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6005U -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6005U CN207976005U CN201721864966.5U CN201721864966U CN207976005U CN 207976005 U CN207976005 U CN 207976005U CN 201721864966 U CN201721864966 U CN 201721864966U CN 207976005 U CN207976005 U CN 2079760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water
- steam exhaust
- inlet pipe
- distribu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筒状结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同轴布置,且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水喷头、布水板,布水板开设有过水孔和过气孔,第一换热器的顶部中央设置有乏汽排出管和与第二换热器顶部连通的乏汽循环管,第二换热器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乏汽进气管。乏汽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内与水交换热量,然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利用余热预热第一换热器内的冷水,布水板上过水孔的设置,使汽、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冷却效果好,充分利用了乏汽余热,降低了生产过程的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原矿浆通过间接或直接加热,达到溶出温度,在保温溶出器中停留后,需要对溶出料浆进行闪蒸降温以回收其余热。料浆从末级自蒸发器中出料至稀释槽中,与赤泥洗液、氢氧化铝洗液混合后,通过稀释泵送至赤泥洗涤工序。由于汽量、汽压容易产生波动,因此,现有的乏汽利用设备对乏汽的利用率不高,造成热能的浪费,使氧化铝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乏汽利用装置,结构简单,汽水接触面积大,冷却效果好,可充分利用乏汽余热,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同轴布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方;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顶部中央设置有乏汽排出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布水板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布水板外边缘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为圆锥状,其顶点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央,且低于最下层布水板,其底面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面重合;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和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顶部连通的乏汽循环管;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所述第二进水管通过增压泵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布水板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布水板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和乏汽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若干水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且喷水方向可调。
优选的,所述过气孔的孔径从上至下逐级变小。
优选的,所述过水孔沿布水板各层平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过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所述布水板面积的15-2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乏汽利用装置,结构简单,乏汽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在第二换热器内与水交换热量,然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利用余热预热第一换热器内的冷水,从而充分利用了乏汽的余热,而冷水先后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水温逐级上升,使热交换更加充分;布水板上过水孔的设置,使汽、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冷却效果好,充分利用了乏汽余热,降低了生产过程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第一换热器1 | 第二换热器2 | 第一进水管3 |
第一排水管4 | 第二进水管5 | 第二排水管6 |
水喷头7 | 布水板8 | 过水孔9 |
过气孔10 | 导水板11 | 增压泵12 |
乏汽进气管13 | 乏汽循环管14 | 乏汽排出管15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同轴布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3,所述第一进水管3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一换热器1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7;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水喷头7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进水管3上,且喷水方向可调;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顶部中央设置有乏汽排出管15;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8,所述布水板8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9,所述布水板8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10,所述布水板8外边缘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11,所述导水板11为圆锥状,其顶点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中央,且低于最下层布水板8,其底面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底面重合;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和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顶部连通的乏汽循环管14;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5,所述第二进水管5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7,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水喷头7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进水管5上,且喷水方向可调,所述第二进水管5通过增压泵12与所述第一排水管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8,所述布水板8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10,所述布水板8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11,所述布水板8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6和乏汽进气管13。
作为优选,所述过气孔10的孔径从上至下逐级变小,所述过水孔9沿布水板8各层平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过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所述布水板面积的15-25%。
在本乏汽利用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乏汽先经乏汽进气管13进入第二换热器2内,与第二换热器2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然后经乏汽循环管14进入第一换热器1内,又与第一换热器1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最后,经乏汽排出管15排出。而冷水先经第一进水管3和水喷头7进入第一换热器1内,经布水板8上的过水孔9和过气孔10形成水帘,与乏汽进行热交换,然后经导水板11、第一排水管4排出,接着在增压泵12的作用下,经第二进水管5和水喷头7进入第二换热器2内,经布水板8上的过水孔9和过气孔10形成水帘,再次与乏汽进行热交换,最后经第二排水管6排出。整个过程中,乏汽与水经过了两次热交换,让水的温度逐级升高,充分利用了乏汽的余热,降低了生产过程的能耗。
Claims (5)
1.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同轴布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方;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顶部中央设置有乏汽排出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布水板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布水板外边缘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为圆锥状,其顶点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央,且低于最下层布水板,其底面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面重合;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和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顶部连通的乏汽循环管;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水平环绕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其下侧布置有若干水喷头,所述第二进水管通过增压泵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部分级设置有若干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为多层圆形结构,且各层沿径向方向往中心逐级下凹,各层平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布水板的中央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布水板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和乏汽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水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且喷水方向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的孔径从上至下逐级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沿布水板各层平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乏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所述布水板面积的15-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4966.5U CN207976005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4966.5U CN207976005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6005U true CN207976005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7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4966.5U Active CN207976005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6005U (zh) |
-
2017
- 2017-12-27 CN CN201721864966.5U patent/CN2079760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23750A (zh) | 焙烧氧化铝的循环冷却方法及装置 | |
CN204034287U (zh) | 板式热力蒸汽压缩蒸发器 | |
CN207976005U (zh) | 一种乏汽利用装置 | |
CN105509027A (zh) | 一种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8314066B (zh) | 一种贫锂卤水降盐富锂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9020824A (zh) | 一种甲酰胺分离系统及甲酰胺分离工艺 | |
CN108530264A (zh) | 一种环己醇生产中新的热能利用系统和热能利用方法 | |
CN204064008U (zh) | 一种管式降膜冷凝装置 | |
CN207903939U (zh) | 一种负压蒸氨对稀土氨氮废水进行氨回收装置 | |
CN204585962U (zh) | 一种瓦楞辊恒温疏水系统 | |
CN101851149A (zh) | 一种五塔三级差压蒸馏生产食用乙醇的节能方法和节能系统 | |
CN107964487A (zh) | 一种循环冷却式酿酒装置 | |
CN101565471B (zh) | 一种合成橡胶工艺的节能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3790784U (zh) | 两级挡板滤网式汽水分离器 | |
CN209763374U (zh) | 分离式热管-单风机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 |
CN203253189U (zh) | 一种低温高效节能蒸发结晶设备 | |
CN208265795U (zh) | 一种高盐废水蒸发结晶系统 | |
CN208197652U (zh) | 一种冷热一体模温机 | |
CN207570372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器 | |
CN205933909U (zh) | 一种冷却淬火油的装置 | |
CN205933755U (zh) |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中的冷却系统 | |
CN106621428A (zh) | 一种处理腐蚀性高温废水的蒸馏装置 | |
CN202993901U (zh) | 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过程使用的废热吸收塔 | |
CN221156606U (zh) | 一种spg工艺中不凝气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3855417U (zh) | 云母煅烧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