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1969U -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21969U CN207821969U CN201720653032.0U CN201720653032U CN207821969U CN 207821969 U CN207821969 U CN 207821969U CN 201720653032 U CN201720653032 U CN 201720653032U CN 207821969 U CN207821969 U CN 207821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pe
- groove
- incidence
- pillow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2832 Shoulder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9801 Neck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包括前端设有定位槽的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后端设有后开口,后开口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定位槽包括用于人体头部枕靠的第一凹槽、用于人体颈部枕靠的第二凸起和用于人体肩部枕靠的第三斜坡,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从后向前顺次平滑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颈椎牵引设备在牵引过程中无法实现头颈部矫形的问题,同时具有使用舒适、一体化设计、经济实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颈部损伤和颈椎寰枢关节脱位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颈椎牵引康复训练。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候,同时还需要对患者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后凸)进行矫正,这就需要患者在躺卧的时候在头部和颈部后加入固定枕垫。如果在头颈部下放置一般的枕垫,在牵引过程中会因身体的移动而影响牵引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要完成头部左右来回活动的动作,如果头部左右两端没有固定物,会使患者头部在牵引的时候头部不能位于功能位,影响牵引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加装左右两边的枕垫,就需要中断训练,很不方便。
一般的头颈部固定垫内填充物较硬,患者头颈部长时间与垫子接触易造成局部疼痛,甚至会造成压疮;如果改用枕头,则由于枕头质地较软,不易对头颈部进行良好的固定。
公开号为CN10242980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颈椎自体牵引药枕,包括两个侧卧位枕,侧卧位枕内填充中药,两个侧卧位枕之间设有仰卧位枕,仰卧位枕包括头阵和肩枕,此实用新型专利可以通过向上凸起的颈垫对颈椎起到牵引的作用,但是由于侧卧位枕和仰卧位枕不是一体设计的,在牵引的时候会影响矫形的效果,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在牵引过程中同时对颈椎部位起到矫形效果的枕型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主要解决现有颈椎牵引设备在牵引过程中无法实现头颈部矫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包括前端设有定位槽的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后端设有后开口,后开口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定位槽底部包括用于人体头部枕靠的第一凹槽、用于人体颈部枕靠的第二凸起和用于人体肩部枕靠的第三斜坡,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从后向前顺次平滑连接;
第一凹槽为适合人体头部的半球形,第二凸起的前后纵截面为向上的弧形,且第二凸起左右两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略高于中间,第三斜坡为从后向前延伸的斜坡,且第三斜坡前端向左右两边敞开;
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连接形成功能位,所述功能位的截面顶端呈S型曲线。
优选的,第一凹槽最低处垂直高度为3cm,第二凸起中间垂直高度为8cm。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本体的材料为硬质海绵,可以提高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避免患者在牵引训练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整体的设计思路,在固定器本体中设计了一体化的定位槽,定位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从后向前顺次平滑连接,有利于在牵引过程中对患者头部、颈部和肩部的固定,克服了很多临床颈椎牵引过程中只有枕垫、颈垫,没有肩垫和头部两边靠垫,无法从肩部和头部左右两侧固定的问题,能够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的固定,防止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头部因为受力不平衡而出现的头部左右偏移的情形,保证了颈椎牵引理疗的效果。
2、第一凹槽设计为符合人体头部的半球形,适合患者头部放置;第一凹槽后端与固定器本体的后开口相连通,便于牵引带的穿过;第二凸起(用于放置人体颈部)设计为截面向上的弧形结构,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可以使患者在牵引理疗的过程中颈椎的不良曲度得到更好的矫正;第三斜坡(用于放置人体肩部)设计为向左右两边敞开的坡形,有利于患者躺卧,便于患者身体的固定。
3、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采用新型硬质海绵,既能保证牵引过程中对头颈部固定的需要,又可以改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避免了患者头部在枕靠的过程中的产生不良疼痛感,从而使患者更易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同时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器整体外形设计为长方体或正方体,且比较轻便,易于放置在不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患者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包括前端设有定位槽的固定器本体1;所述固定器本体1后端设有后开口2,后开口2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定位槽底部包括用于人体头部枕靠的第一凹槽3、用于人体颈部枕靠的第二凸起4和用于人体肩部枕靠的第三斜坡5,所述第一凹槽3、第二凸起4和第三斜坡5从后向前顺次平滑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本体1的材料为硬质海绵,可以提高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避免患者在牵引训练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的现象。
其中,第一凹槽3设计为适合人体头部的半球形,第二凸起4的前后纵截面为向上的弧形,且第二凸起4左右两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略高于中间以便于患者颈部的枕靠,第三斜坡5设计为从后向前延伸的斜坡,且第三斜坡5前端向左右两边敞开,第三斜坡5的设计适合患者肩部的枕靠。
图2是图1中A-A面的截图。如图2所示,定位槽中第一凹槽3与第二凸起4和第三斜坡5所形成的功能位其截面呈S型的曲线,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理曲线,患者躺卧于定位槽的功能位,可以在牵引理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颈椎的不良曲线进行矫正。
图3是患者使用状态图。如图3所示,在颈椎牵引康复理疗过程中,将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1为长方体)水平固定于牵引床上,让患者平卧牵引床,将肩部及以上部位枕于定位槽中的功能位,其中,头部枕于半球形的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最低处垂直高度为3cm)中,颈部枕于第二凸起4(第二凸起4中间垂直高度为8cm)处,肩部枕于与第三斜坡5处,调整头部、颈部与肩部的位置,使头部左右两侧靠近第一凹槽3的两侧,颈部左右两侧靠近第二凸起4的两侧,肩部紧贴第三斜坡5。将牵引带6套于患者下巴部位,并使牵引带6的两端向患者头顶方向拉伸,并使牵引带6穿过后开口2,再将牵引带6连接牵引杆,在颈椎牵引理疗过程中通过给牵引带6一个向人体头顶方向的力,实现对患者颈椎的牵引理疗。其中,患者头部两侧紧靠第一凹槽3两侧,颈部两侧紧靠第二凸起4两侧,肩部紧贴第三斜坡5,可以保证训练过程中,患者头、颈、肩部始终位于功能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设有定位槽的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后端设有后开口,后开口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定位槽底部包括用于人体头部枕靠的第一凹槽、用于人体颈部枕靠的第二凸起和用于人体肩部枕靠的第三斜坡,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从后向前顺次平滑连接;
第一凹槽为适合人体头部的半球形,第二凸起的前后纵截面为向上的弧形,且第二凸起左右两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略高于中间,第三斜坡为从后向前延伸的斜坡,且第三斜坡前端向左右两边敞开;
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三斜坡连接形成功能位,所述功能位的截面顶端呈S型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最低处垂直高度为3cm,第二凸起中间垂直高度为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材料为硬质海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53032.0U CN207821969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53032.0U CN207821969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21969U true CN207821969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8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5303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1969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21969U (zh) |
-
2017
- 2017-06-07 CN CN201720653032.0U patent/CN2078219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41179B2 (ja) | 熟眠用整形枕 | |
KR20150009457A (ko) | 교정 및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베개 | |
CN202375701U (zh) | 一种保健枕 | |
JP2011167325A (ja) | 頚椎矯正用枕 | |
WO2007091863A1 (en) | Bear back and neck pillow | |
KR100795271B1 (ko) | 베어 등목 베개 | |
WO2014194720A1 (zh) | 一种符合不同体型人生理曲度的全能颈椎养护修复枕头 | |
CN207821969U (zh) | 一种颈椎牵引头颈部矫形固定器 | |
CN104688396A (zh) | 一种颈椎牵引器 | |
CN108095970A (zh) | 颈椎治疗枕 | |
CN204618508U (zh) | 一种颈椎牵引器 | |
CN107157226A (zh) | 一种仿生护颈气囊枕头 | |
CN202919716U (zh) | 磁疗定型易筋枕 | |
CN200998338Y (zh) | 多功能颈椎按摩牵引器 | |
CN105943223A (zh) | 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系统 | |
CN102429800B (zh) | 颈椎自体牵引药枕 | |
CN205758930U (zh) | 颈椎减压治疗气囊装置 | |
CN202366114U (zh) | 一种颈椎自体牵引药枕 | |
CN206659978U (zh) | 一种保健腰枕 | |
CN207168620U (zh) | 一种微力后仰牵引式颈椎矫正装置 | |
CN110537810A (zh) | 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 | |
CN104873039A (zh) | 一种保健枕 | |
CN213851799U (zh) |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的针灸辅助抱枕 | |
CN213097280U (zh) | 弓形女士护肩枕 | |
CN209284665U (zh) | 一种护腰坐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