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3785U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23785U CN207523785U CN201721280116.0U CN201721280116U CN207523785U CN 207523785 U CN207523785 U CN 207523785U CN 201721280116 U CN201721280116 U CN 201721280116U CN 207523785 U CN207523785 U CN 2075237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pedestal
- front beam
- mounting holes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26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纵梁、前横梁、两个连接支架,前横梁位于两根车架纵梁的前方,前横梁的端部均连接有横梁安装座,横梁安装座包括底座与连接管,底座的中部与底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连接管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内周面与前横梁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车架纵梁的前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安装孔与底座相连接,连接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号固定孔与二号固定孔,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横梁安装座通过一号固定孔、二号固定孔、三号固定孔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本设计不仅通用性强、重量轻,而且装配简便、装配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主要适用于提高通用性能、减轻重量。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商用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整车模块化、轻量化、工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前横梁总成装配在车架上,前横梁支架与车架腹面整体贴合,前横梁支架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且受限于车架外宽、厚度、断面等影响,前横梁支架品种较多,无法做到标准化、模块化;另外,驾驶室悬置支架固定于车架上,车架受切割工艺影响导致外宽不易保证,从而造成驾驶室悬置支架装配困难。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872184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1月11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两个横梁安装座、前横梁和两个挂钩连接座,前横梁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横梁安装座相连接,两个横梁安装座分别与两根车架的内侧面相连接,两个挂钩连接座分别与两个横梁安装座相连接。虽然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前横梁通过两个横梁安装座装配在车架的内侧,受车架外宽、厚度、断面等影响,导致专用件种类变多,使得通用性较差;另外,横梁安装座结构受车架前端其它系统布置的影响,导致其自身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用性差、重量重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强、重量轻的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纵梁与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的端部均连接有横梁安装座,所述商用车前横梁总成还包括两个连接支架,所述前横梁位于两根车架纵梁的前方,所述两个连接支架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车架纵梁的前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安装座相连接,所述横梁安装座上连接有驾驶室悬置支架。
所述横梁安装座包括底座与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底座与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内周面与前横梁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周面上位于远离底座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固定孔,连接管的外周面上位于靠近底座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固定孔,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所述横梁安装座通过一号固定孔、二号固定孔、三号固定孔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
所述一号固定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一号固定孔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加强筋,两个一号固定孔的外壁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加强筋,所述三号固定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三号固定孔的外壁分别与其靠近的二号加强筋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孔位于两个三号固定孔之间,二号固定孔靠近底座的外壁与底座相连接。
所述底座的中部与底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底座通过安装孔与连接支架相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孔相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的前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固定孔、二号固定孔、三号固定孔都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所述横梁安装座上位于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中前横梁位于两根车架纵梁的前方,前横梁端部的横梁安装座通过连接支架与车架纵梁的前端相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前横梁的固定不受车架纵梁断面高度及加强板变化的影响,通过连接支架将前横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同时,将原固定于车架纵梁上的驾驶室悬置支架集成在横梁安装座上,减少了专用件的种类,从而提高了通用性能;另外,横梁安装座布置在车架纵梁前端的连接支架上,使得其结构不受车架纵梁前端其余系统布置的影响,优化了横梁安装座的结构,从而减轻了横梁安装座的重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通用性强,而且重量轻。
2、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中连接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号固定孔与二号固定孔,底座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装配时,横梁安装座通过一号固定孔、二号固定孔、三号固定孔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使得装配简便;另外,一号固定孔、二号固定孔、三号固定孔以及横梁安装座上位于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接触的部位都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机加工精度高,从而使得驾驶室悬置支架装配精度高。因此,本实用新型装配简便、装配精度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中两个一号固定孔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加强筋,两个一号固定孔的外壁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加强筋,两个三号固定孔的外壁分别与其靠近的二号加强筋相连接,二号固定孔靠近底座的外壁与底座相连接,上述设计使得横梁安装座结构强度高;连接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孔相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的前端相连接,采用螺栓固定,使得固定点位置唯一,不仅装配简便,而且装配精度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高、装配简便、装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横梁与横梁安装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横梁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支架与车架纵梁、横梁安装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纵梁1、前横梁2、横梁安装座3、底座31、安装孔311、连接管32、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一号加强筋36、二号加强筋37、连接支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纵梁1与前横梁2,所述前横梁2的端部均连接有横梁安装座3,所述商用车前横梁总成还包括两个连接支架4,所述前横梁2位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方,所述两个连接支架4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安装座3相连接,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连接有驾驶室悬置支架。
所述横梁安装座3包括底座31与连接管32,所述连接管32的一端与底座31相连接,底座3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另一端的内周面与前横梁2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远离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固定孔33,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靠近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固定孔34,所述底座31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35,所述横梁安装座3通过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
所述一号固定孔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6,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与底座31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加强筋37,所述三号固定孔3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三号固定孔35的外壁分别与其靠近的二号加强筋37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孔34位于两个三号固定孔35之间,二号固定孔34靠近底座31的外壁与底座31相连接。
所述底座31的中部与底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311,底座31通过安装孔31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孔311相连接,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
所述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都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位于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通用性强:前横梁总成原固定于车架纵梁内侧,受车架剪断时边缘变形的影响,会造成左右车架尺寸变化,影响装配性能;当车架厚度发生变化时,前横梁的长度也要发生变化(或孔位变化),种类变多,不利于模块化;当车架断面有变化时,前横梁宽度、连接板宽度都要随之改变,种类变多,不利于模块化。现将前横梁总成固定在车架纵梁前端的连接支架上,不论何种车架断面以及是否采用加强板,均采用一种横梁安装座,从而不受车架纵梁断面高度及加强板变化的影响,将前横梁在前端连接支架上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化,减少专用件种类,提高通用性能。
重量轻:横梁安装座布置于前端连接支架上,其结构不受车架前端其余系统布置的影响,对横梁安装座结构进行优化,原前横梁支架重约4.83KG,而横梁安装座重约3.35KG,单车两件可以降重3KG,同时成本降低。
装配工艺性提升:A、驾驶室前悬置支架原固定于车架纵梁上,受车架前端剪切工艺影响,前悬外宽尺寸经常出现超差;现在横梁安装座为驾驶室悬置支架提供固定孔位,固定孔位及与驾驶室悬置支架连接表面都采用机加工处理,机加工精度高,可以保证装配准确度,横梁安装座在前横梁圆管梁上固定,能更好的保证驾驶室左右前悬置支架固定孔间距,而不会受到车架打孔、切割工艺及装配工艺误差造成的孔间距超差情况,解决驾驶室因车架工艺超差造成装配困难的问题;B、前横梁原固定在车架内侧,受其它机构布置影响,为保证装配间隙,部分位置采用铆钉连接,为满足部分装配要求,采用螺栓连接,连接形式多样,有错装风险,将前横梁布置于车架前端连接支架,不受空间布置限制,固定位置固化,连接方式不受限。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纵梁1、前横梁2、两个连接支架4,所述前横梁2的端部均连接有横梁安装座3,所述前横梁2位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方,所述两个连接支架4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安装座3相连接,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连接有驾驶室悬置支架;所述横梁安装座3包括底座31与连接管32,所述连接管32的一端与底座31相连接,底座3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另一端的内周面与前横梁2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远离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固定孔33,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靠近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固定孔34,所述底座31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35,所述横梁安装座3通过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所述底座31的中部与底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311,底座31通过安装孔31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孔311相连接,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1至图6,所述一号固定孔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6,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与底座31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加强筋37,所述三号固定孔3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三号固定孔35的外壁分别与其靠近的二号加强筋37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孔34位于两个三号固定孔35之间,二号固定孔34靠近底座31的外壁与底座31相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都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位于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
Claims (6)
1.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包括两根车架纵梁(1)与前横梁(2),所述前横梁(2)的端部均连接有横梁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前横梁总成还包括两个连接支架(4),所述前横梁(2)位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方,所述两个连接支架(4)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安装座(3)相连接,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连接有驾驶室悬置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安装座(3)包括底座(31)与连接管(32),所述连接管(32)的一端与底座(31)相连接,底座(3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另一端的内周面与前横梁(2)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远离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固定孔(33),连接管(32)的外周面上位于靠近底座(31)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固定孔(34),所述底座(31)的上部设置有三号固定孔(35),所述横梁安装座(3)通过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孔(3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加强筋(36),两个一号固定孔(33)的外壁与底座(31)之间均设置有二号加强筋(37),所述三号固定孔(3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三号固定孔(35)的外壁分别与其靠近的二号加强筋(37)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孔(34)位于两个三号固定孔(35)之间,二号固定孔(34)靠近底座(31)的外壁与底座(3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中部与底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311),底座(31)通过安装孔(311)与连接支架(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孔(311)相连接,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1)的前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孔(33)、二号固定孔(34)、三号固定孔(35)都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所述横梁安装座(3)上位于与驾驶室悬置支架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机加工工艺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80116.0U CN20752378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80116.0U CN20752378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23785U true CN207523785U (zh) | 2018-06-22 |
Family
ID=6256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80116.0U Active CN20752378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237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23934A (zh) * | 2022-09-23 | 2023-04-07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总成及商用车 |
-
2017
- 2017-09-30 CN CN201721280116.0U patent/CN2075237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23934A (zh) * | 2022-09-23 | 2023-04-07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总成及商用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98581U (zh) | 后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5706896U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 |
CN212860992U (zh) | 一种汽车及其前减震塔座连接结构 | |
CN104554451A (zh) | 汽车车身的车尾侧的侧壁组件 | |
CN103935402A (zh) | 一种汽车前围 | |
CN202574090U (zh) | 汽车防撞梁 | |
CN207523785U (zh) | 一种商用车前横梁总成 | |
CN111071341A (zh) |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 |
CN209241171U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9454861U (zh) |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 |
CN206953923U (zh) | 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 | |
CN213108963U (zh)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06734399U (zh) | 一种纤维增强型车身前端框架 | |
CN105416406A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以及装配方法 | |
CN207758885U (zh) | 一种复合材料仪表板横梁 | |
CN205768465U (zh) | 一种汽车后扭转梁支架 | |
CN104149854A (zh) | 一种前横梁总成 | |
CN209600630U (zh) |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 |
CN206141301U (zh) | 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支架 | |
CN205737376U (zh) | 一种微型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
CN115303368A (zh) | 一种汽车机舱分总成结构 | |
CN105799782A (zh) | 一种汽车悬置的安装结构 | |
CN20695432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驾驶舱总成结构 | |
CN207564376U (zh) | 一种可调式汽车装配用安装架 | |
CN201736789U (zh) |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