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9097U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69097U CN207269097U CN201720784488.0U CN201720784488U CN207269097U CN 207269097 U CN207269097 U CN 207269097U CN 201720784488 U CN201720784488 U CN 201720784488U CN 207269097 U CN207269097 U CN 207269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rking electrode
- resistance
- negative ion
- generating circuit
- ion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10052754 ne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ne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e] GKAOGPIIYCISH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34133 Pathogen resista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129 an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28 appeti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89 appet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7 hypn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外接市电,经第一整流二极管D1、电阻R1、R2、R3的整流、限流后,控制电容C2和C3充电,电容C2充电到氖泡指示灯G导通并触发单向可控硅VS的导通,经过高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进行电离负离子,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功耗低,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家庭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负离子发生器是利用高压电晕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成份,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医学临床实践证明,它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神经方面等疾病均有辅助疗效,能够对人们的催眠、食欲,使人精神爽快,因而,在生活及医学界得以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电路复杂,价格昂贵,不便于家庭购买使用,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抑制了其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是市面上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电路复杂,价格昂贵,不便于家庭购买使用,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电路,外接市电,经第一整流二极管D1、电阻R1、R2 、R3的整流、限流后,控制电容C2和C3充电,电容C2充电到氖泡指示灯G导通并触发单向可控硅VS的导通,经过高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进行电离负离子,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功耗低,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家庭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市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通过电容C2与氖泡指示灯G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通过依次通过电阻R2、电阻R3与电容C2、氖泡指示灯G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电阻R2、电阻R3的连接处通过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单向可控硅VS的阳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氖泡指示灯G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还通过电阻R4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与第二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之间形成电离负离子的区域。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的一端还串联有保险丝F1、开关S1。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压器T的电压放大倍数为35倍。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耐压值为15KV。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均为镀镍放电电极片。
前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限流值为1A,耐压值为400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电路,外接市电,经第一整流二极管D1、电阻R1、R2 、R3的整流、限流后,控制电容C2和C3充电,电容C2充电到氖泡指示灯G导通并触发单向可控硅VS的导通,经过高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进行电离负离子,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功耗低,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家庭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市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通过电容C2与氖泡指示灯G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通过依次通过电阻R2、电阻R3与电容C2、氖泡指示灯G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电阻R2、电阻R3的连接处通过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单向可控硅VS的阳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氖泡指示灯G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还通过电阻R4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与第二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之间形成电离负离子的区域。
所述市电的一端还串联有保险丝F1、开关S1,开关S1能够控制整个负离子发生电路工作或停止工作,保险丝F,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当短路或者断路时候,保险丝F断开,有效的保护其他电子元器件不去烧坏。
所述高压变压器T的电压放大倍数为35倍,将放大后,通过第二整流二极管D2,电压可得到8KV左右的直流电压,保证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电离空气,产生负离子。
所述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其的阻值,能够调节高压变压器T的输出电压。
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耐压值为15KV。
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均为镀镍放电电极片。
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限流值为1A,耐压值为400V。
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外接市电,经第一整流二极管D1、电阻R1、R2 、R3的整流、限流后,控制电容C2和C3充电,电容C2充电到氖泡指示灯G导通并触发单向可控硅VS的导通,经过高压变压器升压后,通过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进行电离负离子,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功耗低,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家庭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市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通过电容C2与氖泡指示灯G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通过依次通过电阻R2、电阻R3与电容C2、氖泡指示灯G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电阻R2、电阻R3的连接处通过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单向可控硅VS的阳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氖泡指示灯G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相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门极还通过电阻R4与市电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初级侧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VS的阴极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高压变压器T次级侧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与第二放电电极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之间形成电离负离子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的一端还串联有保险丝F1、开关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压器T的电压放大倍数为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耐压值为15K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片、第二放电电极片均为镀镍放电电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可控硅VS的限流值为1A,耐压值为400V。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4488.0U CN207269097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4488.0U CN207269097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69097U true CN207269097U (zh) | 2018-04-24 |
Family
ID=6195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84488.0U Active CN207269097U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69097U (zh) |
-
2017
- 2017-06-30 CN CN201720784488.0U patent/CN2072690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95681U (zh) | 一种简易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 |
CN104078846A (zh) | 一种空气负离子发生电路 | |
CN204012193U (zh) | 一种负离子产生电路 | |
CN207269097U (zh)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
CN202384640U (zh) |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 |
CN204928598U (zh) | 一种交流-直流转换电路 | |
CN204130907U (zh) | 一种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 |
CN201918639U (zh) | 微功耗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 |
CN204305425U (zh) | 无变压器的恒流电源电路 | |
CN103259424A (zh) | 一种灭蚊器的电路结构 | |
CN204013260U (zh) | 一种可调稳压电源电路 | |
CN107370022A (zh) |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 |
CN204012191U (zh) | 一种空气负离子发生电路 | |
CN204176596U (zh) |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灯 | |
CN102496855A (zh) |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 |
CN205105106U (zh) | 一种直流高压输出稳压和恒流电源的控制系统 | |
CN204031561U (zh) | Led灯防电流冲击电路 | |
CN210775613U (zh) | 一种直流叠加多次谐波高压发生器 | |
CN206164383U (zh) | 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电路的高压静电产生器用直流高压电源 | |
CN206948656U (zh) | 可控制漏电流的led驱动电路 | |
CN206135706U (zh) | 一种基于倍压整流滤波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 | |
CN206181436U (zh) | 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节能控制电路 | |
CN209233460U (zh) | 一种交流电过压保护电路 | |
CN205611008U (zh) | 一种具有浪涌保护功能的led灯 | |
CN104184339A (zh) | 一种新型触发升压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