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2416U -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2416U
CN207582416U CN201721386352.0U CN201721386352U CN207582416U CN 207582416 U CN207582416 U CN 207582416U CN 201721386352 U CN201721386352 U CN 201721386352U CN 207582416 U CN207582416 U CN 20758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layer
silting
protective layer
preventing dy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63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方
李洪林
刘丽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63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所述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包括原泥层;防沙堤基础;第一防护层;预制箱,所述预制箱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面,且所述预制箱的底面开有限位孔;粉细沙填料;支柱;防水胶层;第二防护层;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预制箱、所述第二防护层的顶面;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所述挡墙的内部中心处开有水渠,且所述水渠的两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连接至所述滤沙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强度、排出多余海水,滤除泥沙。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海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背景技术
阻止或减少泥沙侵入港池及航道的水工建筑物,用以维持港池、航道等不被淤积,保证供舰船安全航行、停泊的水深,通常视港口地形条件和泥沙来源及运动规律进行选型和构筑,防沙堤端部一般要伸到波浪破碎地带以外,大多采用堆石堤,结构形式由护面、堤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
当前的防沙堤在修筑顶部基础、填充填料时比较麻烦,工人需要将填料修整为梯形结构,很是耗费时间,且顶层基础与底层基础的连接不够牢固,强度不足,并且在海平面上升时,过多的海水会携带泥沙进入航道,从而造成泥沙淤积、横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防沙效果好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包括:原泥层;防沙堤基础,所述防沙堤基础设于所述原泥层的顶部;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铺设于所述防沙堤基础的顶面;预制箱,所述预制箱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面,且所述预制箱的底面开有限位孔;粉细沙填料,所述粉细沙填料填充于所述预制箱的内部;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套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且所述支柱的顶部贯穿于所述防沙堤基础;所述支柱的底端伸入于所述原泥层的内部;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填充于所述支柱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之间;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铺设于所述预制箱的两侧壁;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预制箱、所述第二防护层的顶面;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所述挡墙的内部中心处开有水渠,且所述水渠的两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连接至滤沙板。
优选的,所述滤沙板与所述挡墙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墙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底部依次设有若干个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之间等间距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杆垂直于所述原泥层。
优选的,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所述挡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嵌入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沙堤基础包括砂垫层、土工布层、碎石层以及堤心石层,且所述砂垫层设于所述原泥层的顶部;所述砂垫层的顶部设置所述土工布层,且所述土工布层的顶部铺设所述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铺设所述堤心石层。
优选的,所述堤心石层填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碎石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预制箱呈梯形结构,且所述预制箱的顶部为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均由块石制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二防护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采用所述预制箱作为顶部基础,能够有效的减少修筑时间,工人只需将所述粉细沙填料填充到所述预制箱内便可,无需进行后期修整,便于防护层的安装,且所述预制箱与所述支柱相互配合连接,能够有效的增强顶层建筑与所述防沙堤基础连接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多余的海水可通过所述水渠快速排至其他地方,滤除泥沙,有效的实现防淤、减小横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预制箱与支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挡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原泥层,2、砂垫层,3、土工布层,4、碎石垫层, 5、堤心石层,6、第一防护层,7、支柱,8、第二防护层,9、预制箱,901、限位孔,10、混凝土层,11、挡墙,1101、滤沙板,1102、进水管,1103、水渠,12、挡板,13、加强杆,14、粉细沙填料,15、防沙堤基础,16、防水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预制箱与支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 1所示的挡墙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包括:原泥层1;防沙堤基础15,所述防沙堤基础15设于所述原泥层1的顶部;第一防护层6,所述第一防护层6铺设于所述防沙堤基础15的顶面;预制箱9,所述预制箱9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6的顶面,且所述预制箱9的底面开有限位孔901;粉细沙填料14,所述粉细沙填料14填充于所述预制箱9的内部;支柱7,所述支柱7的顶端套接于所述限位孔901的内部,且所述支柱7的顶部贯穿于所述防沙堤基础15;所述支柱7的底端伸入于所述原泥层1的内部;防水胶层16,所述防水胶层16填充于所述支柱7与所述限位孔901的内壁之间;第二防护层8,所述第二防护层8铺设于所述预制箱9的两侧壁;混凝土层10,所述混凝土层10铺设于所述预制箱9、所述第二防护层8的顶面;挡墙11,所述挡墙11设于所述混凝土层10的顶部;所述挡墙11的内部中心处开有水渠1103,且所述水渠1103的两侧连接有进水管1102;所述进水管1102分别连接至滤沙板1101。
为了便于对所述滤沙板1101上的积沙进行清理,所述滤沙板 1101与所述挡墙1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
为了对海浪进行遮挡,避免海浪携带泥沙落在航道上,所述挡墙11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挡板12,且所述挡板12的底部依次设有若干个加强杆13。
为了提高所述挡板12的强度,所述加强杆13之间等间距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杆13垂直于所述原泥层1。
为了使得遮挡效果更好,所述挡板12呈弧形,且所述挡板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强杆13;所述加强杆13的底端嵌入于所述第二防护层8的内部。
为了使得堤坝基础更为牢固,所述防沙堤基础15包括砂垫层2、土工布层3、碎石垫层4以及堤心石层5,且所述砂垫层2设于所述原泥层1的顶部;所述砂垫层2的顶部设置所述土工布层3,且所述土工布层3的顶部铺设所述碎石垫层4;所述碎石垫层4的顶部铺设所述堤心石层5。
为了使得连接强度更高,所述堤心石层5填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 6和所述碎石垫层4之间。
为了便于安装、填料,所述预制箱9呈梯形结构,且所述预制箱 9的顶部为开口状。
为了起到有效的防水、保护的作用,所述第一防护层6和所述第二防护层8均由块石制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6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二防护层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修筑时,在所述原泥层1的表面依次铺设上所述砂垫层2、所述土工布层3、所述碎石垫层4以及所述堤心石层5,然后在所述堤心石层5外部砌上所述第一防护层6,将所述支柱7垂直打入到所述原泥层1内,待所述支柱7固定牢固后,将所述预制箱9安装在所述支柱7上,使得所述限位孔901的内部套入有所述支柱7,并填充上所述防水胶层16,随后往所述预制箱9内填充所述粉细沙填料14,在所述预制箱9的外部铺设所述第二防护层8,在顶部铺设所述混凝土层10,然后修筑所述挡墙11、所述挡板12,在使用时,若水位达到所述挡墙11处,水可进入到所述滤沙板1101 内,过滤掉泥沙,然后再流入所述水渠1103内,通过所述水渠1103 排至其他地方,所述挡板12能够阻挡海浪,避免海浪携带的泥沙飞至航道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采用所述预制箱9作为顶部基础,能够有效的减少修筑时间,工人只需将所述粉细沙填料14填充到所述预制箱9内便可,无需进行后期修整,便于防护层的安装,且所述预制箱9与所述支柱7相互配合连接,能够有效的增强顶层建筑与所述防沙堤基础15连接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多余的海水可通过所述水渠1103快速排至其他地方,滤除泥沙,有效的实现防淤、减小横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泥层;
防沙堤基础,所述防沙堤基础设于所述原泥层的顶部;
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铺设于所述防沙堤基础的顶面;
预制箱,所述预制箱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顶面,且所述预制箱的底面开有限位孔;
粉细沙填料,所述粉细沙填料填充于所述预制箱的内部;
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套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且所述支柱的顶部贯穿于所述防沙堤基础;所述支柱的底端伸入于所述原泥层的内部;
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填充于所述支柱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之间;
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铺设于所述预制箱的两侧壁;
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预制箱、所述第二防护层的顶面;
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所述挡墙的内部中心处开有水渠,且所述水渠的两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连接至所述滤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沙板与所述挡墙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底部依次设有若干个加强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之间等间距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杆垂直于所述原泥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所述挡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嵌入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沙堤基础包括砂垫层、土工布层、碎石层以及堤心石层,且所述砂垫层设于所述原泥层的顶部;所述砂垫层的顶部设置所述土工布层,且所述土工布层的顶部铺设所述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铺设所述堤心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心石层填充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碎石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箱呈梯形结构,且所述预制箱的顶部为开口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均由块石制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二防护层。
CN201721386352.0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Active CN20758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6352.0U CN20758241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6352.0U CN20758241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2416U true CN207582416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6352.0U Active CN20758241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2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403B (zh) 一种预防泥石流灾害及泥石流产物再利用的方法
JP2011518268A (ja) 洪水、沿岸又は水たまりの保護装置及び方法
JP2005508464A (ja) ブロックマットを利用した橋梁の洗掘防止工及び河床安定工の施工方法
JP4920057B2 (ja) 水域構造物基礎の強化方法
CN111335248A (zh) 一种生态海堤临水侧堤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74068B (zh) 一种可防止堵塞的水闸消力池底板排水孔施工方法
CN204898614U (zh) 用于泥石流河道防护的拦挡坝
CN109610405A (zh) 半月坑状水陂及其施工方法
CN114718012B (zh) 软土地基上的复合堤身生态海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61668B (zh) 一种滨海滨库造地型护岸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CN212294186U (zh) 一种涉水铁路路基结构
CN205604186U (zh) 一种粘土心墙风化料坝
CN207582416U (zh) 一种具有防淤、减小堤头口门处横流的防沙堤
CN210439218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防冲堤坝
CN216809747U (zh) 堰塞体柔性网块防护结构
CN216765758U (zh) 一种自锁式护岸石
CN210827317U (zh) 一种方便排水的堤防结构
CN211080123U (zh) 一种河湖生态岸坡保护装置
CN210857145U (zh) 贯穿水库溢洪道的输水涵管安装结构
CN109505343B (zh) 排水暗涵的排口改造结构
CN208685532U (zh) 一种有效消除越浪防波堤堤顶波浪应力装置
CN220202720U (zh) 一种水库的防渗围堰结构及围堰体结构
CN215801387U (zh) 一种可带水作业深齿墙堤防护坡
CN211200318U (zh) 水库溢洪道陡槽结构
CN219992659U (zh) 一种河道高陡边坡的雨水生态导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