骨架驱动轴套设在连接横轴上,骨架驱动轴的一端与转换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骨架驱动轮,骨架驱动轮通过移动链条与第一滑动轮31连接。连接横轴与转换器连接。控制器用以控制驱动轴分别与骨架驱动轴和连接横轴连接,具体的,在需要升降上层托盘1时,通过控制转换器与骨架驱动轴断开并与连接横轴连接,以驱动上层托盘升降,同样的,通过控制转换器与骨架驱动轴连接并与连接横轴断开以驱动骨架3平移。
具体而言,上述驱动装置7包括第四驱动单元74,第四驱动单元74设置在长横梁32或短横梁33上,并与防坠装置6连接,用以为防坠装置6提供动力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驱动单元,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为各装置的一部分,其只需满足能够为各装置提供动力源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上述停车设备还包括一控制装置4,其设置在任一竖梁34上,控制装置4分别与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用以分别控制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的动作。控制装置4为有线控制装置,其一端与各装置通过控制导线43连接,另一端与电源44连接。
结合图1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控制装置4包括电源模块46、控制模块45和显示模块47,其中电源模块46与电源44连接,同时与控制模块45连接,用以为控制模块45提供电源,同时将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所需的电源输出至控制模块45进行处理;控制模块45一端与电源模块46连接,另一端与显示模块47连接,同时还与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用以控制对各装置进行电源输出;显示模块47用以接收并显示控制模块45输出的控制数据以及停车设备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控制模块45可以与上述链条式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或者导轨式升降装置的导轨驱动机通过导线连接,通过控制各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对升降装置5进行控制。控制模块45还可以与液压式升降装置的同步泵站通过导线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同步泵站的工作状态,以对液压式升降装置进行控制。控制模块与上述可转动的滑轨的滑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以分别控制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的转动,从而分别控制骨架和下层托盘的平移动作。控制模块45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71、第二驱动单元72和第三驱动单元73的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对第一驱动单元71、第二驱动单元72和第三驱动单元73进行控制。
具体的,控制模块45可以与短板式防坠装置或长板式防坠装置的驱动机构通过导线连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以对上述防坠装置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装置4包括一控制盒,控制盒固定在竖梁34上;电源模块46为一电源连接板,电源连接板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和过温过流保护器,电源总开关控制线路的连通,电源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柱,接线柱用以与接入的电源连接,接入的电源流经过温过流保护器与控制模块45连接,过温过流保护器用以防止电源电流或电压过大、以及控制盒内各器件温度过高,而对电路进行保护;控制模块45为一电路板,电路板上内置各机构控制规则,电路板用于对线路进行分流及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以控制不同的线路的开启和闭合,以对停车设备的各机构进行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通过过温过流保护器与电源连接板连接,经过过温过流保护器的电源接入线与电源接入端连接,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停车设备各机构对应的电流输出端,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各机构连接,各机构分别工作以使得停车设备能够存取车辆;显示模块47为一显示屏,其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将各机构的工作状态数据输入至显示屏进行显示。具体的,电源连接板和电路板设置在控制盒的盒体内部,盒体的侧壁设有导线连接孔,使导线穿过;电源连接板和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钮分别露出盒体表面,显示屏与按钮设置在盒体的同一侧。
具体的,电路板的控制规则能够实现各机构的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同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变压器,通过调节变压器,以改变输入的电源的电压大小,从而实现对各驱动电机的转速控制。同时,各驱动电机通过正转和反转就能够实现例如骨架来回平移、下层托盘来回平移、上层托盘升降等动作,从而使得停车设备能够高效的存取车辆。
进一步地,上述的驱动电机选用可正转和反转的电机。在通过导线与各电机进行连接时,按照导线的走向将导线敷设在竖梁或横梁上,或者穿设在竖梁和横梁内部进行导线的连接,以防止导线影响停车设备的使用。
具体的,在竖梁34的下端和下层托盘2上设置有线缆自动卷收器41,导线通过线缆自动卷收器41与骨架3的驱动电机、滑轨的驱动电机和下层托盘2驱动电机连接,通过线缆自动卷收器41以防止导线在骨架或下层托盘的滑动过程中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停车设备的工作,以及对人员造成危害。
进一步地,电路板的电流输出端与各机构之间的导线上设置有一电机变频器,电机变频器设置在竖梁或横梁上并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或者,电机变频器设置在电机上,通过电机变频器以改变各电机的频率,进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变频器可以是一个大型的电机变频器,通过一个大型的电机变频器对所有的电机进行统一控制,或者,电机变频器为小型的电机变频器,直接设置竖梁、横梁或者电机上,一个电机相对应的设置一个小型电机变频器,以对各电机的独立控制。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装置4为无线控制装置,控制装置4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无线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接收器,控制器设置在竖梁或者横梁上,控制器内置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内置与上述控制模块相同的控制规则,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一指令发射单元和指令接收单元,指令发射单元和指令接收单元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一控制器无线连接模块;指令发射单元和控制器无线连接模块连接,指令接收单元包括指令按键,可通过指令按键对指令接收单元下达操作指令;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一显示屏,显示屏用以显示输入的数据停车设备工作状态。
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的各电机上,接收器内置接收电路板,接收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电源输出端与电机连接,电源输入端上设置有电源执行单元,电源执行单元用以使电机正转电源线连接或者电机反转电源线连接;接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执行单元和接收器无线模块,接收器无线模块与执行单元连接,同时接收器无线模块还与控制器无线模块连接,以使得指令发射单元和执行单元之间连接以传送控制指令。控制器内置电池或者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具体的,接收器无线模块与控制器无线模块建立无线连接,通过按动指令按键对停车设备下到控制指令,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输入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根据其内置控制规则,对控制指令进行处理,以生成符合规则的有效指令,并将有效指令输入至指令发射单元,指令发射单元将有效指令以无线方式传输至此指令所对应的电机的接收器的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接收指令后,对此指令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后向电源执行单元下达正转或反转指令,电源执行单元根据指令,使得正转电源或反转电源接通,以使得相应的电机转动。同时,电源执行单元将执行结果通过无线方式回传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将回传结果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指令接收单元还与一无线遥控器连接,通过遥控器向上述指令接收单元下达控制指令。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为WIFI、蓝牙、红外、射频、ZigBee等连接方式。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设置在骨架侧部的地面上,接收器内部结构与上述接收器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只设置一接收器以对各电机进行控制。具体的,所有电机的电源线均与一接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接收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于各电机连接。电源执行单元同时控制各电机的电源输出端,根据接收到经电源执行单元处理后的控制指令,使相应的电机的正转或反转电源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原来在多个电机上设置接收器,改变为通过设置一个接收器以控制多个电机,以进行进行集中处理。具体接收器设置在什么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只做示例性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终端与指令接收单元连接,通过终端对控制器下达控制指令以对停车设备进行控制。具体的,终端与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以传输数据,在终端上设置相应的用于下达指令的应用程序,通过在终端上操作应用程序以对停车设备进行控制,并且终端与控制器之间可进行数据交互,进而在终端上显示当前停车设备的工作状态。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PC等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在控制器电路板上设置一网络连接单元,网络连接单元与指令接收单元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网络连接单元可实现宽带、WIFI、移动网络等方式连接网络,通过带有网络的终端可与控制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进而控制停车设备。
进一步地,将多个上述停车设备设置在同一区域内,设置一集中控制设备,集中控制设备同时与各停车设备通过无线或网络连接,集中控制设备可同时或者分别控制各停车设备。具体的,集中控制设备上设置有所有停车设备的连接端口,每一连接端口相应的连接一停车设备,在集中控制设备上选取任一停车设备,通过输入模块输入相应的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通过此停车设备的连接端口,并将控制指令传输至相应的停车设备,停车设备接收指令后作出相应的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上述有线控制装置、无线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45和控制器,还均内置检测模块和处理模块,检测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检测模块用以检测各个装置的电机的转速,处理模块用以收集各电机的转速数据,以及相对的电机上的套设的齿轮或转动轴的半径,根据收集的齿轮或转动轴的半径数据以及相对应的各电机的转速,控制各电机的通电时间,进而控制骨架3和下层2的移动距离。
具体的,当滑轨为固定式滑轨时,处理模块根据下式控制各电机的通电时间T:
其中,T为各电机的通电时间,C为滑轨的长度,r为与各电机上套设的齿轮或转动轴的半径,S为电机的转速。当滑轨沿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时,滑轨的长度为骨架3宽度的两倍;当滑轨沿停车方向设置时,滑轨的长度为骨架3长度的两倍。当控制上层托盘1时,上式中的为上层托盘1的抬升高度,即上层托盘1提升至预定位置时,与地面的间距。
当滑轨为可转动滑轨时,处理模块根据上式计算各电机的通电时间T。
通过控制各电机的通电时间,以控制骨架3和托盘的移动距离,从而达到自动控制停车设备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各电机的通电时间,进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停车设备的动作,即骨架3和托盘的移动距离,从而提高了停车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员操作停车设备所需的时间。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停车设备均为双层式停车设备,同时,还可以将上述停车设备的各装置及结构应用于单层停车设备。一种单层停车设备,包括:滑轨和托盘,滑轨沿停车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托盘设置在滑轨上并沿其平移,通过将车辆停放至托盘上,以实现侧方停车的目的,同时,通过侧移的方式停放车辆,大大减少了相邻辆车之间的间距,以及车辆停放的难度,还节省了停车空间空间。在两车道宽的区域,停放车辆时,通过应用上述单层停车设备,滑轨一半放置托盘,设置在通行区域。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上述单层停车设备,不仅解决了侧方停车的难题,同时还解决了停车空间有限的问题,节约停车空间,增大停车数量,提高停车效率。
还可以设置另外一种单层停车设备,在单车道的狭小区域内几乎很难停放车辆,通过本实施方式,可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单层停车设备包括骨架、托盘和升降装置,还可以设置一防坠装置。本实施方式中的骨架、上层托盘、升降装置和防坠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停车设备的骨架、上层托盘、升降装置和防坠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层托盘抬升时,其底面与地面的间距不得影响车辆及行人的通过,至少大于两米。在使用本停车设备进行车辆停放时,将上层托盘放置地面,车辆驶上上层托盘,抬升上层托盘,完成车辆停放。通过设置上述单层停车设备,进而有效地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压力发电装置安装及结构示意图。上述上层托盘1和下层托盘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力发电装置10,压力发电装置10设置在车辆停放时的车辆轮胎的位置,通过车辆的自重对压力发电装置10施加压力,压力发电装置10将接收到压力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并且将储存的电能输出给停车设备。压力发电装置10包括压电单元101和储存单元102,压电单元101至少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上层托盘1和/或下层托盘2上,设置在车辆停放时四个轮胎的下侧,使得车辆停放时车辆的轮胎能够压在压电单元101上,车辆对压电单元101施加压力,从而压电单元101接收压力并产生电能;储存单元102设置在四个压电单元101之间,同时与四个压电单元101连接用以将压电单元101输出的电能进行存储,同时储存单元102还与控制装置4连接,用以将储存的电能输出控制装置4。
压力发电装置10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设置在储存单元102上,压电单元101通过控制单元与储存单元102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以对压电单元101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及稳流处理,以使得压电单元101输出的电能能够有效的输入至储存单元102内,从而提高压力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具体的,压电单元101包括一压电板,压电板可以为有机压电材料或者无机压电材料,无机压电材料可以为压电晶体和/或压电陶瓷,有机压电材料可以为压电聚合物,如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及以它为代表的其他有机压电(薄膜)材料;储存单元102可以为蓄电池。
可以理解的是,压电单元101设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满足能够通过接收压力产生电能即可,并且压电单元101所选用的材料可以是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同时,储存单元102可以与控制装置4连接,通过控制装置4对储存单元102内存储的电能进行处理,或者储存单元102直接与各装置的电机连接,以将电能直接输出至电机。通过设置压力发电装置10,以对控制装置进行电能输出,有效的提高了停车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同时还有效的节约了电能能源。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光伏装置安装及结构示意图。上述停车设备还包括一光伏装置11,光伏装置11设置在骨架3的上侧,与骨架3连接固定,用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光伏装置11包括光伏电池110、支撑架111和储电单元112,其中,支撑架111设置在骨架3的上侧,与长横梁32和/或宽横梁33连接固定为一体,支撑架111上侧与光伏电池110连接固定,通过支撑架111支撑并固定光伏电池110;光伏电池110与储电单元112连接,储电单元112设置在长横梁32和/或宽横梁33上,用以对光伏电池110输出的电能进行存储;储电单元112还分别与控制装置4、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用以向上述装置输出电能,以提供电源。光伏电池110还可以直接与控制装置4、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
具体而言,光伏装置11还包括一电控单元,电控单元与光伏电池110连接,用以对光伏电池110输出的电能进行稳压稳流处理,同时电控单元内置防护器件,以防止电路出现短路而损害电路系统。电控单元分别与储电单元112、以及控制装置4、升降装置5、驱动装置7和防坠装置6连接,以对光伏电池110输出电能进行处理后再进行输出,电控单元为一电能中转站。
具体的,光伏电池1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池板的组合。光伏电池110可以为晶体硅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电池板: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化学染料电池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等。支撑架111为型钢制成的框架,用以支撑光伏电池110。储电单元112为蓄电池,用以储存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停车设备上设置光伏装置11对停车设备进行电能输出,解决停车的问题的同时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其结合,不仅减少占地面积,还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得本停车设备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合图1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的生态环保停车设备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生态环保停车设备,以解决在绿地上停车的问题。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停车设备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停车设备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停车设备设置在绿地上,或者设置在带有绿地的底车场内。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固定在绿地上,且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高度高于草坪的高度,以避免骨架3沿第一滑轨8平移、下层托盘2沿第二滑轨平移时对草坪造成损害。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的高度大于草坪的高度,使得上层托盘1下降至地面位置时,避免了与草坪的接触,同时将车辆放置在下层托盘2或上层托盘1上时,避免了车辆碾压草坪,进而保护了绿地,保护了环境。
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单层停车设备和多层停车设备,以及,可应用与侧移和前移停车设备。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装置、单元及设置方式均可应用于本实施方式中,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绿地上设置高于绿地的滑轨,在停车的同时还避免了对草坪的破坏,不仅提高了停车效率,还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托盘、下层托盘、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滑轨相对平行设置两道,用于使所述停车设备的骨架沿其滑动,所述骨架上设置有竖直移动的所述上层托盘,所述上层托盘用以停放上层车辆;
所述骨架通过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骨架平移;
所述第二滑轨至少设置一道,平行设置在两道所述第一滑轨之间;
所述下层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用以带动停放在其上的下层车辆平移;
所述下层托盘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轮,所述第二滑动轮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对的位置,并与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轮用以带动所述下层托盘沿所述第二滑轨平移;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动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下层托盘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动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动轮通过齿轮或皮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滑动轮通过齿轮或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托盘上设置有从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转相对设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同步转动,用以支撑所述下层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设置有上层托盘,所述上层托盘用以放置所述上层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固定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由型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托盘和下层托盘为一方形金属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由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制成。
CN201820260612.8U 2018-02-13 2018-02-13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Active CN208122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0612.8U CN208122404U (zh) 2018-02-13 2018-02-13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0612.8U CN208122404U (zh) 2018-02-13 2018-02-13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2404U true CN208122404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0612.8U Active CN208122404U (zh) 2018-02-13 2018-02-13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2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2550A (zh) 压电可转动滑轨前移停车设备
CN101476407B (zh) 车辆搬运器
CN202170659U (zh) 双层停车架
CN203201199U (zh) 一种平行于道路的立体停车设备
CN208122403U (zh) 单层带骨架的停车装置
CN208267498U (zh) 停车设备无线控制装置
CN202990512U (zh) 周向横置智能塔式立体车库
CN208122404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装置
CN208122416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平移机构
CN208267483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滑移结构
CN108386042A (zh) 生态可升降前移停车设备
CN208267465U (zh) 防坠的升降托盘结构
CN108442760A (zh) 光伏可升降侧移停车设备
CN208267499U (zh) 生态前移式停车设备
CN208267466U (zh) 压电可转动滑轨的侧移二层停车设备
CN208267482U (zh) 停车设备升降系统
CN208122434U (zh) 前移式带斜梁的停车设备骨架结构
CN208267484U (zh) 可转动滑轨侧移式停车设备
CN108487719A (zh) 光伏可升降的前移双层停车设备
CN208267477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支撑骨架机构
CN208267467U (zh) 用于侧移停车的单层停车装置
CN208267490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可平移托盘结构
CN206368587U (zh) 一种agv汽车搬运机器人
CN108442761A (zh) 可转动滑轨前移双层停车设备
CN108487721A (zh) 前移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