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9459U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39459U CN207939459U CN201820411399.6U CN201820411399U CN207939459U CN 207939459 U CN207939459 U CN 207939459U CN 201820411399 U CN201820411399 U CN 201820411399U CN 207939459 U CN207939459 U CN 2079394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housing
- power generation
- gear
- plate
- turn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上表面设有转盘,转盘的下表面中心设有短轴,该短轴下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外壳内部,短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外壳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上下转动,以此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上下角度,通过直线电机可以带动防雨外壳移动,以此可以装置进行遮挡,以此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移动方便,不但可以追随太阳移动,使得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为了使光伏发电装置得到最大功率输出,必须结合建设地点的地理、气候及太阳能资源条件,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以一定的朝向进行安装,以保证太阳能电池获取最多的光照资源,如果太阳能电池能够时刻正对太阳,则其发电效率就会达到最佳状态,而目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固定方式大部分采用固定在地面上或屋顶,因其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并且移动不放便,因此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移动方便,不但可以追随太阳移动,使得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上表面设有转盘,转盘的下表面中心设有短轴,该短轴下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外壳内部,短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外壳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气缸伸缩杆,气缸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L型板,L型板的上表面通过转动连接座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表面与L型板的一侧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上表面一端设有阳光传感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气泵,气泵的出口通过导管与气缸伸缩杆的进口连接,支撑外壳的内部底面设有蓄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阳光传感器和蓄电池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气泵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外壳的下表面四角焊接有连接脚柱,连接脚柱的下端设有导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镶嵌有外部接口,外部接口双向电连接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一侧设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之间设有防雨外壳,直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上设置了电机,通过电机可以带动转盘转动,通过转盘转动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转动,通过气缸伸缩杆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上下移动,使得更加调节更加方便,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上下转动,以此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上下角度,通过直线电机可以带动防雨外壳移动,以此可以装置进行遮挡,以此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移动方便,不但可以追随太阳移动,使得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雨外壳、2太阳能光伏发电板、3滑动凹槽、4转动板、5阳光传感器、6气缸伸缩杆、7转盘、8导轮、9外部接口、10 PLC控制器、11支撑外壳、12气泵、13转动连接座、14 L型板、15电动伸缩杆、16直线电机、17连接柱、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电机、21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支撑外壳11,支撑外壳11的上表面设有转盘7,转盘7的下表面中心设有短轴,该短轴下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外壳11内部,短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齿轮18,支撑外壳1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转盘7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气缸伸缩杆6,气缸伸缩杆6的伸缩端设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表面通过转动连接座13连接有转动板4,转动板4的下表面与L型板14的一侧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转动板4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通过电机20可以带动转盘7转动,通过转盘7转动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转动,通过气缸伸缩杆6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移动,使得更加调节更加方便,通过电动伸缩杆15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转动,以此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下角度,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表面一端设有阳光传感器5,通过阳光传感器5可以对光照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更加方便,转盘7的上表面设有气泵12,气泵12的出口通过导管与气缸伸缩杆6的进口连接,支撑外壳11的内部底面设有蓄电池21,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21的输入端,支撑外壳11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连接阳光传感器5和蓄电池21的输出端,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20、气泵12和电动伸缩杆15的输入端,支撑外壳11的下表面四角焊接有连接脚柱,连接脚柱的下端设有导轮8,通过导轮8使得移动装置更加方便,支撑外壳11的一侧镶嵌有外部接口9,外部接口9双向电连接PLC控制器10,通过外部接口9可以和外部设备连接,以此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转动板4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凹槽3,滑动凹槽3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直线电机16,直线电机16的一侧设有连接柱17,两个连接柱17之间设有防雨外壳1,直线电机1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PLC控制器10控制直线电机16、外部接口9、阳光传感器5、电机20、气泵12和电动伸缩杆15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线电机16可以带动防雨外壳1移动,以此可以装置进行遮挡,以此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移动方便,不但可以追随太阳移动,使得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在使用时:通过阳光传感器5对光照进行检测,通过阳光传感器5将检测的数据发送到PLC控制器10内,PLC控制器10控制电机20带动转盘7转动,通过转盘7转动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转动,通过气缸伸缩杆6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移动,通过电动伸缩杆15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转动,以此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下角度,以此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正对阳光,在下雨的时,通过直线电机16可以带动防雨外壳1移动,以此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20可以带动转盘7转动,通过转盘7转动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转动,通过气缸伸缩杆6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移动,使得更加调节更加方便,通过电动伸缩杆15可以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下转动,以此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下角度,通过直线电机16可以带动防雨外壳1移动,以此可以装置进行遮挡,以此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移动方便,不但可以追随太阳移动,使得发电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支撑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11)的上表面设有转盘(7),转盘(7)的下表面中心设有短轴,该短轴下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外壳(11)内部,短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齿轮(18),所述支撑外壳(1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所述转盘(7)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气缸伸缩杆(6),气缸伸缩杆(6)的伸缩端设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表面通过转动连接座(13)连接有转动板(4),转动板(4)的下表面与L型板(14)的一侧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转动板(4)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表面一端设有阳光传感器(5),所述转盘(7)的上表面设有气泵(12),气泵(12)的出口通过导管与气缸伸缩杆(6)的进口连接,支撑外壳(11)的内部底面设有蓄电池(21),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21)的输入端,所述支撑外壳(11)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连接阳光传感器(5)和蓄电池(21)的输出端,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20)、气泵(12)和电动伸缩杆(15)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11)的下表面四角焊接有连接脚柱,连接脚柱的下端设有导轮(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11)的一侧镶嵌有外部接口(9),外部接口(9)双向电连接PLC控制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4)的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凹槽(3),滑动凹槽(3)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直线电机(16),直线电机(16)的一侧设有连接柱(17),两个连接柱(17)之间设有防雨外壳(1),直线电机(1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11399.6U CN207939459U (zh) | 2018-03-26 | 2018-03-26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11399.6U CN207939459U (zh) | 2018-03-26 | 2018-03-26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39459U true CN207939459U (zh) | 2018-10-02 |
Family
ID=6365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11399.6U Active CN207939459U (zh) | 2018-03-26 | 2018-03-26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39459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7860A (zh) * | 2018-11-20 | 2019-04-05 | 正镶白旗利泽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折叠钻井机 |
CN109828004A (zh) * | 2019-02-20 | 2019-05-31 | 嘉兴勤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土壤检测用湿度传感器 |
CN110149089A (zh) * | 2019-04-03 | 2019-08-20 | 合肥博冠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高效太阳能光伏支架 |
CN110454998A (zh) * | 2019-09-11 | 2019-11-1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自动清理灰尘和积雪的太阳能光伏板 |
CN112865695A (zh) * | 2021-01-09 | 2021-05-28 | 赖家昙 | 一种光伏发电照明系统 |
-
2018
- 2018-03-26 CN CN201820411399.6U patent/CN2079394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7860A (zh) * | 2018-11-20 | 2019-04-05 | 正镶白旗利泽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折叠钻井机 |
CN109828004A (zh) * | 2019-02-20 | 2019-05-31 | 嘉兴勤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土壤检测用湿度传感器 |
CN110149089A (zh) * | 2019-04-03 | 2019-08-20 | 合肥博冠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高效太阳能光伏支架 |
CN110454998A (zh) * | 2019-09-11 | 2019-11-1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自动清理灰尘和积雪的太阳能光伏板 |
CN112865695A (zh) * | 2021-01-09 | 2021-05-28 | 赖家昙 | 一种光伏发电照明系统 |
CN112865695B (zh) * | 2021-01-09 | 2022-07-01 | 济南锐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发电照明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39459U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
CN203594175U (zh) | 太阳能阳雨篷 | |
CN208477383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定位装置 | |
CN207732696U (zh) | 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装置 | |
CN107769711A (zh) | 一种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09842360A (zh) | 一种高效发电光伏太阳能装置 | |
CN207200641U (zh) | 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 | |
CN203608144U (zh) | 一种太阳能支架 | |
CN205430143U (zh) | 一种建筑屋顶太阳能供电装置 | |
CN209283152U (zh) | 一种用于可调角度的光伏阵列支架 | |
CN110529808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节能型路灯 | |
CN105763137A (zh) | 一种采用塔式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 |
CN202954986U (zh) | 灌溉用太阳能水泵装置 | |
CN108900150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防风可调固定支架 | |
CN203689157U (zh) | 一种太阳能板自动朝阳转向器 | |
CN213987276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调节装置 | |
CN202616244U (zh) | 智能跟踪式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 | |
CN107612478A (zh) | 一种节能发电设备 | |
CN212086140U (zh) | 一种提升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光伏装置 | |
CN104748048A (zh) | 一种单轴跟踪的太阳能路灯 | |
CN204390653U (zh) | 一种太阳能电子信息装置 | |
CN204406260U (zh) | 一种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装置 | |
CN209120105U (zh) | 一种电气工程用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 |
CN209782452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工地用节能施工灯 | |
CN203718611U (zh) | 一种单轴跟踪的太阳能路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26300 Wensheng Crossing of Nanto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Guox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300 Wensheng Crossing of Nanto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yuan N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