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8809U -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68809U CN207868809U CN201720999147.5U CN201720999147U CN207868809U CN 207868809 U CN207868809 U CN 207868809U CN 201720999147 U CN201720999147 U CN 201720999147U CN 207868809 U CN207868809 U CN 2078688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vehicle
- module
- electric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控制模块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受电车辆控制模块,另一端用于连接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断开,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通过实时检测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一旦达到电量的设定值就停止充电,避免了受电车辆电池过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车辆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辆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大众的视野,充电站和充电机的建立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了能源,然而,随着用电量的逐步增加,国家电网对电能的利用采取了分时段计费的方式。但是由于纯电动车辆续驶里程的限制,车辆使用者十分关心车辆由于动力电源耗尽而抛锚的问题。虽然许多车辆制造企业都通过车辆仪表或者其他方式提醒车辆驾驶员电池剩余电量信息和电量过低报警信息,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车辆剩余电量不能满足车辆行驶到充电设施位置,或者驾驶员无意识的把车辆电量耗尽的情况。如果纯电动车去充电站利用充电机充电赶上用电高峰期,将要承受电价高的问题;而且去充电站充电需要面对长距离行驶排队充电,但是现有储存的电量不足以行驶该段距离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移动充电车虽然可以解决车辆救助的问题,但是费用比较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影响车辆使用者对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甚至影响纯电动车辆的使用和推广,有必要开发车对车充电技术,满足车辆在电量耗尽或者电量低至车辆储能装置不能再输出电量的情况下对车辆补充电能的需要,如公开号为“CN105835714A”,名称为“一种车对车充电机和系统以及充电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对车充电的方案,用于解决当一辆车电量耗尽时,采用其他的任意一辆车对其充电,能够满足继续行车需求,该专利首先对充电车辆的自身电量余量(电池SOC)进行判断,若电量余量低于允许放电最小值,则充电车不进行对手电车的充电过程,如果充电车电力充足,则在充电车辆能够满足救援充电需求后,充电车对受电车进行充电,但是该专利未对受电车充电后的电量进行判断,如果充电过程中未对受电车的电量进行判断,则会造成受电车辆电池的过程,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整车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用于解决采用车对车充电技术对受电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未对受电车辆的电量进行检测造成受电车辆电池过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还包括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用于连接受电车辆电池,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及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还包括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导通对受电车辆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控制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
进一步地,所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用于连接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断开,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通过实时检测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一旦达到电量的设定值就停止充电,避免了受电车辆电池过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车辆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断开,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避免了受电车辆电池过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车辆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放电车辆充电模块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充电/放电车辆充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为受电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用于连接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断开,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其中,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
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及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其中,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为充电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充电车辆电池,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的结构是一样的,如图3所示,包括逆变单元、滤波单元和整流单元,其中,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将充电车辆释放的电量转变成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滤波单元用于为逆变后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单元用于将滤波后的交流电压转变成直流电压,为受电车辆进行充电,本实施例的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可通过DC/DC变换器内部三极管的导通与关断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充电模块本身的导通与关断。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DC/DC变换器串联一个开关K1、为第二DC/DC变换器串联一个开关K2,如图4所示,此时不需要考虑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是否导通与关断,只需控制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的导通与关断,即可实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受电车辆充电模块的通断,进而实现是否对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中,若充电车辆的电池和受电车辆的电池的一些参数完全匹配,即受电车辆电池能够接受充电车辆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则不需要再经过逆变环节和整流环节,此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分别为一个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充电车辆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为:
1)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若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满足设定的第二阈值,且电池总容量满足设定值,本实施例设定的第二阈值为充电车辆电池电量大于70%,此时,充电车辆电池电量满足放电的条件,充电车辆整车控制器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导通进行放电,否则,不允许放电,将输出的电压通过逆变单元转换成220V或380V的交流电,然后经过滤波单元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交流电转换成受电车辆(电量不足的车辆)需要的可调直流电,实现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快充。
2)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若受电车辆电池总容量大于设定值或电量大于第一设定值,受电车辆整车控制器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关断,停止对受电车辆电池的充电,防止受电车辆电池的过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连接,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导通对受电车辆充电。
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充电车辆电池,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的结构是一样的,如图3所示,包括逆变单元、滤波单元和整流单元,其中,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将充电车辆释放的电量转变成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滤波单元用于为逆变后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单元用于将滤波后的交流电压转变成直流电压,为受电车辆进行充电,本实施例的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可通过DC/DC变换器内部三极管的导通与关断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受电车辆充电模块本身的导通与关断。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DC/DC变换器串联一个开关K1、为第二DC/DC变换器串联一个开关K2,如图4所示,此时不需要考虑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是否导通与关断,只需控制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的导通与关断,即可实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受电车辆充电模块的通断,进而实现是否对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中,若充电车辆的电池和受电车辆的电池的一些参数完全匹配,即受电车辆电池能够接受充电车辆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则不需要再经过逆变环节和整流环节,此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分别为一个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和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充电车辆的充电。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为,如图5 所示:
1、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将采集的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通过CAN网络发送给充电车辆整车控制器,若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满足设定的第二阈值,且电池总容量满足设定值,即判断Qi>Q1且SOCi>SOC1是否成立,本实施例设定的第二阈值为充电车辆电池电量大于70%,此时,充电车辆电池电量满足放电的条件,充电车辆整车控制器控制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导通进行放电,否则,不允许放电,将输出的电压通过逆变单元转换成220V或380V的交流电,然后经过滤波单元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交流电转换成受电车辆(电量不足的车辆)需要的可调直流电,实现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快充。
2、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并将采集的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通过CAN网络发送给充电车辆整车控制器,若充电车辆电池总容量大于设定值或电量大于第一设定值,即判断Qj>Q2或SOCj>SOC2是否成立,受电车辆整车控制器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关断,停止对受电车辆电池的充电,防止受电车辆电池的过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电能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使用和管理的成本,通过电池的合理充放电,避免了长期未运营车辆电池的亏损,保证了电池容量的保持率,通过实时检测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一旦达到电量的设定值就停止充电,避免了受电车辆电池过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车辆的使用性能。
以上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基本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用于连接受电车辆电池,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停止对受电车辆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及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
6.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用于与受电车辆电池连接,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受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充电过程中受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一设定值,控制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导通对受电车辆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充电车辆电池、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若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电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充电车辆电池的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控制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为受电车辆电池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模块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一整流单元;第二DC/DC变换器包括第二逆变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车辆充电控制模块为整车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99147.5U CN207868809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99147.5U CN207868809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68809U true CN207868809U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7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99147.5U Active CN207868809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6880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0429A (zh) * | 2019-12-04 | 2020-03-27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充放电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
CN112721734A (zh) * | 2021-02-01 | 2021-04-30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102260A (zh) * | 2022-07-26 | 2022-09-23 | 深圳市鸿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低电压直流到交流逆变器 |
-
2017
- 2017-08-10 CN CN201720999147.5U patent/CN2078688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0429A (zh) * | 2019-12-04 | 2020-03-27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充放电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
CN112721734A (zh) * | 2021-02-01 | 2021-04-30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102260A (zh) * | 2022-07-26 | 2022-09-23 | 深圳市鸿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低电压直流到交流逆变器 |
CN115102260B (zh) * | 2022-07-26 | 2022-11-29 | 深圳市鸿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低电压直流到交流逆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81819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充电电路及车辆 | |
CN105196888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3580248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定时、定量充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7336632B (zh) | 一种电动车联合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4022548A (zh) | 移动充电车 | |
CN204928277U (zh) | 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智能充电系统 | |
CN110605986B (zh) | 一种离网可移动快充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
CN204681125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
CN109768561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10838986U (zh) | 通信电池双向dcdc高压充放电能量控制管理系统 | |
CN207868809U (zh) | 一种新能源车辆车对车充电系统 | |
CN103296740B (zh) | 电池组自动切换方法 | |
CN105818701A (zh) |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用电及充卖电控制系统 | |
CN107244250B (zh) |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6394267A (zh) | 基于云平台的电动车太阳能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4012784U (zh) | 移动充电车 | |
CN20501707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柔性充电机 | |
CN107809117B (zh) | 基于pi环调节放电阈值的城轨交通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4665574A (zh) | 一种快速充放电系统及移动充电箱 | |
CN207218271U (zh) | 一种移动储能柜 | |
CN205960753U (zh) | 一种通信基站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放电系统 | |
CN202373987U (zh) | 一种充电控制器 | |
CN205385330U (zh) | V2g双向充放电装置 | |
CN103457324A (zh) | 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 |
CN110350622A (zh) | 房车锂电池组充放电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充放电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Industrial Zone, eighteen Li River,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