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6319U -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6319U
CN207846319U CN201820070465.8U CN201820070465U CN207846319U CN 207846319 U CN207846319 U CN 207846319U CN 201820070465 U CN201820070465 U CN 201820070465U CN 207846319 U CN207846319 U CN 207846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 body
body ontology
access port
pitching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04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红军
石经姚
孟克敏
刘国跃
毕俊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Zhongzh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Zhongzh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Zhongzh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Zhongzh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04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6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63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包括吸尘风机和喷雾炮体,所述喷雾炮体包括筒形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所述气体接入口形成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的接力风口,炮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对从高压气体接入口进入炮体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再次增压的气流增压装置,吸尘风机与气流增压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中于所述气体接入口和排风口的配合处设置有补风口,所述喷雾炮体还包括设于炮体本体的喷射口处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出雾位置位于炮体本体的出风柱的外轮廓以内,气流增压装置对高压气体加压增速,雾炮能够打出更远的距离,炮体本体内保持足够的气体供应,喷雾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背景技术
公知的,路面清扫保洁车是为了清洁城市道路的路面,使得道路能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从而保障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扫路车行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产品已经从单一的机械式清扫发展到现有的多种清扫模式,其中效率较高的是利用气流运动方式将粉尘和垃圾收集储存起来的气动扫路车,其能够有效的减少粉尘污染,提高空气质量,降低空气中可吸入的颗粒物的含量,从而达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0418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养护的多功能清洗车,其包括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吸尘管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吸尘风机,同时还包括设置在车顶部的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内设置有雾炮风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吸尘风机将路面上的垃圾经过吸尘通道吸入清洗车内,同时,通过雾炮风机控制雾炮喷射水雾,能够对路空气中的雾霾和粉尘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终保证地面上具有极高的清洁度。但是这种多功能清洗车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原有的吸尘风机在将垃圾吸入清洗车后,其从车体内排出的气体仍然具有一定的高流速,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同时,喷雾装置在将气体加压喷出时,又需要配置专门的雾炮风机,这就造成了清洗车浪费能量、制造及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卫车,以解决环卫车能源消耗量大,制造及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环卫车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二次增压吸喷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包括吸尘风机和喷雾炮体,所述喷雾炮体包括筒形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所述气体接入口形成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的接力风口,炮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对从高压气体接入口进入炮体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再次增压的气流增压装置,吸尘风机与气流增压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中于所述气体接入口和排风口的配合处设置有补风口,所述喷雾炮体还包括设于炮体本体的喷射口处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出雾位置位于炮体本体的出风柱的外轮廓以内。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炮体本体的气体接入口与吸尘风机的排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补风口由二者之间的间隔形成。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补风口为环形开口,环绕吸喷装置的气流路径设置。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炮体本体上于气体接入口处设有聚风罩。
方案5、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气流增压装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方案6、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底座,所述炮体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具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外圈和与炮体本体固定连接的内圈,所述炮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驱使炮体本体回转的水平驱动机构。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底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炮体本体铰接连接的水平驱动液压缸。
方案8、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用于调整喷射口俯仰高度的俯仰驱动机构。
方案9、在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活动段,固定段和活动段之间形成球铰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段和活动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方案10、在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俯仰段,固定段与俯仰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俯仰段铰接于一个固定座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和俯仰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环卫车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环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垃圾箱,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吸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吸尘风机,车体上还设有喷雾炮体,所述喷雾炮体包括筒形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所述气体接入口形成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的接力风口,炮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对从高压气体接入口进入炮体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再次增压的气流增压装置,吸尘风机与气流增压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中于所述气体接入口和排风口的配合处设置有补风口,所述喷雾炮体还包括设于炮体本体的喷射口处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出雾位置位于炮体本体的出风柱的外轮廓以内。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炮体本体的气体接入口与吸尘风机的排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补风口由二者之间的间隔形成。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补风口为环形开口,环绕吸喷装置的气流路径设置。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炮体本体上于气体接入口处设有聚风罩。
方案5、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气流增压装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方案6、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与车体之间连接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具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外圈和与炮体本体固定连接的内圈,所述炮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驱使炮体本体回转的水平驱动机构。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车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炮体本体铰接连接的水平驱动液压缸。
方案8、在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用于调整喷射口俯仰高度的俯仰驱动机构。
方案9、在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活动段,固定段和活动段之间形成球铰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段和活动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方案10、在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俯仰段,固定段与俯仰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俯仰段铰接于一个固定座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和俯仰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环卫车,通过将喷雾炮体上的气体接入口形成排风口的接力风口,从而能够实现在需要对道路进行清扫并喷雾处理时,将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开启,即吸尘风机抽入的气体在将地面上的垃圾抽入垃圾箱后,气体从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直接进入喷雾炮体中,在经过炮体本体的喷射口时,将喷射口处的雾化喷头的液体雾化并向后喷射打出,形成水雾;而在不需要对地面清洁仅仅需要喷雾时,可将吸盘收起,仅仅通过吸盘抽吸外部空气,即可只实现喷雾工作;或在对地面清扫而不需要喷雾时,控制雾化装置关闭,吸尘风机抽吸的气体可直接通过喷射口排放,这样的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利用吸尘风机排出的气体实现喷雾炮体的功能,合理利用吸尘风机产生的能量。同时,由于吸尘风机排出的风具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在将气体排至炮体本体内时,通过炮体本体内的气流增压装置对高压气体进行再次加压增速,使雾炮能够打出更远的距离,同时为了能够满足高压气体的喷射量,通过补风口实现对炮体本体内补风,使得排出的高压气体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炮体本体内保持足够的气体供应,与原有的雾炮相比,气流增压装置不需要损耗过多的功率即可实现较远距离的水雾喷射,喷雾效率高,距离远,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卫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喷雾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车体;2-吸尘风机;3-进尘管;4-吸尘盘;5-垃圾箱;7-出风口;8-排风口;9-箱体;10-水平驱动机构;11-喷雾炮体;111-气体接入口;112-喷射口;113-雾化喷头;114-铰接结构;115-俯仰段;116-软管;117-固定段;12-俯仰驱动机构;13-转盘轴承;15-空气补风口;16-增压风机;161-电机;162-轮毂叶片;17-支撑架;18-聚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环卫车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该环卫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中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的吸尘风机2,在车体1的后部设置有垃圾箱5,车体1的底部设置吸尘盘4,吸尘盘4与垃圾箱5之间连通有进尘管3,吸尘风机2设置在垃圾箱5的前侧,垃圾箱5具有与吸尘风机2连通的出风口7,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吸尘风机2工作时,可将垃圾箱5内抽成负压状态,进而能够将地面上的垃圾吸入垃圾箱5内。
上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体1顶部的支撑架17,支撑架17上设有喷雾炮体11,喷雾炮体11包括筒状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111,另一端设有喷射口112,同时在炮体本体内靠近喷射口的位置处还设置有轮毂叶片162和电机161,通过电机161控制轮毂叶片162转动,轮毂叶片162、电机161和炮体本体构成了轴流风机式的轴流增压风机16,上述的吸尘风机2还具有用于将抽入的高速风从吸尘风机2内排出的排风口8,炮体本体的喷射口112处设置有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设置于喷射口112端面上的间隔布置的多个雾化喷头113,雾化喷头113的喷雾位置位于喷射口112处的气柱的外轮廓以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7的上端面上设置转盘轴承13,对应的将喷雾炮体整体坐装在转盘轴承13上,转盘轴承13的外圈固定在支撑架17上,内圈套设在炮体本体上,通过转盘轴承13对炮体本体支撑,保证了炮体本体的装配结构稳定性。
气体接入口111形成了排风口8的接力风口,气体接入口处设置聚风罩18,聚风罩18的口径要大于排风口8的外径,然后将排风口8向上伸入至聚风罩18内,且与聚风罩18间隔相对布置,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这样设置的形式在实际的喷雾过程中,聚风罩18与排风口8之间的环形间隙就构成了与外界空气相通的空气补风口15,能够实现对炮体本体的补风。通过空气补风口15的设置能够满足排出的高压气体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炮体本体内保持足够的气体供应,与原有的雾炮相比,不需要轴流增压风机16过多的功率消耗即可实现较远距离的水雾喷射,喷雾效率高,距离远,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上述的炮体本体的气体接入口111与排风口8之间相互连通,从而能够实现气体从吸尘风机2的排风口8直接进入喷雾炮体11中,而后经过轴流增压风机16将高压气体再次提速增压,在经过炮体本体的喷射口112时,将喷射口112处的雾化喷头113的液体雾化并向后喷射打出,形成水雾,这样的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利用吸尘风机2排出的高压气体实现喷雾炮体11的功能,合理利用吸尘风机2产生的能量,同时,由于吸尘风机2排出的风具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在将气体排至炮体本体内时,通过轴流增压风机16对高压气体再次增速加压,能够使雾炮打出更远的距离。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雾炮喷射面积的最大化,喷雾炮体11还配置有调节喷雾炮体11的左右朝向的水平驱动机构10和用于调节喷雾炮体11的俯仰朝向的俯仰驱动机构12,其中对于水平驱动机构10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转盘轴承13的设置能够实现炮体本体相对于车体1的水平回转,水平驱动机构10包括一端铰接在支撑架17上,另一端铰接在炮体本体的周面一侧上的水平驱动液压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水平驱动液压缸的伸缩,进而能够控制炮体本体相对于车体1的朝向角度,调整比较方便,而且结构简单。
对于俯仰驱动机构12来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炮体本体的外侧还罩设有箱体9,该箱体9对炮体本体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炮体本体包括相对间隔布置的两部分构成,气体接入口111和喷射口112分设在两部分上,其中具有气体接入口111的一部分与上述的箱体9固定装配而构成固定段117,具有喷射口112的一部分与箱体9之间设置有铰接结构114而构成俯仰段115,俯仰段115铰接于箱体上而使箱体构成了所述的固定座,俯仰段115能够相对于箱体9调整喷射口的俯仰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117与俯仰段115之间连接有软管116,这样设置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俯仰角度变化。上述的转盘轴承13套设在固定段117上,俯仰驱动机构12包括两端分别铰接在俯仰段115和箱体9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俯仰驱动液压缸的伸缩,进而带动俯仰段115相对于箱体9的俯仰角度的变化,实现喷雾炮体11相对于车体1的俯仰角的调整。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吸尘盘4将地面的垃圾抽入垃圾箱5中后,抽吸的气体从吸尘风机2进入排风口8,并通过排风口8喷向炮体本体内,此时通过轴流增压风机16对高压气体进行再次增压提速,再次增压带动雾化液体喷射,形成水雾,从而实现清扫-喷雾的功能。
若是不需要清扫,仅仅需要喷雾工作时,可将吸尘盘4抬起,仅仅通过吸尘盘4抽吸空气,并将抽吸的空气通入吸尘风机2内,控制雾化装置打开,气体从炮体本体内排出时向后带动雾化液体喷射,形成水雾,从而实现单喷雾的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炮体本体内安装轴流风机,不需要将炮体内部适配轮毂叶片162和电机161的安装尺寸,仅仅提供轴流风机外壳的安装尺寸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风口8和气体接入口11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同时在气体接入口111和排风口8的配合处设置用于从外界补风的空气补风口,此时空气补风口不再为环形结构,仅仅根据气体接入口111和排风口8之间的间隙构造确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水平驱动机构和俯仰驱动机构,可直接将喷雾炮体固定在支撑架17上,并通过固定连接结构与吸尘风机固定连接,并将炮体本体设置为分体设置的固定段和活动段,其中固定段具有气体接入口,活动段具有喷射口,二者之间通过球铰式密封连接结构实现连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通过驱动结构控制活动段相对于固定段的摆动角度来实现喷射口的任意朝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环卫车的实施例中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Claims (20)

1.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风机和喷雾炮体,所述喷雾炮体包括筒形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所述气体接入口形成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的接力风口,炮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对从高压气体接入口进入炮体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再次增压的气流增压装置,吸尘风机与气流增压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中于所述气体接入口和排风口的配合处设置有补风口,所述喷雾炮体还包括设于炮体本体的喷射口处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出雾位置位于炮体本体的出风柱的外轮廓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炮体本体的气体接入口与吸尘风机的排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补风口由二者之间的间隔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口为环形开口,环绕吸喷装置的气流路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炮体本体上于气体接入口处设有聚风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增压装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底座,所述炮体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具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外圈和与炮体本体固定连接的内圈,所述炮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驱使炮体本体回转的水平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底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炮体本体铰接连接的水平驱动液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用于调整喷射口俯仰高度的俯仰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活动段,固定段和活动段之间形成球铰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段和活动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俯仰段,固定段与俯仰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俯仰段铰接于一个固定座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和俯仰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11.环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垃圾箱,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吸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有与垃圾箱连通的吸尘风机,车体上还设有喷雾炮体,所述喷雾炮体包括筒形结构的炮体本体,炮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喷射口,另一端设有气体接入口,所述气体接入口形成吸尘风机的排风口的接力风口,炮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对从高压气体接入口进入炮体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再次增压的气流增压装置,吸尘风机与气流增压装置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中于所述气体接入口和排风口的配合处设置有补风口,所述喷雾炮体还包括设于炮体本体的喷射口处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出雾位置位于炮体本体的出风柱的外轮廓以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炮体本体的气体接入口与吸尘风机的排风口间隔布置,所述补风口由二者之间的间隔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口为环形开口,环绕吸喷装置的气流路径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炮体本体上于气体接入口处设有聚风罩。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增压装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与车体之间连接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具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外圈和与炮体本体固定连接的内圈,所述炮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驱使炮体本体回转的水平驱动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车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炮体本体铰接连接的水平驱动液压缸。
18.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配置有用于调整喷射口俯仰高度的俯仰驱动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活动段,固定段和活动段之间形成球铰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段和活动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炮体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具有气体接入口的固定段和具有喷射口的俯仰段,固定段与俯仰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俯仰段铰接于一个固定座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和俯仰段上的俯仰驱动液压缸。
CN201820070465.8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0465.8U CN20784631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0465.8U CN20784631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6319U true CN207846319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046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631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6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033A (zh) * 2018-01-16 2018-06-01 洛阳中重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033A (zh) * 2018-01-16 2018-06-01 洛阳中重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CN108104033B (zh) * 2018-01-16 2024-07-09 洛阳中重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3009U (zh) 多功能吸喷装置及其喷雾炮体以及环卫车
CN205296046U (zh) 多功能喷雾降尘车
CN20885259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1524883U (zh) 一种煤矿开拓用降尘装置
CN206139409U (zh) 自动风送式远程喷雾机
CN207846319U (zh) 一种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CN20900546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现场喷雾降尘装置
CN208088206U (zh) 一种环卫车及其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喷雾炮体
CN208599387U (zh) 一种园林绿化维护用除尘喷雾风机
CN108104033A (zh) 二次增压吸喷装置以及环卫车
CN202654885U (zh) 送风抛雾抑尘机
CN211159076U (zh) 一种低噪声雾炮用炮筒
CN2705499Y (zh) 吹吸式扫路车
CN211411444U (zh) 一种建筑工地风送自动转向降尘装置
CN219848647U (zh) 一种粉尘回收装置
CN218624296U (zh) 一种通风机
CN208441035U (zh) 一种可保护风机的负压吸尘装置
CN207775796U (zh) 道路清理装置
CN108316212A (zh) 环卫车及其二次增压吸喷装置、喷雾炮体
CN208943729U (zh) 一种防治建筑工地扬尘的净化装置
CN201519633U (zh) 一种喷雾机
CN21157155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自吸式道路抑尘车
CN2665206Y (zh) 电动真空清扫车
CN209474508U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加湿除尘装置
CN20837274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