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7098U -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7098U
CN207567098U CN201721389709.0U CN201721389709U CN207567098U CN 207567098 U CN207567098 U CN 207567098U CN 201721389709 U CN201721389709 U CN 201721389709U CN 207567098 U CN207567098 U CN 207567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using
sludge
treatment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97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Xinxing Culture And Training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Anji Xinxing Culture And Training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Xinxing Culture And Training School filed Critical Anji Xinxing Culture And Training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7213897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7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7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70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壳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将污泥打散,增大污泥的散布面积,避免污泥在筛网上堆集导致筛网堵塞,将污泥中的垃圾分离,避免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环保,机械机构合理,将处理后的污泥推出壳体,减轻了人工劳动量,可以进行连续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泥的生成量也越来越大,日久堆积十分影响城市环境及空气质量,近年来,在中国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泥的处理量增大,要求卫生地进行处理,特别是污水污泥的处理越来越成问题,通常是将污水污泥脱水然后掩埋,但是掩埋会让人担心污染地下水、发生恶臭等情况,因此焚烧处理是人们希望的办法,向来就有用已有的垃圾焚烧炉混烧少量脱水污泥的情况,但是焚烧场的建设费用大,焚烧需要大量能量,实际上污水污泥的焚烧处理未取得进展,污泥处理就是对污泌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含油污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例如焚烧、氯氧化、臭氧氧化和燃烧,生物的处理方法例如生物修复、传统堆肥法等等,目前污泥只有小部分进行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而大部分未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处置,污泥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含油污泥的低温冷处理和生物修复成为了两条有效的处理途径。
现有的污泥处理一般是经泥浆抽入罐车中运走,运输成本高,造成水资源浪费,无法有效的将污泥中的垃圾分离,垃圾混合在污泥中很难降解,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种污泥处理设备是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这种方式脱水方法较为简单,脱水效果不好,对泥浆的处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解决了污泥处理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污泥中的垃圾分离,垃圾混合在污泥中很难降解,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泥浆的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壳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运动装置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横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运动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侧与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动电机,所述运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框并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与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块的左侧与限位板的右侧之间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絮凝槽,所述絮凝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右侧且位于絮凝槽的顶部贯穿有药剂管,所述壳体的左侧且位于絮凝槽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污泥处理脱水装置,通过固定框的左侧与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动电机,运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凸轮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框并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活动板的底部与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运动电机工作带动活动杆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筛网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将污泥中的垃圾分离,避免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环保。
(2)、该污泥处理脱水装置,通过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与壳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电机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将污泥打散,增大污泥的散布面积,避免污泥在筛网上堆集导致筛网堵塞,机械机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3)、该污泥处理脱水装置,通过出料电机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出料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杆,长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活动块的左侧与限位板的右侧之间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通过出料电机工作,带动长杆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将处理后的污泥推出壳体,减轻了人工劳动量,可以进行连续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4)、该污泥处理脱水装置,通过壳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絮凝槽,絮凝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阀,壳体的右侧且位于絮凝槽的顶部贯穿有药剂管,壳体的左侧且位于絮凝槽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方便向絮凝槽内部添加絮凝剂将污泥沉淀,方便控制污泥向下落下,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运动装置、31固定框、32运动电机、33第一转轮、34传动带、35第二转轮、36凸轮、37活动板、38活动杆、39弹簧、 4皮带、5第一皮带轮、6转轴、7第二皮带轮、8横杆、9出料装置、91出料电机、92转杆、93连杆、94活动块、95长杆、96限位板、97第二弹簧、98 推板、10絮凝槽、11球阀、12筛网、13药剂管、14出水管、15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15,便于将污泥倒入,避免污泥溅射造成污染,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5的表面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第二皮带轮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两端与壳体1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齿,将污泥打散,增大污泥的散布面积,使得污泥均匀分布在筛网12的上方,机械机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壳体 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动装置3,运动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8,横杆 8远离运动装置3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便于横杆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横杆8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网12,壳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筛网12的一侧固定连接,将污泥中的垃圾分离,避免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环保,壳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絮凝槽10,絮凝槽10的底部为圆柱形,方便污泥向下落到壳体1内壁的底部,絮凝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阀11,便于控制污泥向下运动,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壳体1的右侧且位于絮凝槽10的顶部贯穿有药剂管13,便于向絮凝槽10的内部放入絮凝剂使得污泥沉淀,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絮凝槽10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14,便于将污泥中的水排出,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装置9,运动装置3包括固定框31,固定框31的左侧与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框3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动电机32,运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33,第一转轮33的表面通过传动带 34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35,第二转轮3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36,凸轮36 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框32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凸轮36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活动板37,活动板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8,活动杆38的底端贯穿固定框31并延伸至固定框31的外部,固定框31的底部开设有槽孔,便于活动杆 3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板37的底部与固定框31内壁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活动杆3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便于推动活动板37复位,出料装置9包括出料电机91,出料电机91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出料电机9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92,转杆9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93,连杆93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94,并且活动块9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杆 95,长杆9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96,限位板96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动块94的左侧与限位板96的右侧之间且位于长杆9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7,长杆9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8,推板9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便于将污泥推出,减轻了人工劳动量,可以进行连续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时,将污泥由进料斗15倒入,电机2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5转动,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4带动第二皮带轮7转动,第二皮带轮7转动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带动搅拌齿将污泥打散,增大污泥的散布面积,避免污泥堆集导致筛网12堵塞,影响筛分效果,运动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转轮33转动,第一转轮33转动通过传动带34带动第二转轮35转动,第二转轮35转动带动凸轮36转动,凸轮36转动带动活动板37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板37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杆3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活动杆38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横杆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横杆8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筛网12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将污泥中的垃圾与污泥分离,污泥经过筛网12向下运动,落入到絮凝槽10内部,经过药剂管13向絮凝槽10的内部放入絮凝剂,将污泥中的固体沉淀在絮凝槽10的底部,沉淀完成后,污泥中的水经过出水管14排出,此时球阀11打开,污泥向下落到壳体1内壁的底部,出料电机91工作带动转杆92围绕出料电机91的输出轴进行圆周运动,转杆92转动带动连杆93 进行往复运动,连杆93进行往复运动带动活动块94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活动块94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带动长杆95进行左右往复运动,长杆95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推板98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将污泥推出壳体,完成对污泥的处理,减轻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的表面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两端与壳体(1)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动装置(3),所述运动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远离运动装置(3)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横杆(8)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网(12),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3)包括固定框(31),所述固定框(31)的左侧与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动电机(32),所述运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33),所述第一转轮(33)的表面通过传动带(34)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35),所述第二转轮(3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36),所述凸轮(36)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活动板(37),所述活动板(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8),所述活动杆(38)的底端贯穿固定框(31)并延伸至固定框(31)的外部,所述活动板(37)的底部与固定框(31)内壁的底部之间且位于活动杆(3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9)包括出料电机(91),所述出料电机(91)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电机(9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92),所述转杆(9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93),所述连杆(93)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94),并且活动块(9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杆(95),所述长杆(9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96),所述活动块(94)的左侧与限位板(96)的右侧之间且位于长杆(9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7),所述长杆(9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絮凝槽(10),所述絮凝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且位于絮凝槽(10)的顶部贯穿有药剂管(13),所述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絮凝槽(10)的顶部贯穿有出水管(14)。
CN201721389709.0U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7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9709.0U CN207567098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9709.0U CN207567098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7098U true CN207567098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97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7098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70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4035A (zh) * 2020-07-22 2020-11-24 首固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泥絮凝沉淀装置
WO2021083406A3 (zh) * 2020-12-18 2021-10-14 苏州喜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泥干燥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4035A (zh) * 2020-07-22 2020-11-24 首固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泥絮凝沉淀装置
WO2021083406A3 (zh) * 2020-12-18 2021-10-14 苏州喜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泥干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1819A (zh)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CN101696077B (zh) 一种城市污泥高效筛分脱水方法
CN206996836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除铁水选装置
CN107335279A (zh) 一种高效污泥干燥处理装置
CN104944735A (zh) 生物污泥厂内脱水干化处理方法及其污泥脱水挤出机、污泥干化挤出机
CN207567098U (zh) 一种污泥处理脱水装置
CN107381992A (zh) 一种快速高效污泥脱水装置
CN107552232A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除铁水选装置
CN211328475U (zh) 一种绿色节能环保水处理装置
CN205188097U (zh) 一种一站式可移动污泥脱水集成装置
CN109851190A (zh) 一种污染底泥干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7615348U (zh) 一种建筑垃圾用回收装置
CN109721219A (zh) 一种钻井废弃油基泥浆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7193028U (zh) 一种废旧轮胎再生废水处理系统
CN203830137U (zh) 一种电器垃圾的金属回收装置
CN208632360U (zh)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CN109160186B (zh) 建筑垃圾处理用给料输送装置
CN204675979U (zh) 污泥成型机
CN215275901U (zh)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的刮泥装置
CN209989219U (zh) 一种河道污染的淤泥处理系统
CN104773939B (zh) 用于污泥处理的阶梯式脱水工艺
CN209020270U (zh) 一种仓储与搅拌一体式污泥处理池
CN210085229U (zh) 阴极与压榨带一体化的污泥电渗透带式压滤装置
CN210435043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治理装置
CN112897843A (zh) 一种污泥生物填埋式脱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