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4306U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器盒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54306U CN207854306U CN201721675512.3U CN201721675512U CN207854306U CN 207854306 U CN207854306 U CN 207854306U CN 201721675512 U CN201721675512 U CN 201721675512U CN 207854306 U CN207854306 U CN 2078543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appliance
- appliance kit
- supporting plate
- kit according
- tension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盒及空调器,电器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器元件分别通过多个元件导线与外部器件连接,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在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部件,承托部件与第一侧壁形成过线槽,在第一侧壁上、与过线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元件导线穿过的至少两个过线通道;从至少两个过线通道引出的元件导线均穿设在过线槽中,用以通过过线槽对元件导线进行捋顺。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对电器盒的导线进行整理。使电器盒的导线更加整齐,提高了安全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器盒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之一。
现有的分体空调,越来越小巧化,智能化,留给电器盒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控制器主板负载也越来越多,电气走线随之增多,目前空调中电器盒的进出线口较多,导线杂乱,存在电气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盒及空调器,其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对电器盒的导线进行整理。使电器盒的导线更加整齐,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器元件通过多个元件导线与外部器件连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部件,所述承托部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形成过线槽,所述元件导线穿设在所述过线槽中,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与所述过线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所述元件导线穿过的至少两个过线通道;
从至少两个所述过线通道引出的所述元件导线均穿设在所述过线槽中,用以通过所述过线槽对所述元件导线进行捋顺。
较优地,所述过线通道为通孔或一端开口的豁口。
较优地,两个以上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沿直线依次排布;
多个所述电器元件与至少一个所述过线通道相对应。
较优地,在所述过线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整理部件,所述整理部件与所述过线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整理通道,所述元件导线能够从所述整理通道中穿过,以通过所述整理通道对所述元件导线进行整理。
较优地,所述电路板具有相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电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并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用以与元件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口,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相对。
较优地,所述壳体上具有安装端口,所述电器元件包括卧插式接线端子,所述卧插式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安装端口的一端。
较优地,还包括压线板,所述电路板通过电源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壳体具有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二侧壁开设允许所述电源导线穿过的过线豁口,在与所述过线豁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板,使所述电源导线通过所述过线豁口引出后能够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所述压线板,能够与所述承托板共同夹持所述电源导线。
较优地,所述压线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过线豁口上,使所述压线板能够在靠近所述承托板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承托板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运动,当所述电源导线通过所述过线豁口引出并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时,所述压线板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与所述承托板共同夹持所述电源导线。
较优地,所述压线板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压线板通过螺钉与所述承托板连接。
较优地,还包括密封挡片;
所述密封挡片的形状与所述过线豁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与所述压线板固定连接,当所述压线板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挡片能够封堵所述过线豁口。
较优地,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矩形体,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垂直。
较优地,所述过线豁口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矩形,所述承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过线豁口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电器盒。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电器盒,采用从至少两个所述过线通道引出的所述元件导线均穿设在所述过线槽中,用以通过所述过线槽对所述元件导线进行捋顺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对电器盒的导线进行整理。使电器盒的导线更加整齐,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盒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侧壁;111、承托部件;112、过线槽;113、过线通道;114、整理部件;115、整理通道;116、安装端口;12、第二侧壁;121、承托板;2、电路板;21、电器元件;22、元件导线;23、第一端面;24、第二端面;25、电源导线;3、压线板;4、密封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器盒,电器盒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板2,电路板2上的多个电器元件21分别通过多个元件导线22与外部器件连接,壳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在第一侧壁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部件111,承托部件111与第一侧壁11形成过线槽112。其中承托部件111可以与壳体1一体成型制作,具体地,过线槽11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在第一侧壁11上、与过线槽1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元件导线22穿过的至少两个过线通道113;从至少两个过线通道113引出的元件导线22均穿设在过线槽112中,用以通过过线槽112对元件导线22进行捋顺。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多个元件导线 22从壳体1内通过两个过线通道113引出后,能够通过过线槽112进行捋顺而变得整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导线凌乱的现相,其安全性更高。需要说明的是过线通道113可以是豁口,也可以是通孔。
在具体制作中,两个以上过线通道113可以在第一侧壁11上沿直线依次排布。多个电器元件21与至少一个过线通道113相对应,也就是说多个电器元件21可以靠近同一个过线通道113,也可以分别靠近不同的过线通道113,每个电器元件21所对应的元件导线22通过其所靠近的过线通道113引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过线槽11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整理部件114,整理部件114与过线槽112的内壁之间形成整理通道115,元件导线22 能够从整理通道115中穿过,以通过整理通道115对元件导线22进行整理。这样元件导线22能够在整理部件114与过线槽112的内壁的共同限制下变得更直,进而使多个元件导线22变的更加整齐。
优选地,如图1、2所示,电路板2具有相背的第一端面23和第二端面24,电器元件21设置在第一端面23上,并在第二端面24上形成用以与元件导线22连接的接线端口,第二端面24与第一侧壁11的内表面相对。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避使元件导线22位于壳体1内部的部分更加整齐,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更优地,如图1所示,壳体1上具有安装端口116,电器元件21包括卧插式接线端子,卧插式接线端子设置在电路板2靠近安装端口116 的一端,以使卧插式接线端子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还包括压线板3,电路板2 通过电源导线25与外部电源连接,壳体1具有第二侧壁12,在第二侧壁 12开设允许电源导线25穿过的过线豁口(图未示出),在与过线豁口相对应的位置,第二侧壁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板121,使电源导线25 通过过线豁口引出后能够放置于承托板121上。这样电源导线25和元件导线22分别从壳体1的两个侧壁引出,不混杂在一起既能够避免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具体地,压线板3滑动设置在过线豁口上,使压线板3能够在靠近承托板12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承托板121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运动,当电源导线25通过过线豁口引出并放置于承托板121上时,压线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承托板121共同夹持电源导线25,以保证电源导线25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出现电源导线25因受外力而与电路板2 之间出现虚连或断开。
优选地,压线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压线板3通过螺钉与承托板121连接,以保证二者之间对电源导线25稳定夹持。压线板3与承托板 121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如卡接等其他任意可实现范明目的的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还包括密封挡片4;密封挡片4的形状与过线豁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与压线板3固定连接,当压线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挡片4能够封堵过线豁口,以防止水、灰尘等通过过线豁口进入壳体1的内部。
在具体制作中,壳体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体,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垂直。过线豁口的形状可以为开口向上的矩形,承托板121的上表面与过线豁口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器盒。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对电器盒的导线进行整理。使电器盒的导线更加整齐,提高了安全性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上的多个电器元件(21)分别通过多个元件导线(22)与外部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在所述第一侧壁(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部件(111),所述承托部件(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形成过线槽(112),在所述第一侧壁(11)上、与所述过线槽(1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所述元件导线(22)穿过的至少两个过线通道(113);
从至少两个所述过线通道(113)引出的所述元件导线(22)均穿设在所述过线槽(112)中,用以通过所述过线槽(112)对所述元件导线(22)进行捋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通道(113)为通孔或一端开口的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两个以上所述过线通道(113)在所述第一侧壁(11)上沿直线依次排布;
多个所述电器元件(21)与至少一个所述过线通道(113)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线槽(11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整理部件(114),所述整理部件(114)与所述过线槽(112)的内壁之间形成整理通道(115),所述元件导线(22)能够从所述整理通道(115)中穿过,以通过所述整理通道(115)对所述元件导线(22)进行整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2)具有相背的第一端面(23)和第二端面(24),所述电器元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23)上,并在所述第二端面(24) 上形成用以与元件导线(22)连接的接线端口,所述第二端面(24)与所述第一侧壁(11)的内表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具有安装端口(116),所述电器元件(21)包括卧插式接线端子,所述卧插式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靠近所述安装端口(116)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线板(3),所述电路板(2)通过电源导线(25)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壳体(1)具有第二侧壁(12),在所述第二侧壁(12)开设允许所述电源导线(25)穿过的过线豁口,在与所述过线豁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侧壁(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承托板(121),使所述电源导线(25)通过所述过线豁口引出后能够放置于所述承托板(121)上,所述压线板(3)能够与所述承托板(121)共同夹持所述电源导线(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板(3)滑动设置在所述过线豁口上,使所述压线板(3)能够在靠近所述承托板(12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承托板(121)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运动,当所述电源导线(25)通过所述过线豁口引出并放置于所述承托板(121)上时,所述压线板(3)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以与所述承托板(121)共同夹持所述电源导线(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板(3)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压线板(3)通过螺钉与所述承托板(1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挡片(4);
所述密封挡片(4)的形状与所述过线豁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与所述压线板(3)固定连接,当所述压线板(3)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挡片(4)能够封堵所述过线豁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矩形体,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豁口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矩形,所述承托板(121)的上表面与所述过线豁口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75512.3U CN207854306U (zh) | 2017-12-04 | 2017-12-04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75512.3U CN207854306U (zh) | 2017-12-04 | 2017-12-04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54306U true CN207854306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75512.3U Active CN207854306U (zh) | 2017-12-04 | 2017-12-04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543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9088A (zh) * | 2017-12-04 | 2018-04-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
2017
- 2017-12-04 CN CN201721675512.3U patent/CN2078543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9088A (zh) * | 2017-12-04 | 2018-04-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76860U (zh) | 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 | |
CN207854306U (zh)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
CN208819764U (zh) |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盒 | |
CN107969088A (zh) | 电器盒及空调器 | |
CN103454471B (zh) | 一种单相多表位电能表插件 | |
CN206878185U (zh) | 一种接线结构、静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 |
CN103454468A (zh) | 一种三相多表位电能表插件 | |
CN220421327U (zh) | 一种拼接式线槽结构及线槽组件 | |
CN20926315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2772053U (zh) | 一种可防止接线柱触头松动脱落的接触器 | |
CN208127444U (zh) | 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 |
CN206180272U (zh)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 |
CN107359468A (zh) | 插头、插座及空调器 | |
CN108075307A (zh)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 |
CN209313092U (zh) | 一种插座 | |
CN201682715U (zh) | 一种控制盒 | |
CN204651515U (zh) | 一种用于柜机的线路转接座 | |
CN219164955U (zh) |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 | |
CN206059791U (zh) | 插头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压缩机 | |
CN205844382U (zh) | 导轨式电能表 | |
CN208240570U (zh) | 一种智能继电器 | |
CN203444001U (zh) | 一种三相多表位电能表插件 | |
CN204835259U (zh) | 一种新型可靠性高的封闭配电柜 | |
CN205622046U (zh) | 取电模块以及配电箱 | |
CN205029133U (zh) | 接线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