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0632U -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0632U
CN207920632U CN201820299846.3U CN201820299846U CN207920632U CN 207920632 U CN207920632 U CN 207920632U CN 201820299846 U CN201820299846 U CN 201820299846U CN 207920632 U CN207920632 U CN 207920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r
hydraulic cylinder
trolley
idler wheel
pipe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98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攀
肖育云
张保林
胡柏波
喻磊
吴金坤
王德新
何美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98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0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0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063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上述模板台车中,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纵向排布的内台车,两个内台车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每个内台车均包括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支撑体顶部的顶板、位于所述支撑体两侧的侧模板和位于支撑体底部的第一滚轮,侧模板与支撑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支撑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外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外台车与侧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分别与外台车和侧模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模板台车能够自动完成自身的移动,内台车基本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缩短了修建工期。

Description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能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基于一体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通常采用模板台车进行施工。
然而,目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基本都是靠人工移动的,费时费力,非常影响施工效率,而综合管廊又不适合分期修建,工程量较大,故效率低会使得工期很长,不利于修建。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存在的移动时费时费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包括内台车组件、外台车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纵向排布的内台车,两个所述内台车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台车之间距离的第一液压缸。
每个所述内台车均包括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支撑体顶部的顶板、位于所述支撑体两侧的两个侧模板和位于所述支撑体底部的第一滚轮,所述侧模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侧模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距离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滚轮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支撑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高度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能够压缩至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位置,所述第三液压缸还能够伸长至底部低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位置;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模板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一组连接板组件,每组所述连接板组件均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侧模板和所述顶板铰接。
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外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外台车与所述侧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外台车和所述侧模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支撑体包括主支撑体和位于所述主支撑体两侧的两个侧支撑体。
所述主支撑体上竖向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主支撑体竖向长度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均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分别位于所述侧支撑体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侧支撑体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且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支撑体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顶板包括主顶板和设置在所述主顶板两侧的两个侧顶板,所述主顶板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顶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主顶板分别与两个侧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支撑体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和设置在每根所述支撑杆上的等腰三脚架,所述等腰三脚架的顶角均朝下设置,且所述等腰三脚架的底边中点和顶角均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等腰三脚架的底边与所述主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所述侧支撑体上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滚轮,且四个所述第一滚轮围成矩形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外台车上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滚轮,且四个所述第二滚轮围成矩形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一滚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组成一组支撑组件,每个所述侧支撑体对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侧支撑体的四角位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为杆状结构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和所述侧模板均为氧化铝合金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主要由内台车组件、外台车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内台车和第一液压缸,每个内台车均包括支撑体、顶板、两组连接板组件、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两个侧模板和位于支撑体底部的第一滚轮,每个外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外台车与侧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顶板固定在支撑体的顶部,两个侧模板位于支撑体的两侧,两组连接板组件分别设置在顶板与两个侧模板之间,以形成模板整体。两个内台车沿纵向方向排布,并将第一液压缸均设置在两个内台车之间,以利用第一液压缸的压缩或伸长来调节两个内台车之间的距离;将第二液压缸设置在两个侧模板与支撑体之间,以利用第二液压缸的压缩或伸长来调节两个侧模板与支撑体之间的距离;第一滚轮和第三液压缸均设置在支撑体的底部,其中第一滚轮的轮轴横向设置,第三液压缸能在竖直方向压缩或伸长以调整顶板的高度即顶板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描述,将综合管道需要延伸施工的一端定义为前端;当需要移动内台车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时,先将连接外台车和侧模板的连接件拆开,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位于处于前端的内台车(以下将该内台车称为前端内台车,并将另一内台车定义为后端内台车)上的第二液压缸压缩,使得前端内台车上的侧模板能脱离综合管廊的内壁;同时,控制模块还能控制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三液压缸压缩,使得第三液压缸的底部离地,第一滚轮着地,支撑体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前端内台车上的支撑体顶部的顶板脱离综合管道的顶部内壁;此时,后端内台车上的第三液压缸处于着地状态,第一滚轮处于离地状态;在此基础上,控制模块能控制第一液压缸伸长,因后端内台车上的第一滚轮离地无法移动,而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一滚轮着地可以滚动,故前端内台车可相对后端内台车向前移动直到前端内台车到达指定位置。此时,控制模块可控制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三液压缸伸长,使得第三液压缸的底部着地,第一滚轮离地,支撑体的高度升高,使得前端内台车上的支撑体顶部的顶板到达指定位置;同时,通过操纵控制模块来伸长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二液压缸,使得侧模板到达指定位置。
之后,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后端内台车上的第三液压缸压缩,使得第三液压缸的底部离地,第一滚轮着地,支撑体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后端内台车上的支撑体顶部的顶板脱离综合管道的顶部内壁;之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液压缸压缩,因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一滚轮离地无法移动,而前端内台车上的第一滚轮着地可以滚动,故后端内台车可向靠近前端内台车的方向移动,直到指定位置;然后,恢复后端内台车的支撑状态,以使得在之后施工时,内台车组件不会随意移动。
为了配合内台车组件的位置,可直接推动外台车,外台车上的第二滚轮开始滚动,使得外台车到达与内台车组件对应的位置;此时,可将连接件分别与外台车和侧模板连接起来,以使得整个模板台车的结构能够稳定存在。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能够自动完成自身的移动,内台车基本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缩短了修建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台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台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内台车;11-支撑体;111-主支撑体;1111-支撑杆;1112-等腰三脚架;112-侧支撑体;113-第四液压缸;114-连接杆;12-顶板;121-主顶板;122-侧顶板;13-侧模板;14-第一滚轮;15-第二液压缸;16-第三液压缸;17-连接板组件;2-第一液压缸;3-外台车;31-第二滚轮;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包括内台车组件、外台车3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纵向排布的内台车1,两个所述内台车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台车1之间距离的第一液压缸2。
每个所述内台车1均包括支撑体11、固定在所述支撑体11顶部的顶板12、位于所述支撑体11两侧的两个侧模板13和位于所述支撑体11底部的第一滚轮14,所述侧模板13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侧模板13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距离的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一滚轮14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支撑体1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11高度的第三液压缸16,所述第三液压缸16能够压缩至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滚轮14的位置,所述第三液压缸16还能够伸长至底部低于所述第一滚轮14的位置;所述顶板12与所述侧模板13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一组连接板组件17,每组所述连接板组件17均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侧模板13和所述顶板12铰接。
所述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二液压缸15和所述第三液压缸1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外台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31,所述第二滚轮31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外台车3与所述侧模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分别与所述外台车3和所述侧模板13可拆卸连接。
分析上述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结构可知:其要由内台车组件、外台车3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内台车1和第一液压缸2,每个内台车1均包括支撑体11、顶板12、两组连接板组件17、第二液压缸15、第三液压缸16、两个侧模板13和位于支撑体11底部的第一滚轮14,每个外台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31,外台车3与侧模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顶板12固定在支撑体11的顶部,两个侧模板13位于支撑体11的两侧,两组连接板组件17分别设置在顶板12与两个侧模板13之间,以形成模板整体。两个内台车1沿纵向方向排布,并将第一液压缸2均设置在两个内台车1之间,以利用第一液压缸2的压缩或伸长来调节两个内台车1之间的距离;将第二液压缸15设置在两个侧模板13与支撑体11之间,以利用第二液压缸15的压缩或伸长来调节两个侧模板13与支撑体11之间的距离;第一滚轮14和第三液压缸16均设置在支撑体11的底部,其中第一滚轮14的轮轴横向设置,第三液压缸16能在竖直方向压缩或伸长以调整顶板12的高度即顶板12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描述,将综合管道需要延伸施工的一端定义为前端;当需要移动内台车1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时,先将连接外台车3和侧模板13的连接件4拆开,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位于处于前端的内台车1(以下将该内台车称为前端内台车,并将另一内台车定义为后端内台车)上的第二液压缸15压缩,使得前端内台车1上的侧模板13能脱离综合管廊的内壁;同时,控制模块还能控制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三液压缸16压缩,使得第三液压缸16的底部离地,第一滚轮14着地,支撑体11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前端内台车1上的支撑体11顶部的顶板12脱离综合管道的顶部内壁;此时,后端内台车1上的第三液压缸16处于着地状态,第一滚轮14处于离地状态;在此基础上,控制模块能控制第一液压缸2伸长,因后端内台车1上的第一滚轮14离地无法移动,而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一滚轮14着地可以滚动,故前端内台车1可相对后端内台车1向前移动直到前端内台车1到达指定位置。此时,控制模块可控制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三液压缸16伸长,使得第三液压缸16的底部着地,第一滚轮14离地,支撑体11的高度升高,使得前端内台车1上的支撑体11顶部的顶板12到达指定位置;同时,通过操纵控制模块来伸长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二液压缸15,使得侧模板13到达指定位置。
之后,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后端内台车1上的第三液压缸16压缩,使得第三液压缸16的底部离地,第一滚轮14着地,支撑体11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后端内台车1上的支撑体11顶部的顶板12脱离综合管道的顶部内壁;之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液压缸2压缩,因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一滚轮14离地无法移动,而前端内台车1上的第一滚轮14着地可以滚动,故后端内台车1可向靠近前端内台车1的方向移动,直到指定位置;然后,恢复后端内台车1的支撑状态,以使得在之后施工时,内台车组件不会随意移动。
为了配合内台车组件的位置,可直接推动外台车3,外台车3上的第二滚轮31开始滚动,使得外台车3到达与内台车组件对应的位置;此时,可将连接件4分别与外台车3和侧模板13连接起来,以使得整个模板台车的结构能够稳定存在。
很显然,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能够自动完成自身的移动,内台车1基本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缩短了修建工期。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同时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技术结构关系;例如: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包括内台车组件、外台车3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纵向排布的内台车1,两个所述内台车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台车1之间距离的第一液压缸2。每个所述内台车1均包括支撑体11、固定在所述支撑体11顶部的顶板12、位于所述支撑体11两侧的两个侧模板13和位于所述支撑体11底部的第一滚轮14,所述侧模板13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侧模板13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距离的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一滚轮14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支撑体1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11高度的第三液压缸16,所述第三液压缸16能够压缩至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滚轮14的位置,所述第三液压缸16还能够伸长至底部低于所述第一滚轮14的位置;所述顶板12与所述侧模板13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一组连接板组件17,每组所述连接板组件17均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侧模板13和所述顶板12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二液压缸15和所述第三液压缸1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外台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31,所述第二滚轮31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外台车3与所述侧模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分别与所述外台车3和所述侧模板1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与实施例一中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主要结构相同;但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还涉及了具体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二中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对具体结构有了更多的具体结构特点;例如:增加了一些技术特征,并对支撑体11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有关本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参见图4,在支撑体11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主支撑体111和设置在主支撑体111两侧的两个侧支撑体112;其中,在主支撑体111上竖向设置有用于调节主支撑体111竖向长度的第四液压缸113,并将第四液压缸113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滚轮14和第三液压缸16均至少为两个,以使得能够将第一滚轮14和第三液压缸16分别设置在侧支撑体112的底部。当需要移动内台车1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四液压缸113压缩,从而缩短主支撑体111的竖向高度,以使得第一滚轮14能够顺利着地,从而,达到移动模板台车的目的。
为了加强结构,在两个侧支撑体112之间可设置多个连接杆114,并将多个连接杆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撑体112连接。
参见图3,在顶板12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主顶板121和设置在主顶板121两侧的两个侧顶板122,将主顶板121与主支撑体111固定连接,两个侧顶板122分别与两个侧支撑体112固定连接,并将主顶板121分别与两个侧顶板122固定连接。
在主支撑体111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至少两根支撑杆1111和设置在每根支撑杆1111上的等腰三脚架1112,并将等腰三脚架1112的顶角朝下设置,同时,将等腰三脚架1112的底板中点和顶角均与对应的支撑杆1111固定连接,并将等腰三脚架1112的底边与主顶板121固定连接,显然,采用等腰三脚架1112的结构来支撑主顶板121,能达到加强主支撑体结构和顶板结构的作用。
优选的,在每个侧支撑体112上均设置有四个第一滚轮14,并将四个第一滚轮14围成矩形结构,以使得侧支撑体112能够稳定移动。
优选的,在每个外台车3上均设置有四个第二滚轮31,并将四个第二滚轮31围成矩形结构,以使得外台车3能够稳定移动。
进一步的,将第一滚轮14与第二液压缸15一一对应,并将每个第一滚轮14与对应的第二液压缸15组成一组支撑组件,每个侧支撑体112可对应四组支撑组件,并将四组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侧支撑体112的四角位置,以使得内台车1不管在固定状态还是在移动状态,都能足够稳定。
特别的,将连接件4设置为杆状结构件。
为了延长内台车1的使用寿命,将支撑体11和侧模板13均采用氧化铝合金材料制造,以减小内台车1的重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克服了传统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能够自动完成自身的移动,内台车基本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缩短了修建工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台车组件、外台车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内台车组件包括两个纵向排布的内台车,两个所述内台车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台车之间距离的第一液压缸;
每个所述内台车均包括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支撑体顶部的顶板、位于所述支撑体两侧的两个侧模板和位于所述支撑体底部的第一滚轮,所述侧模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侧模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距离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滚轮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支撑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高度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能够压缩至底部高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位置,所述第三液压缸还能够伸长至底部低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位置;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模板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一组连接板组件,每组所述连接板组件均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侧模板和所述顶板铰接;
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外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轮轴横向设置,所述外台车与所述侧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外台车和所述侧模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体包括主支撑体和位于所述主支撑体两侧的两个侧支撑体;
所述主支撑体上竖向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主支撑体竖向长度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均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液压缸分别位于所述侧支撑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支撑体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且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支撑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主顶板和设置在所述主顶板两侧的两个侧顶板,所述主顶板与所述主支撑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顶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主顶板分别与两个侧顶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和设置在每根所述支撑杆上的等腰三脚架,所述等腰三脚架的顶角均朝下设置,且所述等腰三脚架的底边中点和顶角均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等腰三脚架的底边与所述主顶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支撑体上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滚轮,且四个所述第一滚轮围成矩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台车上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滚轮,且四个所述第二滚轮围成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一滚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组成一组支撑组件,每个所述侧支撑体对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且四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侧支撑体的四角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杆状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和所述侧模板均为氧化铝合金结构件。
CN201820299846.3U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20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846.3U CN207920632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846.3U CN207920632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0632U true CN207920632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984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20632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06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0198A (zh) * 2018-03-05 2018-06-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N110904998A (zh) * 2019-11-28 2020-03-24 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应用于管廊的模板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01975A (zh) * 2019-12-03 2020-05-05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体式双仓管廊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0198A (zh) * 2018-03-05 2018-06-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N108150198B (zh) * 2018-03-05 2023-11-07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N110904998A (zh) * 2019-11-28 2020-03-24 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应用于管廊的模板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04998B (zh) * 2019-11-28 2021-05-07 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应用于管廊的模板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01975A (zh) * 2019-12-03 2020-05-05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体式双仓管廊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0632U (zh)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N103352710B (zh) 一种悬挂翻转式隧道仰拱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8150198A (zh) 用于施工综合管廊的模板台车
CN104695979B (zh) 一种利用高大台车整体横移高大模板的方法
CN109812021A (zh) 一种大跨度焊接球网架的安装方法
CN110284904A (zh) 一种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38078U (zh) 一种综合管廊早拆滑移模板装置
CN207244658U (zh) 预制管节拼装设备
CN201047288Y (zh) 断面可变隧道衬砌台车
CN206285368U (zh) 一种变电检修安全带悬挂装置
CN105113536A (zh) 一种移动式地下结构侧墙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76334A (zh) 预制管节拼装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01190U (zh) 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
CN204867878U (zh) 一种钢格栅模具
CN208684247U (zh) 一种预制节段用吊装装置
CN204752032U (zh) 一种壁行起重机
CN208088804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的登高装置
CN203756190U (zh) 一种适用于人字形分叉隧道的台车装置
CN103615261B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钢模台车及其实现方法
CN207620365U (zh) 临时支撑结构
CN207583391U (zh) 一种二衬堵头钢端模
CN207795270U (zh) 一种便携式台车
CN213806569U (zh) 一种盖挖车站的侧墙可移动支撑模架
CN20671308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ap
CN205100109U (zh) 适应小区率半径隧道的公铁两用架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