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5672U - 弯头端口整圆机 - Google Patents
弯头端口整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55672U CN207655672U CN201721852698.5U CN201721852698U CN207655672U CN 207655672 U CN207655672 U CN 207655672U CN 201721852698 U CN201721852698 U CN 201721852698U CN 207655672 U CN207655672 U CN 207655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bow
- turntable
- interior top
- external pressure
- screw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5000010599 Verbascum thaps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17524 Pomacanth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969 Verbascum thap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27 ayra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534 ethy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C*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7 press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hydride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头端口整圆机,包括固定在底座左侧的手动转轮装置,以及与所述手动转轮装置相连的整圆滚轮装置,所述整圆滚轮装置的右侧设有环形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右侧设有弯头夹紧装置,所述弯头夹紧装置的右侧设有弯头夹持装置;所述弯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弯头角度调整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设置于所述转盘下方的转盘座板上;所述转盘上设有丝杠V型块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丝杠V型块机构位置的丝杠旋转手轮和用于控制所述转盘旋转角度的扇形角度调整立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弯头端部进行整圆,方便后续的弯头装配工作,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于制造,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切割后的弯头端口进行整圆过程中使用的弯头端口整圆机。
背景技术
船用管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根据管系放样,有大量弯曲部位需要采用非标准角度弯头。目前我国大部分弯头生产厂家弯头加工都采用定型模锻造或铸造,产品都是标准弯头。非标准角度弯头需要特殊模具制作,因此制造成本较高,且订货周期较长。
船舶建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对生产节拍要求非常紧凑,有可能因一个重要系统中某个非标准角度弯头的迟迟不到货影响整个船舶建造周期。尤其是在分段合拢以及系泊嵌补管制作阶段,管件制作周期更为紧张,影响到交船。因此对非标准弯头的制造周期要求非常急迫。
以往大部分船厂在紧急需要非标准弯头时,均采用手工划线切割的方法利用标准弯头截取获得,由于标准弯头生产工艺问题,弯头中部严重椭圆,且手工无法加工规范的坡口,这种方法获得的非标准角度弯头装配、焊接质量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在I级管制作中很难满足探伤要求。
由于弯头基本是采用定型模具热锻制作的,由于受到工艺的限制,弯头中间外侧都存在一段自由变形段,这一段椭圆度较大。且切割后的弯头由于内应力的释放,将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圆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管件装配与焊接等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弯头端口进行整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头端口整圆机,能够对切割后的标准弯头的椭圆端部进行整圆,方便后续的弯头装配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弯头端口整圆机,包括固定在底座左侧的手动转轮装置,以及与所述手动转轮装置相连的整圆滚轮装置,在所述整圆滚轮装置的右侧设有环形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右侧设有弯头夹紧装置,所述弯头夹紧装置的右侧设有弯头夹持装置。
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基座,所述环形加热装置与所述弯头夹紧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移动基座上。
所述弯头夹持装置固连在所述移动基座上。
所述手动转轮装置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立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连有转动手轮。
所述弯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弯头角度调整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设置于所述转盘下方的转盘座板上;所述转盘上设有丝杠V型块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丝杠V型块机构位置的丝杠旋转手轮和用于控制所述转盘旋转角度的扇形角度调整立板。
所述扇形角度调整立板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转盘两侧各伸出一个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以设置在所述转盘左端的铰链为圆心在所述弧形滑槽中旋转运动;所述转盘座板通过转盘高度调整装置与所述移动基座相连。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整圆滚轮装置包括内顶滚轮调整机构以及外压滚轮调整机构。
所述内顶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中间设有套接在所述转轴端部的安装孔的长条状的内顶滚轮支架,在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外突出的两个第一凸缘,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上设有与所述内顶滚轮支架平行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设有沿相反方向设置的内顶滚轮组件,所述内顶滚轮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外部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的内顶滚轮;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之间设有中间调整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调整螺母的内部。
所述外压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L形的外压滚轮座板,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的长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的两侧,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的短边与所述第一凸缘成对立状;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的短边中部设有内部开设螺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穿设有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长边平行的外压滚轮组件;所述外压滚轮组件包括螺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的第二螺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靠近所述内顶滚轮组件一端的外压滚轮,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调整手轮。
所述外压滚轮与所述内顶滚轮之间形成容纳弯头端口管壁的整圆空间。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内顶滚轮支架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之间设置滑动连接机构,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压滚轮座板的长边上容纳所述滑轨的滑槽;所述外压滚轮座板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上的位置可通过所述滑动连接机构调整。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内顶滚轮支架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的长边通过多组螺栓固定。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外压滚轮座板与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燕尾槽,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设有在所述导向燕尾槽内部滑动的滑块。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第二螺杆为两段直径和螺距不同,旋向相反的T型差动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较细的一段端部螺接在设置于所述外压滚轮端部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杆较粗的一段螺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螺杆较粗的一段端部固连调整手轮。
上述弯头端口整圆机,优选方式下,所述高度调整装置为两个竖直设置的可调整螺柱。
本发明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弯头端部进行整圆,方便后续的弯头装配工作,适应性强;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制造,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弯头装配原理图;
图2是弯头非标准角度装配原理图;
图3是弯头对称整圆原理图;
图4是弯头对称整圆受力分析图;
图5是底座、手动转轮装置、弯头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弯头切断坡口示意图;
图8是弯头切断坡口装备图;
图9是弯头整圆装备图;
图10是整圆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内顶滚轮支架的主视结构图;
图12是内顶滚轮支架的左视结构图;
图13是内顶滚轮支架的俯视结构图;
图14是外压滚轮座板的主视结构图;
图15是外压滚轮座板的左视结构图;
图16是第二螺杆与调整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弯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环形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弯头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我们通过标准弯头形状特征制作一个转盘503,将标准弯头10放置在转盘503上。准确定位弯头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转盘503,以设置在弯头曲率半径的圆心处的铰链505为旋转中心,无论旋转多少度,弯头轴线永远与假定正式施工管11轴线相切在一个固定的点上,我们称这个点为“永远的切点p”。不同口径弯头的“永远的切点p”都在一条与假定正式施工管11轴线相垂直的固定线上,而这条线与我们将要切割的弯头10的切割线的轨迹是重合的,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永远的切线q”。
如图2所示,将弯头旋转到我们需要的角度后,在过“永远的切线q”且垂直于底座506平面的弯头截面外侧相应位置作标记,将作为切割时的起点和终点。最后利用弯头切断坡口整圆一体机将需要切除部分n切割掉。
其原理的核心是无论标准弯头10转到何种角度,其切割线必需垂直假定正式施工管11轴线,让被切部分移到阴影部分。弯头切割线端口与假定正式施工管端口永远是正圆对正圆,为弯头切割端面与后续正式施工管组对提供了保证。
虽然我们已经精确截取了非标准度数的弯头,但是由于弯头基本是采用定型模具热锻制作的,由于受到工艺的限制,弯头中间外侧都存在一段自由变形段,这一段椭圆度较大。且切割后的弯头由于内应力的释放,将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圆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管件装配与焊接等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弯头端口进行整圆。以往各弯头制作厂家都采用定型模和油压机锻压的方式整圆。这种方法设备投资成本大,工装胎模复杂多样。我们认为弯头椭圆的直径分为短轴和长轴,正是由于弯头和管子端面存在短轴和长轴之差,才在装配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错边量。一般情况,椭圆的长轴将大于弯头的设计标准尺寸,而短轴则小于弯头的设计标准尺寸,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椭圆长轴时向内挤压,在椭圆短轴时向外顶出的方式将弯头端部进行整圆。
具体原理如图3所示,在弯头端部内侧设置一内顶滚轮组件206,外侧相应设置一外压滚轮组件201,内外滚轮形成一个同心的滚轮组。通过滚轮组围绕转轴102旋转,在配套环形加热装置加热后,内外滚轮人工旋转,当旋转至椭圆长轴时外侧滚轮受力向内挤压,在旋转至椭圆短轴时内侧滚轮受力向外顶出,通过多次微量进给,反复旋转,直到完全达到设计标准的正圆。
如图4所示,其原理关键是外挤压和内顶出都同时在椭圆的长轴或短轴两端,滚轮组受力始终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组作用力,即:
长轴时:F压1=F压2F变1=F变2,
短轴时:F顶1=F顶2F变3=F变4,
作用力在心轴上相互抵消为零。即:受力均匀。由于滚轮组采用了对称结构,因此反复在180°范围内旋转便能达到360°的整圆效果,效率极大提高,达到对称整形的设计理念。
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施工的管端整圆。
弯头切割时切割掉弯头上的小角度,保留我们需要的弯头大角度,例如我们需要一个78°的非标准角度弯头,我们可以选用90°的标准弯头切掉12°;需要一个56°的非标准角度弯头,我们可用60°标准弯头切掉4°。同样需要40°或20°的非标准角度弯头,我们可以利用45°或30°的标准弯头截取。
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标准弯头,也可能出现误差。因此我们需要用角度测量仪检验弯头角度是否准确,如有误差记录误差,并应在装配时进行修正,以避免切割后成型弯头的角度误差。如检测标准弯头角度不够应在被切割弯头角度中少割去不够的角度值,如检测弯头角度略大则相反。
标准弯头的端口也存在椭圆度误差,为了保证弯头端面的中心准确定位在“永远的切点p”上,我们需要对弯头的长短轴进行测量。
如图5所示,弯头切断坡口整圆一体机的整体设计包括底座6、固定在底座6上方的手轮转动装置1、移动基座7、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7上的插槽以及用于弯头转动定位的弯头夹持机构5等机构;环形加热装置3以及弯头夹紧装置4的底端可通过插入所述插槽中与所述移动基座7连接。
手轮传动装置1是整个装备的动力源和传动机构,本装备动力源可采用电动和手动两种。其中电动动力输入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本装备所需力矩和速度都很低,手动传动完全可以满足,基于本装备原理新颖,维护保养方便,操作快捷,本发明以手动传动作为动力源来进行设计说明,也因此命名为手轮传动装置。
底座6是支撑和连接各种功能机构的装置,底座6的一侧设计有支撑传动装置的立板101,另一端设计有滑槽,用于安装移动基座7,底座6平板上设计有螺栓孔,可根据工作现场情况将整个装备安装于平台或桁架上。
手轮传动装置位于底座6一侧,底座6上设计两立板101,用于支撑手轮传动机构1的转轴102。转轴102与立板101采用滑动轴承连接,滑动轴承用锡青铜制作,内开设油槽,以适应切割和整圆时的低速转动。
如图5、图6所示,转轴102位于两立板101中间部位设计成六边形,用于传动。在转轴102六边形位置设计一较大手动手轮103,通过转动手轮103将动力传给各功能组件。转轴102轴伸端设计成正四边形,作为更换各种功能组件时的连接接口,例如切割机构和整圆滚轮组。
底座6的另一侧是移动滑槽,移动滑槽用于安装移动基座7,移动基座7可以实现装备切割弯头、加热弯头端面等不同工位的功能。为了实现移动基座7的移动,在底座6本侧的端部设计一套偏心连杆机构8,当弯头需要往前移动时,压下偏心手柄801,偏心手柄801旋转,连杆机构与可移动底座连接铰链转动并推动底座往前移动;当弯头位置需要退后时,则拉起偏心手柄801。移动基座7上设置用于弯头转动定位的弯头夹持机构5,所述弯头夹持装置5包括用于弯头角度调整的转盘501,所述转盘501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设置于所述转盘501下方的转盘座板上;转盘501用于弯头的定位、装卡和角度调整,因此在转盘501上设计有丝杠V型块机构502、用于调节所述丝杠V型块机构502位置的丝杠旋转手轮503和用于控制所述转盘501旋转角度的扇形角度调整立板504;所述扇形角度调整立板504上开有弧形滑槽和相应刻度或直接采用精度为0.01度角度测量仪(图中未示出)安放在转盘501上进行角度测量。
所述转盘501两侧各伸出一个圆柱销505,所述圆柱销505以设置在所述转盘501左端的铰链为圆心在所述弧形滑槽中旋转运动;转盘座板与可移动底座7之间用可调整螺柱连接,即转盘高度调整装置507,这样即可实现不同口径弯头弯曲中心上下调整,不同规格弯头切割端面的中心,也就是“永远的切点p”将落在同一个点上,且这一点将于传动转轴102的轴线相切。
非标准角度弯头的切断坡口整圆原理是无论标准弯头10如何旋转其切割线必须垂直于假定正式施工管11轴线,也就是本装备转轴102轴线。
从标准弯头中截取一定角度获得非标准角度的弯头。其具体装备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底座6、固定在底座6上方的手轮转动装置1、移动基座7、位于所述移动基座7上的插槽,以及用于弯头转动定位的弯头夹持机构5等机构,所述手轮转动装置1的转轴102的端部连接有弯头切割装置。此时,环形加热装置3以及弯头夹紧装置4无需装配。
如图19所示,弯头切割装置9,由径向调整装置901、长度调整装置902和割炬904组成。所述径向调整装置中间设计成方孔,传动转轴102的方形轴伸插入方孔中实现传动力的输入。所述径向调整装置901的两侧为开设有第一长槽的翼板,两个长度调整装置902分别装设在所述径向调整装置901两侧翼板的第一长槽上。两个长度调整装置902分别通过第一压紧螺丝以可移动的方式装设在所述径向调整装置901两侧翼板的第一长槽上。
两个所述长度调整装置902是可伸缩的套管结构,两个所述长度调整装置90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长槽,两个所述第二长槽上分别装设有工作端相向设置的两个割炬904;所述割炬904的进气端与气源管903相连。
所述割炬904通过第二压紧螺丝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长度调整装置902的第二长槽上。
切割时割炬904调整到相应位置,也就是我们上面划线的位置。弯头10一般需要坡口,本设备具备切断坡口一体化功能。先根据皮厚计算割炬904的偏移量,将割炬904偏转至设定的坡口角度。点火击穿弯头10的管壁,旋转转动手轮103,旋转一周后,弯头切割完毕。
弯头10装配切割的具体工法如下:
首先,将弯头10装配在转盘501上,转动丝杠旋转手轮503,使丝杠V型块机构502移动并夹紧弯头10。
第二,旋转转盘501,转动至需切割角度,定位转盘。注意:当标准弯头10有角度误差时,在转动转盘501时一定要进行修正,以确保切割后的角度为我们所需要的角度。
第三,根据弯头10口径尺寸通过转盘高度调整装置507来调整转盘501的高度,使弯头10需切断端面中心与手动转轮装置1的转轴102的轴线相切。
第四,调整割炬904位置,找正起割位置,需坡口时调整割炬904角度以及切割线偏移量。
注意:切割线偏移量需根据弯头皮厚和坡口角度计算,如图7所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L=t*tan(θ)
L:偏移量t:弯头皮厚θ:坡口角度
图7中,10a表示弯头10被切割掉的部分,10b表示弯头被保留部分,904a为垂直切割割炬的位置,904b表示坡口时割炬的位置。
第四,点火切割,调节氧气流量在需切割掉的一端点火击穿弯头管壁,将割炬移至起割位置,旋转变位机进行切割。第四,切割完成,清理端口,测量切割角度尺寸。
因弯头本身制造工艺精度以及切割后的弯头由于内应力的释放,将产生一定的变形,弯头切口端面一定会椭圆。为了达到管子、弯头装配精度,不出现错口,必需对弯头端部进行整圆。
整圆原理是采用内顶滚轮加外压滚轮在同一轴心绕弯头端部旋转,通过内顶滚轮向外顶出,外压滚轮向内挤压实现整圆。
如图9所示,弯头端口整圆机包括固定在底座6左侧的手动转轮装置1、与所述手动转轮装置1相连的弯头整圆滚轮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弯头整圆滚轮装置2右侧,在所述环形加热装置3的右侧设有弯头夹紧装置4,所述弯头夹紧装置4的右侧设有弯头夹持装置5。
所述底座6上设有移动基座7,所述环形加热装置3与所述弯头夹紧装置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移动基座7上。
所述手动转轮装置1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立板10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的转轴102,所述转轴102的中部位置固连有转动手轮103。
为了适应不同皮厚弯头,且在整圆时进行进给运动,所述整圆滚轮装置2设计了内顶滚轮调整机构以及外压滚轮调整机构。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内顶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中间设有安装孔205的长条状的内顶滚轮支架203,在所述安装孔205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外突出的两个第一凸缘203a,两个所述第一凸缘203a上设有与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平行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设有沿相反方向设置的内顶滚轮组件206,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包括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外部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206a,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06a远离所述安装孔205的一端的内顶滚轮;两个所述第一凸缘203a之间设有中间调整螺母204,所述第一螺杆206a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调整螺母204的内部。
转动所述调整螺母204时,两个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同时向远离所述调整螺母204的方向或向靠近所述调整螺母204的方向移动。
所述外压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L形的外压滚轮座板202,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的两侧,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短边与所述第一凸缘203a成对立状;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短边中部设有内部开设螺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穿设有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长边平行的外压滚轮组件201;所述外压滚轮组件201包括螺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的第二螺杆201a,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201a靠近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一端的外压滚轮,所述第二螺杆201a的另一端连接有调整手轮207。
转动所述调整手轮207时,所述外压滚轮组件201向远离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方向或靠近所述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方向移动。
所述外压滚轮与所述内顶滚轮之间形成弯头整圆空间。
如图11至图15所示,本发明对内顶滚轮支架203与外压滚轮座板202的连接方式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之间设置滑动连接机构,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203b,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上容纳所述滑轨203b的滑槽202b;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上的位置可通过所述滑动连接机构调整。
如图10所示,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通过等间距的多组螺栓208固定。
螺栓208的间距根据不同规格弯头设计,这样便可以通过调整外压滚轮座板202在内顶滚轮支架203上的位置来实现不同规格弯头的整圆。
通过转动位于外压滚轮组件201上的调整手轮207,第二螺杆201a在外压滚轮座板202和外压滚轮之间转动并推动外压滚轮移动来实现径向移动滚轮。
如图16所示,为了使外压滚轮移动更有效率,第二螺杆201a为两段直径和螺距不同,旋向相反的T型差动螺杆,第二螺杆201a较细的一段端部螺接在设置于外压滚轮端部的螺纹孔内;第二螺杆201a较粗的一段螺接在第二通孔内,第二螺杆较粗的一段端部固连调整手轮207。
如图15所示,外压滚轮座板202与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燕尾槽202c,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设有在所述导向燕尾槽202c内部滑动的滑块。在外压滚轮组件201调整径向尺寸过程中,滚轮不会发生转动,以确保径向移动的同时保证滚轮始终在同一方向上,方可顺利整圆。同样内顶滚轮也安装在同一燕尾槽的另一端,也可以使滚轮始终保持同一方向。内顶滚轮组件206采用中间调整螺母204进行调整,通过旋转中间调整螺母204使连接内顶滚轮的第一螺杆201向外或向内延伸以实现不同皮厚弯头整圆的要求。
如图9、图17所示,环形加热装置3、弯头夹紧装置4和弯头夹持装置5都设置在移动基座7上。弯头用弯头夹紧装置4夹紧。弯头夹紧装置4下部夹具本体402与夹具底座401相连,上部为紧固卡环405,紧固卡环405的一端通过铰链404与夹具本体402铰接,另一端由活接螺母装置403夹紧固定在夹具本体402上。
弯头端部整圆主要是利用塑性变形。为了使弯头产生塑性变形,应对弯头端口进行加热,因此设计一组环形加热装置3对弯头进行加热。
如图18所示,环形加热装置3包括由紫铜管弯曲而成的环形加热圈301,加热圈301内侧钻若干小孔,加热圈301进气口设计气体混合空腔302,进气阀门304以及氧气连接管305、乙炔连接管306。加热时,为了不使整圆滚轮组受热退火,需将弯头往后移动一段距离,加热好后方可关火然后通过偏心连杆机构8迅速将弯头推向整圆滚轮组进行整圆。
弯头整圆的具体工法如下:
第一,用偏心连杆机构8将弯头夹持装置5退至底座6最外侧,将弯头装配在弯头夹持装置5的转盘501上,调整转盘501角度,使弯头另一端端面垂直于水平面。用弯头夹紧装置4夹紧弯头。
第二,安装整圆滚轮装置2,安装整圆滚轮装置2可以与弯头装配同时进行。(注意:整圆滚轮装置2需要调整角度,让内顶滚轮可以从弯头椭圆的长轴装入。)
第三,装配环形加热装置3,调整好位置后,点火,调节氧气大小以控制加热温度。
第四,通过观察法判断加热温度,温度达标后,关闭并移走环形加热装置3。
第五,用偏心连杆机构8将弯头夹持装置5推至整整圆滚轮装置2,转动整圆滚轮装置2。整圆时注意转动手轮103可以在180°范围内反复滚压,当滚压至一定程度,感觉阻力变小时立即增加径向进给,再继续旋转手轮,直到弯头端面为正圆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底座(6)左侧的手动转轮装置(1),以及与所述手动转轮装置(1)相连的整圆滚轮装置(2),在所述整圆滚轮装置(2)的右侧设有环形加热装置(3),在所述加热装置(3)的右侧设有弯头夹紧装置(4),所述弯头夹紧装置(4)的右侧设有弯头夹持装置(5);
所述底座(6)上设有移动基座(7),所述环形加热装置(3)与所述弯头夹紧装置(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移动基座(7)上;
所述弯头夹持装置(5)固连在所述移动基座(7)上;
所述手动转轮装置(1)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立板(10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的转轴(102),所述转轴(102)的中部固连有转动手轮(103);
所述弯头夹持装置(5)包括用于弯头角度调整的转盘(501),所述转盘(501)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设置于所述转盘(501)下方的转盘座板上;所述转盘(501)上设有丝杠V型块机构(502)、用于调节所述丝杠V型块机构(502)位置的丝杠旋转手轮(503)和用于控制所述转盘(501)旋转角度的扇形角度调整立板(504);
所述扇形角度调整立板(504)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转盘(501)两侧各伸出一个圆柱销(505),所述圆柱销(505)以设置在所述转盘(501)左端的铰链为圆心在所述弧形滑槽中旋转运动;所述转盘座板通过转盘高度调整装置(507)与所述移动基座(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圆滚轮装置(2)包括内顶滚轮调整机构以及外压滚轮调整机构;
所述内顶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中间设有套接在所述转轴(102)端部的安装孔(205)的长条状的内顶滚轮支架(203),在所述安装孔(205)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外突出的两个第一凸缘(203a),两个所述第一凸缘(203a)上设有与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平行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设有沿相反方向设置的内顶滚轮组件(206),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包括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外部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206a),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06a)远离所述安装孔(205)的一端的内顶滚轮;两个所述第一凸缘(203a)之间设有中间调整螺母(204),所述第一螺杆(206a)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调整螺母(204)的内部;
所述外压滚轮调整机构包括两个L形的外压滚轮座板(202),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的两侧,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短边与所述第一凸缘(203a)成对立状;两个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短边中部设有内部开设螺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穿设有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长边平行的外压滚轮组件(201);所述外压滚轮组件(201)包括螺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部的第二螺杆(201a),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201a)靠近所述内顶滚轮组件(206)一端的外压滚轮,所述第二螺杆(201a)的另一端连接有调整手轮(207);
所述外压滚轮与所述内顶滚轮之间形成容纳弯头端口管壁的整圆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之间设置滑动连接机构,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沿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203b),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上容纳所述滑轨(203b)的滑槽(202b);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在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上的位置可通过所述滑动连接机构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滚轮支架(203)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的长边通过多组螺栓(208)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滚轮座板(202)与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燕尾槽(202c),所述内顶滚轮及所述外压滚轮设有在所述导向燕尾槽(202c)内部滑动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201a)为两段直径和螺距不同,旋向相反的T型差动螺杆,所述第二螺杆(201a)较细的一段端部螺接在设置于所述外压滚轮端部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杆(201a)较粗的一段螺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螺杆较粗的一段端部固连调整手轮(2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头端口整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装置(507)为两个竖直设置的可调整螺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52698.5U CN207655672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弯头端口整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52698.5U CN207655672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弯头端口整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55672U true CN207655672U (zh) | 2018-07-27 |
Family
ID=6294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52698.5U Active CN207655672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弯头端口整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556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2948A (zh) * | 2018-08-13 | 2018-12-28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弯曲度控制装置 |
CN112371774A (zh) * | 2020-10-25 | 2021-02-19 | 广州增立钢管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管矫圆模具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21852698.5U patent/CN2076556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92948A (zh) * | 2018-08-13 | 2018-12-28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弯曲度控制装置 |
CN109092948B (zh) * | 2018-08-13 | 2020-04-14 |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弯曲度控制装置 |
CN112371774A (zh) * | 2020-10-25 | 2021-02-19 | 广州增立钢管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管矫圆模具 |
CN112371774B (zh) * | 2020-10-25 | 2022-07-22 | 广州增立钢管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管矫圆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8340B (zh) | 一种飞机管路零件的环缝焊接装置及环缝焊接方法 | |
CN207655672U (zh) | 弯头端口整圆机 | |
CN102765002A (zh) | 用于具有回转凸台和/或孔的工件的自动定心夹具 | |
CN108247356A (zh) | 弯头切断坡口整圆一体机 | |
CN110125557B (zh) | 一种激光切割用管材自动定心夹持旋转装置 | |
CN104708494B (zh) | 一种筒形构件对接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207655698U (zh) | 用于弯头端口整圆机的整圆滚轮装置 | |
CN112453438A (zh) | 一种哈氏合金管件的成型装置 | |
CN203245594U (zh) | 一种用于管路加工的多功能工具 | |
CN114558945B (zh) | 一种管口扩口和缩口一体机 | |
US10913103B2 (en) | Method, module, and apparatus for roll-processing external pipe thread, and external pipe thread production line | |
CN103212989B (zh) | 一种用于管路加工的多功能工具 | |
CN202028950U (zh) | 花键孔滚齿定心夹具 | |
CN216524727U (zh) | 制作齿间距系数试验装置 | |
CN214444301U (zh) | 一种管管对接焊机 | |
CN107309825A (zh) | 一种再现机专用卡盘 | |
CN112247494A (zh) | 封堵管卡优化方法、制作装置及工艺 | |
CN212578194U (zh)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0587916U (zh) | 一种可旋转的90度弯管预焊接平台 | |
CN210586545U (zh) | 一种连续弯曲无直段管件的弯管机 | |
CN209614388U (zh) | 一种精品型钢制备用剪切机 | |
CN207189502U (zh) | 一种再现机专用卡盘 | |
CN206020040U (zh) | 发动机快速对中装置 | |
CN109013784A (zh) | 一种大直径厚壁航空输油管弯曲成型方法及装置 | |
CN208810875U (zh) | 一种大直径厚壁航空输油管弯曲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