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2736U -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2736U
CN207242736U CN201721126405.5U CN201721126405U CN207242736U CN 207242736 U CN207242736 U CN 207242736U CN 201721126405 U CN201721126405 U CN 201721126405U CN 207242736 U CN207242736 U CN 207242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eeding
swing
box bod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64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云诚
蔡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264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2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2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27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一双层盒体输送机构、一双层转盘机构、两U型件供料机构及两L型件供料机构;所述双层转盘机构的周围依次环设有上下料机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盒体旋转机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双层盒体输送机构通过上下料机构与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两U型件供料机构分别通过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和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与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两L型件供料机构分别通过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和第二压紧取件机构与双层转盘机构衔接。本实用新型优点:通过该自动组装装置来实现对暗盒盒体的快速组装,可极大的提高对暗盒盒体的组装效率,并可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暗盒生产领域,特别指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暗盒是一种供开关面板接线使用的盒子,在实施时,一般都是在装修时就预先将开关暗盒预埋到墙体内,这样在装修好后,就只需要将开关面板装到开关暗盒上即可使用。开关暗盒一般都是由塑料壳体和铁件组成(如U型铁件、L型铁件),在使用时,需要将铁件组装到塑料壳体上才可以将开关面板固定在开关暗盒上。现有技术在进行铁件安装时,一般都是由人工组装,手动敲打安装上去的,不仅安装效率低,且产品的质量也比较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通过该自动组装装置来实现对暗盒盒体的快速组装,可极大的提高对暗盒盒体的组装效率,并可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一双层盒体输送机构、一双层转盘机构、两U型件供料机构、两L型件供料机构以及一控制装置;所述双层转盘机构的周围依次等间距环设有一集上料和下料功能于一体的上下料机构、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于一体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一盒体旋转机构、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压紧取件机构;
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的前端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将从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送来的暗盒盒体推到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将所述上下料机构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取下的暗盒盒体送出;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U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弯;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U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弯;任意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L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平;另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L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平;
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双层转盘机构、U型件供料机构、L型件供料机构、上下料机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盒体旋转机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转盘机构包括一上层转盘、一下层转盘、一转盘机架、一第一驱动电机、一减速器、一旋转柱体以及一分割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分割器均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且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分割器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均位于所述转盘机架的上方,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的中心均固定在所述旋转柱体上,所述旋转柱体的下端与所述分割器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联动所述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一体旋转;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之间设有复数根加强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的边缘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盒体旋转机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盒体套接块;每所述盒体套接块上均设置有一U型铁件放置孔以及一L型铁件放置孔。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包括一输送线皮带、一主动轮、一第二驱动电机、一从动轮固定板、一主动轮固定板、一张紧轮机构、一盒体压板以及一输送线固定板;所述从动轮固定板通过所述输送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且使所述上下料机构位于所述从动轮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从动轮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两第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一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的背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轴穿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所述输送线皮带的一端套在所述主动轮上,另一端套在两所述第一从动轮上,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输送线皮带进行传动;所述张紧轮机构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且使所述张紧轮机构的底部抵接在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上;
位于上层的输送线皮带的底部设置有一上层皮带垫板,所述上层皮带垫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挡板,两所述第一挡板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上料缺口,且在所述上料缺口的前端设置有一盒体挡块;所述盒体压板通过若干个压板固定块固定在位于上层的所述输送线皮带的上方;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的底部设置有一下层皮带垫板,所述下层皮带垫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挡板,两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取料缺口,任一所述第二挡板的后端设置有一出料缺口,且在所述出料缺口的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暗盒盒体的出料导向片;所述出料导向片与张紧轮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从动轮;
所述张紧轮机构包括一张紧轮调节丝杆、一丝杆固定块以及一张紧轮;所述丝杆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可调节插设于所述丝杆固定块上,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一上料气缸、一下料气缸、一上下料底座、一上下料气缸固定块、一下料吸盘以及一上料压块;所述上下料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上下料底座上;所述上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上料压块与所述上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上料气缸带动所述上料压块将暗盒盒体推到所述盒体套接块上;所述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的下端,所述下料吸盘与所述下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下料气缸带动所述下料吸盘将暗盒盒体从所述盒体套接块上取下;所述上料气缸和下料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一气缸底座、一第一气缸固定块、一第一预压弯气缸、一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两第一压弯块、一第一摆动气缸、一第一摆杆、一第一U型件吸盘、一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一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底座上;两所述第一压弯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
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一U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第一摆动气缸以及第一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二气缸底座、一第二气缸固定块、一第一压平气缸、一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一第一压平块、一第二摆动气缸、一第二摆杆、一第一L型件吸盘、一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二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一压平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压平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平气缸带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
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一L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压平气缸、第二摆动气缸以及第二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旋转机构包括一旋转固定底座、一旋转气缸固定件、一伸缩气缸、一旋转气缸固定板、一旋转气缸、一吸盘固定板以及一盒体吸盘;所述旋转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立设于所述旋转固定底座上;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上,且通过所述伸缩气缸带动所述旋转气缸前进或者后退;所述盒体吸盘固定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所述吸盘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端,且通过所述旋转气缸带动所述盒体吸盘吸附暗盒盒体进行180°旋转;所述伸缩气缸与旋转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三气缸底座、一第三气缸固定块、一第二预压弯气缸、一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两第二压弯块、一第三摆动气缸、一第三摆杆、一第二U型件吸盘、一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三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三气缸底座上;两所述第二压弯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的中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
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二U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三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三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三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三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一摆杆限位块;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第三摆动气缸以及第三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包括一第四气缸底座、一第四气缸固定块、一第二压平气缸、一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一第二压平块、一第四摆动气缸、一第四摆杆、一第二L型件吸盘、一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四上下位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四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二压平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的中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压平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平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
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四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二L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四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四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四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四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二摆杆限位块;所述第二压平气缸、第四摆动气缸以及第四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组装装置还包括一上层供料机架以及一下层供料机架;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和L型件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上层供料机架上,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和L型件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下层供料机架上;
每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均包括一U型铁件料仓、一U型铁件振盘以及一U型铁件输送通道;所述U型铁件振盘设置在所述U型铁件料仓的前端,所述U型铁件输送通道一端与所述U型铁件振盘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或第二预压取件机构的旁侧;
每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均包括L型铁件料仓、一L型铁件振盘以及一L型铁件输送通道;所述L型铁件振盘设置在所述L型铁件料仓的前端,所述L型铁件输送通道一端与所述L型铁件振盘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或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旁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通过双层盒体输送机构来实现对暗盒盒体的双向同步输送,在具体安装使用时,不仅可极大的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且可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的购置成本。
2、在双层转盘结构中,通过分割器和两层转盘的相互结合,使得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可进行多工位同步工作,可极大的提高对暗盒盒体的组装效率,并确保双层转盘结构上的各个工位都能稳定精确的工作。
3、经过实际使用发现,本实用新型自动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为人工组装效率的5倍左右,这有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盒体输送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盒体输送机构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转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转盘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转盘机构的驱动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套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预压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弯块或第二压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平块或第二压平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自动组装装置,1-双层盒体输送机构,2-双层转盘机构,3-U型件供料机构,4-L型件供料机构,5-上下料机构,6-第一预压取件机构,7-第一压紧取件机构,8-盒体旋转机构,9-第二预压取件机构,10-第二压紧取件机构,200-暗盒盒体,300-U型铁件,400-L型铁件,500-上层供料机架,600-下层供料机架,11-输送线皮带,111-上层皮带垫板,112-第一挡板,113-上料缺口,114-盒体挡块,115-下层皮带垫板,116-第二挡板,117-取料缺口,118-出料缺口,119-出料导向片,12-主动轮,13-第二驱动电机,14-从动轮固定板,141-第一从动轮,15-主动轮固定板,151-轴承座,16-张紧轮机构,17-盒体压板,18-输送线固定板,19-第二从动轮,21-上层转盘,211-上层转盘挡圈,22-下层转盘,221-下层转盘挡圈,23-转盘机架,231-垫高块,24-第一驱动电机,25-减速器,26-旋转柱体,27-分割器,28-加强柱,29-盒体套接块,291-U型铁件放置孔,292-L型铁件放置孔,31-U型铁件料仓,32-U型铁件振盘,33-U型铁件输送通道,41-L型铁件料仓,42-L型铁件振盘,43-L型铁件输送通道,51-上料气缸,52-下料气缸,53-上下料底座,54-上下料气缸固定块,55-下料吸盘,56-上料压块,61-第一气缸底座,62-第一气缸固定块,63-第一预压弯气缸,64-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65-第一压弯块,66-第一摆动气缸,67-第一摆杆,68-第一U型件吸盘,69-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60-第一上下位气缸,71-第二气缸底座,72-第二气缸固定块,73-第一压平气缸,74-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75-第一压平块,76-第二摆动气缸,77-第二摆杆,78-第一L型件吸盘,79-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70-第二上下位气缸,81-旋转固定底座,82-旋转气缸固定件,83-伸缩气缸,84-旋转气缸固定板,85-旋转气缸,86-吸盘固定板,87-盒体吸盘,91-第三气缸底座,92-第三气缸固定块,93-第二预压弯气缸,94-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95-第二压弯块,96-第三摆动气缸,97-第三摆杆,98-第二U型件吸盘,99-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90-第三上下位气缸,961-第一摆杆限位块,101-第四气缸底座,102-第四气缸固定块,103-第二压平气缸,104-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105-第二压平块,106-第四摆动气缸,107-第四摆杆,108-第二L型件吸盘,109-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100-第四上下位气缸,1061-第二摆杆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10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自动组装装置1000包括一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一双层转盘机构2、两U型件供料机构3、两L型件供料机构4以及一控制装置(未图示);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的周围依次等间距环设有一集上料和下料功能于一体的上下料机构5、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于一体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一盒体旋转机构8、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以及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所述盒体旋转机构8用于对暗盒盒体200进行180°旋转;
请重点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的前端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5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衔接,且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5将从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送来的暗盒盒体200推到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或通过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将所述上下料机构5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取下的暗盒盒体200送出,即不仅可以使用该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来输送未安装铁件的暗盒盒体200给双层转盘机构2,也可以装好铁件的暗盒盒体200输送出来;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送来的U型铁件300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或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将装入暗盒盒体200的U型铁件300压弯;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送来的U型铁件300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或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将装入暗盒盒体200的U型铁件300压弯;任意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4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4送来的L型铁件400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或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将装入暗盒盒体200的U型铁件300压平;另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4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4送来的L型铁件400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上,或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将装入暗盒盒体200的U型铁件300压平;
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双层转盘机构2、U型件供料机构3、L型件供料机构4、上下料机构5、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盒体旋转机构8、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以上各个机构工作。其中,
请重点参照图5-图8所示,所述双层转盘机构2包括一上层转盘21、一下层转盘22、一转盘机架23、一第一驱动电机24、一减速器25、一旋转柱体26以及一分割器2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减速器25以及分割器27均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且所述减速器25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相连接,该减速器25用于降低第一驱动电机24输出的转速和增加转矩,所述分割器27与所述减速器25相连接,该分割器27用于实现双层转盘机构2的间歇转动;所述上层转盘21与下层转盘22均位于所述转盘机架23的上方,所述上层转盘21与下层转盘22的中心均固定在所述旋转柱体26上,所述旋转柱体26的下端与所述分割器27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联动所述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一体旋转,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电机24会带动减速器25工作,以利用减速器25来降低转速和增加转矩,接着减速器25会带动分割器27工作,分割器27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带动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进行间歇性旋转,即当分割器27带动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转到需要进行操作的工位时,就会暂时停止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的转动,以方便进行相应的操作,当对应的工位操作完成后,分割器27又会带动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进行转动;所述上层转盘21与下层转盘22之间设有复数根加强柱28,该加强柱28用于实现将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层转盘21和下层转盘22的边缘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5、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盒体旋转机构8、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盒体套接块29,在工作时,需要将待加工的暗盒盒体200套在该盒体套接块29上;每所述盒体套接块29上均设置有一U型铁件放置孔291以及一L型铁件放置孔292,其中,U型铁件放置孔291用于放置U型铁件300,L型铁件放置孔292用于放置L型铁件400。在工作时,当将U型铁件300和L型铁件400放置好后,接下来只需将待加工的暗盒盒体200套到盒体套接块29上,就可以实现将U型铁件300自动插入到暗盒盒体200上的铁件安装孔(未图示)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上层转盘21在对应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和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上层转盘挡圈211,该上层转盘挡圈211用于挡住上层待加工的暗盒盒体200,以避免暗盒盒体200掉落下来;下层转盘22在对应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和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下层转盘挡圈221,下层转盘挡圈221用于挡住下层待加工的暗盒盒体200,以避免暗盒盒体200掉落下来;所述转盘机架23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5和盒体旋转机构8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垫高块231,该垫高块231用于工作时可以垫住暗盒盒体200。
请重点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包括一输送线皮带11、一主动轮12、一第二驱动电机13、一从动轮固定板14、一主动轮固定板15、一张紧轮机构16、一盒体压板17以及一输送线固定板18;所述从动轮固定板14通过所述输送线固定板18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且使所述上下料机构5位于所述从动轮固定板14的外侧,这样才可以方便上下料机构5对双层盒体输送机构1上的暗盒盒体200进行操作;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从动轮固定板14的内侧设置有两第一从动轮141;所述主动轮固定板15上设置有一轴承座15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15的背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轴穿过所述轴承座151与所述主动轮12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轮12进行旋转;所述输送线皮带11的一端套在所述主动轮12上,另一端套在两所述第一从动轮141上,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驱动所述输送线皮带11进行传动,由于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13会带动主动轮12旋转,因此输送线皮带11在主动轮12和第一从动轮141的作用下也会开始传动;所述张紧轮机构16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15上,且使所述张紧轮机构16的底部抵接在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11上,该张紧轮机构16用于实现对输送线皮带11的张紧调节;
位于上层的输送线皮带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上层皮带垫板111,所述上层皮带垫板11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挡板112,该第一挡板112用于防止未加工的暗盒盒体200从两侧掉落下来,两所述第一挡板112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5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上料缺口113,在具体工作时,上下料机构5可通过该上料缺口113将未加工的暗盒盒体200推到盒体套接块29上,且在所述上料缺口113的前端设置有一盒体挡块114,该盒体挡块114用于阻挡暗盒盒体200继续前进;所述盒体压板17通过若干个压板固定块171固定在位于上层的所述输送线皮带11的上方,该盒体压板17可有效防止暗盒盒体200因受挤压而从上面掉出来;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下层皮带垫板115,所述下层皮带垫板11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挡板116,该第二挡板116用于防止加工好的暗盒盒体200从两侧掉落下来,两所述第二挡板116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5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取料缺口117,在具体工作时,上下料机构5可通过该取料缺口117将加工好的暗盒盒体200吸到输送线皮带11上,任一所述第二挡板116的后端设置有一出料缺口118,该出料缺口118用于实现将加工好的暗盒盒体200输送出来,且在所述出料缺口118的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暗盒盒体200的出料导向片119,即可通过该出料导向片119来将加工好的暗盒盒体200引导至出料缺口118并送出;所述出料导向片119与张紧轮机构1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从动轮19,该第二从动轮19用于将下层的输送线皮带11向下压紧;
所述张紧轮机构16包括一张紧轮调节丝杆161、一丝杆固定块162以及一张紧轮163;所述丝杆固定块162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15上,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161可调节插设于所述丝杆固定块162上,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螺栓、梢杆等来实现张紧轮调节丝杆161的上下调节,所述张紧轮163设置在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161的底部。
请重点参照图9所示,所述上下料机构5包括一上料气缸51、一下料气缸52、一上下料底座53、一上下料气缸固定块54、一下料吸盘55以及一上料压块56;所述上下料底座53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54立设于所述上下料底座53上;所述上料气缸51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54的上端,所述上料压块56与所述上料气缸51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上料气缸51带动所述上料压块56将暗盒盒体200推到所述盒体套接块29上;所述下料气缸52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54的下端,所述下料吸盘55与所述下料气缸52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下料气缸52带动所述下料吸盘55将暗盒盒体200从所述盒体套接块29上取下;所述上料气缸51和下料气缸52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气缸51和下料气缸52动作,以实现将暗盒盒体200推入盒体套接块29或者将暗盒盒体200从盒体套接块29上取下来。
请重点参照图11和图15所示,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包括一第一气缸底座61、一第一气缸固定块62、一第一预压弯气缸63、一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64、两第一压弯块65、一第一摆动气缸66、一第一摆杆67、一第一U型件吸盘68、一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69以及一第一上下位气缸60;所述第一气缸底座61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62立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底座61上;两所述第一压弯块6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64前端的底部两侧,在具体实施时,两第一压弯块65都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弧度,用于实现将U型铁件300预压成“八”字型结构,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63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62的上端,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64的后端与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63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63带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64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300;
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60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底座61上,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69与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60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气缸66固定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69上,且通过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60带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66上下运动;所述第一U型件吸盘68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杆67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一摆杆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气缸66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摆动气缸66带动所述第一摆杆67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63、第一摆动气缸66以及第一上下位气缸6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端的第一预压弯气缸63动作,以实现带动两第一压弯块65将U型铁件300预压成“八”字型结构;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下端的第一摆动气缸66先进行摆动(例如可设计为摆动90°),然后控制第一上下位气缸60向下动作,以通过第一U型件吸盘68将U型铁件300吸住;之后控制第一上下位气缸60向上动作,控制第一摆动气缸66往回摆动,接着再控制第一上下位气缸60向下动作,以将抓取的U型铁件300放置到U型铁件放置孔291中,最后控制第一上下位气缸60向上动作使第一U型件吸盘68与U型铁件300脱离。
请重点参照图12和图16所示,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包括一第二气缸底座71、一第二气缸固定块72、一第一压平气缸73、一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74、一第一压平块75、一第二摆动气缸76、一第二摆杆77、一第一L型件吸盘78、一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79以及一第二上下位气缸70;所述第二气缸底座71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72立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底座71上;所述第一压平块75固定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74前端的底部,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将第一压平块75的底部设计成平面结构,以实现将预压形成的“八”字型结构压平,所述第一压平气缸73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72的上端,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74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压平气缸73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平气缸73带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74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300;
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70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底座71上,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79与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70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气缸76固定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79上,且通过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70带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76上下运动;所述第一L型件吸盘78设置在所述第二摆杆77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摆杆7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气缸76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摆动气缸76带动所述第二摆杆77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压平气缸73、第二摆动气缸76以及第二上下位气缸7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端的第一压平气缸73动作,以实现带动所述第一压平块75将预压形成的“八”字型结构压平,压平后,L型铁件400就会被固定住;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下端的第二摆动气缸76先进行摆动(例如可设计为摆动90°),然后控制第二上下位气缸70向下动作,以通过第一L型件吸盘78将L型铁件400吸住;之后控制第二上下位气缸70向上动作,控制第二摆动气缸76往回摆动,接着再控制第二上下位气缸70向下动作,以将抓取的L型铁件400放置到L型铁件放置孔292中,最后控制第二上下位气缸70向上动作使第一L型件吸盘78与L型铁件400脱离。
请重点参照图10所示,所述盒体旋转机构8包括一旋转固定底座81、一旋转气缸固定件82、一伸缩气缸83、一旋转气缸固定板84、一旋转气缸85、一吸盘固定板86以及一盒体吸盘87;所述旋转固定底座81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82立设于所述旋转固定底座81上;所述伸缩气缸83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82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84与所述伸缩气缸8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85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84上,且通过所述伸缩气缸83带动所述旋转气缸85前进或者后退;所述盒体吸盘87固定在所述吸盘固定板86上,所述吸盘固定板86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85的旋转端,且通过所述旋转气缸85带动所述盒体吸盘87吸附暗盒盒体200进行180°旋转;所述伸缩气缸83与旋转气缸8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具体工作时,可通过控制装置先控制伸缩气缸83前进,以利用盒体吸盘87吸住上层的暗盒盒体200;接着,由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气缸83后退,同时控制旋转气缸85进行180°旋转,以实现将暗盒盒体200旋转到另一个面进行铁件安装;最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气缸83前进,以将旋转好的暗盒盒体200推到下层的盒体套接块29上,之后由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气缸83后退,同时控制旋转气缸85进行180°旋转,以实现盒体吸盘87的回位。
请重点参照图13和图15所示,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包括一第三气缸底座91、一第三气缸固定块92、一第二预压弯气缸93、一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94、两第二压弯块95、一第三摆动气缸96、一第三摆杆97、一第二U型件吸盘98、一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99以及一第三上下位气缸90;所述第三气缸底座91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92立设于所述第三气缸底座91上;两所述第二压弯块9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94前端的底部两侧,在具体实施时,两第二压弯块95都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弧度,用于实现将U型铁件300预压成“八”字型结构,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93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92的中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94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93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93带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94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300;
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90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92的顶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99与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90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摆动气缸96固定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99上,且通过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90带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96上下运动;所述第二U型件吸盘98设置在所述第三摆杆97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三摆杆9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摆动气缸96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三摆动气缸96带动所述第三摆杆97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99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96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一摆杆限位块961,该第一摆杆限位块961用于限制第三摆动气缸96的摆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93、第三摆动气缸96以及第三上下位气缸9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下端的第二预压弯气缸93动作,以实现带动两第二压弯块95将U型铁件300预压成“八”字型结构;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端的第三摆动气缸96先进行摆动(例如可设计为摆动90°),然后控制第三上下位气缸90向下动作,以通过第二U型件吸盘98将U型铁件300吸住;之后控制第三上下位气缸90向上动作,控制第三摆动气缸96往回摆动,接着再控制第三上下位气缸90向下动作,以将抓取的U型铁件300放置到U型铁件放置孔291中,最后控制第三上下位气缸90向上动作使第二U型件吸盘98与U型铁件300脱离。
请重点参照图14和图16所示,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包括一第四气缸底座101、一第四气缸固定块102、一第二压平气缸103、一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104、一第二压平块105、一第四摆动气缸106、一第四摆杆107、一第二L型件吸盘108、一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109以及一第四上下位气缸100;所述第四气缸底座101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23上,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102立设于所述第四气缸底座101上;所述第二压平块105固定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104前端的底部,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将第二压平块105的底部设计成平面结构,以实现将预压形成的“八”字型结构压平,所述第二压平气缸103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102的中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104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压平气缸103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平气缸103带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104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300;
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102的顶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109与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100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四摆动气缸106固定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109上,且通过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带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106上下运动;所述第二L型件吸盘108设置在所述第四摆杆107的一端底部,所述第四摆杆1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摆动气缸106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四摆动气缸106带动所述第四摆杆107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109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106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二摆杆限位块1061;所述第二压平气缸103、第四摆动气缸106以及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下端的第二压平气缸103动作,以实现带动所述第二压平块105将预压形成的“八”字型结构压平,压平后,L型铁件400就会被固定住;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上端的第四摆动气缸106先进行摆动(例如可设计为摆动90°),然后控制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向下动作,以通过第二L型件吸盘108将L型铁件400吸住;之后控制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向上动作,控制第四摆动气缸106往回摆动,接着再控制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向下动作,以将抓取的L型铁件400放置到L型铁件放置孔292中,最后控制第四上下位气缸100向上动作使第二L型件吸盘108与L型铁件400脱离。
所述自动组装装置1000还包括一上层供料机架500以及一下层供料机架600;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和L型件供料机构4均设置在所述上层供料机架500上,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和L型件供料机构4均设置在所述下层供料机架600上,即在上层供料机架500和下层供料机架600上均各设置有一U型件供料机构3和一L型件供料机构4;
每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3均包括一U型铁件料仓31、一U型铁件振盘32以及一U型铁件输送通道33;其中,U型铁件料仓31用于存放U型铁件300,U型铁件振盘32用于对U型铁件300进行整理,且在实施时,U型铁件料仓31、U型铁件振盘32以及U型铁件输送通道33均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U型铁件振盘32设置在所述U型铁件料仓31的前端,所述U型铁件输送通道33一端与所述U型铁件振盘32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或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的旁侧,以通过U型铁件输送通道33实现将整理好的U型铁件300输送给第一预压取件机构6或第二预压取件机构9使用;
每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4均包括L型铁件料仓41、一L型铁件振盘42以及一L型铁件输送通道43;其中,L型铁件料仓41用于存放L型铁件400,L型铁件振盘42用于对L型铁件400进行整理,且在实施时,L型铁件料仓41、L型铁件振盘42以及L型铁件输送通道43均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L型铁件振盘42设置在所述L型铁件料仓41的前端,所述L型铁件输送通道43一端与所述L型铁件振盘42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或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的旁侧,以通过L型铁件输送通道43实现将整理好的L型铁件400输送给第一压紧取件机构7或第二压紧取件机构10使用。
本实用新型自动组装装置经过使用后发现,整机的组装速度最快为2.5s/pcs,而人工组装的最快速度为10-14s/pcs,由此可知,自动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为人工的5倍左右,且可极大的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控制装置可采用PLC控制器的编程来实现,而通过在PLC控制器中编程来实现对气缸、电机等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下面以加工一个暗盒盒体为例来进行详细说明,其它暗盒盒体的加工也都是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的。
第一步、将U型铁件和L型铁件分别倒入到U型铁件料仓和L型铁件料仓中,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U型铁件料仓或L型铁件料仓将U型铁件或L型铁件送到U型铁件振盘或者L型铁件振盘进行整理,接着通过控制装置控制U型铁件输送通道或者L型铁件输送通道将整理好的U型铁件或L型铁件输送给对应的机构使用;
第二步、由人工将未加工的暗盒盒体放入到输送线皮带的上层中,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输送线皮带进行传动,以将暗盒盒体输送到前端的上料缺口处;接着,控制装置控制上料气缸向前作动,以将暗盒盒体推入到上层的盒体套接块中,于此同时,放置在盒体套接块上的U型铁件会自动插入到暗盒盒体的铁件安装孔中,同时控制上料气缸向后收回;
第三步、由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一体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上端的第一预压弯气缸向下动作以将U型铁件预压成“八”字型结构,同时还控制下端的第一摆动气缸进行摆动抓取U型铁件,且将U型铁件放置到U型铁件放置孔中;
第四步、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继续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又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上端的第一压平气缸向下动作以将预压成“八”字型结构的U型铁件压平,同时还控制下端的第二摆动气缸进行摆动抓取L型铁件,且将L型铁件放置到L型铁件放置孔中;
第五步、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继续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盒体旋转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又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伸缩气缸作动以吸住上层的暗盒盒体,同时控制旋转气缸进行180°旋转,以实现将暗盒盒体旋转180°并推入到下层的盒体套接块中,于此同时,放置在盒体套接块上的U型铁件会自动插入到暗盒盒体的铁件安装孔中;
第六步、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继续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第二预压取件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又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下端的第二预压弯气缸向下动作以将U型铁件预压成“八”字型结构,同时还控制上端的第三摆动气缸进行摆动抓取U型铁件,且将U型铁件放置到U型铁件放置孔中;
第七步、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继续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又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下端的第二压平气缸向下动作以将预压成“八”字型结构的U型铁件压平,同时还控制上端的第四摆动气缸进行摆动抓取L型铁件,且将L型铁件放置到L型铁件放置孔中;
第八步、第一驱动电机联动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继续旋转,且当将暗盒盒体旋转至上下料机构的位置时,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在分割器的作用下又会停止旋转;此时,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下料气缸将加工好的暗盒盒体抓取到下层的输送线皮带上,并通过下层的输送线皮带将加工好的暗盒盒体送出来。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通过双层盒体输送机构来实现对暗盒盒体的双向同步输送,在具体安装使用时,不仅可极大的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且可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的购置成本。
2、在双层转盘结构中,通过分割器和两层转盘的相互结合,使得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可进行多工位同步工作,可极大的提高对暗盒盒体的组装效率,并确保双层转盘结构上的各个工位都能稳定精确的工作。
3、经过实际使用发现,本实用新型自动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为人工组装效率的5倍左右,这有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层盒体输送机构、一双层转盘机构、两U型件供料机构、两L型件供料机构以及一控制装置;所述双层转盘机构的周围依次等间距环设有一集上料和下料功能于一体的上下料机构、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于一体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一盒体旋转机构、一集预压和U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一集压紧和L型件取件功能于一体的第二压紧取件机构;
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的前端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上下料机构将从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送来的暗盒盒体推到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将所述上下料机构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取下的暗盒盒体送出;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U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弯;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将从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U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弯;任意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L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平;另一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衔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将从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送来的L型铁件取放至所述双层转盘机构上,或通过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将装入暗盒盒体的U型铁件压平;
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双层转盘机构、U型件供料机构、L型件供料机构、上下料机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盒体旋转机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转盘机构包括一上层转盘、一下层转盘、一转盘机架、一第一驱动电机、一减速器、一旋转柱体以及一分割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分割器均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且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分割器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均位于所述转盘机架的上方,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的中心均固定在所述旋转柱体上,所述旋转柱体的下端与所述分割器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联动所述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一体旋转;所述上层转盘与下层转盘之间设有复数根加强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层转盘和下层转盘的边缘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第一预压取件机构、第一压紧取件机构、盒体旋转机构、第二预压取件机构以及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盒体套接块;每所述盒体套接块上均设置有一U型铁件放置孔以及一L型铁件放置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盒体输送机构包括一输送线皮带、一主动轮、一第二驱动电机、一从动轮固定板、一主动轮固定板、一张紧轮机构、一盒体压板以及一输送线固定板;所述从动轮固定板通过所述输送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且使所述上下料机构位于所述从动轮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从动轮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两第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一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的背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轴穿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所述输送线皮带的一端套在所述主动轮上,另一端套在两所述第一从动轮上,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输送线皮带进行传动;所述张紧轮机构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且使所述张紧轮机构的底部抵接在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上;
位于上层的输送线皮带的底部设置有一上层皮带垫板,所述上层皮带垫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挡板,两所述第一挡板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上料缺口,且在所述上料缺口的前端设置有一盒体挡块;所述盒体压板通过若干个压板固定块固定在位于上层的所述输送线皮带的上方;位于下层的输送线皮带的底部设置有一下层皮带垫板,所述下层皮带垫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挡板,两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机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取料缺口,任一所述第二挡板的后端设置有一出料缺口,且在所述出料缺口的内侧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暗盒盒体的出料导向片;所述出料导向片与张紧轮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从动轮;
所述张紧轮机构包括一张紧轮调节丝杆、一丝杆固定块以及一张紧轮;所述丝杆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可调节插设于所述丝杆固定块上,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张紧轮调节丝杆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一上料气缸、一下料气缸、一上下料底座、一上下料气缸固定块、一下料吸盘以及一上料压块;所述上下料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上下料底座上;所述上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上料压块与所述上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上料气缸带动所述上料压块将暗盒盒体推到所述盒体套接块上;所述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下料气缸固定块的下端,所述下料吸盘与所述下料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下料气缸带动所述下料吸盘将暗盒盒体从所述盒体套接块上取下;所述上料气缸和下料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一气缸底座、一第一气缸固定块、一第一预压弯气缸、一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两第一压弯块、一第一摆动气缸、一第一摆杆、一第一U型件吸盘、一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一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底座上;两所述第一压弯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
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一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一U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预压弯气缸、第一摆动气缸以及第一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二气缸底座、一第二气缸固定块、一第一压平气缸、一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一第一压平块、一第二摆动气缸、一第二摆杆、一第一L型件吸盘、一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二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一压平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压平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压平气缸带动所述第一压平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
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二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一L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一压平气缸、第二摆动气缸以及第二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旋转机构包括一旋转固定底座、一旋转气缸固定件、一伸缩气缸、一旋转气缸固定板、一旋转气缸、一吸盘固定板以及一盒体吸盘;所述旋转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立设于所述旋转固定底座上;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件上,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固定板上,且通过所述伸缩气缸带动所述旋转气缸前进或者后退;所述盒体吸盘固定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所述吸盘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端,且通过所述旋转气缸带动所述盒体吸盘吸附暗盒盒体进行180°旋转;所述伸缩气缸与旋转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压取件机构包括一第三气缸底座、一第三气缸固定块、一第二预压弯气缸、一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两第二压弯块、一第三摆动气缸、一第三摆杆、一第二U型件吸盘、一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三上下位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三气缸底座上;两所述第二压弯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的中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预压U型铁件;
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三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二U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三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三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三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三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三摆动气缸连接板在所述第三摆动气缸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一摆杆限位块;所述第二预压弯气缸、第三摆动气缸以及第三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取件机构包括一第四气缸底座、一第四气缸固定块、一第二压平气缸、一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一第二压平块、一第四摆动气缸、一第四摆杆、一第二L型件吸盘、一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以及一第四上下位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底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架上,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立设于所述第四气缸底座上;所述第二压平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的中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压平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压平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压平气缸连接块进行上下运动压平U型铁件;
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四摆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上,且通过所述第四上下位气缸带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上下运动;所述第二L型件吸盘设置在所述第四摆杆的一端底部,所述第四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摆动气缸的摆动端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四摆动气缸带动所述第四摆杆进行摆动取件;所述第四摆动气缸连接板在所述第四摆动气缸的旁侧设置有一第二摆杆限位块;所述第二压平气缸、第四摆动气缸以及第四上下位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层供料机架以及一下层供料机架;任意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和L型件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上层供料机架上,另一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和L型件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下层供料机架上;
每所述U型件供料机构均包括一U型铁件料仓、一U型铁件振盘以及一U型铁件输送通道;所述U型铁件振盘设置在所述U型铁件料仓的前端,所述U型铁件输送通道一端与所述U型铁件振盘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压取件机构或第二预压取件机构的旁侧;
每所述L型件供料机构均包括L型铁件料仓、一L型铁件振盘以及一L型铁件输送通道;所述L型铁件振盘设置在所述L型铁件料仓的前端,所述L型铁件输送通道一端与所述L型铁件振盘的出料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压紧取件机构或第二压紧取件机构的旁侧。
CN201721126405.5U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2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6405.5U CN207242736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6405.5U CN207242736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2736U true CN207242736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640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2736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273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2228A (zh) * 2017-09-04 2017-11-17 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CN109702482A (zh) * 2019-01-31 2019-05-03 徐臻 暗盒组装设备
CN110217547A (zh) * 2019-07-10 2019-09-10 郑云龙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拆卸装置
CN110925146A (zh) * 2019-10-22 2020-03-27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支承座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2228A (zh) * 2017-09-04 2017-11-17 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CN109702482A (zh) * 2019-01-31 2019-05-03 徐臻 暗盒组装设备
CN109702482B (zh) * 2019-01-31 2020-12-01 徐臻 暗盒组装设备
CN110217547A (zh) * 2019-07-10 2019-09-10 郑云龙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拆卸装置
CN110217547B (zh) * 2019-07-10 2021-07-06 台州衡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拆卸装置
CN110925146A (zh) * 2019-10-22 2020-03-27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支承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2228A (zh)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CN207242736U (zh) 一种开关暗盒自动组装装置
CN107959216B (zh) 一种rj45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08356517A (zh) 万向轮自动装配机
CN204957698U (zh) 料仓底部上下料装置
CN107758324A (zh) 一种摄像头剥单方法及摄像头剥单设备
CN205652401U (zh) 物料装箱机
CN108082859A (zh) 体外诊断试剂盒的自动组装机的试纸供料组件
CN114313513A (zh) 一种料带裁切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自动焊接编带机
CN113182800B (zh) 一种七脚拨动开关自动装配机
CN113787536A (zh) 喇叭平板组装线
CN210060383U (zh) 一种气管接头直通自动组装机
CN110817254B (zh) 一种粘合系统的传送装置
CN220925615U (zh) 用于软性片状材料的下料装置
CN210999747U (zh) 一种延边料去除摆盘设备
CN209919418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取件装置
CN213386288U (zh) 一种车轮平衡块生产装置
CN214044278U (zh)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CN211390177U (zh) 一种吸气剂片托复合机
CN214398472U (zh) 一种手机外壳压模用连续供料装置
CN212330243U (zh) 一种开关的金属支架自动上料组装机构
CN114348593A (zh) 牙签圆棒机自动上料装置
CN212049113U (zh) 一种粘合系统的输送装置
CN207724457U (zh) 一种多层真空皮革裁切机
CN207449354U (zh) 一种钢片胶纸剥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0 Fujia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Fuzhou, Fuzhou, new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B, 54

Patentee after: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24 A-30, Chuang Chuang,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Fuzhou hi tech Zone,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ZHOU GUO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