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7482U -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57482U CN207957482U CN201820116149.XU CN201820116149U CN207957482U CN 207957482 U CN207957482 U CN 207957482U CN 201820116149 U CN201820116149 U CN 201820116149U CN 207957482 U CN207957482 U CN 207957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croquet
- hall
- hall door
- gantry cr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所述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门球、第二门球、连接杆、厅门门锁和锁钩;所述第一门球固定连接在与一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所述第二门球通过一支撑件可转动连接于与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且第一、第二门球位于第一、第二摆杆之间,第一、第二门球的各自中心与系合装置中心为同一高度;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门球的中心,另一端连接至厅门门锁;所述厅门门锁设置在与系合装置同侧的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设置在另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与所述开门装置的厅门门锁处于相互脱离状或相互锁扣状。所述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开门装置无法应对同一台电梯有不同开门高度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电梯用的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电梯规范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7.7.1条款中要求“在使用机械方式驱动轿门和厅门同时动作的情况下,开锁区域可增加到不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的0.35米”。现有使用机械方式驱动轿门和厅门同时动作的情况下,轿厢侧和厅门侧开锁装置均安装在固定位置,不同层站均采用统一高度尺寸,因此,在同一个井道内只能对固定开门高度开门。
由于现有使用轿厢侧和厅门侧的开门装置相关部件均为固定高度,因此,在一个电梯井道有层高不同的情况下若客户需要对不同层高时采用不同的开门高度是无法应对的。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开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开门装置无法应对同一台电梯有不同开门高度的情况,为同一台电梯有不同的开门高度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适用于一安装在一井道内的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一轿门,所述轿门与设置在所述井道侧壁的一厅门相对设置;在轿门顶部的轿门框架上设置轿门电机、传动装置和两个轿门门吊板;在其中一个轿门门吊板上设置一系合装置,所述系合装置包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且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轿门门吊板上;在厅门顶部的厅门框架上设置两个厅门门吊板;所述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门球、第二门球、连接杆、厅门门锁和锁钩;所述第一门球固定连接在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所述第二门球通过一支撑件可转动连接于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且所述第一门球和所述第二门球位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之间,第一门球和第二门球的各自中心均与所述系合装置中心为同一高度;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门球的中心,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厅门门锁;所述厅门门锁设置在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设置在另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与所述开门装置的厅门门锁处于相互脱离状或相互锁扣状;当开门时,所述轿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轿门门吊板沿开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与所述第二摆杆相接触而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厅门门锁做旋转运动,与所述锁钩相脱离;当关门时,所述轿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轿门门吊板沿关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与所述第二摆杆相分离而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厅门门锁旋转恢复至初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与所述锁扣锁扣在一起时第二门球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与所述锁扣脱离时第二门球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一门球相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门球而带动相应的厅门门吊板移动,在厅门关闭过程中,所述锁钩与具有斜坡状的厅门门锁顶部相接触并最终与所述厅门门锁锁扣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厅门门锁的旋转角度范围6度至7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较高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一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为一预设长度阈值;当较低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二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长度阈值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长度为7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运动中心与两个厅门的对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 163.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门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通过一螺栓安装在所述厅门门吊板,所述第二门球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是由碳钢Q235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开门装置可以在两种及以上开门高度时,最高开门高度采用预设的门锁结构,对其他开门高度则通过调节连接杆长度来保证顺利开关门,从而使得不同开门高度时开锁位置均在同一高度位置,以至于该结构可以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需求,且无需对轿厢侧的系合装置其位置进行变更及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电梯中安装开门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门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门侧的系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厅门侧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所述开门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厅门侧;
图5是图4所示的开门装置中的厅门门锁发生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开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所述开门装置适用于一安装在一井道30内的电梯10,所述电梯10包括轿门11。
在所述井道30侧壁设置厅门20,所述厅门20与所述轿门11相对设置,在所述轿门11的顶部设置轿门框架12,在所述轿门框架12上设置轿门电机121、传动装置122和两个轿门门吊板123,参见图2。
在其中一个轿门门吊板123上设置一系合装置124,所述系合装置124包括第一摆杆 1241和第二摆杆1242,且所述第一摆杆1241和所述第二摆杆124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轿门门吊板123上。在下文的描述中,将以系合装置124设置在左侧轿门门吊板123(从轿门侧来看)为例。
所述开门装置设置在与系合装置124同侧的厅门门吊板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门装置设置在右厅门门吊板21上(从厅门侧来看)。
所述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门球212、第二门球211、连接杆213、厅门门锁214和锁钩215,可参见图6所示。
所述第一门球212固定连接在右侧的厅门门吊板21上,所述第二门球211通过一支撑件可转动连接于右侧的厅门门吊板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门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底板 216,所述安装底板216通过一螺栓安装在所述厅门门吊板21上,所述第二门球211通过一轴承2161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216上。
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门球212和第二门球211位于所述第一摆杆1241和所述第二摆杆1242之间。由于在不同开门高度时(即针对较高厅门和较低厅门),轿门底部与厅门底部需要保持齐平,相应地会导致不同开门高度(如图1所示的L,其中L表示开门高度,即厅门底部至井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开门距离)的厅门侧厅门门顶的高度会不同。为此,需要使得不同开门高度的厅门侧厅门门顶的高度相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门球212的中心、所述第二门球211的中心均与所述系合装置的中心为同一高度,其中所述系合装置的中心的高度为开门高度和固定预设值之和,此处,固定预设值为206mm。要满足上述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在所述开门装置中设有连接杆213来实现的。
所述连接杆21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门球211的中心,所述连接杆213的另一端连接至厅门门锁214。当较高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一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为一预设长度阈值;当较低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二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长度阈值之和。例如,较高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一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为70mm,那么较低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二高度时,则需要对连接杆进行调节,使得其长度变为(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高度)+70mm,从而能够实现第二门球211 的中心与系合装置124的中心重合。另外,所述连接杆21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门球211 的中心至门球运动中心2161的距离。
所述连接杆是由碳钢Q235材料制成,从而保证提供给第二门球211的作用力。
当开门时,所述轿门电机121通过传动装置122(例如皮带)来控制轿门门吊板123沿开门方向移动,所述系合装置124也相应地移动。这样,设置在所述系合装置124上的所述第一摆杆1241和第二摆杆1242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211与所述第二摆杆1242 相接触,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摆杆124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门球211受到第二摆杆1242的作用力而绕着门球运动中心2161(即绕着轴承)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门球211通过所述连接杆213带动所述厅门门锁214做相应的旋转运动,与所述锁钩215相脱离。其中,门球运动中心2161为所述安装底板216上的轴承所在的位置,第一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214与所述锁扣215锁扣在一起时第二门球211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214与所述锁扣215脱离时第二门球211所在的位置。当所述厅门门锁214与所述锁扣215相互脱离时,两者随着所在的厅门吊板21的移动而沿相反方向移动且互不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厅门门锁214的旋转角度范围6度至7度。其中,当所述厅门门锁214旋转6度时,刚好与锁钩脱离。优选地,当所述厅门门锁214旋转7 度时,所述厅门门锁214与锁钩215脱离且有一定间距,从而避免机械运动中所存在的一定偏差,保证所述厅门门锁214与锁钩215顺利脱离。
同样,当关门时,所述轿门电机121通过传动装置122控制轿门门吊板123沿关门方向移动,所述系合装置124也相应地移动。这样,设置在所述系合装置124上的所述第一摆杆1241和第二摆杆1242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211与所述第二摆杆1242相分离而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杆213带动所述厅门门锁214旋转恢复至初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214与所述锁扣锁215扣在一起时第二门球 211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214与所述锁扣215脱离时第二门球211所在的位置。
所述第一摆杆1241与第一门球212相接触,由于所述第一门球212是固定连接于厅门门吊板21上,因此,所述第一摆杆1241在接触第一门球212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门球212带动相应的厅门门吊板21移动。
在厅门关闭过程中,所述锁钩215与厅门门锁214具有斜坡状的顶部相接触,由于厅门门锁顶部与锁钩215相接触的位置在一斜坡边上,因此,当所述锁钩仍然受到之前的作用力时,锁钩会沿斜坡边继续运动,并最终与所述厅门门锁214锁扣在一起。
另外,所述门锁运动中心2141(即一轴承所在的位置)与两个厅门的对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为163.5mm,且与厅门底部之间的距离为L+L2,其中L2为门锁运动中心至井道底部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适用于一安装在一井道内的电梯,
所述电梯包括轿门,所述轿门与设置在所述井道侧壁的厅门相对设置;
在轿门顶部的轿门框架上设置轿门电机、传动装置和两个轿门门吊板;
在其中一个轿门门吊板上设置一系合装置,所述系合装置包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且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轿门门吊板上;
在厅门顶部的厅门框架上设置两个厅门门吊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门球、第二门球、连接杆、厅门门锁和锁钩;
所述第一门球固定连接在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所述第二门球通过一支撑件可转动连接于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厅门门吊板上,且所述第一门球和所述第二门球位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之间,第一门球和第二门球的各自中心均与所述系合装置中心为同一高度;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门球的中心,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厅门门锁;
所述厅门门锁设置在与所述系合装置同侧的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设置在另一厅门门吊板上,所述锁钩与所述开门装置的厅门门锁处于相互脱离状或相互锁扣状;
当开门时,所述轿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轿门门吊板沿开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与所述第二摆杆相接触而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厅门门锁做旋转运动,与所述锁钩相脱离;
当关门时,所述轿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轿门门吊板沿关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也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门球与所述第二摆杆相分离而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厅门门锁旋转恢复至初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与所述锁扣锁扣在一起时第二门球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厅门门锁与所述锁扣脱离时第二门球所在的位置;
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一门球相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门球而带动相应的厅门门吊板移动,在厅门关闭过程中,所述锁钩与具有斜坡状的厅门门锁顶部相接触并最终与所述厅门门锁锁扣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厅门门锁的旋转角度范围6度至7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较高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一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为一预设长度阈值;当较低厅门的高度为一第二高度时,其对应的连接杆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长度阈值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长度为7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运动中心与两个厅门的对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6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通过一螺栓安装在所述厅门门吊板,所述第二门球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是由碳钢Q235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16149.XU CN207957482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16149.XU CN207957482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57482U true CN207957482U (zh) | 2018-10-12 |
Family
ID=63734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16149.XU Active CN207957482U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5748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127A (zh) * | 2020-01-19 | 2020-05-19 |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两种不同高度的门洞的电梯结构 |
CN113942913A (zh) * | 2021-09-27 | 2022-01-18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门机、电梯轿厢及电梯开关门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1-24 CN CN201820116149.XU patent/CN2079574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127A (zh) * | 2020-01-19 | 2020-05-19 |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两种不同高度的门洞的电梯结构 |
CN113942913A (zh) * | 2021-09-27 | 2022-01-18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门机、电梯轿厢及电梯开关门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7953B (zh) |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异步门刀装置 | |
US3065826A (en) | Entranceway apparatus and closure means for elevators | |
CN103935873B (zh) | 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 | |
CN105752789B (zh) | 具有自救缓降功能的轿厢 | |
CN203359737U (zh) |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异步门刀装置 | |
CN201842558U (zh) | 一种电梯门刀轿门锁装置 | |
CN207957482U (zh) | 一种应对不同开门高度的开门装置 | |
KR101351329B1 (ko) | 차량 차단기용 게이트 바의 구동장치 | |
CN205802734U (zh) | 施工升降机翻板门 | |
CN105035921A (zh) |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的门刀 | |
CN200940381Y (zh) | 电梯轿门锁 | |
CN101117194A (zh) | 电梯层门门锁装置 | |
CN101117870A (zh) | 电梯轿门锁 | |
CN203833441U (zh) | 一种用于电梯的带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 | |
CN203865797U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层门的锁紧工具 | |
CN212668914U (zh) | 一种施工电梯出料门自动化翻转板 | |
CN212957191U (zh) | 一种高度可升降的钢结构厂房 | |
CN104003273A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层门的锁紧工具 | |
CN104003271A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层门的锁紧机构 | |
CN204897123U (zh) |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的门刀 | |
CN111675071A (zh) | 转轴式轿门厅门自动连锁开闭系统 | |
CN203865798U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层门的锁紧装置 | |
CN201240747Y (zh) | 电梯门刀门锁装置 | |
CN201087061Y (zh) | 电梯层门门锁装置 | |
CN212475730U (zh) | 转轴式轿门厅门自动连锁开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