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2261U -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2261U
CN208122261U CN201820137050.8U CN201820137050U CN208122261U CN 208122261 U CN208122261 U CN 208122261U CN 201820137050 U CN201820137050 U CN 201820137050U CN 208122261 U CN208122261 U CN 208122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rame body
vertical support
steel cable
walk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70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小林
黄轶
韩旭
翁亮
徐鹏程
孔德志
朱利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70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2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2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22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与外伸构件相冲突的局部架体需反复多次拆装,增加了安全隐患及现场工作量的问题。它包括外防护架体主体、可开合式架体及防护网,可开合式架体沿外防护架体主体高度方向设置并固接于其开口端,可开合式架体与外伸构件的位置相对应,可开启架体包括固接于外防护架体主体的多根竖向支撑柱,连接于相邻两根竖向支撑柱之间的多根横向支撑梁,横向支撑梁将可开合式架体的主体框架结构分隔为若干外防护单元;分别与横向支撑梁和竖向支撑柱铰接的多对走道板及防护门;及固接于竖向支撑柱的多个走道板收拢装置及防护门收拢装置,用于展开或收拢走道板和防护门。

Description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超高层建筑在国内发展迅速,其功能与外形均日趋复杂。如图1所示,由于设计需要,某些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需预留大尺寸的外伸构件2(如钢牛腿或钢结构),且该外伸构件2跨越的楼层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综合参考图1和图2,若利用传统的整体提升脚手架3进行施工,由于外伸构件2在空间上与整体提升脚手架3的外防护结构相干涉或相冲突,因此,整体提升脚手架爬升前,需逐层拆除脚手架外防护网,以及与外伸构件2相邻或相冲突的部件,使得整体提升脚手架3在爬升过程中能够避开外伸构件2,待整体提升脚手架3爬升就位后,需及时补缺与外伸构件2无干涉区域的脚手架外防护网及走道板,避免后续结构施工时,发生施工人员跌落或者杂物坠落等意外事故。可见,传统的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过程存在如下缺陷:
1、与外伸构件相干涉或相冲突的局部架体反复多次拆除与安装,对整体提升脚手架架体的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且,在高空进行架体拆除与安装操作增加了安全隐患,增大了高空防护工作的难度;
2、多次拆除与补缺局部架体,需多次搬运拆卸物,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增加了现场工作量,而且多次拆装局部架体,拆除杆件容易破损,造成材料浪费;
3、施工现场操作步骤繁琐,安全监控难度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整体提升脚手架与超高层建筑外伸构件相干涉或相冲突的局部架体需反复多次拆除与安装,增加了安全隐患及现场工作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通过收拢装置控制走道板和防护门的收拢与展开,在避让相冲突外伸构件的同时,完成安全防护的设置,既保留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整体性,又实现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高空局部改造,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它包括围合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外防护架体主体、可开合式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和所述可开合式架体外侧的防护网,所述可开合式架体沿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高度方向设置并固接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的开口端,所述可开合式架体与外伸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可开启架体包括:
多根竖向支撑柱,其分别固接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的开口端;
多根横向支撑梁,其连接于相邻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柱之间,且所述横向支撑梁位于所述外伸构件的外围,所述竖向支撑柱与所述横向支撑梁构成所述可开合式架体的主体框架结构,且所述横向支撑梁将所述主体框架结构分隔为若干外防护单元;
多对走道板,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走道板安装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底部,所述走道板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横向支撑梁铰接;
多对防护门,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防护门安装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外侧,所述防护门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竖向支撑柱铰接;
多个走道板收拢装置,其固接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且所述走道板收拢装置与所述走道板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所述走道板,以及;
多个防护门收拢装置,其固接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且所述防护门收拢装置与所述防护门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所述防护门。
优选的,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安装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走道板收拢装置,每个所述走道板收拢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固定轴,其对称固接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的竖向支撑柱上;两个第一转动盘,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凹槽,两个转换滑轮,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竖向支撑柱的顶部,以及三根钢索,分别为钢索一、钢索二和钢索三;述钢索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走道板内侧端部,所述钢索一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个凹槽,所述钢索二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走道板外侧端部,所述钢索二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个凹槽,所述钢索三的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另一凹槽,所述钢索三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所述转换滑轮,并缠绕连接于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另一凹槽,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收紧所述钢索一和所述钢索三时,所述钢索三带动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转动,使得所述钢索二同步收紧并带动所述走道板翻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包括主轴一及固接于所述主轴一两端的两个限位片,所述主轴一固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一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与底部所述横向支撑梁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所述走道板的宽度W。
优选的,所述走道板开启端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耳板,所述钢索一与内侧所述耳板固定,所述钢索二与外侧所述耳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门收拢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固定轴,对称固接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侧两根竖向支撑柱的顶部;两个第二转动盘,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以及两根钢索四,所述钢索四的一端与所述防护门的开启端连接,所述钢索四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单元的横向支撑梁上设有旋转轴一,所述走道板铰接于所述旋转轴一,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上设有旋转轴二,所述防护门铰接于旋转轴二。
优选的,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防护门,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走道板闭合及翻转就位后均通过限位插销固定。
优选的,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的端部均连接有手柄或者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将传统整体提升脚手架上与外伸构件相冲突位置的竖向架体全部替换为贯通其高度方向的可开合式架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收拢装置控制走道板和防护门的收拢与展开,在快速避让相冲突外伸构件的同时,同时完成安全防护的设置,既保留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整体性,又实现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高空局部改造,从而巧妙避开外伸构件,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2、传统施工中拆除与安装局部架体存在需调用起重机械设备,以及架体拆除后的构件需现场存放与保护等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中,可开合式架体的收拢与展开操作仅需一人控制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避免占用施工场地;
3、可开合式架体的每个外防护单元均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需求并结合现场工况对各层外防护单元单独实施收拢与展开操作,施工灵活方便;
4、由于外侧的防护网固定于两侧的竖向支撑柱,使得走道板和防护门的收拢与展开操作均在防护网内侧进行,满足架体外侧防护全封闭的施工要求,以保障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整体提升脚手架外防护结构与超高层建筑的外伸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2为拆除与外伸构件相冲突部件后的整体提升脚手架外防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与超高层建筑的外伸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防护单元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走道板收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护门收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走道板收拢装置中第一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走道板收拢装置中转换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护门收拢装置的第二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外伸构件2;整体提升脚手架3;外防护架体主体10;可开合式架体20;竖向支撑柱21;横向支撑梁22;走道板24;转轴一24a;防护门25;转轴二25a;耳板26;限位插销27;防护网28;
走道板收拢装置30;第一固定轴31;主轴一31a;限位片31b;第一转动盘32;手柄一32a;转换滑轮33;钢索一35;钢索二36;钢索三37;
防护门收拢装置40;第二固定轴41;第二转动盘42;钢索四43;手柄二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3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围合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外侧的外防护架体主体10、可开合式架体20,以及设置于外防护架体主体10和可开合式架体20外侧的防护网28,可开合式架体20沿外防护架体主体10高度方向设置并固接于外防护架体主体10的开口端,可开合式架体20与外伸构件2(如钢牛腿或钢结构)的位置相对应;请参考图4和图5,可开合式架体20包括四根竖向支撑柱21、多根横向支撑梁22、多对走道板24、多对防护门25、多个走道板收拢装置30及多个防护门收拢装置40;四根竖向支撑柱21分别固接于外防护架体主体10的开口端,多根水平设置的横向支撑梁22连接于相邻两根竖向支撑柱21之间,且横向支撑梁22位于外伸构件2的外围,竖向支撑柱21与横向支撑梁22构成可开合式架体20的主体框架结构,且横向支撑梁22将主体框架结构均匀分隔为若干外防护单元,因此,每个外防护单元靠近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一侧均为开敞状态,没有与外伸构件2相干涉的部件,防护网28则固定于位于外侧的两根竖向支撑柱21(此处以靠近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一侧为内侧,即图中A侧,以远离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1一侧为外侧,即图中B侧),每个外防护单元的底部均安装一对相对设置的走道板24,一对走道板24与位于其两侧的横向支撑梁 22铰接;每个外防护单元的外侧均安装一对相对设置的防护门25,一对防护门 25与位于其两侧的竖向支撑柱21铰接;走道板收拢装置30固接于每个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21,且走道板收拢装置30与走道板24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走道板24;防护门收拢装置40固接于每个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21,且防护门收拢装置40与防护门25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防护门25。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将传统整体提升脚手架3上与外伸构件2相冲突位置的竖向架体全部替换为贯通其高度方向的可开合式架体2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收拢装置控制走道板24和防护门25的收拢与展开,在快速避让相冲突外伸构件2的同时,同时完成安全防护的设置,既保留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整体性,又实现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高空局部改造,从而巧妙避开外伸构件2,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2、传统施工中拆除与安装局部架体存在需调用起重机械设备,以及架体拆除后的构件需现场存放与保护等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整体提升脚手架3的外防护结构中,可开合式架体20的收拢与展开操作仅需一人控制即可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避免占用施工场地;
3、可开合式架体20的每个外防护单元均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需求并结合现场工况对各层外防护单元单独实施收拢与展开操作,施工灵活方便;
4、由于外侧的防护网28固定于两侧的竖向支撑柱21,使得走道板24和防护门25的收拢与展开操作均在防护网28内侧进行,满足架体外侧防护全封闭的施工要求,以保障施工安全。
如图3至图9所示,每个外防护单元内安装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走道板收拢装置30,下文以图4右侧的走道板收拢装置30为例说明其具体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它包括两个第一固定轴31,对称固接于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的竖向支撑柱21上;两个第一转动盘32,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轴31上,每个第一转动盘 3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凹槽,两个转换滑轮33,分别安装于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竖向支撑柱21的顶部;以及三根钢索,分别为钢索一35、钢索二36和钢索三37;钢索一35的一端连接于走道板24内侧端部,钢索一35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第一转动盘32的一个凹槽,钢索二36的一端连接于走道板24外侧端部,钢索二36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外侧第一转动盘32的一个凹槽,钢索三37 的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第一转动盘32的另一凹槽,钢索三37的另一端向上依次绕过位于两根竖向支撑柱21顶部的两个转换滑轮33,并向下缠绕连接于外侧第一转动盘32的另一凹槽。需收拢走道板24时,控制内侧第一转动盘32转动,缠绕方向相反的钢索一35和钢索三37同步均匀受力并收缩,钢索三37带动外侧第一转动盘32同方向转动,使得缠绕连接于外侧第一转动盘32的钢索二36收缩,从而带动走道板24向上翻转并与竖向支撑柱21平行,左侧走道板收拢装置30与右侧走道板收拢装置30结构类似,因此,通过控制外防护单元内侧两个第一转动盘32转动,可以实现一对走道板24同步收拢及展开,操作方便,而且可靠性更强。
请继续参考图8,第一固定轴31包括主轴一31a及固接于主轴一31a两端的两个限位片31b,主轴一31a固接于竖向支撑柱21上,第一转动盘32套设于主轴一31a并位于两个限位片31b之间,第一固定轴31起到定位第一转动盘3 2的作用。
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轴31与底部横向支撑梁22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走道板24的宽度W,使得走道板24向上翻转后能够与竖向支撑柱21平行,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安全操作走道板24收拢装置,避免发生碰撞等意外事故。
上述走道板24开启端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耳板26,钢索一35与内侧耳板26固定,钢索二36与外侧耳板26固定,耳板26的设置使得钢索一35、钢索二36与走道板24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而且拆装方便。
如图7所示,防护门收拢装置40包括两个第二固定轴41,对称固接于外防护单元内侧两根竖向支撑柱21的顶部;两个第二转动盘42,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轴41上,以及对称设置的两根钢索四43,第二固定轴41包括主轴二,及固接于主轴二两端的限位片,主轴二固接于竖向支撑柱21,第二转动盘42套设于主轴二并位于两个限位片之间,钢索四43的一端与防护门25开启端的耳板连接,钢索四43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第二转动盘42的凹槽内。需收拢防护门25 时,控制两个第二转动盘42转动,两根钢索四43同步均匀受力,能够同步控制一对防护门25向外防护单元内侧翻转并与竖向支撑柱21贴合。综上,通过设置走道板收拢装置30和防护门收拢装置40控制走道板24和防护门25的收拢及展开,无需对外防护架体实施拆卸及安装操作,增加了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
如图6所示,上述走道板24与横向支撑梁22铰接,具体而言,可在外防护单元横向支撑梁22上安装旋转轴一24a,走道板24端部连接的套管套设于旋转轴一24a实现与水平支撑梁的铰接,使得走道板24可以向上绕轴旋转并与竖向支撑柱21平行。类似的,可在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21上安装旋转轴二2 5a,防护门25端部连接的套管套设于旋转轴二25a实现与竖向支撑柱21的铰接,使得防护门25可以绕轴向内侧旋转并与横向支撑梁22平行。
为保证施工安全,相对设置的一对防护门25,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走道板 24闭合后通过限位插销27固定,而且,防护门25及走道板24翻转就位后也均通过限位插销27固定于竖向支撑柱21,通过限位插销27固定稳定可靠,而且操作方便,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的连接方式,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位于内侧的第一转动盘32和第二转动盘42的端部均连接有手柄,通过转动走道板24收拢装置内侧第一转动盘32的手柄一32a,同步带动钢索一35和钢索二36收紧与松开,实现一对走道板24同步收拢与展开;通过转动防护门2 5收拢装置第二转动盘42外侧的手柄二44,带动钢索四43收紧与松开,实现一对防护门25同步收拢与展开。更佳的,也可将第一转动盘32或第二转动盘4 2分别与电机(图中未示出)连接,并通过电机分别控制第一转动盘32和第二转动盘42转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下面结合图3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整体提升脚手架3需爬升穿越外伸构件2之前,进行可开合式架体20 收拢前的准备工作,清理可开合式架体20上的材料、工具等,保证可开合式架体20上无其他异物,确保在外防护架体主体10和可开合式架体20上除操作人员外无其他工作人员,松开与外伸构件2位置相冲突的走道板24和防护门25 的限位插销27,启动走道板收拢装置30使钢索一35和钢索二36逐步收紧,带动一对走道板24向竖向支撑柱21方向翻转90度后固定,启动防护门收拢装置 40使钢索四43逐步收紧,带动一对防护门25向竖向支撑柱21方向翻转90度后固定;
S2:整体提升脚手架3爬升一设定高度,通常为超高层建筑一层的高度,使得可开启架体部分越过外伸构件2并固定;
S3:松开与外伸构件2不冲突位置的防护门25,控制防护门收拢装置40推动钢索四43逐步展开,待一对防护门25均旋转展平后通过限位插销27销紧,松开与外伸构件2不冲突位置的走道板24,走道板24由于重力作用将自由向下翻转,控制走道板收拢装置30使钢索一35和钢索二36逐步展开,待一对走道板24均旋转展平后通过限位插销27销紧,实施当前层的结构施工;
S4:重复步骤S1至S3,使得整体提升脚手架3的外防护结构全部越过外伸构件2并逐层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防护门25和走道板24的收拢及展开两个逆向流程,当整体提升脚手架3需爬升并穿越超高层建筑的外伸构件2时,走道板收拢装置30控制两个相对设置的走道板24同步向上翻转并固定,防护门收拢装置40控制两个相对设置的防护门25同步向内侧翻转并固定,当与外伸构件2相冲突的各外防护单元的走道板24与防护门25均处于收拢状态时,各外防护单元为中空框架,使得整体提升脚手架3能够无阻碍地越过外伸构件2,进而顺利爬升至指定位置完成后续施工;整体提升脚手架3爬升就位后,依次展开与外伸构件2不冲突益的防护门25及走道板24并固定,实施后续的结构施工,如此反复使得整体提升脚手架3的外防护结构全部越过外伸构件2并逐层完成施工,该使用方法能够在避让相冲突外伸构件2的同时,完成安全防护的设置,既保留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整体性,又实现了外防护结构架体的高空局部改造,从而巧妙避开外伸构件2,解决了传统施工中需将局部架体拆除并进行分片提升的不足,同时也省去了提升就位后架体重新安装的工序,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外防护架体主体、可开合式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和所述可开合式架体外侧的防护网,所述可开合式架体沿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高度方向设置并固接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的开口端,所述可开合式架体与外伸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可开启架体包括:
多根竖向支撑柱,其分别固接于所述外防护架体主体的开口端;
多根横向支撑梁,其连接于相邻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柱之间,且所述横向支撑梁位于所述外伸构件的外围,所述竖向支撑柱与所述横向支撑梁构成所述可开合式架体的主体框架结构,且所述横向支撑梁将所述主体框架结构分隔为若干外防护单元;
多对走道板,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走道板安装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底部,所述走道板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横向支撑梁铰接;
多对防护门,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防护门安装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外侧,所述防护门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竖向支撑柱铰接;
多个走道板收拢装置,其固接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且所述走道板收拢装置与所述走道板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所述走道板,以及;
多个防护门收拢装置,其固接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且所述防护门收拢装置与所述防护门连接,用于展开或收拢一对所述防护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安装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走道板收拢装置,每个所述走道板收拢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固定轴,其对称固接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的竖向支撑柱上;
两个第一转动盘,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凹槽,
两个转换滑轮,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外两侧竖向支撑柱的顶部,以及;
三根钢索,分别为钢索一、钢索二和钢索三;
所述钢索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走道板内侧端部,所述钢索一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个凹槽,所述钢索二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走道板外侧端部,所述钢索二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个凹槽,所述钢索三的一端缠绕连接于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另一凹槽,所述钢索三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所述转换滑轮,并缠绕连接于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另一凹槽,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收紧所述钢索一和所述钢索三时,所述钢索三带动外侧所述第一转动盘转动,使得所述钢索二同步收紧并带动所述走道板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包括主轴一及固接于所述主轴一两端的两个限位片,所述主轴一固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一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与底部所述横向支撑梁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所述走道板的宽度W。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板开启端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耳板,所述钢索一与内侧所述耳板固定,所述钢索二与外侧所述耳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收拢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固定轴,对称固接于所述外防护单元内侧两根竖向支撑柱的顶部;
两个第二转动盘,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以及;
两根钢索四,所述钢索四的一端与所述防护门的开启端连接,所述钢索四的另一端缠绕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单元的横向支撑梁上设有旋转轴一,所述走道板铰接于所述旋转轴一,所述外防护单元的竖向支撑柱上设有旋转轴二,所述防护门铰接于旋转轴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防护门,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走道板闭合及翻转就位后均通过限位插销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一转动盘的端部连接有手柄或者电机。
CN201820137050.8U 2018-01-26 2018-01-26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2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7050.8U CN208122261U (zh) 2018-01-26 2018-01-26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7050.8U CN208122261U (zh) 2018-01-26 2018-01-26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2261U true CN208122261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6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705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2261U (zh) 2018-01-26 2018-01-26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22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6632A (zh) * 2018-01-26 2018-07-24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6632A (zh) * 2018-01-26 2018-07-24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53387A (ja) 建築工事用安全フェンス
CN108412193B (zh) 电梯井施工内模板伸缩装置
CN115110742B (zh) 一种钢平台斜墙施工用安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11583B (zh) 一种多功能高安全性装配式建筑吊运夹具
CN208122261U (zh)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
CN113622660B (zh) 一种竖向孔洞用整体吊装式模板结构及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14615310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平台
CN220058319U (zh) 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
CN207633224U (zh) 一种折叠式箱梁内模
CN108316632A (zh)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外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1173018U (zh) 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作业平台
CN221896162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脚手架
CN104891347A (zh) 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CN219773525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施工平台
CN222140645U (zh) 一种便携且稳固的高空作业平台
CN221219580U (zh) 建筑施工架
CN219731673U (zh) 一种桥梁盖梁模板托架
CN221546326U (zh) 一种悬挑工字钢拆除小车
CN221955743U (zh) 一种用于消防施工的消防器材提升装置
CN2204341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吊篮
CN22307512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CN220504476U (zh) 用于临边倾斜结构柱的可旋转开启式悬挑操作架
CN221194213U (zh) 一种高层建筑作业平台
CN209082949U (zh) 一种多功能施工用脚手架
CN216239637U (zh) 一种适用于高空施工作业的可移动型吊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