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0436U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20436U CN207420436U CN201721407356.2U CN201721407356U CN207420436U CN 207420436 U CN207420436 U CN 207420436U CN 201721407356 U CN201721407356 U CN 201721407356U CN 207420436 U CN207420436 U CN 2074204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 ladder
- stake holes
- climbing ladder
- soft
- digging p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93 climb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6722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梯装置,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属于基建施工辅助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工作空间大、能循环使用且成本低廉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所述的爬梯装置包括软爬梯,所述的爬梯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撑系,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中的软爬梯,在该桩孔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限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属于基建施工辅助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在郊区或者山区地方进行建设时,经常遇到一些回填土、杂填土或者浮土较深的地基条件,然而所建构筑物要求基础以上荷载较大,并且受到大型机械设备施工的限制,此时就需要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人工挖孔桩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人工挖孔桩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只能通过爬梯通向地面或进入井孔内,则爬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目前,用于人工挖孔桩上下人的爬梯有两种:一种是柔性爬梯即软爬梯,采用绳子和木棍绑扎而成;另一种是刚性爬梯即硬爬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就使用情况来说,软爬梯一般直接将其放入孔内,沿着护壁或者居中伸入孔底,从而使得爬梯踏步与护壁之间没有空隙或者爬梯悬吊空中摆动;硬爬梯采用钢筋进行焊接,从孔顶直到孔底,可能存在影响出土的作业空间或者焊接不牢固。《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上人的钢爬梯装置》(专利号:ZL201520371240.2)在踏帮上安装了支脚,确保踏步与护壁之间保留一定孔隙,避免“踏空”现象,将踏步加工成门形,确保踏步与梯帮之间的焊接牢固,通过若干节钢爬梯连接可适应不同深度的人工挖孔桩上下人。
综上所述,柔性爬梯虽然经济但不安全,容易出现踩空现象;刚性爬梯虽然坚固牢靠但影响坑内的操作空间及出土,且不方便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工作空间大、能循环使用且成本低廉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包括软爬梯,所述的爬梯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撑系,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中的软爬梯,在该桩孔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限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限位支撑系包括至少两组限位支撑架,沿竖向均布在所述软爬梯上的各组所述的限位支撑架在径向的尺寸与相应位置处的桩孔的内径相适应。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限位支撑架为呈圆筒形结构的支撑桁架,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的软爬梯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限定在该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可拆卸的悬挂在所述桩孔中的所软爬梯,在该桩孔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软爬梯至所述支撑桁架边缘处的距离限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桁架包括上架、下架、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的上架和所述的下架通过所述的支撑杆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固定组件通过所述的连接杆布置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在径向上的尺寸相等,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沿轴向的距离不低于20cm,在径向上尺寸相等的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比相应位置处的桩孔的内径小5-10cm。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固定组件为索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套包括软爬梯和限位支撑系的爬梯装置,并将所述软爬梯通过爬梯支架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中,然后使所述软爬梯在该桩孔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限定。这样,在操作人员需要上下井孔时,并可以按下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即首先根据桩孔孔口尺寸确定制作上述爬梯支架的形位尺寸,根据桩孔深度确定需要的软爬梯的长度以及需要布置的限位支撑架的组数,并确定每一组所述限位支撑架的径向尺寸;然后分别制作所述的爬梯支架和限位支撑架;接着将限位支撑架通过索扣固定到软爬梯的相应位置处,并通过软爬梯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的爬梯支架上,最后将爬梯支架安装到所述桩孔的顶部,并把软爬梯与限位支撑架的组合件放入桩孔中即可向桩孔内上下工作人员外,当不需要上下工作人员时,向上收回软爬梯与限位支撑架的组合件即可。本申请提供的爬梯装置综合了现有软爬梯与刚性爬梯的优点,而通过限位支撑系克服了现有软爬梯的缺点,然后再通过爬梯支架根据需要安装到了桩孔的顶部,不仅保证了使用安全,而且在上下完工作人员后收起本申请的爬梯装置,还可以提供较大的工作空间大。再者由于本申请的限位支撑系以及爬梯支架均为可拆卸结构,尤其是软爬梯还能循环使用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的使用过程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限位支撑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软爬梯1、限位支撑系2、爬梯支架3、桩孔4、限位支撑架5、固定组件6、上架7、下架8、连接杆9、支撑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安全、工作空间大、能循环使用且成本低廉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爬梯装置上下井孔的方法。所述的爬梯装置包括软爬梯1,所述的爬梯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撑系2,通过爬梯支架3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4中的所述软爬梯1,在该桩孔4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2限定;采用所述爬梯装置上下井孔的方法首先根据桩孔4孔口尺寸确定爬梯支架3的形位尺寸,根据桩孔4深度确定软爬梯1的长度以及需要布置的限位支撑架5的组数,并确定每一组所述限位支撑架5的径向尺寸;然后分别制作所述的爬梯支架3和限位支撑架5;接着将限位支撑架5通过索扣固定到软爬梯1的相应位置处,并通过软爬梯1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的爬梯支架3上,最后将爬梯支架3安装到所述桩孔4的顶部,并把软爬梯1与限位支撑架5的组合件放入桩孔4中即可向桩孔4内上下工作人员外,当不需要上下工作人员时,向上收回软爬梯1与限位支撑架5的组合件即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套包括软爬梯1、限位支撑系2以及爬梯支架3的爬梯装置,并将所述软爬梯1通过所述的爬梯支架3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4中,然后使所述软爬梯1在该桩孔4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2限定。这样,在操作人员需要上下井孔时,并可以按下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即首先根据桩孔4孔口尺寸确定制作上述爬梯支架3的形位尺寸,根据桩孔4深度确定需要的软爬梯1的长度以及需要布置的限位支撑架5的组数,并确定每一组所述限位支撑架5的径向尺寸;然后分别制作所述的爬梯支架3和限位支撑架5;接着将限位支撑架5通过索扣固定到软爬梯1的相应位置处,并通过软爬梯1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的爬梯支架3上,最后将爬梯支架3安装到所述桩孔4的顶部,并把软爬梯1与限位支撑架5的组合件放入桩孔4中即可向桩孔4内上下工作人员外,当不需要上下工作人员时,向上收回软爬梯1与限位支撑架5的组合件即可。本申请提供的爬梯装置综合了现有软爬梯与刚性爬梯的优点,而通过限位支撑系2克服了现有软爬梯1的缺点,然后再通过爬梯支架3根据需要安装到了桩孔4的顶部,不仅保证了使用安全,而且在上下完工作人员后收起本申请的爬梯装置,还可以提供较大的工作空间大。再者由于本申请的限位支撑系以及爬梯支架均为可拆卸结构,尤其是软爬梯还能循环使用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建设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通过所述的爬梯装置上下人井孔的方法可知,为了方便重复使用,简化所述限位支撑系2以及构成该限位支撑系2的限位支撑架5的结构,同时,又能很好的起到限定所述软爬梯1在桩孔4中的位置的作用,所述的限位支撑系2包括至少两组限位支撑架5,沿竖向均布在所述软爬梯1上的各组所述的限位支撑架5在径向的尺寸与相应位置处的桩孔4的内径相适应。此时,所述的限位支撑架5的形状优选为呈圆筒型结构的支撑桁架,并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的软爬梯1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6限定在该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可拆卸的悬挂在所述桩孔4中的所述软爬梯1,在该桩孔4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该软爬梯1至支撑桁架边缘处的距离限定。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桁架优选为包括上架7、下架8、连接杆9和支撑杆10的结构,所述的上架7和所述的下架8通过所述的支撑杆10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固定组件6通过所述的连接杆9布置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同时,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在径向是的尺寸相等,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之间沿轴向的距离不低于20cm,在径向上尺寸相等的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比相应位置处的桩孔4的内径小5-10cm。所述的固定组件6为索扣。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装置通过将软爬梯限制在支架的中间,不仅稳定了软爬梯的摆动,而且保证了作业人员脚踏的空间,很好地防止出现踩空现象;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装置根据孔深设置其支架结构的直径大小,保证了出现意外滑落时,支架向下掉落时卡在下一级台阶的护壁上,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二次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装置,与软爬梯结合使用,作业人员下到孔底后,可收回软爬梯和支架装置,使得孔内作业空间和出土不受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装置,可循环利用,并且通过绑扎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存放容易,节约工程造价。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的结构,它是由上骨架、下骨架、支撑杆和索扣组成,所述的上骨架由Φ14的HRB400钢筋连接杆焊接而成,并在中间位置焊接有两个索扣,骨架直径大小根据人工挖孔桩不同深度位置的孔内直径确定,每级支架装置的直径比所在部位孔径小5-10cm;所述的下骨架与上骨架结构和材料相同;所述的支撑杆采用Φ14的HRB400钢筋焊接到上、下骨架上,支撑杆的长度为20cm;所述的索扣采用Φ10的HRB400半圆弧钢筋焊接而成,绑绳通过索扣将软爬梯绑扎在支架装置上。
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下:
1、安装井口支座即爬梯支架3:当孔内挖深达到2m,在人工挖孔桩的上端安装井口支座;
2、拼装组合式爬梯装置:将制作好的限位支撑架通过索扣采用绳子绑扎在软爬梯上,并固定;
3、固定组合式爬梯装置:将拼装完成的组合式爬梯即软爬梯与限位支撑架的组合件的上端固定在井口支座上;
4、下放组合式爬梯装置:固定好的组合式爬梯后,将其缓慢放入孔内,直到软爬梯到达孔底;
5、下人:待组合式爬梯布置完成后,作业人员可下孔作业;
6、收回组合式爬梯装置:待作业人员安全达到孔底后,缓慢将组合式爬梯进行收回,以免影响出土作业;
7、上人:重复步骤4和步骤6;
8、井口即桩孔的顶部保护:当作业人员完成人工挖孔桩的作业时,要及时对孔洞进行覆盖,并在周围设置刚性保护架。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连接杆和支撑杆均采用Φ14的HRB400钢筋,索扣采用Φ10的HRB400半圆弧钢筋。若现场没有HRB400的钢筋,也可采用其他级别的钢筋代替使用,但其钢筋直径大小不变。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限位支撑架通过焊接将支撑杆与上架、下架连接起来,且支撑杆的高度为20cm。
针对步骤1,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井口支座是用于固定组合式爬梯装置和出土设备;
针对步骤2,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支架装置即限位支撑架的骨架均是焊接而成,并在中间位置焊接有两个索扣;
针对步骤2,进一步说明的是,支架装置沿爬梯入孔深度每4米设置一道支架结构装置,每级支架装置骨架直径根据不同深度位置的孔内直径确定,设富余空间D=支架装置所处平面的孔径-骨架直径,D值范围为5-10cm;
针对步骤2,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绑扎是将软爬梯的踏步通过索扣绑在上骨架上,将软爬梯的受力大绳分别绑在下骨架上;
针对步骤2,进一步说明,绳子通过索扣将软爬梯和支架装置进行绑扎,并且踏步绑在上骨架的索扣上,主力大绳分别绑在下骨架的索扣上。
Claims (6)
1.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包括软爬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撑系(2),可拆卸的悬挂在桩孔(4)中的软爬梯(1),在该桩孔(4)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的限位支撑系(2)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支撑系(2)包括至少两组限位支撑架(5),沿竖向均布在所述软爬梯(1)上的各组所述的限位支撑架(5)在径向的尺寸与相应位置处的桩孔(4)的内径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支撑架(5)为呈圆筒形结构的支撑桁架,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的软爬梯(1)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6)限定在该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可拆卸的悬挂在所述桩孔(4)中的软爬梯(1),在该桩孔(4)中径向上的布置位置通过所述软爬梯(1)至所述支撑桁架边缘处的距离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桁架包括上架(7)、下架(8)、连接杆(9)和支撑杆(10),所述的上架(7)和所述的下架(8)通过所述的支撑杆(10)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固定组件(6)通过所述的连接杆(9)布置在所述支撑桁架的径向中间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在径向上的尺寸相等,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沿轴向的距离不低于20cm,在径向上尺寸相等的所述上架(7)与所述下架(8)比相应位置处的桩孔(4)的内径小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6)为索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7356.2U CN207420436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7356.2U CN207420436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20436U true CN207420436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0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07356.2U Active CN207420436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20436U (zh) |
-
2017
- 2017-10-26 CN CN201721407356.2U patent/CN2074204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10198B2 (ja) | 桟橋構築方法 | |
CN110820950B (zh) | 大跨度组合式超重偏心坡角钢结构整体同步顶升施工工法 | |
CN106759350A (zh) |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106065668B (zh) | 一种建筑施工方法 | |
JP2016084690A (ja) | 基台型基礎ユニット | |
CN207420436U (zh)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 | |
CN107063213B (zh) | 一种适用于黄土地质隧道的地表监测点及布设装置及方法 | |
CN106192995A (zh) | 一种有关挖孔桩机械成孔的作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795271B (zh) |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爬梯装置及其上下井孔的方法 | |
KR101051428B1 (ko) | 건설공사용 말뚝 및 인장부재를 위한 천공 확대 콘크리트물의 보강구조물 | |
CN106837163B (zh) | 深基坑钩挂式逃生梯制作安装施工方法及逃生梯 | |
CN104164889B (zh) | 可拆卸式塔吊基础 | |
CN108951654A (zh) | 不同开挖深度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 | |
CN211036964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 |
CN207160629U (zh) | 一种拼接式施工人员行走系统 | |
CN206053277U (zh) | 一种核心筒型钢一体化施工平台 | |
CN101666087A (zh) | 端头超径灌注桩用扩孔钻头 | |
CN101591910B (zh) | 端头超径灌注桩用钢筋骨架 | |
CN111576247A (zh) | 一种双壁钢围堰与短护筒群整体定位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3383224U (zh) | 无张力灌注桩结构 | |
CN207392037U (zh) | 一种高铁施工用栈桥 | |
CN113653262B (zh) | 抗滑桩钢筋笼井外焊接、分级下降的施工方法 | |
CN107227735A (zh) | 适用于不同持力层的钢筋笼施工工艺 | |
CN204384761U (zh) | 一种桥梁施工用塔吊桩基扶墙 | |
CN210686000U (zh) | 一种洞室施工作业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