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3571U - 滤藻机 - Google Patents

滤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3571U
CN208003571U CN201721780282.7U CN201721780282U CN208003571U CN 208003571 U CN208003571 U CN 208003571U CN 201721780282 U CN201721780282 U CN 201721780282U CN 208003571 U CN208003571 U CN 208003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cleaning
filtering module
filter alg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02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如
胡孙林
赵建
黄海林
覃木林
石河
康晓东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TY FORENSIC SCIENCE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HAI HEM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Zhuhai Black Hors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FORENSIC SCIENCE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HAI HEM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Zhuhai Black Hors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FORENSIC SCIENCE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HAI HEM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Zhuhai Black Hors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FORENSIC SCIENCE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17802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3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3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35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藻机,包括原水入口、原水主管道、储水箱、清洗循环泵、至少一组滤藻过滤模组、净水主管道和清洗排污管道,原水入口与原水主管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控制阀;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分别设有一个原水进口、两个净水出口和一个清洗污水出口;储水箱的出水口及清洗排污管道通过管路连接后分别向清洗循环泵供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污水出口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各自滤藻过滤模组向清洗排污管道排水的排污开关控制阀,当需要清洗时只控制该滤藻过滤模组连接的排污开关控制阀打开,清洗循环泵不断的泵水清洗该组滤藻过滤模组;能够根据用水量的大小进行多组拆装组合,滤藻过滤模组件可快速更换。

Description

滤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特种水质处理的制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种水质处理的滤藻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生物相关实验室检验质量、保障样品分析准确性、降低相关分析制备成本,满足更多实验室的要求。
实验室的水源绝大部分均来自于市政自来水,因此原水的指标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是很多专业实验室均需要对原水进行水质处理才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由于水质指标要求的差异性从而决定了实验室中央供水系统“集中净化、分质供水”的系统特性。
不同实验室或不同的实验项目对水质要求均不同,对水量要求也不同,对不同用途水质也有成本要求,现有的净水设备难以满足大多数实验室水质的基本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除水滤藻或者去除其他大颗粒物质,水流量大,能够根据用水量的大小进行多组拆装组合,各支路分别过滤、分水压均衡、过滤平稳,滤藻件可快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快速方便的进行制水供水的滤藻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滤藻机,包括原水入口、原水主管道、提供循环清洗用水或清洗液的储水箱、清洗循环泵、至少一组滤藻过滤模组、净水主管道和清洗排污管道,所述原水入口与原水主管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供给自来水通断的第一开关控制阀;
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分别设有一个原水进口、两个净水出口和一个清洗污水出口;
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滤藻过滤模组并联连接于原水主管道与清洗排污管道之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原水进口分别连接于原水主管道上,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污水出口分别连接于清洗排污管道上;
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两个净水出口各自分别单独连接一个净水主管道分别排出净水或两个净水出口合并为一个管路共用一个净水主管道排出净水;
所述原水入口与储水箱的入水口之间还设有向储水箱供给自来水的水箱进水管路,水箱进水管路上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二开关控制阀;
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及清洗排污管道通过管路连接后分别向清洗循环泵供水;
所述清洗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于第一开关控制阀后侧的原水主管道上并在清洗时分别向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原水进口泵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污水出口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各自滤藻过滤模组向清洗排污管道排水的排污开关控制阀,对应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在清洗排污管道上还设有与排污开关控制阀同步防止清洗排污管道内污水回流或控制邻近滤藻过滤模组单独排污的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当一组滤藻过滤模组需要清洗时控制该滤藻过滤模组连接的排污开关控制阀及对应前侧的所有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打开,清洗循环泵不断的泵水清洗该组滤藻过滤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主管道的末端还设有控制净水是否排出的净水开关控制阀。
进一步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滤藻过滤模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包括上壳体、去污板、滤芯和下壳体,去污板、滤芯和壳体依次层层叠加装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扣盖连接形成的空腔中,上壳体的端部设有便于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上壳体内侧设有与原水主管道接头连通并向去污板供水的原水支管道,原水或清洗液经去污板、滤芯及壳体上的流道进入下壳体内侧空腔,下壳体的端部设有两个分别便于过滤后净水排出的净水主管道接头、和一个清洗时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且向清洗排污管道排水的排污管接头,下壳体内侧设有经去污板、滤芯及壳体上的流道过滤后的净水进入净水主管道接头的净水支管道。
进一步地,在两组或两组以上层层叠加装配组合的滤藻过滤模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护支撑作用的夹板。
进一步地,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多个叠加组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净水主管道接头和排污管接头的末端或初始端分别设有单向封闭管路的管道堵头。
进一步地,在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或\和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上,对应的省去原水主管道接头、净水主管道接头和排污管接头并在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和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接头处采用壳体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原水入口处和净水主管道的末端根据需要可分别增设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实用新型适用于自来水中硅藻或者其他大颗粒物质的去除,水流量大,能够根据用水量的大小选择对滤藻过滤模组个数进行多组拆装组合。
采用多层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各支路分别过滤、分水压均衡、过滤平稳;而且,滤藻件可快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能满足正常的水压冲流要求。
而且,多个滤藻过滤模组可以层层叠加,层数可增加或减少;过滤模组两侧设有夹板,主要是夹紧各个模组;原水入口、清洗污水出口、净水出口的数量可以是各1个或多个,原水入口不限定在任何的位置;滤芯可根据实际需求经过各种规格的更换,模组的应用范围广。
另外,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滤芯原水侧设有去污板,去污板可直接压紧或通过软胶体压紧滤芯,在滤芯的净水侧还设有壳体支撑部,壳体支撑部的支撑面平整且有密集的网孔通过水流,防止滤芯变形、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进水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出水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进水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四组滤藻过滤模组叠加后的出水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滤藻机,如图1所示,包括原水入口1、原水主管道2、提供循环清洗用水或清洗液的储水箱3、清洗循环泵4、四组滤藻过滤模组5、净水主管道6和清洗排污管道7,储水箱3主要是提供循环清洗,储水箱3内部的液体可以增加清洗液,并且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对内部液体进行加温、恒温;其中,原水入口1流入的原水可以是自来水或是经过粗级处理后的水;原水入口1与原水主管道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供给自来水通断的第一开关控制阀8;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分别设有一个原水进口50、两个净水出口(51、52)和一个清洗污水出口53;四组滤藻过滤模组5并联连接于原水主管道2与清洗排污管道7之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原水进口50分别连接于原水主管道1上,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清洗污水出口53分别连接于清洗排污管道7上;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两个净水出口(51、52)合并为一个管路共用一个净水主管道6排出净水。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原水主管道与清洗排污管道之间并联连接多组滤藻过滤模组,层数可增加或减少,以适应不同的用水量需求来调配不同层数的滤藻过滤模组。
继续如图1所示,在原水入口1与储水箱3的入水口之间还设有向储水箱3供给自来水的水箱进水管路9,水箱进水管路9上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二开关控制阀10;储水箱3的出水口及清洗排污管道通过管路连接后分别向清洗循环泵供水;在清洗循环泵4的出水口连接于第一开关控制阀8后侧的原水主管道2上并在清洗时分别向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原水进口50泵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清洗污水出口53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各自滤藻过滤模组向清洗排污管道7排水的排污开关控制阀12,对应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在清洗排污管道7上还设有与该组滤藻过滤模组5对应的排污开关控制阀12同步防止清洗排污管道7内污水回流或控制邻近滤藻过滤模组单独排污的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14;当一组滤藻过滤模组5需要清洗时控制该滤藻过滤模组5连接的排污开关控制阀12及该组滤藻过滤模组5对应前侧的所有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14打开,清洗循环泵4不断的泵水清洗该组滤藻过滤模组;在净水主管道6的末端还设有控制净水是否排出的净水开关控制阀13。
制取净水时,关闭第二开关控制阀10及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对应的排污开关控制阀12,开启第一开关控制阀8和净水开关控制阀13可出净水。
当单个滤藻过滤模组5流量或净水出口端的总流量不足时,或各滤藻过滤模组5到达设定过滤时长时,可启用模组的清洗功能,清洗各滤藻过滤模组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洗储水箱注水或加清洗液,或加温:(注意,此步骤亦可在滤藻过滤模组过滤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关闭球阀第一开关控制阀,开启第二开关控制阀,储水(或清洗液)至设定水量,最后关闭第二开关控制阀(注意:清洗液可以加温后清洗);
第二步、如图1所示,清洗各滤藻过滤模组:
①号模组清洗:
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1#、第二开关控制阀2#、排污开关控制阀(4#、5#、6#)、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14,开启排污开关控制阀3#,启动清洗循环泵;净水开关控制阀7#开启或者关闭均不影响清洗;
②号模组清洗:
关闭第一开关控制阀1#、第二开关控制阀2#、排污开关控制阀(3#、5#、6#)、两个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14(仅关闭“②号模组”后端的开关控制阀14),开启排污开关控制阀4#(“②号模组”前端的开关控制阀14),启动清洗循环泵;净水开关控制阀7#开启或者关闭均不影响清洗;
以此类推,分别完成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
如图2至图5所示,四组滤藻过滤模组5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包括上壳体54、去污板55、滤芯56和下壳体58,去污板55和滤芯56依次层层叠加装配于上壳体54与下壳体58扣盖连接形成的空腔中,上壳体54的端部一体的设有便于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540,上壳体54内侧设有与原水主管道接头540连通并向去污板55供水的原水支管道541,原水或清洗液经去污板55、滤芯56上的流道进入下壳体58内侧空腔,下壳体58的端部设有两个分别便于过滤后净水排出的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和一个清洗时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且向清洗排污管道7排水的排污管接头582,下壳体58内侧设有经去污板55、滤芯56上的流道过滤后的净水进入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的净水支管道542。其中,上壳体54的端部的原水主管道接头540与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一个原水进口50相对应,下壳体58端部的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和排污管接头582分别与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两个净水出口(51、52)和一个清洗污水出口53相对应。
其中,上壳体54的原水主管道接头540与下壳体58的排污管接头582位于滤藻过滤模组的同一侧端部,下壳体58的两个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位于滤藻过滤模组另一侧的同一侧端部。而且,在四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的滤藻过滤模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护支撑作用的夹板59。在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和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上,在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上对应的省去原水主管道接头540、在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上对应的省去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和排污管接头582,并在对应的接头处采用壳体一体封闭成形。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组滤藻过滤模组5的两个净水出口(51、52)各自分别单独连接一个净水主管道6分别排出净水,在每路净水主管道6的末端还分别设有控制各路净水是否排出的净水开关控制阀13。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多个叠加组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540、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和排污管接头582的末端分别设有单向封闭管路的管道堵头60;当然,根据进水或出水位置的需要,管道堵头60也可以设置于原水主管道接头540、净水主管道接头(580、581)和排污管接头582的初始端,对应的从另一侧进水。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滤藻机,包括原水入口、原水主管道、提供循环清洗用水或清洗液的储水箱、清洗循环泵、至少一组滤藻过滤模组、净水主管道和清洗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入口与原水主管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供给自来水通断的第一开关控制阀;
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分别设有一个原水进口、两个净水出口和一个清洗污水出口;
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滤藻过滤模组并联连接于原水主管道与清洗排污管道之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原水进口分别连接于原水主管道上,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污水出口分别连接于清洗排污管道上;
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两个净水出口各自分别单独连接一个净水主管道分别排出净水或两个净水出口合并为一个管路共用一个净水主管道排出净水;
所述原水入口与储水箱的入水口之间还设有向储水箱供给自来水的水箱进水管路,水箱进水管路上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二开关控制阀;
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及清洗排污管道通过管路连接后分别向清洗循环泵供水;
所述清洗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于第一开关控制阀后侧的原水主管道上并在清洗时分别向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原水进口泵水,每组滤藻过滤模组的清洗污水出口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各自滤藻过滤模组向清洗排污管道排水的排污开关控制阀,对应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在清洗排污管道上还设有与排污开关控制阀同步防止清洗排污管道内污水回流或控制邻近滤藻过滤模组单独排污的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当一组滤藻过滤模组需要清洗时控制该滤藻过滤模组连接的排污开关控制阀及对应前侧的所有主道排污开关控制阀打开,清洗循环泵不断的泵水清洗该组滤藻过滤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主管道的末端还设有控制净水是否排出的净水开关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滤藻过滤模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每组滤藻过滤模组包括上壳体、去污板、滤芯和下壳体,去污板、滤芯和壳体依次层层叠加装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扣盖连接形成的空腔中,上壳体的端部设有便于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上壳体内侧设有与原水主管道接头连通并向去污板供水的原水支管道,原水或清洗液经去污板、滤芯及壳体上的流道进入下壳体内侧空腔,下壳体的端部设有两个分别便于过滤后净水排出的净水主管道接头、和一个清洗时与邻层滤藻过滤模组套接配合且向清洗排污管道排水的排污管接头,下壳体内侧设有经去污板、滤芯及壳体上的流道过滤后的净水进入净水主管道接头的净水支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在两组或两组以上层层叠加装配组合的滤藻过滤模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护支撑作用的夹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多个叠加组合的原水主管道接头、净水主管道接头和排污管接头的末端或初始端分别设有单向封闭管路的管道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在多组层层叠加装配组合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或\和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上,对应的省去原水主管道接头、净水主管道接头和排污管接头并在最顶层滤藻过滤模组和最底层滤藻过滤模组对应的接头处采用壳体一体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入口处和净水主管道的末端根据需要可分别增设增压泵。
CN201721780282.7U 2017-12-15 2017-12-15 滤藻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03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0282.7U CN208003571U (zh) 2017-12-15 2017-12-15 滤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0282.7U CN208003571U (zh) 2017-12-15 2017-12-15 滤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3571U true CN208003571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0282.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03571U (zh) 2017-12-15 2017-12-15 滤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35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7035A (zh) * 2017-12-15 2018-05-25 珠海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滤藻机
CN116789226A (zh) * 2023-06-17 2023-09-22 山东洪涨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泵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7035A (zh) * 2017-12-15 2018-05-25 珠海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滤藻机
CN116789226A (zh) * 2023-06-17 2023-09-22 山东洪涨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6088A1 (en) Water treatment device
CN201120256Y (zh) 反渗透膜清洗装置
CN208003571U (zh) 滤藻机
CN107902784A (zh) 即热式净水机及其水路控制系统
CN201613053U (zh) 高效反冲式自清水过滤器
CN106268325A (zh) 净水器及其具有智能冲洗功能的储水装置
CN108067035A (zh) 滤藻机
CN210521873U (zh) 全自动浅层砂过滤器
CN21179935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循环水过滤器装置
CN100352533C (zh) 在线自反冲高精度快速过滤器和过滤系统
CN214758671U (zh) 一种免洗棉底滤鱼缸过滤系统
CN201099632Y (zh) 全自动智能钠离子交换器
CN212236750U (zh) 一种双膜组过滤装置
CN215249732U (zh) 一种印染废水回用设备
CN102758466B (zh) 一种高楼水箱
CN212369734U (zh) 一种双腔三级过滤系统
CN210346468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换热器
CN209721819U (zh) 一种家庭净水装置
CN102240478B (zh) 防冻型过滤器
CN201684445U (zh) 防冻过滤池
CN101513175B (zh) 全自动臭氧过滤水装置
CN201071957Y (zh) 多核心一体多路阀
CN101480547A (zh) 多功能水处理过滤系统
CN205953729U (zh) 智能过滤净化水机
CN221844484U (zh) 水路板组件以及净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