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7208U -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7208U
CN207187208U CN201720513675.5U CN201720513675U CN207187208U CN 207187208 U CN207187208 U CN 207187208U CN 201720513675 U CN201720513675 U CN 201720513675U CN 207187208 U CN207187208 U CN 207187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liminary sedimentation
water distribution
sedimentation tank
tracery wall
distribution trac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36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立
张帝
顾巍
周曼
崔阳
周艳霞
程卫国
于磊
徐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5136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7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7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720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包括来流输水管道、预沉池,预沉池进口处布置有第一道配水花墙,预沉池内还设有第二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与第一道配水花墙之间的距离为预沉池长度的0.1倍,第一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的高度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56倍;第一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一穿水孔,所述第一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孔和若干圆孔组成,第二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二穿水孔,所述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所述流输水管道的埋深小于预沉池的埋深。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配水花墙不能有效均衡来流上下层流速进行了创新,更有效的达到阻水及均匀流速的作用,提升了预沉池固体颗粒悬浮物的沉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属于水利工程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沉池是构成取水泵站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泥沙的固体颗粒悬浮物的沉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水流通过管道由水源地自流进入预沉池,水流中含有大量泥沙等固体颗粒悬浮物,为了尽可能使泥沙等固体颗粒悬浮物在预沉池中沉降下来,需要保证预沉池中水流流态平顺均匀,通常在预沉池前端设置穿孔花墙进行配水。
工程实践发现在预沉池中设置配水花墙之后,水流经过配水花墙,仍需要较长的调整,才能使预沉池内的水流流速变得均匀,而且配水花墙之后的水流,由于受到扰动,流态较差,影响预沉池内水流沉淀效果。
传统配水花墙穿孔一般为矩形,通过砖块堆砌而成,是用于减小进入平流沉淀池的水流流速的多孔墙。它使流量均匀地分布在进水截面上,从而减小对沉淀池的扰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矩形和圆孔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布置的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可以使预沉池内水流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平顺,提升泥沙等固体颗粒悬浮物的沉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包括来流输水管道、预沉池,来流输水管道与预沉池的进口贯通,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流入预沉池内,其特征是:所述预沉池进口处布置有第一道配水花墙,预沉池内还设有第二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与第一道配水花墙之间的距离为预沉池长度的0.1倍,第一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的高度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56倍;
所述第一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一穿水孔,所述第一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孔和若干圆孔组成,若干第一矩形孔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上半部分,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若干圆孔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下半部分,圆孔的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与圆孔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第一道配水花墙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3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二穿水孔,所述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且第二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所述流输水管道的埋深小于预沉池的埋深。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的整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来流输水管道、预沉池,来流输水管道与预沉池的进口贯通,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流入预沉池内,所述预沉池进口处布置有第一道配水花墙,预沉池内还设有第二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与第一道配水花墙之间的距离为预沉池长度的0.1倍,第一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的高度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56倍;
在第一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一穿水孔,第一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孔和若干圆孔组成,若干第一矩形孔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上半部分,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若干圆孔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下半部分,圆孔的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与圆孔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第一道配水花墙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3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在第二道配水花墙上设有若干第二穿水孔,所述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且第二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水流经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流入预沉池内,水流在预沉池内依次穿过第一道配水花墙、第二道配水花墙,通过第一道配水花墙时,由于第一道配水花墙上的圆孔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与圆孔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因此,第一道配水花墙的下半部的若干圆孔较稀疏,圆孔孔径较小,从而第一道配水花墙首先对冲击到第一道配水花墙下半部分的水流有着更好的阻挡作用;
由于第一道配水花墙上半部分布置第一矩形孔,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与第一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因此,第一道配水花墙上半部分的第一矩形孔布置较为密集,有更大的开孔面积,从而流速较大,被第一道配水花墙下半部分面积较小的圆孔阻挡的水流会从第一道配水花墙上半部分的若干第一矩形孔流出,有效的均匀了来流上、下层的流速;
水流经过第一道配水花墙后,再流向第二道配水花墙,由于第二道配水花墙上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从而水流经第二道配水花墙布置普通的方形第二矩形孔,使得穿过第一道配水花墙后紊乱的水流在第二道配水花墙得以尽快的平顺下来,流速得到进一步降低,通过第一道配水花墙时流态的扰动也得以降低,水流更加平顺稳定,实现整流的效果。
所述流输水管道的埋深小于预沉池的埋深。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布置了两道穿孔配水花墙,在预沉池进水口布置第一道配水花墙,在0.1倍预沉池长后布置第二道配水花墙。来流通过管道流出,一般管道埋深较低,穿过配水花墙的下层水流流速大于上层水流。本次实用新型中第一道花墙采用矩形和圆孔混合穿孔,在配水花墙下半部分布置圆形穿孔,从距离花墙底边0.038B(B为预沉池宽度)处进行开孔,花墙高度为0.56B,花墙横向两边预留0.023B,圆孔直径为0.031B,两圆孔水平间距为0.062B,竖直间距为0.046B。因为花墙下半部分流经的水流流速较大,本实用新型在下半部分布置开孔较稀疏,开孔面积相对较小的圆孔,使得配水花墙对首先冲击到花墙下半部分的来流有着更好的阻挡作用。同时,在配水花墙上半部分布置矩形穿孔,从距离花墙底边0.315B处开矩形孔,矩形穿孔长宽都为0.031B,花墙横向两边预留0.023B,两矩形穿孔水平间距为0.046B,竖直间距为0.046B。配水花墙上半部分的矩形穿孔布置较为密集,有更大的开孔面积,本次实用新型的配水花墙上下部分的开孔面积呈阶梯分布,因流速较大,圆孔开孔面积较小而被阻挡的水流会从上半部分的矩形穿孔流出,从而有效的均匀了来流上下层的流速,第二道配水花墙布置普通方形穿孔,从距离方形穿孔花墙底边0.038B处进行开孔,花墙横向两边预留0.027B。其中方形穿孔的边长为0.031B,两孔水平间距0.054B,竖直间距0.054B。经过第一道配水花墙对上下来流流速的均匀,第二道花墙布置普通的方形穿孔使得穿过第一道花墙后紊乱的水流在第二道花墙得以尽快的平顺下来,流速得到进一步降低,通过第一道花墙时流态的扰动也得以降低,水流更加平顺稳定。
本实用新型基于流体力学及空间几何学原理,针对传统配水花墙不能有效均衡来流上下层流速进行了创新,更有效的达到阻水及均匀流速的作用,提升了预沉池固体颗粒悬浮物的沉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道配水花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道配水花墙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来流输水管道、2第一道配水花墙、3第二道配水花墙、4第一矩形孔、5圆孔、6第二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包括来流输水管道1、预沉池,来流输水管道1与预沉池的进口贯通,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1流入预沉池内,预沉池进口处布置有第一道配水花墙2,预沉池内还设有第二道配水花墙3,第二道配水花墙3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之间的距离为预沉池长度的0.1倍,第一道配水花墙2、第二道配水花墙3的高度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56倍;
在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设置若干第一穿水孔,第一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孔4和若干圆孔5组成,若干第一矩形孔4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上半部分,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4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4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4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若干圆孔5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下半部分,圆孔5的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5与圆孔5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5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第一道配水花墙2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3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在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设置若干第二穿水孔,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6,且第二矩形孔6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6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6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3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3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使用时,水流经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1流入预沉池内,水流在预沉池内依次穿过第一道配水花墙2、第二道配水花墙3,通过第一道配水花墙2时,由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的圆孔5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5与圆孔5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5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因此,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下半部的若干圆孔5较稀疏,圆孔5孔径较小,从而第一道配水花墙2首先对冲击到第一道配水花墙2下半部分的水流有着更好的阻挡作用;
由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半部分布置第一矩形孔4,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4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4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4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因此,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半部分的第一矩形孔4布置较为密集,有更大的开孔面积,从而流速较大,被第一道配水花墙2下半部分面积较小的圆孔5阻挡的水流会从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半部分的若干第一矩形孔4流出,有效的均匀了来流上、下层的流速;
水流经过第一道配水花墙2后,再流向第二道配水花墙3,由于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6,第二矩形孔6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6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6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3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3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从而水流经第二道配水花墙3布置普通的方形第二矩形孔6,使得穿过第一道配水花墙2后紊乱的水流在第二道配水花墙3得以尽快的平顺下来,流速得到进一步降低,通过第一道配水花墙2时流态的扰动也得以降低,水流更加平顺稳定,实现整流的效果。
如附图中,我们可以设定B为预沉池宽度, L为预沉池长度,设置有第一矩形孔4、圆孔5的第一道配水花墙2布置在预沉池的水流流入前端,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断面形状与预沉池的形状相同,且第二道配水花墙3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之间的距离为0.1L。在第一道配水花墙2下半部分布置圆孔5,从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2底边0.038B处进行开孔,第一道配水花墙2横向两边预留0.023B,圆孔5直径为0.031B,两圆孔5水平间距为0.062B,竖直间距为0.046B。在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半部分布置第一矩形孔4,从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2底边0.315B处开第一矩形孔4,第一矩形孔4长、宽都为0.031B,第一道配水花墙2横向两边预留0.023B,两第一矩形孔4水平间距为0.046B,竖直间距为0.046B。第二道配水花墙3布置在第一道配水花墙2后0.1倍预沉池长处,第二道配水花墙3布置普通方形第二矩形孔,从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3底边0.038B处进行开第二矩形孔6,第二道配水花墙3横向两边预留0.027B。其中,第二矩形孔6的边长为0.031B,两孔水平间距0.054B,竖直间距0.054B。

Claims (2)

1.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包括来流输水管道(1)、预沉池,来流输水管道(1)与预沉池的进口贯通,来流水经来流输水管道(1)流入预沉池内,其特征是:所述预沉池进口处布置有第一道配水花墙(2),预沉池内还设有第二道配水花墙(3),第二道配水花墙(3)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之间的距离为预沉池长度的0.1倍,第一道配水花墙(2)、第二道配水花墙(3)的高度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56倍;
所述第一道配水花墙(2)上设有若干第一穿水孔,所述第一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孔(4)和若干圆孔(5)组成,若干第一矩形孔(4)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上半部分,最下面的第一矩形孔(4)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315倍,且第一矩形孔(4)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一矩形孔(4)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若干圆孔(5)设置于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下半部分,圆孔(5)的直径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圆孔(5)之间的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62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46倍,最下面的圆孔(5)距离第一道配水花墙(2)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第一道配水花墙(2)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3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设有若干第二穿水孔,所述第二穿水孔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孔(6),且第二矩形孔(6)的长和宽均为预沉池宽度的0.031倍,两相邻第二矩形孔(6)水平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竖直间距为预沉池宽度的0.054倍;所述第二道配水花墙(3)上最下面的第二矩形孔(6)距离第二道配水花墙(3)的墙底边的距离为预沉池宽度的0.038倍,且第二道配水花墙(3)横向的两边均预留有0.027倍预沉池宽度的距离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其特征是:所述流输水管道(1)的埋深小于预沉池的埋深。
CN201720513675.5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87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3675.5U CN20718720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3675.5U CN20718720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7208U true CN20718720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367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8720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72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5003A (zh) * 2017-05-10 2017-07-07 扬州大学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5003A (zh) * 2017-05-10 2017-07-07 扬州大学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CN106925003B (zh) * 2017-05-10 2022-05-10 扬州大学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7206A (zh) 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设施
CN105951873A (zh) 海底双筒吸力锚
CN104818699B (zh) 一种封闭式进水池 1/4 椭圆锥面锥形台消涡装置及其方法
CN107401147A (zh) 一种环形多级自由跌落式消能竖井
CN209221573U (zh) 一种沉沙池
CN207187208U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
CN106925003A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混合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CN203291950U (zh) 一种脱泥池
Burley et al. Flow distribution studies in fish rearing tanks. Part 2—Analysis of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1m square tanks
CN206867780U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椭圆形穿孔配水花墙
CN106315882A (zh) 一种层流交换式增氧活水机
CN207137443U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菱形穿孔配水花墙
CN206888074U (zh) 一种取水泵站进水穿孔配水花墙
CN205804299U (zh) 带潜孔竖缝式鱼道结构
CN102921288A (zh) 一种y型吸收板塔及用其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
CN204147601U (zh) 圆形竖流式沉淀池
CN106975252A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菱形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CN207243526U (zh) 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
CN206793122U (zh) 废水沉淀池
CN102145232A (zh) 沉淀池进水装置
CN205475435U (zh) 一种新型泵站检修平台整流防涡装置
CN103981842A (zh) 梯形收缩出口x型宽尾墩
CN107050940A (zh) 一种取水泵站预沉曝气池的椭圆形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CN104524821B (zh) 蝶式沉淀器
CN106988380A (zh) 一种取水泵站进水穿孔配水花墙及其整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