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2539U - 节能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节能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2539U
CN207262539U CN201721048778.5U CN201721048778U CN207262539U CN 207262539 U CN207262539 U CN 207262539U CN 201721048778 U CN201721048778 U CN 201721048778U CN 207262539 U CN207262539 U CN 207262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eat
exchanger rig
air conditioner
drip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87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87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2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2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25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空调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部的第一换热装置、设于壳体下部的第二换热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之间的接水盘,该接水盘对应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水盘用以盛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本专利实现了如下两点有益效果,第一,解决了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放问题;第二,合理地利用了该冷凝水,并通过该冷凝水解决了第二换热装置的散热问题,从而大幅地降低了节能空调器的能耗。

Description

节能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制冷状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运输至室外,具体地,与室内连通的换热器以蒸发器的工作状态运行,从而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室内的能量;与室外连通的换热器以冷凝器的工作状态运行,从而通过制冷器的冷凝,将热量释放至室外。冷凝器工作过程中温度较高,当冷凝器的温度过高时,会降低制冷剂冷凝的效果,而增加空调器的能耗,不利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空调器,旨在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下部;以及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之间,所述接水盘对应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水盘用以盛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换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下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敞口,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敞口,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接水盘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安装的第一安装腔;所述接水盘盖合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接水盘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离心风机,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分隔为换热前腔和换热后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换热后腔相连通、出风侧连通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周沿向上延伸设有围边;
右侧板,自所述底板的右边沿向上延伸设置;以及两支撑板,分别自所述底板的前后两边沿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沿远离所述右侧板的方向呈递减设置;所述蒸发器呈板状且所述蒸发器的下表面搭接于两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蒸发器呈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的倾斜角度为15°至60°。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蒸发器的外侧,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面和所述围边的内壁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贯流风轮;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呈敞口设置,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所述贯流风轮呈卧式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冷凝器呈L形设置以对应所述第二壳体背面的敞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通孔的分布轨迹呈L形设置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隔音间室,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隔音间室内。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呈并行设置;以及导流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连接且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向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后侧与所述节能空调器的换热器的右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空调器通过在上下方向顺次设置第一换热装置、接水盘和第二换热装置,使得接水盘能够盛接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并使冷凝水滴落在第二换热装置上,从而利用冷凝水在第二换热装置上的蒸发吸收热量,因此,本专利具有如下两点有益效果,第一,解决了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放问题;第二,合理地利用了该冷凝水,并通过该冷凝水解决了第二换热装置的散热问题,从而大幅降低了节能空调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节能空调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节能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节能空调器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节能空调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VI-VI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沿VII-VII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第一换热装置 330 支撑板
200 第二换热装置 111 第一进风口
300 接水盘 131 第一出风口
110 第一壳体 211 底座
120 蒸发器 212 面板
130 离心风机 213 第一侧板
210 第二壳体 214 第二侧板
220 冷凝器 231 安装板
230 隔板 232 导流板
240 贯流风轮 311 通孔
310 底板 212a 第二出风口
320 右侧板 213a 第二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空调器,旨在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节能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装置100、第二换热装置200和接水盘300,其中,该第一换热装置100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第二换热装置200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接水盘300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和第二换热装置200之间,所述接水盘300对应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水盘300用以盛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
具体地,在本专利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包括蒸发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包括冷凝器,由于冷媒在蒸发器一侧蒸发吸热,因此,蒸发器的温度很低,蒸发器表面容易产生冷凝水;而冷凝器的作用是供冷媒冷凝放热,因此,冷凝器的温度较高,而为了使得冷媒在冷凝器一侧实现充分的冷凝,需要保证冷凝器的温度不能过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风机实现冷凝器的散热,然而,上述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一般且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本专利为了改善冷凝器的散热,并降低冷凝器散热过程的能耗,合理地利用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具体而言,本专利提出的节能空调由上至下地布置第一换热装置100和第二换热装置200,并在第一换热装置100和第二换热装置200之间设置接水盘300,接水盘300对应第二换热装置200开设有通孔311,如此,接水盘300能够盛接第一换热装置100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该通孔311将冷凝水滴落在第二换热装置200上,如此,冷凝水在第二换热装置200上蒸发进而吸收热量,因此,本专利具有如下两点有益效果,第一,解决了第一换热装置100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放问题;第二,合理地利用了该冷凝水,并通过该冷凝水解决了第二换热装置200的散热问题,降低了节能空调器的能耗,绿色环保。
现结合图3和图4对本专利节能空调器的安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节能空调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0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下侧的第二壳体 210,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敞口,所述第二壳体210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敞口,所述第一壳体110罩设于所述接水盘300上,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接水盘300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安装的第一安装腔;所述接水盘300盖合于所述第二壳体210,所述接水盘300和所述第二壳体210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安装的第二安装腔。
具体地,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包括蒸发器120和离心风机130,所述蒸发器1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分隔为换热前腔和换热后腔;所述离心风机130的进风侧与所述换热后腔相连通、出风侧连通至室内。具体地,离心风机13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外侧,所述离心风机130与第一换热装置100并列地设置在所述接水盘300的顶部,如此,节能空调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现结合图1至图3对第一换热装置100的安装结构做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尺寸与接水盘300的尺寸相适配,第一壳体110与接水盘 300适配安装并罩设于所述蒸发器120的外侧;第一壳体110的左侧壁与围边的内壁面呈间隔设置,离心风机130安装于第一壳体110的左侧壁和所述围边的内壁面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请参照图2、图5和图6,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0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31均朝后设置,如此,节能空调器的前侧不会露出进风口或出风口,使得节能空调器的外型更为美观。
请参照图3和图4,为了在换热面积足够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第一换热装置100的体积,该第一换热装置100的蒸发器120呈倾斜状态设置以增大其换热面积。具体地,接水盘300包括:一底板310、一右侧板320和两支撑板330,其中,所述底板310的周沿向上延伸设有围边,所述通孔311开设于所述底板310;该右侧板320自所述底板310的右边沿向上延伸设置,所述两支撑板330分别自所述底板310的前后两边沿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板 330的高度沿远离所述右侧板320的方向呈递减设置;所述蒸发器120呈板状且所述蒸发器120的下表面搭接于两所述支撑板330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蒸发器120呈倾斜设置。
当第一壳体110盖合固定于接水盘300后,蒸发器120夹设于第一壳体 110和支撑板330之间,且蒸发器120将第一壳体110与接水盘300围合形成的第一安装腔分隔为换热前腔和换热后腔,由于蒸发器120呈倾斜放置,此时蒸发器120与换热前腔和换热后腔接触的面积最大,如此,使得第一换热装置100在具有足够的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换热装置100的小型化,使得第一换热装置100的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为轻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蒸发器120的倾斜角度为15°至60°,一方面呈上述角度倾斜设置的蒸发器120能够增大其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呈倾斜设置的蒸发器120有利于冷凝水的汇集。其中,当蒸发器120的倾斜角度为 30°时,蒸发器120的换热面积最大;当蒸发器120的倾斜角度为45°时,冷凝水的汇集效果最好,当蒸发器120的倾斜角度为15°至60°时,既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又能够获得较好的冷凝水的汇集效果。
现结合图3至图7对第二换热装置200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压缩机、冷凝器220和贯流风轮 240;所述第二壳体210的前侧面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12a,所述第二壳体210 的背面呈敞口设置,所述冷凝器22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0的背部,所述贯流风轮240呈卧式设于所述冷凝器220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12a之间。
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2、图3、图7和图8,所述第二壳体210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13a,所述冷凝器220呈L形设置以对应所述第二壳体210背面的敞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3a;相应地,所述通孔311的分布轨迹呈L形设置且所述通孔311位于所述冷凝器220的正上方。如此,冷凝水能够完全滴落到冷凝器220上,进而降低冷凝器220的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板310的底面呈倾斜设置,具体地,底板310 上开设通孔311的位置的高度低,其余位置高度高,如此,冷凝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汇流至通孔311处,从而充分地利用全部的冷凝水。
考虑到压缩机的噪声较大,为了降低节能空调器的噪声,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隔板230,所述隔板230和所述第二壳体210右侧的第二侧板214之间形成有隔音间室,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隔音间室内。如此,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噪声基本限制在隔音间室内,不会向外传播而影响用户的休息。
为了能将经冷凝器220换热后的气流完全导向出风口212a,所述隔板230 的一部分自前向后呈扩口状设置。具体地,贯流风轮240呈卧式设置在隔板 230和第二壳体210的第一侧板213之间,该隔板230包括:安装板231和导流板232,所述安装板231与所述第二侧板214呈并行设置,所述导流板232 与所述安装板231的后侧连接且沿远离所述安装板231的方向、向靠近所述第二侧板214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232的后侧与所述冷凝器220的右端抵接,如此,导流板232能够将气流全部导向贯流风轮,从而增大贯流风轮的出风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上部;
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下部;以及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之间,所述接水盘对应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水盘用以盛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换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下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敞口,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敞口,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接水盘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安装的第一安装腔;所述接水盘盖合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接水盘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离心风机,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分隔为换热前腔和换热后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换热后腔相连通、出风侧连通至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周沿向上延伸设有围边;
右侧板,自所述底板的右边沿向上延伸设置;以及
两支撑板,分别自所述底板的前后两边沿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沿远离所述右侧板的方向呈递减设置;
所述蒸发器呈板状且所述蒸发器的下表面搭接于两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蒸发器呈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倾斜角度为15°至6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蒸发器的外侧,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面和所述围边的内壁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贯流风轮;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呈敞口设置,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所述贯流风轮呈卧式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冷凝器呈L形设置以对应所述第二壳体背面的敞口和所述进风口;
所述通孔的分布轨迹呈L形设置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正上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隔音间室,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隔音间室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
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呈并行设置;以及
导流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连接且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向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后侧与所述节能空调器的换热器的右端抵接。
CN201721048778.5U 2017-08-18 2017-08-18 节能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62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8778.5U CN207262539U (zh) 2017-08-18 2017-08-18 节能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8778.5U CN207262539U (zh) 2017-08-18 2017-08-18 节能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2539U true CN207262539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877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62539U (zh) 2017-08-18 2017-08-18 节能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25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737A (zh) * 2018-08-20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
CN109425019A (zh) * 2017-08-18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器
WO2021184518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019A (zh) * 2017-08-18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器
CN108679737A (zh) * 2018-08-20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
WO2021184518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整体式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2539U (zh) 节能空调器
CN205980534U (zh) 一种冰箱用一体式冷凝模块及其冰箱
CN20767471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0805912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2147132B (zh) 窗式空调器
CN110068067B (zh) 移动空调
CN202328614U (zh) 一种带旁通的新型家用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
CN207351032U (zh) 嵌入式冰箱
CN20709481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4422115A (zh) 屋顶式空调机
CN209893740U (zh) 冰箱
CN216644382U (zh) 一种散热效果更佳的一体式空调机
CN201740149U (zh) 风力超声波水雾降温壁
CN110145809A (zh) 安全超静音空调
CN101957031A (zh) 一体式空调
CN207268511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9425019A (zh) 节能空调器
CN210128440U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211290678U (zh) 一种内腔干燥的小冰箱
CN203102758U (zh) 数字显示装置
CN207262696U (zh) 一种带有离心扇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
CN106403018A (zh) 具有多段式蒸发器的空调立柜
CN102400954B (zh) 空调器的轴流风扇结构
CN101871681A (zh) 风力超声波水雾降温壁
CN208059126U (zh) 整体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