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8123U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18123U CN207318123U CN201721226258.9U CN201721226258U CN207318123U CN 207318123 U CN207318123 U CN 207318123U CN 201721226258 U CN201721226258 U CN 201721226258U CN 207318123 U CN207318123 U CN 2073181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belt
- wheel
- support
- freed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作动器装配体和基础平台装配体组成。所述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通过基础平台装配体的空气弹簧装配体支撑,该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由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和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内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导向轮支撑装配体、稳定轮支撑装配体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组成。旨在克服传统的单轨转向架试验台在检测过程中结构复杂,成本高,磨损严重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综合试验台测控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车辆具有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特点;跨座式单轨车辆属于中等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少,周期短,智能环保,占地面积小,相对于地铁来说,跨座式单轨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一半,造价成本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自2005年始,我国即首次建设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现代化都市客运交通体系的建立,虽然我国已经向国外引进相关车辆技术,自主研发相关核心技术实现单轨交通设备的国产化,极大的降低成本,目前已经开始在各大直辖市开始运营,然而单轨转向架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为此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试验台就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单轨转向架试验台主要包括:走行轮,导向轮,安全轮,电机及减速器,制动装置等,跨座式转向架的走行轮由橡胶轮胎取代铁道车辆的钢制车轮,由导向轮实现铁道车辆的导向作用,稳定轮保证车体在行进过程中的稳定。传统的转向架试验台测控装置多采用刚性材料,这就导致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件磨损严重,消耗量大,并且不能保证技术要求中的轻量化问题,试验过程中负载严重,惯性大的问题,因此,现有的转向架试验台无法满足单轨交通设备日益发展所需的更加精确及涵盖范围更广的试验检测数据及项目,并且也无法应对能源日益紧张的世界形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传统的单轨转向架试验台在检测过程中结构复杂,成本高,磨损严重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在不同自由度下进行整车检测的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主要由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作动器装配体3和基础平台装配体4组成,所述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位于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的中间位置,并通过基础平台装配体4的空气弹簧装配体76支撑,所述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由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和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 内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组成,
所述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位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 42上方,对试验件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起支撑作用,通过走行轮皮带53与走行轮45-1的摩擦作用带动车轮旋转;
所述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通过皮带分别与导向轮43-1 和稳定轮44-1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车轮转动;
包裹在皮带内侧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 均通过两组装配体为一个作用单元,对导向轮43-1、稳定轮44-1和走行轮45-1支撑。
所述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由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电机小支座52、走行轮皮带53、模拟走行轮滚筒5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模拟走行轮滚筒54共有4个,皮带内侧两个用于带动皮带传动,其中一个通过十字轴万向传动装配体50与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连接,为滚筒传递转矩,皮带外侧两个起张紧皮带作用,所述4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均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固定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 上;所述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通过电机小支座52安装在基础平台装配体4中的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为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提供高度支撑。
所述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由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模拟导向轮滚筒58、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电机安装板60和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 组成,所述模拟导向轮滚筒58共有4个,皮带内侧两个用于带动皮带传动,其中一个通过电机安装板60与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连接,皮带外侧两个起张紧皮带作用;
所述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除皮带长短不同,其它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两者模拟导向轮滚筒58上下方分别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和2号轴承座装配体59采取嵌套式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中间的空间内。
所述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由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由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由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和3号轴承座装配体67组成,所述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均套在皮带内侧,压紧与车轮接触一侧的皮带并对车轮起支撑作用,所述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还对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起支撑作用。
所述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由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和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组成,所述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模拟实际运行时车体的重力;所述作动器装配体3包围在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四周,通过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 和基础平台装配体4相对的凹槽安装在两者中间,并在7组作动器装配体3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六自由度的变换,通过不同位置的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工况的模拟。
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对整体结构起支撑和固定作用,主要由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和1号龙门架横梁13组成,所述两根平行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与两根平行的1号龙门架横梁13垂直固定连接组成龙门框架,并通过斜撑连接杆和固定座支撑固定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所述龙门框架通过双关节轴承连接杆和固定座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上的装配轴9铰接,所述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通过双关节轴承连接杆和固定座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上的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铰接。
所述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由砝码7、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和装配轴9组成,所述的砝码7装在模拟半车试验支架8上方的横梁和车架内部的凹槽内,砝码7用来模拟车体的重力。
作动器装配体3由伺服作动器缸体72,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3和作动器杠杆74组成,通过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的模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与以往的传统的单轨转向架试验台相比,本试验台能够模拟六自由度的工况下的运动,从而能够提供的数据更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解决了现存的在传统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试验台可靠性试验的不可行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采用皮带传动,保证了在模拟传动的过程中平稳无噪声,具有缓和冲击,吸振的作用,不仅达到试验的目的,更可防止薄弱零部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所采用的方管及滚筒等结构采用中空的结构,既保证了刚度又实现了结构轻量化的设计,减少了试验过程中惯性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设计合理,多采用螺纹连接进行固定,若某一零部件发生故障,可以方便的检修或更换,大大提高了可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可靠性的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试验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球关节支座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方案装配体(带试验件)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方案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走行轮支撑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走行轮皮带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模拟走行轮滚筒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2号轴承座装配体的正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3号轴承座装配体的正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作动器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基础平台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空气弹簧装配体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29是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的原理简图;
图30是试验件转向架装配体。
图中:1.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2.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3.作动器装配体,4.基础平台装配体,5.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6.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7.砝码,8.模拟半车试验车架,9. 装配轴,10.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2.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3.龙门架横梁,14.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5.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6.1号云轨龙门立柱,17.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2 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9.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2.2号云轨龙门立柱, 23.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4.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5.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连接夹板装配体,26.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7.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8. 双关节轴承纵向连杆装配体,29.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30.球关节支座,31.半车质量球销轴,32.球关节支座隔套,33.关节轴承拉杆,34.联接杆焊口,35.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6.杆端关节轴承外环,37.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8.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9.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40.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 42.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3.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1.导向轮,44.稳定轮支撑装配体, 44-1.稳定轮,45.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1走行轮,46.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7. 焊接长方管,48.焊接短方管,49.增高垫片,50.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1.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2.电机小支座,53.走行轮皮带,54.模拟走行轮滚筒,55.1号轴承座装配体,56.1 号长皮带,57.2号长皮带,58.模拟导向轮滚筒,59.2号轴承座装配体,60.电机安装板, 61.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2.1号短皮带,63.2号短皮带,64.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 65.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6.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7.3号轴承座总成装配体,68.轴承装配体,69.1号轴承连接支座,70.2号轴承连接支座,71.3号轴承连接支座,72.伺服作动器缸体,73.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4.作动器杠杆,75.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6.空气弹簧装配体,77.空气弹簧压圈,78.空气弹簧上压板,79.空气弹簧,80.空气弹簧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内容作详细的描述:
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系统包括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作动器装配体3及基础平台装配体4。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还包括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还包括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所述的作动器装配体3还包括伺服作动器缸体72、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3和作动器杠杆74;所述的基础平台装配体4还包括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 75和空气弹簧装配体76。试验中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 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螺栓连接进行固定;通过空气弹簧装配体76实现对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支撑,空气弹簧装配体76前后左右对称的安装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边缘位置,试验中通过作动器装配体3的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进行不同自由度的转换。
方案中所述的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还包括砝码7、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和装配轴9。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砝码7作用为模拟试验过程中车体重量,结构简单,均匀分布在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内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结构简单,左右对称分布,在上方加工有横梁,在横梁上方和车架内部均加工成凹槽型式,用于安放砝码7,实现车体重量的模拟。在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的左右两端的下方均加工有架车位,与跨座式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沙漏弹簧上支座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还包括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1号龙门架横梁 13、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和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还包括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1号云轨龙门立柱16、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9、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和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
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的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下方四周加工有均匀的加强肋,相邻加强肋中间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定位。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和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以方向为垂直交叉的形式上下平行套在1号云轨龙门立柱16外部,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位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上方,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位于下方;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位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后方位置,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上方通过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的半车质量球销轴31进行轴承连接,下方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 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固定;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9和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位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左右两边,并以与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相同的连接固定方式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进行连接,通过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与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的左右两边的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的半车质量球销轴31进行轴承连接固定,下方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还包括2号云轨龙门立柱22、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和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有两组,对称分布在龙门架横梁13的两端,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中的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有两组,上下平行分布,套在2号云轨龙门立柱22和龙门架横梁13的外部,并通过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 29进行拧紧固定。2号云轨龙门立柱22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结构相同,在2号云轨龙门立柱22下方加工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与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和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结构相同,套在2号云轨龙门立柱22的外部,位于两组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下方;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与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9和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 结构相同,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位于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的前方位置,其上方通过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与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上的半车质量销轴31进行轴承连接定位,其下方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2号云轨龙门立柱22的支撑。
方案中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还包括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29和双关节轴承纵向连杆装配体28。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共有5组,结构相同,功能相似,均用来实现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之间的连接和固定。其中一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一端通过双关节轴承纵向连杆装配体28 套在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的1号云轨龙门立柱16外部,与1号云轨龙门立柱 16进行夹紧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球关节支座30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其余四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5均通过云轨车体纵向连接杆装配体套在两条龙门架横梁13上,每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均以相互垂直方向套在龙门架横梁13上,每两组连接一条龙门架横梁13,对称分布在龙门架横梁13的两端,四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平行安装,并通过每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的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与试验加载砝码架装配体6的装配轴9进行轴承装配连接以实现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定位。
技术方案中的所述的龙门架横梁13结构简单,为1020钢冷轧而成的方钢管,两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均套在位于上方的龙门架横梁13上,此龙门架横梁13一边通过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进行轴承连接定位,一边通过两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与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进行轴承连接定位,进而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对位于上方的龙门架横梁13起到支撑作用。在两根龙门架横梁13 的两端接近端部的位置通过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连接夹板装配体25与云轨龙门架立柱进行夹紧连接,并通过云轨龙门架立柱的底部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位置固定并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还包括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和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
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共有7组,其中3组用于与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撑柱装配体10进行安装进而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有2组通过与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进行轴承连接,剩下两组用于与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 的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进行轴承连接,其下端均通过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还包括关节轴承拉杆33、联接杆焊口34和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还包括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杆端焊接式轴承外环36和杆端焊接式轴承内环37。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头部加工成扁平的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孔,用于安放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7和杆端关节轴承外环36。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关节轴承连接杆装配体共有12组,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及关节轴承拉杆的长短分为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装配体和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
所述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共有5组,均用来组成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其中四组装配体每组一端通过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的半车质量球销轴31进行轴承配合连接进而连接龙门架横梁13,另一端通过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装配轴9进行轴承连接,四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对称分布在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两边,实现对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 的定位,还有1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位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 的右侧,与其余四组方向垂直,一端与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的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轴承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并通过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 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右侧螺纹连接实现定位;2组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与1组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分布在1号云轨龙门立柱的16三个方向,两端均通过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轴承连接实现对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支撑;其余两组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通过一端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轴承连接进而与位于上方的龙门架横梁13连接,一端通过与球关节支座30轴承连接进而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位于上方的龙门架横梁13的支撑;剩下两组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通过一端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连接进而实现对2号云轨龙门立柱22的支撑,另一端通过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轴承连接进而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还包括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和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29。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和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连接夹板装配体25功能相同结构相似。均通过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29的夹紧作用实现连接。
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为冷轧加工的钢板,在云轨水平拉杆联接板27中心平行加工有两排均匀的螺纹孔,用于实现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的螺纹连接,水平拉杆连接板27的四角位置加工有螺纹孔以使夹紧螺栓实现夹紧作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还包括球关节支座30,半车质量球销轴31和球关节支座隔套32。
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在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中在多处位置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一端通过半车质量球销轴31与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实现轴承连接,一端通过球关节支座30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或云轨水平拉杆连接板27或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实现螺纹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球关节支座30正面看为梯形,由下底板和两块梯形板加工而成,在梯形板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大圆孔,在圆孔中上方加工有窄通槽,用于为安装半车质量球销轴31并留有空间,侧面看在球关节支座30上部位置加工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实现夹紧。在球关节支座30的底部两边对称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在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装配时,通过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7与半车质量球销轴31进行轴承配合,并通过球关节支座隔套32实现杆端焊接式轴承关节耳环35的定位。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还包括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还包括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焊接长方管47、焊接短方管48和增高垫片49。
方案中所述的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为框架式结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和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均通过轴承座装配体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或焊接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上的增高垫片49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通过轴承座装配体一端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上的焊接长方47管进行螺纹连接固定。焊接短方管48焊接在焊接长方管47的中上方,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通过两端的3号轴承座装配体67与两根焊接方管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定位。增高垫片49对称焊接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上方四角的位置处,焊接长方管47焊接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凸型框架里侧,不仅起到使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稳定连接作用,而且能与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的轴承座进行螺纹连接。焊接短方管48焊接在焊接长方管47中上方,用于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的两端轴承座进行螺纹连接。
技术方案中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包括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电机小支座52、走行轮皮带53、模拟走行轮滚筒5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
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的模拟走行轮滚筒54共有四个,其结构及安装方式相似,其中两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套在走行轮皮带53的内侧,并在一个滚筒上通过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与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进行连接,为模拟走行轮滚筒54输出转矩进而带动走行轮皮带53传动;另外两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安装在走行轮皮带53的外侧、与里侧的模拟走行轮滚筒54在圆心位置上下相差10mm,起到张紧皮带的作用。每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 两端均对称安装有1号轴承座装配体55,1号轴承连接支座69两边凸台对称加工有螺纹孔, 1号轴承连接支座69底部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重合,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由于里侧的两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的圆心位置相差10mm,为此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两端对应位置焊接有增高垫片,实现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的螺纹紧固连接。电机小支座52安放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为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提供高度支撑。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还包括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模拟导向轮滚筒58、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69、电机安装板60和同步伺服电机装配体61。
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与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与走行轮皮带传功装配体40的结构组成相似,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 安装在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的下方内侧,同样有4个模拟导向轮滚筒58,其结构及安装方式相似,其中两个模拟导向轮滚筒58套在导向轮皮带的内侧,并在其中一个滚筒上安装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为模拟导向轮滚筒58传动转矩从而带动皮带传动;另外两个模拟导向轮滚筒58安装在皮带的外侧起到张紧皮带的作用。每个模拟导向轮滚筒58上端安装有1号轴承座装配体55,1号轴承连接支座69两边凸台对称加工有螺纹孔,1号轴承连接支座69底部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下端安装有 2号轴承座装配体59,2号轴承连接支座70的端面两侧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其端面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的电机安装板60与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的电机外壳螺纹连接,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通过电机安装板60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的1号长皮带56与2号长皮带57上下平行的套在4个模拟导向轮滚筒58 上,1号长皮带56与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一侧的两个导向轮相切,2号长皮带57与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稳定轮相切。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的组成基本相似,安装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的皮带相比较短。
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对称安装在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内侧两边,采取镶嵌式安装方法,分别带动一侧的两个导向轮和一个稳定轮传动,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安装在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的内侧,其他安装方式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相似。
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均通过8个轴承座装配体螺纹连接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上,起到定位连接的作用,皮带外侧与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车轮为相切关系,试验时通过车轮与皮带的摩擦作用带动车轮转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还包括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和两个1号轴承座装配体55。
技术方案中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包含4个导向轮,每个导向轮的正对中心位置平行配备有两个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共有8个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贯穿在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的内部,并与皮带内侧相切,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压紧皮带与导向轮相切一侧皮带并传递激振。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上端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55与焊接长方管47进行螺纹连接固定,下端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还包括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2个1号轴承座装配体55。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与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结构相似,连接安装方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技术方案中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包含2个稳定轮,每个稳定轮的正对中心位置平行配备有两个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共有4个稳定轮支撑装配体 44,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贯穿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的2号长皮带57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的2号短皮带63,用于压紧与稳定轮相切一侧皮带并传递激振。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下端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55通过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固定,位于上端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穿过上下两条皮带的缝隙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6还包括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和2个3号轴承座装配体67。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6两端的3号轴承座装配体67通过与焊接在一起的两个方管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6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和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作用相似,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6贯穿于走行轮皮带53内部并与皮带两侧的内侧相切,起到压紧皮带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走行轮皮带装配体53还通过对走行轮的支撑进而起到对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支撑作用。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为碳钢板结构件,中间加工有700mm 的空间,用来安置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两边做成凸形框架为三组皮带传动装配体留有空间并保证结构的完整和牢固,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两端加工有伸长结构,便于三组皮带传动装配体通过轴承座装配体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螺纹连接,伸长结构的底部加工有滑槽,电机安装板60穿过滑槽到达指定位置,并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共加工有7个凹槽用来安装作动器装配体3,前后对称位置的两端朝下方向对称加工有4个,左侧(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5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 的相反侧)对称位置的两边各加工有1个,在后边加工有1个。作动器杠杆74通过与凹槽接触并施力达到给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传递不同自由度的激振作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中间两侧的框架用于与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和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 的螺栓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走行轮皮带53、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1号短皮带62和2号短皮带23结构大体相似,根据安装位置不同所需皮带的长度和宽度不同。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焊接长方管47和焊接短方管48均采用碳钢板焊接而成,厚度为5mm,焊接短方管48焊接在焊接长方管47的中上方,在方管的表面相对位置加工有螺纹孔,与3 号轴承座装配体67进行螺纹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模拟走行轮滚筒54、模拟导向轮滚筒58、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结构相似,均采用筒轴一体式结构,中间滚筒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壳体式结构,保证了材料的刚度和轻量化,壳体两端焊接有阶梯轴,用于实现与轴承座装配体进行轴承连接。模拟走行轮滚筒64和模拟导向轮滚筒58的长度不同,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也因作用位置的不同长度不同。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的滚筒直径均为100mm,模拟走行轮滚筒54、模拟导向轮滚筒58位于皮带的转弯处,为考虑皮带的弯曲程度,直径为500mm。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和3号轴承座装配体67 结构相似,均由轴承装配体68和轴承连接支座组成。不同之处在于1号轴承连接支座69、2号轴承连接支座70和3号轴承连接支座71的结构。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1号轴承连接支座69正面看为凸型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轴承装配体68,1号轴承连接支座69两边凸台两侧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时,1号轴承连接支座69的底部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技术方案中的2号轴承连接支座70与为方形结构,中间位置加工有圆形通孔,并在圆孔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时,2号轴承连接支座70的端面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伸长结构件重合并进行螺纹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3号轴承连接支座71同样为方形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轴承装配体68。3号轴承连接支座 71上下左右对称加工有轴承座安装臂,在轴承座安装臂上均加工有两个圆形螺纹孔,通过将3号轴承连接支座71的端面与两个焊接方管的侧面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3个轴承支座中心的圆形通孔直径相同,安装时采用直接打压进去的方式进行配合安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作动器装配体3还包括伺服作动器缸体72,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3和作动器杠杆74。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作动器装配体3共有7组,通过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向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输出不同工况的自由度,并通过8个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4个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2个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将激振传递给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从而进行可靠性试验。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础平台装配体4还包括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和空气弹簧总成装配体76。空气弹簧总成装配体76还包括空气弹簧压圈77、空气弹簧上压板78、空气弹簧79和空气弹簧下压板80。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结构简单,根据作动器装配体3 的安放位置加工有稳定柱体,稳定柱体上和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的平面对应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上的凹槽位置同样加工有凹槽,实现作动器装配体3的安装和固定。在对称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上的前后对应位置同样加工有长方体的突起,安放空气弹簧装配体76,用于实现对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高度支撑和缓和冲击的作用。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包括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作动器装配体3和基础平台装配体4。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通过基础平台装配体4上的对称的8个空气弹簧装配体 76进行高度支撑。试验时通过作动器装配体3中的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的模拟,进而进行不同工况下的试验。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 中的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通过与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沙漏弹簧上支座重合压紧实现车体重力的模拟,并通过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实现对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位置约束。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的1号云轨龙门立柱 16、2号云轨龙门立柱22和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和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底部均在四角位置加工有螺纹孔,通过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系统中的斜撑柱与固定连接座装配体共有7组。
确切的说,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包括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和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通过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上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实现定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作动器装配体3共有7组,其中四组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的下方,剩余3组中有2组安装在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左侧,即第5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的相反侧;同理,剩余一组作动器装配体3安装在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组对称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的相反侧,目的在于当作动器装配体3给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施加激振时保持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的位置稳定。
参阅图3,所述的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包括砝码7、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和装配轴9。所述的砝码7质量均为25kg,所述的模拟半车试验支架8结构简单,左右对称分布,在上方加工有横梁,上横梁和车架内部均加工为凹槽的形式,砝码7整齐均匀紧密的安放在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的内部,用来模拟车体的重力。在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的左右两端的下方均加工有架车位,同于与试验件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的沙漏弹簧上支座装配固定。
参阅图4至图9,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包括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龙门架横梁13、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和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位于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的右侧面,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共有两组,通过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连接夹板装配体25平行的固定连接在两根龙门架横梁13 的两端,两根龙门架横梁13相互平行,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与龙门架横梁13相互垂直,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与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5共有5组,通过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进行固定,主要用来实现对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连接定位。所述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通过两端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轴承连接实现对位于上方的龙门架横梁13的支撑。
参阅图5,所述的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还包括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1号云轨龙门立柱16、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9、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和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的1号云轨龙门立柱16下方四周加工有均匀的加强肋,相邻加强肋中间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其中1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9、2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0和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分布于1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三个方向,通过1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7、 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进行轴承连接,并在下端通过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实现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6的螺纹连接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1 号云轨龙门立柱16的支撑作用。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包括云轨水平拉杆连接板27和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云轨水平拉杆连接板27为方形钢板,中心平行加工有两排均匀的螺纹孔,用于与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进行螺纹连接,钢板的四角位置对称加工螺纹孔,当做固定座使用时,可用来实现与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的螺纹连接固定;当用作2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18使用时可通过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29 进行夹紧固定。
参阅图6,所述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还包括2号云轨龙门立柱22、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3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云轨半车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和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所述的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共有两组,所述的立柱与斜撑柱装配体11共有两组,2号云轨龙门立柱22通过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与两个龙门架横梁13进行夹紧固定。3 号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4位于两组云轨垂向立柱与横向梁联接夹板装配体25的下方,通过上端与3号斜撑柱与立柱联接固定座装配体23进行轴承连接,下端与斜撑柱基础平台固定座装配体14进行轴承连接实现对2号云轨龙门立柱22的支撑。
参阅图7至图9,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连接杆装配体12包括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云轨水平拉杆连接板27、双关节轴承纵向连杆装配体28和云轨水平拉杆夹紧螺栓(M36)29。所述的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还包括球关节支座30、半车质量球销轴31、球关节支座隔套32。所述的双关节轴承纵向连杆装配体28还包括关节轴承拉杆33、联接杆焊口34、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杆端关节轴承外环36和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7。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的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耳环35头部为扁平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孔,用于安放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7和杆端关节轴承外环36。
所述的双关节轴承连接杆装配体共有12组,按作用及与之连接的装配体的不同分为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双关节轴承短斜撑装配体和双关节轴承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21。12组双关节轴承连接杆装配体组成相同,结构相似,在不同位置作用时关节轴承拉杆33的长度不同。
球关节支座装配体26在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中多处位置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一端通过半车质量球销轴31与双关节轴承连接杆装配体的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实现轴承连接,一端通过球关节支座30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或云轨水平拉杆连接板27或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实现螺纹连接。所述的球关节支座30正面看为梯形,由下底板和两块梯形板加工而成,在梯形板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大圆孔,在圆孔上方对应中心位置加工有窄通槽,为安装半车质量球销轴31留有空间,侧面看在球关节支座 30上端加工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拧紧。在球关节支座30的底部两排均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在杆端焊接式关节轴承装配体与球关节轴支座装配体26装配时,通过杆端关节轴承内环37与半车质量球销轴31进行轴承配合,并通过球关节支座隔套32实现杆端焊接式轴承关节耳环35的定位和夹紧。
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的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 还包括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均通过轴承连接支座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螺纹连接。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为试验件,包括1对走行轮、4个导向轮和2个稳定轮,每个轮子正对于中心的位置配备有两个支撑装配体,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 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均包围在皮带内部,通过加强支撑滚筒起到压紧皮带,传递激振的作用。所述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位于上方,其皮带外侧平行于水平面,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安装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中间700mm的空间内部,两者采取嵌套式分布形式,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 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均通过皮带外侧与车轮相切,模拟实际运行的轨道,通过摩擦力带动车轮转动,并均在一端通过电机带动滚筒旋转从而带动皮带传动,模拟云轨车辆的实际运行状况。
参阅图12与图19,所述的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还包括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焊接长方管47、焊接短方管48和增高垫片49。所述的焊接长方管47、焊接短方管48均有两组对称分布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左右两侧,增高垫片49共有4组,对称分布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前后伸长结构件的两端。参阅图18,所述的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为碳钢板结构件,框架中间加工有700mm的空间,用来安置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两边做成凸形框架为三组皮带传动装配体留有空间并保证结构的连续、完整和牢固,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两端加工有伸长结构,便于三组皮带传动装配体通过轴承座装配体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进行螺纹连接,伸长结构的底部加工有滑槽,电机安装板60通过滑槽到达指定位置,并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共加工有7个凹槽用来安装作动器装配体3,前后对称位置的两端朝下方向对称加工有4个,左侧(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5组双关节轴承横向长斜撑连接杆装配体15 的相反侧)对称位置的两边各加工有1个,在后边加工有1个。作动器杠杆74通过与凹槽接触并施力达到给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传递不用自由度的激振作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中间两侧的框架用于与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和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 的螺栓连接。
参阅图13至图15,所述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结构相似,作用也相似。所述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包括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走行轮电机配体51、电机小支座52、走行轮皮带53和模拟走行轮滚筒5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机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皮带的长短。所述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包括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模拟导向轮滚筒58、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电机安装板60和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包括 1号短皮带62、2号短皮带63、模拟导向轮滚筒58、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电机安装板60和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
参阅图13,电机小支座52安放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用来支撑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并为之提供所需的高度,采用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保证了在不同自由度下均可有效的传递动力,具有较高的传递效率。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均采用1号轴承座装配体55底部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的1号长皮带56和1号短皮带62用来带动导向轮传动,2号长皮带57和2号短皮带63用来带动稳定轮传动,同一装配体上下两条皮带长度相同宽度不同。所述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均采用上端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螺纹连接固定,下端采用2号轴承座装配体 59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通过外壳与电机安装板60进行螺栓连接形成固定,电机安装板60两侧对称加工有均匀的螺栓孔,通过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滑槽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并进行螺栓连接固定。当给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施加不同自由度的作用力时,所述的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可整体感受激振,在不同工况下实现变化。
参阅图16至18,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结构相似。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包括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和两个1号轴承座装配体55。所述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还包括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2个1号轴承座装配体55。所述的走行支撑装配体45还包括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和2个3号轴承座装配体67。所述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有8组,所述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有4组,所述的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有2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和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作用相同,所述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上端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与焊接长方管47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下端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中间框架底部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所述的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上端穿过1号和2号皮带的间隙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中间框架中部进行螺纹连接固定,下端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中间框架底部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所述的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两端均通过与焊接在一起的焊接长方管47和焊接短方管48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的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结构基本相同,直径均为100mm,长度不同。
参阅图20,所示为走行轮皮带53,所述的走行轮皮带53、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1号短皮带62和2号短皮带63结构基本相同,其厚度相同,在不同装配体中起作用时长度和宽度不同。
参阅图21与图25,图21所示模拟走行轮滚筒54,图25所示为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所述的模拟走行轮滚筒54、模拟导向轮滚筒58与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结构相似,均采用筒轴一体式结构,滚筒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壳体式结构,保证了材料的刚度和轻量化,在壳体两端焊接有阶梯轴,用于与轴承座装配体进行轴承连接。模拟走行轮滚筒54和模拟导向轮滚筒58长度不同,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5也因作用位置的不同长度不同。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的滚筒直径均为100mm,模拟走行轮滚筒54、模拟导向轮滚筒58位于皮带的转弯处,直径为500mm,保证了皮带的弯曲程度。
参阅图22至图24,所述的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和3号轴承座装配体67结构相似,均由轴承装配体68和轴承连接支座组成,1号轴承连接支座69、2号轴承连接支座70和3号轴承连接支座71的结构不同。所述的1号轴承连接支座69正面看为凸型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轴承装配体68,1号轴承连接支座69两边凸台对称加工有均匀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时,1号轴承连接支座69的底部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进行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技术方案中的2号轴承连接支座70与为方形结构,中间位置加工有圆形通孔,并在2号轴承连接支座70的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时,2号轴承连接支座70的端面与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伸长结构件重合并进行螺纹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3号轴承连接支座71同样为方形结构,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轴承装配体68。3号轴承连接支座71上下左右对称加工有轴承座安装臂,在轴承座安装臂上加工有两个圆形螺纹孔,通过将3号轴承连接支座71的端面与两个焊接方管的侧面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
参阅图26,所述的作动器装配体3还包括伺服作动器缸体72,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3和作动器杠杆74。所述的伺服作动器缸体72和作动器杠杆74两端均做成球体形式,通过加工在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和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的凹槽进行固定,试验时,通过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的转换。
参阅图27与图28,所述的基础平台装配体4包括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 和空气弹簧总成装配体76。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装配体76还包括空气弹簧压圈77、空气弹簧上压板79、空气弹簧79和空气弹簧下压板80。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结构简单,根据作动器装配体3 的安放位置加工有稳定柱体,实现作动器装配体3的安装和固定。在对称整体激振吊篮试验台底盘框架46的前后对应位置同样加工有长方体的突起,安放空气弹簧装配体76,用于实现对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支撑和缓和冲击的作用。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础平台装配体4通过空气弹簧装配体76实现对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支撑,通过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相对的凹槽实现作动器装配体3的固定,实现时通过不同位置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不同自由度的转换。通过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中的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来模拟车体的重力,并通过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实现对试验加载砝码车架位置的固定。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 均为一端有电机,带动滚筒旋转,从而带动皮带旋转,模拟实际运行的轨道。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均包含四个滚筒,位于皮带内部两端的滚筒主要用来实现皮带传动,位于皮带外部靠内侧的滚筒主要用来实现皮带的张紧作用。每个滚筒两端均装配有一组轴承座装配体,通过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 39的螺纹连接实现同工况试验。所述的8个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通过轴承座与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的螺纹连接实现对所对应轮的支撑和对皮带的压紧作用,同时由于滚筒的刚性,由作动器装配体3施加给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的激振经滚筒传递给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精确模拟云轨车体转向架实际运行的振动状态,从而保证了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可靠性参数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Claims (8)
1.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主要由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作动器装配体(3)和基础平台装配体(4)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位于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的中间位置,并通过基础平台装配体(4)的空气弹簧装配体(76)支撑,所述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由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和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内的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组成,
所述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位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上方,对试验件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起支撑作用,通过走行轮皮带(53)与走行轮(45-1)的摩擦作用带动车轮旋转;
所述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和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通过皮带分别与导向轮(43-1)和稳定轮(44-1)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车轮转动;
包裹在皮带内侧的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和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均通过两组装配体为一个作用单元,对导向轮(43-1)、稳定轮(44-1)和走行轮(45-1)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行轮皮带传动装配体(40)由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装配体(50)、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电机小支座(52)、走行轮皮带(53)、模拟走行轮滚筒(5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模拟走行轮滚筒(54)共有4个,皮带内侧两个用于带动皮带传动,其中一个通过十字轴万向传动装配体(50)与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连接,为滚筒传递转矩,皮带外侧两个起张紧皮带作用,所述4个模拟走行轮滚筒(54)均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固定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上;所述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通过电机小支座(52)安装在基础平台装配体(4)中的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为走行轮电机装配体(51)提供高度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由1号长皮带(56)、2号长皮带(57)、模拟导向轮滚筒(58)、1号轴承座装配体(55)、2号轴承座装配体(59)、电机安装板(60)和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组成,所述模拟导向轮滚筒(58)共有4个,皮带内侧两个用于带动皮带传动,其中一个通过电机安装板(60)与同步伺服电机总成装配体(61)连接,皮带外侧两个起张紧皮带作用;
所述单边短皮带传动装配体(42)与单边长皮带传动装配体(41)除皮带长短不同,其它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两者模拟导向轮滚筒(58)上下方分别通过1号轴承座装配体(55)和2号轴承座装配体(59)采取嵌套式安装在吊篮式底盘框架装配体(39)中间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轮支撑装配体(43)由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稳定轮支撑装配体(44)由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1号轴承座装配体(55)组成,所述走行轮支撑装配体(45)由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和3号轴承座装配体(67)组成,所述导向轮加强支撑滚筒(64)、稳定轮加强支撑滚筒(65)和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均套在皮带内侧,压紧与车轮接触一侧的皮带并对车轮起支撑作用,所述走行轮加强支撑滚筒(66)还对跨座式单轨单轴转向架装配体(38)起支撑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与两自由度运动车体装配体(1)由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和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组成,所述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模拟实际运行时车体的重力;所述作动器装配体(3)包围在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的四周,通过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模型试验装配体(2)和基础平台装配体(4)相对的凹槽安装在两者中间,并在7组作动器装配体(3)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六自由度的变换,通过不同位置的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工况的模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云轨车体纵向横向约束桁架装配体(5)对整体结构起支撑和固定作用,主要由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和1号龙门架横梁(13)组成,所述两根平行的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1)与两根平行的1号龙门架横梁(13)垂直固定连接组成龙门框架,并通过斜撑连接杆和固定座支撑固定在整体激振吊篮式试验台基础平台(75)上,所述龙门框架通过双关节轴承连接杆和固定座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上的装配轴(9)铰接,所述横向支撑立柱与斜支撑装配体(10)通过双关节轴承连接杆和固定座与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上的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加载砝码车架装配体(6)由砝码(7)、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和装配轴(9)组成,所述的砝码(7)装在模拟半车试验车架(8)上方的横梁和车架内部的凹槽内,砝码(7)用来模拟车体的重力。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动器装配体(3)由伺服作动器缸体(72),伺服阀总成装配体(73)和作动器杠杆(74)组成,通过作动器杠杆(74)的伸缩实现六自由度的模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26258.9U CN207318123U (zh) | 2017-09-23 | 2017-09-23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26258.9U CN207318123U (zh) | 2017-09-23 | 2017-09-23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18123U true CN207318123U (zh) | 2018-05-04 |
Family
ID=6238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2625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318123U (zh) | 2017-09-23 | 2017-09-23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1812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5125A (zh) * | 2017-09-23 | 2017-12-26 | 吉林大学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CN110542571A (zh) * | 2019-09-30 | 2019-12-06 | 吉林大学 | 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 |
-
2017
- 2017-09-23 CN CN201721226258.9U patent/CN20731812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5125A (zh) * | 2017-09-23 | 2017-12-26 | 吉林大学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CN107515125B (zh) * | 2017-09-23 | 2023-09-19 | 吉林大学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CN110542571A (zh) * | 2019-09-30 | 2019-12-06 | 吉林大学 | 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 |
CN110542571B (zh) * | 2019-09-30 | 2023-06-06 | 吉林大学 | 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28461U (zh) | 单轴跨坐式转向架动力学参数与牵引动力性试验台 | |
WO2017088602A1 (zh) | 一种制动梁疲劳试验台 | |
CN102353507B (zh) |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及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5953992B (zh) | 动力机械闭环面对面双齿轮箱侧倾式激振试验台 | |
CN107515126B (zh) | 单轨列车转向架六自由度模拟加载试验台 | |
CN207366220U (zh) | 单轨列车转向架六自由度模拟加载试验台 | |
CN103323246B (zh) | 动车组传动系轴箱轴承六自由度动态模拟加载试验台 | |
CN103323247B (zh) | 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三自由度动态加载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2226743A (zh) | 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综合试验台 | |
CN103630358B (zh) | 高速动车组双体式六维振动传动系总成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7588969A (zh) | 六锅一鼓式整体六自由度激振轨道客车转向架试验台 | |
CN106840718A (zh) | 高速轨道三自由度轮轨关系试验台 | |
CN202049055U (zh) | 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综合试验台 | |
CN202126347U (zh) |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及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1813567A (zh) | 基于模拟车架的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悬挂参数测量装置 | |
CN105784362B (zh) | 动力机械闭环单齿轮箱侧倾式单吊挂液压激振试验台 | |
CN110823535B (zh) | 一种转向架试验台 | |
CN104865068A (zh) | 高速列车电力闭环吊挂式齿轮箱可靠性试验台 | |
CN207318123U (zh)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
CN107607335A (zh) | 单轴跨坐式转向架动力学参数与牵引动力性试验 | |
CN102680229B (zh) | 高速列车架悬式转向架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7515125B (zh) | 试验台底盘整体六自由度皮带传动式简化系统 | |
CN204666364U (zh) | 高速列车电力闭环吊挂式齿轮箱可靠性试验台 | |
CN202599659U (zh) | 高速列车架悬式转向架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试验台 | |
CN103616178A (zh) | 高速动车组摆动式传动系总成可靠性试验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