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0468U -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0468U CN207970468U CN201820242295.7U CN201820242295U CN207970468U CN 207970468 U CN207970468 U CN 207970468U CN 201820242295 U CN201820242295 U CN 201820242295U CN 207970468 U CN207970468 U CN 2079704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mvr
- outlet
- pump
- he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612 desal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05 fresh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1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属于工业蒸发或浓缩技术领域。包括进水泵、换热器、进水阀、循环水泵、蒸发器、补偿加热装置、MVR蒸汽压缩机和出水泵等。利用MVR蒸汽压缩机对二次蒸汽进行余热回收利用,采用补偿加热装置为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的启动和正常稳定运行提供外部热源,解决了现有MVR蒸发浓缩系统的启动问题,以及无法做到零损耗导致的持续性差的问题,也解决了直接接入生蒸汽导致的不同压力的蒸汽混合和切换不便等弊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MV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持续性、可靠性和效率。整个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能量需求少、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特别是一种带有外部能量补偿的MVR蒸发或浓缩系统。属于工业蒸发或浓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MVR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废水处理领域、制盐领域、乳液浓缩领域、造纸业以及蒸馏领域等。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蒸汽浓缩、蒸发结晶、低温蒸发等工艺过程,而溶液的浓缩、结晶等大多是采用工业蒸汽实现,传统的蒸发器如单效或多效蒸发器存在着热效率低、功耗大、运行成本高、浪费资源等一系列不足。
MVR蒸发器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将低温、低压的的蒸汽进行压缩,产生高温、高压、热焓高的蒸汽,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能源的需求。但是MVR蒸发系统一方面在没有初始外源蒸汽的情况下无法启动,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做到零损耗,在蒸汽量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维持蒸发系统的持续工作。现有的相关专利中多数回避这一问题,少数采用生蒸汽与MVR蒸汽压缩机出口并联的方法,则又存在不同压力的蒸汽混合和切换不便等弊端,使得MVR系统工作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靠性等都受到较大影响,严重时甚至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采用补偿加热装置为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的启动和正常稳定运行提供外部热源,有效提高了MV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靠性。整个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能量需求少、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包括进水泵(1)、换热器(2)、进水阀(3)、循环水泵(4)、蒸发器(5)、补偿加热装置(6)、MVR蒸汽压缩机(7)、出水泵(8)。
料液首先经进水泵(1)进入换热器(2)与冷凝水换热,料液温度升高,冷凝水温度降低,对料液进行预热处理,随后经进水阀(3)进入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并在蒸发器(5)中开始蒸发过程,进水阀(3)可采用比例阀,根据需求调节水量。
循环水泵(4)置于蒸发器(5)上,使料液能够循环蒸发,此过程中循环水泵(4)强制对蒸发器(5)内的料液进行循环,控制料液的浓度。
由于MVR的理论基础是波义耳定律,即PV/T = K,其含义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为常数,也就意味着当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时,气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根据此原理,当稀薄的二次蒸汽在经体积压缩后其温度会随之升高,从而实现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则料液蒸发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MVR蒸汽压缩机(7)压缩,得到温度和压力升高的二次蒸汽,送回蒸发器(5)对料液加热使其蒸发,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从而有效回收蒸汽中所含大量潜热,释放出潜热后变为冷凝水,经出水泵(8)送入换热器(2)为进水泵(1)送入的料液进行预热,热的冷凝水与新进料液进行换热,对整个系统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系统效率、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在一开始启动时,必须先有蒸汽,所以所述系统启动时,采用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料液进行蒸发。采用补偿加热装置为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提供外部热源,解决了现有MVR蒸发浓缩系统的启动问题。当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料液产生足够的二次蒸汽、能够维持MVR蒸汽压缩机(7)正常工作时,停止采用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在理想状态下,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没有能量损失,仅靠维持MVR蒸汽压缩机(7)运行的电能所补充的能量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连续地运行下去。
但是,实际运行时,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或多或少总是有能量损失的,仅依靠维持MVR蒸汽压缩机(7)运行的电能不足以完全补充这些能量损失,就会导致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蒸汽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停止运行。因此,所述系统运行中,当MVR蒸汽压缩机(7)循环压缩利用的二次蒸汽量不足时,启动补偿加热装置(6)为所述系统补充能量,解决了现有MVR蒸发浓缩系统无法做到零损耗导致的持续性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直接接入生蒸汽导致的不同压力的蒸汽混合和切换不便等弊端,从而有效提高了MV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持续性、可靠性和效率。
所述的蒸发器(5)包括进水口(501)、喷淋头(502)、冷凝水出水口(503)、蒸汽入口(504)、上水箱(505)、列管(506)、加热室(507)、浓料液出水口(508)、下水箱(509)、出水口(510)、蒸汽出口(511)。
进水口(501)一端与喷淋头(502)相连接并置于上水箱(505)内,其另一端与循环水泵(4)一端相连接,循环水泵(4)的另一端与经出水口(510)下水箱(509)相连,同时下水箱(509)经蒸汽出口(511)与MVR蒸汽压缩机(7)相连,列管(506)排列在加热室(507)内,接收喷淋头(502)喷洒的料液,安装在加热室(507)上的蒸汽入口(504)与MVR蒸汽压缩机(7)相连接。冷凝水出水口(503)置于加热室(507)底部,将冷凝水送出,浓料液出水口(508)置于下水箱(509)底部,将浓料液排出。
MVR蒸发系统启动时,料液送入补偿加热装置(6)中进行加热,首先在蒸发器(5)的下水箱(509)中开始产生二次蒸汽,MVR蒸汽压缩机(7)启动,将产生的二次蒸汽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送到蒸发器(5)的加热室(507)内为列管(506)内流过的料液加热,进行余热利用;循环水泵(4)将待蒸发料液经进水口(501)送入喷淋头(502),喷淋头(502)将待蒸发料液向列管(506)喷洒,提高换热蒸发效果。
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采用电加热方式或蒸汽加热方式,包括进端(601)、出端(602)和加热元件(603),加热元件(603)置于进端(601)和出端(602)之间,位于被加热料液中,为待加热料液进行加热,一方面为MVR蒸发系统的启动提供初始外源蒸汽,另一方面由于MVR蒸发系统是无法维持0损耗运行的,在蒸汽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为MVR蒸发系统补充足够的能量,以维持MVR蒸发系统的稳定运行。
若采用电加热方式,进端(601)和出端(602)分别与电源连接,加热元件(603)为电加热元件,通电后发热,为下水箱(509)内的料液进行加热,电加热启停方便,无需外引设备,可直接操作,对工作环境要求低。
若采用蒸汽加热方式,进端(601)和出端(602)分别连接外部蒸汽的进出端,加热元件(603)可为盘管,外部蒸汽流经加热元件(603)为下水箱(509)内的料液进行加热。
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可放于下水箱(509)底部,也可与下水箱(509)串联。
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其加热功率可调。MVR蒸汽压缩系统在启动和维持运行时,对补偿加热装置(6)所需的功率不同,启动时为产生初始的蒸汽,要求补偿加热装置(6)大功率运行;随后,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进入正常工作,为维持其稳定运行,仅需补偿加热装置(6)间断或小功率连续运行,补充一部分蒸汽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补偿加热装置为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提供外部热源,解决了现有MVR蒸发浓缩系统的启动问题,以及无法做到零损耗导致的持续性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直接接入生蒸汽导致的不同压力的蒸汽混合和切换不便等弊端,从而有效提高了MV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持续性、可靠性和效率。
2、补偿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方式,整个MVR蒸发浓缩系统运行中完全不需外部生蒸汽,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非常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免维护和无人值守的独立运行,而且电加热方式还具有响应迅速、起停方便、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3、补偿加热装置采用蒸汽加热方式,仅在系统启动和运行中需补充时,通入生蒸汽,且不与原有的蒸汽混合,避免了对MVR系统运行的干扰和切换等,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能量需求少、操作简单。
4、采用补偿加热装置作为外部能源补充,构成MVR单效蒸发浓缩系统,一方面对二次蒸汽进行回收、压缩、再利用,充分利用蒸汽能量,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极大地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需求,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在保证系统蒸发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投资成本,减少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同时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对外部能源的需求少,使得整个系统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MVR蒸发浓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泵、2-换热器、3-进水阀、4-循环水泵、5-蒸发器、6-补偿加热装置、7-MVR蒸汽压缩机、8-淡水出水泵、501-进水口、502-喷淋头、503-冷凝水出水口、504-蒸汽入口、505-上水箱、506-列管、507-加热室、508-浓料液出水口、509-下水箱、出水口(510)、蒸汽出口(511)、601-进端、602-出端、603-加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包括进水泵(1)、换热器(2)、进水阀(3)、循环水泵(4)、蒸发器(5)、补偿加热装置(6)、MVR蒸汽压缩机(7)、出水泵(8)。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海水淡化为例,约20℃海水首先经进水泵(1)进入换热器(2)与冷凝水换热,则海水温度升高约至45℃,随后约45℃海水经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约至80℃,进入蒸发器(5),进入循环蒸发过程,海水蒸发后的汽水混合物分离,蒸汽部分经MVR蒸汽压缩机(7)压缩后,回送给蒸发器(5)进行余热回收利用,约65℃浓海水部分作为废水排出。
蒸汽在蒸发器(5)中用于蒸发海水,释放出潜热变为冷凝水,温度降低约至70℃,经出水泵(8)送入换热器(2)进行余热利用,冷凝水温度降低约至40℃,并成为最终生产出的淡水。
循环水泵(4)强制对蒸发器(5)内的海水进行循环蒸发,当补偿装置(6)加热海水产生足够的蒸汽,能够维持MVR蒸汽压缩机(7)正常工作时,停止采用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当MVR蒸汽压缩机(7)循环压缩的蒸汽量不足时,启动补偿加热装置(6)补充一部分能量。
为进一步说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所述的蒸发器(5)包括进水口(501)、喷淋头(502)、冷凝水出水口(503)、蒸汽入口(504)、上水箱(505)、列管(506)、加热室(507)、浓料液出水口(508)和下水箱(509)、出水口(510)、蒸汽出口(511),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包括进端(601)、出端(602)和加热元件(603)。
补偿加热装置(6)将下水箱(509)中的待蒸发海水加热约至80℃左右,循环水泵(12)将约80℃海水经进水口(501)送入喷淋头(502),向列管(506)内喷洒,同时MVR蒸汽压缩机(7)将压缩后的蒸汽送入加热室(507)用于蒸发向列管(506)内的海水,浓海水和新生蒸汽进入下水箱(509),冷凝水经冷凝水出水口(503)送出,完成海水淡化过程。
若采用电加热方式,进端(601)和出端(602)分别与电源连接,加热元件(603)为电加热元件,通电后发热,为下水箱(509)内的海水进行加热,整个MVR蒸发浓缩系统运行中完全不需外部生蒸汽,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非常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免维护和无人值守的独立运行;而且电加热方式无需外引设备,可直接在海上进行操作,电源可采用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潮汐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对工作环境要求低,同时还具有响应迅速、起停方便、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若采用蒸汽加热方式,进端(601)和出端(602)分别连接外部蒸汽的进出端,加热元件(603)可为盘管,外部蒸汽流经加热元件(603)为下水箱(509)内的海水进行加热。仅在系统启动和运行中需补充时,通入生蒸汽,且不与原有的蒸汽混合,避免了对MVR系统运行的干扰和切换等问题,同时蒸汽加热仍可利用MVR蒸汽压缩技术,对余热回收利用,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不过,此时需要有外部蒸汽引入,设备相对复杂,投资也有所增加。
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所述的补偿加热装置(6)可放于下水箱(509)底部,也可与下水箱(509)串联,其加热功率可调。MVR蒸汽压缩系统在初始启动和维持运行时,对补偿加热装置(6)所需的功率不同,初始启动为产生蒸汽,要求补偿加热装置(6)大功率运行;随后,MVR蒸汽压缩回收利用系统进入正常工作,为维持其稳定运行,仅需补偿加热装置(6)间断或小功率连续运行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泵(1)、换热器(2)、进水阀(3)、循环水泵(4)、蒸发器(5)、补偿加热装置(6)、MVR蒸汽压缩机(7)、出水泵(8);
料液首先经进水泵(1)进入换热器(2)与冷凝水换热,随后经进水阀(3)进入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并在蒸发器(5)中开始蒸发过程;
循环水泵(4)置于蒸发器(5)上,使料液能够循环蒸发;
料液蒸发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MVR蒸汽压缩机(7)压缩得到温度和压力升高的二次蒸汽,送回蒸发器(5)对料液加热使其蒸发,释放出潜热后变为冷凝水,经出水泵(8)送入换热器(2)为进水泵(1)送入的料液进行预热;
所述系统启动时,采用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料液进行蒸发,当产生足够的二次蒸汽、能够维持MVR蒸汽压缩机(7)正常工作时,停止采用补偿加热装置(6)加热;
所述系统运行中,当MVR蒸汽压缩机(7)循环压缩利用的二次蒸汽量不足时,启动补偿加热装置(6)为所述系统补充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5)包括进水口(501)、喷淋头(502)、冷凝水出水口(503)、蒸汽入口(504)、上水箱(505)、列管(506)、加热室(507)、浓料液出水口(508)、下水箱(509)、出水口(510)、蒸汽出口(511);
进水口(501)一端与喷淋头(502)相连接并置于上水箱(505)内,其另一端与循环水泵(4)一端相连接,循环水泵(4)的另一端经出水口(510)与下水箱(509)相连,同时下水箱(509)经蒸汽出口(511)与MVR蒸汽压缩机(7)相连;
列管(506)排列在加热室(507)内,接收喷淋头(502)喷洒的料液,安装在加热室(507)上的蒸汽入口(504)与MVR蒸汽压缩机(7)相连接;
冷凝水出水口(503)置于加热室(507)底部,将冷凝水送出,浓料液出水口(508)置于下水箱(509)底部,将浓料液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加热装置(6)采用电加热方式或蒸汽加热方式,包括进端(601)、出端(602)和加热元件(603),加热元件(603)位于被加热料液中,且加热功率可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42295.7U CN207970468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42295.7U CN207970468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0468U true CN207970468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6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422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0468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0468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0965A (zh) * | 2018-12-19 | 2019-06-07 | 湖北蔚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系统 |
CN110393934A (zh) * | 2019-08-21 | 2019-11-01 |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Mvr循环蒸发系统及蒸发方法 |
CN110523093A (zh) * | 2019-08-26 | 2019-12-03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硼酸蒸发系统 |
CN111285422A (zh) * | 2020-02-15 | 2020-06-16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集成式mvr蒸发浓缩装置 |
CN113963832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用于放射性废液处理的热泵蒸发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4014394A (zh) * | 2021-11-05 | 2022-02-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废液热泵蒸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介质 |
-
2018
- 2018-02-11 CN CN201820242295.7U patent/CN2079704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0965A (zh) * | 2018-12-19 | 2019-06-07 | 湖北蔚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系统 |
CN110393934A (zh) * | 2019-08-21 | 2019-11-01 |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Mvr循环蒸发系统及蒸发方法 |
CN110393934B (zh) * | 2019-08-21 | 2021-06-01 |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Mvr循环蒸发系统及蒸发方法 |
CN110523093A (zh) * | 2019-08-26 | 2019-12-03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硼酸蒸发系统 |
CN111285422A (zh) * | 2020-02-15 | 2020-06-16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集成式mvr蒸发浓缩装置 |
CN111285422B (zh) * | 2020-02-15 | 2022-04-12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集成式mvr蒸发浓缩装置 |
CN114014394A (zh) * | 2021-11-05 | 2022-02-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废液热泵蒸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介质 |
CN113963832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用于放射性废液处理的热泵蒸发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3963832B (zh) * | 2021-11-30 | 2023-10-27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用于放射性废液处理的热泵蒸发处理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70468U (zh) | 一种mvr蒸发浓缩系统 | |
CN105923675B (zh) | 一种热泵蒸发耦合多效蒸发的海水淡化装置 | |
CN108644747B (zh) | 一种利用印染废水余热产生中压高温蒸汽系统 | |
CN102219273B (zh) | 太阳能热压缩式压汽蒸馏水净化装置 | |
CN108159719A (zh) | 一种节能高效的mvr蒸发浓缩系统 | |
CN207943899U (zh) | 一种mvr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2336448B (zh) | 盐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11595081U (zh) | 一种液体重力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 | |
CN103951005A (zh) | 零排放多技术耦合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6540471A (zh) | 一种采用三效蒸发工艺浓缩沼液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11796A1 (zh) |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太阳能吸收式热泵补偿储层热量的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采系统 | |
CN113417703B (zh) | 太阳能湿氦气透平循环电水盐三联产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 |
CN201914937U (zh) | 一种多级换热的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2358628B (zh) | 低能耗压力喷雾脱盐装置及方法 | |
CN201834781U (zh) | 单级真空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1660457U (zh) | 新型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4151180U (zh) | 一种高效机械蒸汽再压缩海水淡化装置 | |
CN108275738A (zh) | 基于新能源发电的mvr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8310787A (zh) | 带有外部能量补偿的mvr系统 | |
CN205783969U (zh) | 一种基于膜渗透分离技术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 |
CN2480355Y (zh) | 横管降膜蒸发内回热式海水淡化机 | |
CN108706668B (zh) | 一种多模式加热汽源的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5944399A (zh) | 硫酸法钛白钛液的浓缩方法及其浓缩装置 | |
CN202284171U (zh) |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1755417U (zh) | 碱蒸发站中的二次废蒸汽引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