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7075U -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7075U
CN207257075U CN201721034134.0U CN201721034134U CN207257075U CN 207257075 U CN207257075 U CN 207257075U CN 201721034134 U CN201721034134 U CN 201721034134U CN 207257075 U CN207257075 U CN 207257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head
head device
printing
print head
hea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4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海龙
费正洪
高凤海
党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ing Atla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 Solar Technologies Inc
CSI 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Solar Technologies Inc, CSI 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Solar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034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7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7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7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其中,印刷头装置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转动连接件设置在印刷头本体与刮刀夹具之间;转动连接件用于实现刮刀夹具相对印刷头本体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配合;且限位装置用于对刮刀夹具相对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上述丝网印刷机,包括上述印刷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显著提升了印刷效率以及印刷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印刷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丝网印刷机可分为平面丝网印刷机、曲面丝网印刷机、转式丝网印刷机等。
丝网印刷机,一般由涂墨、压印、传送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将印版装在丝印机上,然后由人工或丝印机把油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承印物(如织带、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在丝网印刷机结构中;刮刀用于丝网印刷的刮墨中,在油墨的转印中,对丝网上油墨进行涂布。
如图1以及图2,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印刷头装置,主要由印刷头本体A1、固定螺栓A2、刮刀夹具A3、回墨刀A4、刮胶A5、网版 A6、硅片A7等结构;在丝网正常印刷时,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头装置印刷只能由里向外单方向印刷,印刷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产能;而且,现有的回墨刀只能等刮刀印刷完成,由外向里回墨,需回墨完成才能进行印刷,因此说,这样的回墨方式,并不合理,严重影响印刷效率以及印刷速度,从而不利于大规模高效率的印刷作业生产。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头装置,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
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头本体与所述刮刀夹具之间;所述转动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配合;且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活动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活动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印刷头本体的横向方向一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
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印刷头本体底部的所述刮刀夹具两侧,且沿着所述印刷头本体的横向方向前、后间隔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印刷头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回墨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回墨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印刷方向的前、后不同位置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印刷头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轴转动动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直接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组转动配合,且所述驱动齿轮组与所述活动轴键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齿轮;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配合。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上述印刷头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分析上述印刷头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
第一方面:上述印刷头装置,其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
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头本体与所述刮刀夹具之间;所述转动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配合;且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刮刀夹具与印刷头本体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即可以形成刮刀夹具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刮刀夹具摆动时,也会携带其上的刮刀、刮胶一起进行往复摆动(即里外方向,外里方向),从而实现双向方向的印刷刮墨处理;与此同时,限位装置在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这样也同时调整了印刷时刮刀的角度。经过改进对比发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摆动的刮刀可以随印刷方向的改变而变化,采用限位装置使摆动刮刀保持一定印刷角度,保证印刷效果,进而实现双向印刷,提高生产效率;经过改进对比发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现有技术中的单回墨刀改为双回墨刀;改善后结构:采用双回墨刀,刮刀印刷时,前进刮刀的后面回墨刀下降至适当位置进行回墨,实现边印刷边回墨的效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机,其以上述印刷头装置为基础设计相应的丝网印刷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性更强,尤其显著提升了印刷效率以及印刷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头装置的侧视方向上的运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头装置的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头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头装置的侧视方向上的运动示意图;
图6为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头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标号:
图1:印刷头本体A1;固定螺栓A2;刮刀夹具A3;回墨刀A4;刮胶A5;网版A6;硅片A7;
图2-图6;印刷头本体1;活动轴2;刮刀夹具3;回墨刀4;刮胶5;网版6;硅片7;挡板8;驱动齿轮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印刷头装置,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
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头本体与所述刮刀夹具之间;所述转动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配合;且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印刷头装置,其也主要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等结构;同时其也具有上述的技术结构关系;然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印刷头装置其对具体结构具有了更多的设计特点;例如:转动连接件、限位装置、驱动机构等结构的具体形状,具体安装和装配位置甚至连接方式等。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印刷头装置,包括印刷头本体1、转动连接件(即活动轴2)、刮刀夹具3、回墨刀4、刮胶5、网版6、硅片7以及限位装置(即挡板8)等;
其中,所述活动轴2设置在所述印刷头本体1与所述刮刀夹具3 之间;所述活动轴2用于实现所述刮刀夹具3与所述印刷头本体1 之间铰接转动配合;且位于所述印刷头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用于对所述刮刀夹具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且所述回墨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回墨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印刷方向的前、后不同位置处。
上述印刷头装置,其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上述刮刀夹具与印刷头本体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即可以形成刮刀夹具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刮刀夹具摆动时,也会携带其上的刮刀、刮胶一起进行往复摆动(即里外方向,外里方向),从而实现双向方向的印刷刮墨处理;在图3以及图5中,N代表内侧, W代表外侧。与此同时,限位装置在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这样也同时调整了印刷时刮刀的角度。经过改进对比发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摆动的刮刀可以随印刷方向的改变而变化,采用限位装置使摆动刮刀保持一定印刷角度,保证印刷效果,进而实现双向印刷,提高生产效率;经过改进对比发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现有技术中的单回墨刀改为双回墨刀;改善后结构:采用双回墨刀,刮刀印刷时,前进刮刀的后面回墨刀下降至适当位置进行回墨,实现边印刷边回墨的效果。
经过观察可知,在印刷头装置实施印刷过程中,刮刀的角度调节很重要,然而同时回墨刀下压也很重要;回墨刀下压太多,容易导致回墨过程中回墨刀实施了类似刮刀的效果,在回墨时会使少量浆料先挤压进网孔内部,当刮刀印刷时网孔内部有浆料区域就相当于第二次印刷了,栅线因为浆料过多变宽并有浆料残留在网版印刷面上(因此说,回墨刀下压过多,还会引起边角出现线粗问题);因此,合理控制回墨刀下压量是值得注意的操作。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头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活动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转动连接件可以选择使用多种形式结构;但是在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转动连接件优选为活动轴2;与此同时,该活动轴的轴向方向与印刷头本体的横向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活动轴2作为铰接轴实现沿着印刷方向进行摆动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位装置可以选择使用多种形式结构;但是在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限位装置使用为挡板8;挡板8可以有效的对刮刀夹具3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
与此同时,所述挡板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8分别位于所述印刷头本体底部的所述刮刀夹具3两侧,且沿着所述印刷头本体 1的横向方向前、后间隔设置。只有通过上述挡板8与印刷头本体1、刮刀夹具3的安装位置设计,才能保证挡板8有效起到限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8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印刷头本体1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挡板8可以有效的对刮刀夹具3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同时挡板8的长度、具体安装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刮刀夹具3的摆动角度。所以,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挡板8可拆卸连接在印刷头本体1的底部,这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相应长度的挡板8进行更换,进而增强了限位装置的使用范围和适应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参见5结合图6,所述印刷头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轴2转动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驱动齿轮组9;所述驱动电机用于直接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组9转动配合,且所述驱动齿轮组9与所述活动轴 2键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轴2转动动作,进而实现刮刀夹具3相对印刷头本体1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所以说驱动机构是驱动刮刀夹具3摆动的主要动力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齿轮组9包括至少两个齿轮;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通过上述驱动齿轮组9的传动可以是驱动电机的动力最终传递给活动轴2,然后通过活动轴2带动刮刀夹具 3转动。驱动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由于齿轮具有传动稳定性强,传动精度高等技术优势,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使用驱动齿轮组作为传动机构实现相应的传动动作和传动功能。
实施例三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还提供了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印刷头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还设置有工作台、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等等,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三中,丝网印刷机是具有印刷头装置结构的印刷设备,其印刷头装置上的刮刀可以实现双向刮墨处理,其印刷速度以及印刷效果都有显著提升;同时刮刀的印刷角度便于调节,可以解决因印刷角度固定而带来的印刷质量差等问题。
同时,使用本丝网印刷机时,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刮刀的印刷角度调整到最佳,使得印刷性能达到最优,从而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头本体、转动连接件、刮刀夹具、回墨刀以及限位装置;
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头本体与所述刮刀夹具之间;所述转动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沿着印刷方向往复转动配合;且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刮刀夹具相对所述印刷头本体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活动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印刷头本体的横向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
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印刷头本体底部的所述刮刀夹具两侧,且沿着所述印刷头本体的横向方向前、后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印刷头本体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墨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回墨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印刷方向的前、后不同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头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轴转动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直接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组转动配合,且所述驱动齿轮组与所述活动轴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齿轮;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配合。
10.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头装置。
CN201721034134.0U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7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4134.0U CN207257075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4134.0U CN207257075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7075U true CN207257075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41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7075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70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170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刮刀装置和丝网印刷设备
CN114643793A (zh) * 2022-03-28 2022-06-21 洛阳索欧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滚印方法及滚印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170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刮刀装置和丝网印刷设备
CN114643793A (zh) * 2022-03-28 2022-06-21 洛阳索欧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滚印方法及滚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9603663A1 (de) Druckwerk für den fliegenden Druckplattenwechsel
CN101879810B (zh) 凹印柔印相结合的扑克牌印刷系统
CN207257075U (zh) 一种印刷头装置及丝网印刷机
CN201881623U (zh) 凹印柔印相结合的扑克牌印刷系统
JPS61158450A (ja) 枚葉紙輪転印刷機のための枚葉紙移し胴
CN207643874U (zh) 一种凹版印刷反向刮刀装置
CN21566239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版筒的柔印装置
CN210792471U (zh) 一种凹版印刷辊筒
CN209600055U (zh) 一种胶印机的上墨和刮墨机构
CN209756412U (zh) 一种印刷机正反版印刷翻转机构
CN109177490B (zh) 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CN109955582A (zh)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可调式印刷机构
CN112265373B (zh) 一种印刷机用印刷偏差修正机构
CN217073764U (zh) 一种印刷机用油墨喷涂装置
CN214873420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219618698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均匀上色机构
CN211662794U (zh) 一种胶印机输墨系统中的气缸驱动式传墨机构
CN216733524U (zh) 一种印刷机柔和摆动式刮刀机构
CN208469301U (zh) 一种曲面印刷的印刷装置
CN217532201U (zh) 一种胶印印版滚筒调节装置
CN218399777U (zh) 印刷机刮墨装置
CN221873548U (zh) 单张纸喷墨喷码压线一体机
CN115107351B (zh) 一种正反面印刷两用的印刷机
CN207972393U (zh) 一种用于橡皮布的刮墨刀装夹驱动装置
CN221476482U (zh) 一种pvc家具膜凹版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after: Funing atla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I-GCL SOLAR MANUFACTURING (YANCHE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