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2687U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Google Patents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12687U CN207812687U CN201820043644.2U CN201820043644U CN207812687U CN 207812687 U CN207812687 U CN 207812687U CN 201820043644 U CN201820043644 U CN 201820043644U CN 207812687 U CN207812687 U CN 2078126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concrete column
- steel
- energy consump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属于装配式结构节点领域,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梁,混凝土柱和钢梁之间通过连接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耗能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削弱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加劲肋;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第一T形连接板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耗能连接板的外侧在削弱区上设有盖板和保证盖板和钢梁之间有间隙的多个垫块。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节点没有现场湿作业的前提下,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震后混凝土柱不损坏,只需更换连接部件即可恢复使用,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节点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场湿作业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节点限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快速发展。由于节点区的受力较为复杂,在框架中起着传递、分配内力和保证结构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其破坏往往会导致整个框架丧失承载力,甚至结构倒塌,节点震后修复难度较大。
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以焊接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形钢梁组成的框架体系在国内已开始应用。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栓焊混合连接节点,即钢管内在钢梁翼缘高度处焊内隔板,钢梁翼缘与钢管壁焊接以传递梁端弯矩;钢梁腹板与钢管外壁(或预设钢牛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或焊接以传递梁端剪力。这种带内隔板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形钢梁的连接构造型式也已被我国《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列为推荐形式。但是,这种节点存在现场施工焊缝,施工工序多,施焊质量难控制;焊接处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在地震荷载下,焊缝易开裂。
上述不足使该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大幅下降,抗震性能不佳。而且,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在地震荷载下上翼缘与钢柱的连接焊缝发生开裂,就需要用切割工具割开节点附近的楼板,再将上翼缘连接焊缝进行补焊,最后将割开的楼板重新浇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在保证节点没有现场湿作业的前提下,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震后混凝土柱不损坏,只需更换连接部件即可恢复使用,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梁,所述混凝土柱和钢梁之间通过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其中:
所述混凝土柱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混凝土柱上设置有外包钢管,所述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
所述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所述耗能连接板包括与所述钢梁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一连接板和位于第一连接板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切口形成削弱区,所述耗能连接板为T形或L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劲肋,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的多个第三螺栓孔;
所述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所述第一T形连接板包括与所述钢梁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三连接板和位于第三连接板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四螺栓孔,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的多个第五螺栓孔;
所述耗能连接板的外侧在所述削弱区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钢梁的翼缘连接,所述盖板与钢梁的翼缘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所述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耗能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第二T形连接板,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的腹板与外包钢管焊接,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的翼缘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六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劲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七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钢管内预埋有内丝套筒或圆钢管。
进一步的,当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第二T形连接板时,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与所述钢梁的接合处设置有剪力板,所述剪力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上;
当外包钢管内预埋有内丝套筒或圆钢管时,所述外包钢管上焊接有剪力板,所述剪力板的一端焊接在外包钢管上;
所述剪力板为直钢板,所述剪力板上下排布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钢梁的腹板连接的第八螺栓孔,多个第八螺栓孔的中间一个为圆孔,其余为沿钢梁跨度方向的长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钢管内部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两块肋板,两块肋板分别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肋板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洞,缘边处设置有用于混凝土柱中钢筋穿设的边缘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洞的直径为所述混凝土柱截面尺寸的1/3-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距离第四连接板最近的第四螺栓孔与第四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数量为四块,所述垫块的厚度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厚度大1-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在制作之前时,首先预制外包钢管、钢梁、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盖板和垫块,并在上述构件上开设相应的螺栓孔,当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耗能连接板上需要焊接加劲肋;
制作时,外包钢管内设置纵筋和箍筋,随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完成预制混凝土柱的加工,随后将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分别与混凝土柱进行连接,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分别与钢梁的上下翼缘连接,之后在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搁置垫块,完成盖板与钢梁上下翼缘的连接,整个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连接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预制混凝土、钢梁、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盖板、垫块均可以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要通过螺栓就可以完成安装,施工现场不需要任何混凝土湿作业,安装方便。经过试验验证,此节点明显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优越。
当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均为耗能连接板时,当节点产生层间位移时,节点部位出现塑性铰,塑性铰会被限制在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实现塑性铰的位置可控。同时经过合理的设计,使得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出现塑性铰时,混凝土柱以及外包的钢管、钢梁都始终保持弹性工作状态,使得塑性铰出现的时机可控,节点整体实现了通过耗能连接板的变形而不是混凝土的压碎性破坏或者钢梁的屈服变形来实现节点的耗能,最终节点承载力的下降是由于耗能连接板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被拉断,而不是混凝土柱或钢梁发生破坏,实现了损伤可控。震后只要通过更换耗能连接板就可以实现对节点的修复工作,试验验证,三个工人更换一套新的耗能连接板只需要30-40分钟的时间,施工方便快捷,实现了对预制混凝土梁柱的重复使用,达到了可更换的目的;
当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上翼缘连接板为第一T形连接板时,第一T形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上距离第四连接板最近的螺栓孔与第四连接板之间形成板铰,当发生地震时,在地震的反复载荷下,第三连接板在梁的带动下转动,并控制钢梁相对混凝土柱发生转动时的转动中心在第三连接板上靠近钢梁上翼缘的端部处,与钢梁的下翼缘连接的耗能元件的削弱区发生塑性变形,而连接节点的其他部位保持弹性,以此达到连接节点损伤控制的作用。由于在上翼缘连接板上通过设置板铰,在发生地震时,上翼缘连接板中的第三连接板在板铰以外的区域不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损伤将集中在下翼缘连接件(即耗能连接板)上,当需要更换或修复下翼缘连接板时无需破拆楼板,因此更换和修复时更易于施工,并且混凝土柱、钢梁不发生破坏,实现了反复使用。此外,当地震过后,由于连接节点的损伤主要集中在下翼缘连接板上,可以很容易地观察下翼缘连接板的损伤情况,有利于鉴定人员准确评估连接节点震后的损伤并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在对下翼缘连接板进行更换时,无需破坏混凝土柱和钢梁的主体结构,更换方便快捷。此节点实现了对此节点的全装配,并且通过对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的屈曲约束大大提高了节点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着很好的节点延性以及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地震之后混凝土柱不发生破坏,只需要更换耗能连接板即可重复利用,并且没有现场湿作业,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中,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均为耗能连接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上翼缘连接板为第一T形连接板;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耗能连接板为T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耗能连接板为L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第一T形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第二T形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外包钢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图9中外包钢管内预埋的内丝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外包钢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1中外包钢管内预埋的圆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如图1-图12所示,包括混凝土柱1和钢梁2,混凝土柱1和钢梁2之间通过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其中:
混凝土柱1的截面为矩形,混凝土柱1上设置有外包钢管1-1,钢梁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
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3,耗能连接板3可以为T形或L形,如图4所示,耗能连接板3为T形时,耗能连接板3包括与钢梁2螺栓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一连接板3-1和位于第一连接板3-1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切口形成削弱区3-3,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设置有加劲肋3-4,第一连接板3-1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3-5,第二连接板3-2上设置有与混凝土柱1连接的多个第三螺栓孔3-6,优选的,第一连接板3-1与钢梁2的翼缘之间通过至少六颗交错布置的高强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3-2与预制的混凝土柱之间通过至少四颗高强螺栓连接;
如图5所示,耗能连接板3为L形时,耗能连接板3包括与钢梁2螺栓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一连接板3-1’和位于第一连接板3-1’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切口形成削弱区3-3’,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设置有加劲肋3-4’,第一连接板3-1’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3-5’,第二连接板3-2’上设置有与混凝土柱1连接的多个第三螺栓孔3-6’。
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3或第一T形连接板4,当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3时,如图1所示,上翼缘连接板与下翼缘连接板的耗能连接板结构和连接关系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上翼缘连接板为第一T形连接板4时,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T形连接板4包括与钢梁2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三连接板4-1和位于第三连接板4-1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四连接板4-2,第三连接板4-1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四螺栓孔4-3,第四连接板4-2上设置有与混凝土柱1连接的多个第五螺栓孔4-4;
耗能连接板3的外侧在削弱区3-3或3-3’上设置有为耗能连接板3的削弱提供屈曲约束的盖板5,盖板5通过高强螺栓与钢梁2的翼缘连接,并且该高强螺栓穿过削弱区3-3或3-3’的切口,盖板5与钢梁2的翼缘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6,垫块6的厚度大于耗能连接板3的第一连接板3-1或3-1’的厚度,保证盖板5和钢梁2的翼缘之间的间隙,给削弱区3-3或3-3’留出变形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在制作之前时,首先预制外包钢管、钢梁、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盖板和垫块,并在上述构件上开设相应的螺栓孔,当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耗能连接板上需要焊接加劲肋;
制作时,外包钢管内设置纵筋和箍筋,随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完成预制混凝土柱的加工,随后将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分别与混凝土柱进行连接,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分别与钢梁的上下翼缘连接,之后在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搁置垫块,完成盖板与钢梁上下翼缘的连接,整个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连接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预制混凝土、钢梁、上翼缘连接板、下翼缘连接板、盖板、垫块均可以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要通过螺栓就可以完成安装,施工现场不需要任何混凝土湿作业,安装方便。经过试验验证,此节点明显提高了节点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优越。
当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均为耗能连接板时,当节点产生层间位移时,节点部位出现塑性铰,塑性铰会被限制在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实现塑性铰的位置可控。同时经过合理的设计,使得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出现塑性铰时,混凝土柱以及外包的钢管、钢梁都始终保持弹性工作状态,使得塑性铰出现的时机可控,节点整体实现了通过耗能连接板的变形而不是混凝土的压碎性破坏或者钢梁的屈服变形来实现节点的耗能,最终节点承载力的下降是由于耗能连接板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被拉断,而不是混凝土柱或钢梁发生破坏,实现了损伤可控。震后只要通过更换耗能连接板就可以实现对节点的修复工作,试验验证,三个工人更换一套新的耗能连接板只需要30-40分钟的时间,施工方便快捷,实现了对预制混凝土梁柱的重复使用,达到了可更换的目的;
当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上翼缘连接板为第一T形连接板时,第一T形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上距离第四连接板最近的螺栓孔与第四连接板之间形成板铰,当发生地震时,在地震的反复载荷下,第三连接板在梁的带动下转动,并控制钢梁相对混凝土柱发生转动时的转动中心在第三连接板上靠近钢梁上翼缘的端部处,与钢梁的下翼缘连接的耗能元件的削弱区发生塑性变形,而连接节点的其他部位保持弹性,以此达到连接节点损伤控制的作用。由于在上翼缘连接板上通过设置板铰,在发生地震时,上翼缘连接板中的第三连接板在板铰以外的区域不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损伤将集中在下翼缘连接件(即耗能连接板)上,当需要更换或修复下翼缘连接板时无需破拆楼板,因此更换和修复时更易于施工,并且混凝土柱、钢梁不发生破坏,实现了反复使用。此外,当地震过后,由于连接节点的损伤主要集中在下翼缘连接板上,可以很容易地观察下翼缘连接板的损伤情况,有利于鉴定人员准确评估连接节点震后的损伤并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在对下翼缘连接板进行更换时,无需破坏混凝土柱和钢梁的主体结构,更换方便快捷。此节点实现了对此节点的全装配,并且通过对耗能连接板的削弱区的屈曲约束大大提高了节点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着很好的节点延性以及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地震之后混凝土柱不发生破坏,只需要更换耗能连接板即可重复利用,并且没有现场湿作业,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混凝土柱1的外包钢管1-1上优选设置有第二T形连接板7,第二T形连接板7的腹板与外包钢管1-1焊接,第二T形连接板7的翼缘上设置有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六螺栓孔7-1,第六螺栓孔7-1的数量为至少八颗,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时均为至少四颗。
进一步的,第二T形连接板7上设置有加劲肋板7-2,防止第二T形连接板的翼缘发生屈曲。
优选的,如图9-图12所示,混凝土柱1的外包钢管1-1上也可以设置有用于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七螺栓孔1-2,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可以直接与外包钢管1-1连接。
优选的,外包钢管1-1内可以预埋有内丝套筒1-3或圆钢管1-4,如图9、图10所示,当外包钢管1-1内预埋内丝套筒1-3时,首先将内丝套筒1-3焊接定位,之后在外包钢管1-1内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之后到现场安装时,采用高强螺栓穿过外包钢管1-1的第七螺栓孔1-2与内丝套筒连接;
如图11、图12所示,当外包钢管1-1内预埋圆钢管1-4时,首先将圆钢管1-4焊接定位,之后在外包钢管1-1内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之后到现场安装时,可以通过长螺杆穿过第七螺栓孔1-2与圆钢管1-4连接。
为提高强度,第二T形连接板7与钢梁2的接合处设置有剪力板8,剪力板8为直钢板,剪力板8的一端焊接在第二T形连接板7上,剪力板8上下排布有多个用于与钢梁2的腹板连接的第八螺栓孔,多个第八螺栓孔的中间一个为圆孔,其余为沿钢梁2跨度方向的长圆孔。值得注意的是,当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直接与外包钢管1-1连接而没有第二T形连接板7时,剪力板8的一端则焊接在外包钢管1-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8-图12所示,外包钢管1-1内部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两块肋板1-5,两块肋板1-5分别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块肋板1-5的距离可以根据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确定,一方面可以增加外包钢管1-1和混凝土柱1之间的锚固,另一方面增加了节点核心区的刚度,肋板1-5的中部优选设置有中心孔洞1-6,方便混凝土柱1内的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密实,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混凝土柱1中钢筋穿设的边缘孔洞1-7,优选的,中心孔洞1-6的直径为混凝土柱1分的截面尺寸的1/3-1/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连接板4-1上距离第四连接板4-2最近的第四螺栓孔与第四连接板4-2之间形成板铰,距离优选为20-100mm。
另外,垫块6的数量优选为四块,两两位于削弱段的两侧,垫块6的厚度比第一连接板3-1的厚度大1-2mm。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和钢梁,所述混凝土柱和钢梁之间通过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其中:
所述混凝土柱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混凝土柱上设置有外包钢管,所述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
所述下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所述耗能连接板包括与所述钢梁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一连接板和位于第一连接板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切口形成削弱区,所述耗能连接板为T形或L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劲肋,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的多个第三螺栓孔;
所述上翼缘连接板为耗能连接板或第一T形连接板,所述第一T形连接板包括与所述钢梁连接的水平方向的第三连接板和位于第三连接板端部的竖直方向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四螺栓孔,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的多个第五螺栓孔;
所述耗能连接板的外侧在所述削弱区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钢梁的翼缘连接,所述盖板与钢梁的翼缘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所述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耗能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第二T形连接板,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的腹板与外包钢管焊接,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的翼缘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六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劲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连接的第七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管内预埋有内丝套筒或圆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上设置有第二T形连接板时,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与所述钢梁的接合处设置有剪力板,所述剪力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T形连接板上;
当外包钢管内预埋有内丝套筒或圆钢管时,所述外包钢管上焊接有剪力板,所述剪力板的一端焊接在外包钢管上;
所述剪力板为直钢板,所述剪力板上下排布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钢梁的腹板连接的第八螺栓孔,多个第八螺栓孔的中间一个为圆孔,其余为沿钢梁跨度方向的长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管内部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两块肋板,两块肋板分别与上翼缘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肋板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洞,缘边处设置有用于混凝土柱中钢筋穿设的边缘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洞的直径为所述混凝土柱截面尺寸的1/3-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距离第四连接板最近的第四螺栓孔与第四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数量为四块,所述垫块的厚度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厚度大1-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43644.2U CN207812687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43644.2U CN207812687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12687U true CN207812687U (zh) | 2018-09-04 |
Family
ID=6332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43644.2U Active CN207812687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1268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7726A (zh) * | 2018-12-29 | 2019-03-29 | 天津大学 | 矩形钢管柱-h钢梁全螺栓连接半刚性节点及施工方法 |
CN111945900A (zh) * | 2020-08-25 | 2020-11-17 | 长安大学 | 一种犬骨-蜂窝式组合扁梁连接节点 |
CN113216680A (zh) * | 2021-05-19 | 2021-08-06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 |
CN113898068A (zh) * | 2021-10-26 | 2022-01-07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装配式自锁高强钢管柱与组合梁节点 |
-
2018
- 2018-01-11 CN CN201820043644.2U patent/CN2078126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7726A (zh) * | 2018-12-29 | 2019-03-29 | 天津大学 | 矩形钢管柱-h钢梁全螺栓连接半刚性节点及施工方法 |
CN109537726B (zh) * | 2018-12-29 | 2023-08-29 | 天津大学 | 矩形钢管柱-h钢梁全螺栓连接半刚性节点及施工方法 |
CN111945900A (zh) * | 2020-08-25 | 2020-11-17 | 长安大学 | 一种犬骨-蜂窝式组合扁梁连接节点 |
CN113216680A (zh) * | 2021-05-19 | 2021-08-06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 |
CN113898068A (zh) * | 2021-10-26 | 2022-01-07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装配式自锁高强钢管柱与组合梁节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12686U (zh) | 单边屈曲约束式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 | |
CN207812687U (zh)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
CN206090273U (zh) | 一种节段预制拼装uhpc‑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及斜拉桥 | |
CN208137146U (zh) | 基于损伤控制的可更换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 |
CN208137145U (zh) | 屈曲约束式混凝土梁柱单边连接节点 | |
CN106758856B (zh) | 分块预制的先张法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9881789A (zh) | 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穿心式连接节点 | |
CN108193782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模块化框架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6844314U (zh) |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 | |
CN107338873A (zh) | 单边屈曲约束式钢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 |
CN107419824A (zh)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0499825A (zh) | 便于修复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7386462A (zh) | 单边屈曲约束式钢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 |
CN206941858U (zh) | 带悬挑板框架外附预应力装配式耗能框架加固的结构 | |
CN108678172A (zh) | 装配式框架的钢盒箱体连接器 | |
CN207160233U (zh) | 震后可修复式钢梁柱单边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 |
CN207228351U (zh) | 单边屈曲约束式钢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 |
CN109231006A (zh) | 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7355002A (zh) | 震后可修复式钢梁柱单边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 |
CN107268787A (zh) |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端板装配式波纹腹板咬合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 |
CN102776829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桥 | |
CN207017483U (zh)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107724540A (zh) | 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529888U (zh) |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波纹腹板咬合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 |
CN103821234A (zh) |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