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4296U -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 Google Patents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34296U CN207634296U CN201721642163.5U CN201721642163U CN207634296U CN 207634296 U CN207634296 U CN 207634296U CN 201721642163 U CN201721642163 U CN 201721642163U CN 207634296 U CN207634296 U CN 2076342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pump housing
- lamina tecti
- screw
- sealing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包括密封盖、顶盖板和呈桶状结构的泵体,所述泵体的顶端桶口处开有六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螺孔,且泵体的顶端由上至下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盖和顶盖板,所述密封盖的底部预留有双层沉槽,且双层沉槽内卡接有向心轴承,所述向心轴承的内圈插接有主动杆,顶盖板的上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布有六个沉孔,且六个沉孔的底部均开有第二螺孔,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平衡套,且平衡套下表面的两个卡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泵体的中部内壁预留有环形卡槽。本实用新型可以免拆卸对密封效果进行调节,让维护手段更加简易高效;而且还能避免两个腔室之间出现渗漏现象;优化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吸入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螺杆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背景技术
三螺杆泵是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当主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吸入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啮合空间容积;当容积增至最大而形成一个密封腔时,液体就在一个个密封腔内连续地沿轴向移动,直至排出腔一端;这时排出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目前,在传统的汽轮机中输送润滑油的工艺中广泛使用齿轮泵和AY型离心油泵,由于其本身性能所限,存在着效率低、产量小、噪音大的问题,使输油成本大大增加;目前,国外已经普遍采用螺杆泵;但是,泵组布置于油箱侧面会增加占地面积,布置于油箱上部往往会造成吸入困难,在船舶油舱卸船这个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安装空间优化以及泵排量与体积,布置方式和吸入性能的矛盾,急需一种安装空间小,排量大,可靠性高,吸入性能好的立式油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包括密封盖、顶盖板和呈桶状结构的泵 体,所述泵体的顶端桶口处开有六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螺孔,且泵体的顶端由上至下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盖和顶盖板,所述密封盖的底部预留有双层沉槽,且双层沉槽内卡接有向心轴承,所述向心轴承的内圈插接有主动杆,所述顶盖板的上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布有六个沉孔,且六个沉孔的底部均开有第二螺孔,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平衡套,且平衡套下表面的两个卡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泵体的中部内壁预留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卡接有衬套,所述衬套靠近两个从动杆的两侧顶端均开有进油孔,所述泵体的中部一侧外壁开有吸油孔,且泵体靠近吸油孔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泵安装脚,所述泵安装脚通过螺栓连通有油箱,所述泵体远离泵安装脚的一侧预留有排出腔。
优选的,所述顶盖板的上表面和双层沉槽的槽底均预留有与主动杆顶端圆杆部分直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且顶盖板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均布有六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设有螺纹齿的一端均与两侧的从动杆互相啮合,且衬套的外壁焊接有与环形卡槽相适配的卡环。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双层沉槽的最底层沉槽内设置有机械密封圈,且密封盖的圆周外壁开有与机械密封圈相适配的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装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卡槽的上方为吸油腔,且进油孔与吸油腔相连通,环形卡槽的下方为出油腔,且排出腔与出油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远离螺杆的一端与套接有联轴器,且联轴器 连接有电机,泵安装脚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靠近底部的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机械密封圈和密封盖侧壁的第三螺孔,能够让装置在不需拆卸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紧固装置来调节设备的密封效果,让维护手段更加简易高效。
2、通过设置在密封盖和至泵体之间的顶盖板,不仅可以方便平衡套的安装而且可以将衬套紧紧的挤压在环形卡槽中,避免两个腔室之间出现渗漏现象。
3、通过设置在泵体侧面的进油孔以及泵安装脚,使得泵体可以立在油箱的侧面进行吸油,优化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吸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泵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顶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衬套、3主动杆、4排出腔、5从动杆、6平衡套、7向心轴承、8密封盖、9机械密封圈、10沉孔、11顶盖板、12进油孔、13泵安装脚、14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包括密封盖8、顶盖板11和呈桶状结构的泵体1,所述泵体1的顶端桶口处开有六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螺孔,且泵体1的顶端由上至下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盖8和顶盖板11,所述密封盖8的底部预留有双层沉槽,且双层沉槽内卡接有向心轴承7,所述向心轴承7的内圈插接有主动杆3,所述顶盖板11的上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布有六个沉孔10,且六个沉孔10的底部均开有第二螺孔,所述顶盖板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平衡套6,且平衡套6下表面的两个卡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5,所述泵体1的中部内壁预留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卡接有衬套2,所述衬套2靠近两个从动杆5的两侧顶端均开有进油孔12,所述泵体1的中部一侧外壁开有吸油孔,且泵体1靠近吸油孔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泵安装脚13,所述泵安装脚13通过螺栓连通有油箱,所述泵体1远离泵安装脚13的一侧预留有排出腔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盖板11的上表面和双层沉槽的槽底均预留有与主动杆3顶端圆杆部分直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且顶盖板11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均布有六个第二通孔,所述主动杆3设有螺纹齿的一端均与两侧的从动杆5互相啮合,且衬套2的外壁焊接有与环形卡槽相适配的卡环,所述密封盖8的双层沉槽的最底层沉槽内设置有机械密封圈9,且密封盖8的圆周外壁开有与机械密封圈9相适配的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环形卡槽的上方为 吸油腔,且进油孔与吸油腔相连通,环形卡槽的下方为出油腔,且排出腔4与出油腔相连通,所述主动杆3远离螺杆的一端与套接有联轴器,且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泵安装脚13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靠近底部的外侧壁。
工作原理:使用时开启电机带动主动杆3转动,主动杆3顶端的螺杆部分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杆5一起转动,吸入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啮合空间容积;当容积增至最大而形成一个密封腔时,液体就在一个个密封腔内连续地沿轴向移动,直至排出腔一端;这时排出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出油孔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包括密封盖(8)、顶盖板(11)和呈桶状结构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顶端桶口处开有六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螺孔,且泵体(1)的顶端由上至下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盖(8)和顶盖板(11),所述密封盖(8)的底部预留有双层沉槽,且双层沉槽内卡接有向心轴承(7),所述向心轴承(7)的内圈插接有主动杆(3),所述顶盖板(11)的上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布有六个沉孔(10),且六个沉孔(10)的底部均开有第二螺孔,所述顶盖板(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平衡套(6),且平衡套(6)下表面的两个卡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5),所述泵体(1)的中部内壁预留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卡接有衬套(2),所述衬套(2)靠近两个从动杆(5)的两侧顶端均开有进油孔(12),所述泵体(1)的中部一侧外壁开有吸油孔,且泵体(1)靠近吸油孔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泵安装脚(13),所述泵安装脚(13)通过螺栓连通有油箱,所述泵体(1)远离泵安装脚(13)的一侧预留有排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1)的上表面和双层沉槽的槽底均预留有与主动杆(3)顶端圆杆部分直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且顶盖板(11)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均布有六个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3)设有螺纹齿的一端均与两侧的从动杆(5)互相啮合,且衬套(2)的外壁焊接有与环形卡槽相适配的卡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盖(8)的双层沉槽的最底层沉槽内设置有机械密封圈(9),且密封盖(8)的圆周外壁开有与机械密封圈(9)相适配的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上方为吸油腔,且进油孔与吸油腔相连通,环形卡槽的下方为出油腔,且排出腔(4)与出油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3)远离螺杆的一端与套接有联轴器,且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泵安装脚(13)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靠近底部的外侧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2163.5U CN207634296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2163.5U CN207634296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34296U true CN207634296U (zh) | 2018-07-20 |
Family
ID=6285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4216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4296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342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793A (zh) * | 2020-10-16 | 2020-12-08 | 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低振动螺杆泵 |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21642163.5U patent/CN2076342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793A (zh) * | 2020-10-16 | 2020-12-08 | 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低振动螺杆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04952B (zh) | 立式离心油泵 | |
CN203394792U (zh) | 节能型深井潜水多级离心泵 | |
CN207634296U (zh) | 立式流体分离三螺杆泵 | |
CN106593889A (zh) | 一种适用于中小流量工况的离心泵 | |
CN102536834A (zh) | 单级双吸双出口深井泵 | |
CN202418008U (zh) | 改进的立式泵 | |
CN204476840U (zh) | 金属卧式离心泵 | |
CN215908063U (zh) | 单级双吸卧式渣浆泵 | |
CN101338758A (zh) | 一种两级自吸泵 | |
CN201068864Y (zh) | 联动离心密封自控自吸泵 | |
CN114233684B (zh) | 一种高速高压离心泵 | |
CN206129615U (zh) | 一种循环水卧式离心泵 | |
CN205446066U (zh) | 一种立式高扬程无泄漏自吸泵 | |
CN201068865Y (zh) | 无密封自控自吸泵 | |
CN108716468A (zh) | 一种高效密封给水泵 | |
CN207145263U (zh) | 一种屏蔽式深井泵泵体 | |
CN201236815Y (zh) | 无泄漏两级自吸泵 | |
CN201884286U (zh) | 单级双吸双出口深井泵 | |
CN104963838B (zh) | 一种外置型隔膜式强自吸装置 | |
CN214998235U (zh) | 一种单级轴向单吸清水离心泵 | |
CN200940584Y (zh) | 一种新型立式磁力驱动式无密封自吸泵 | |
CN202946404U (zh) | 新型无密封立式自吸离心泵 | |
CN102261337B (zh) | 高效节能组合式自吸泵 | |
CN202468436U (zh) | 一种双密封离心泵 | |
CN204729294U (zh) | 一种螺杆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