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自动配料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有机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自动配料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中以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质,一般为粉末状或者颗粒状,在生产中一般将主料加入到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反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的积累产生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生物有机肥的发酵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物有机肥自动配料发酵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有机肥自动配料发酵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混合进料装置、水冷却装置以及发酵装置,所述混合进料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靠下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水口,靠上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筒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筒内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电机连接,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箱还与制冷机连接,所述制冷机通过第一水泵与冷水管道连接,所述冷水管道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为球形,且其上均匀设置有喷孔,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主料入口,所述主料入口与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水管道穿过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使所述喷头伸入所述发酵罐内,所述发酵罐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下方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水池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发酵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排水管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网、麻布层、玻纤网格布层以及第二金属网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水管道靠近所述喷头的一端倾斜设置,使所述喷头指向所述发酵罐的中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内部中心处的主轴,所述主轴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组件与橡胶板连接,所述橡胶板的自由端靠近所述发酵罐的内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组件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弹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矩形板和三角形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搅拌叶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进料筒倾斜设置,较低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水口,螺旋杆传送主料过程中将主料中含有的水分送出,水分经过出水口和水管流入到水冷却装置中的水箱中,使其得到进一步利用,避免水分的浪费,水箱中的水经过制冷机冷却后,通过第一水泵与冷水管道输送至喷头处,喷头为球形,且其上均匀设置有喷孔,通过喷孔向发酵罐中喷洒冷水,冷水将发酵罐中的热量带走,并且通过发酵罐底部的排水管道排出,排水管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网、麻布层、玻纤网格布层以及第二金属网层,第一金属网防止大块物料的溢出,麻布层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阻挡物料溢出的同时使带走热量的水分缓慢流出,玻纤网格布层的设置防止麻布层的塌陷和变形,最下端的第二金属网起到支撑的作用,水分经过水池中的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二水泵回收至水箱中重复利用,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解决了发酵罐中热量过高而导致发酵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头指向所述发酵罐的中心,使喷洒的冷水更加均匀的喷洒至发酵罐中,配合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使水分将发酵罐中的热量带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组件与橡胶板连接,橡胶板的自由端靠近发酵罐的内壁,主轴转动时,橡胶板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紧贴发酵罐的内壁做离心运动,将发酵罐的内壁上粘连的物质搅拌至发酵罐内部,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发酵效果更好;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弹簧形成的弹簧组件伸缩强度高,避免使用时容易损坏;搅拌叶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矩形板和三角形板,矩形板搅拌面积大三角形板稳定性强,组合构成的搅拌叶片搅拌效果较好;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提高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橡胶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橡胶板将发酵罐的内壁上粘连的物料搅拌后,物料不断在通孔中穿梭以及进一步混合,使整体发酵罐中的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进料装置,11-进料筒,12-出水口,13-出料口,14-进料斗,15-螺旋杆,16-进料电机,2-水冷却装置,21-制冷机,22-水箱,23-第一水泵,24-冷水管道,25-喷头,26-喷孔,27-水管,3-发酵装置,31-发酵罐,32-主料入口,33-水池,34-第二水泵,35-过滤网,36-排水管道,361-第一金属网,362-麻布层,363-玻纤网格布层,364-第二金属网,38-搅拌装置,381-主轴,382-搅拌电机,3821-矩形板,3822-三角形板,383-弹簧组件,384-橡胶板,385-支撑杆,386-通孔,387-搅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有机肥自动配料发酵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混合进料装置1、水冷却装置2以及发酵装置3,混合进料装置1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筒11,进料筒11靠下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水口12,靠上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料口13,进料筒11上方设置有进料斗14,进料筒11内设置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的一端与进料电机16连接,水冷却装置2包括水箱22,水箱22通过水管27与出水口12连接,水箱22还与制冷机21连接,制冷机21通过第一水泵23与冷水管道24连接,冷水管道24的端部设置有喷头25,喷头25为球形,且其上均匀设置有喷孔26,发酵装置3包括发酵罐31,发酵罐31的顶部设置有主料入口32,主料入口32与出料口13通过管道连接,冷水管道24穿过发酵罐31的顶部使喷头25伸入发酵罐31内,发酵罐3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36,排水管道36下方设置有水池33,水池33中设置有过滤网35,水池33通过第二水泵34与水箱22连接,发酵罐3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38,排水管道36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网361、麻布层362、玻纤网格布层363以及第二金属网364层。
本实施例中,进料筒11倾斜设置,较低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水口12,螺旋杆15传送主料过程中将主料中含有的水分送出,水分经过出水口12和水管24流入到水冷却装置2中的水箱22中,使其得到进一步利用,避免水分的浪费,水箱22中的水经过制冷机21冷却后,通过第一水泵23与冷水管道24输送至喷头25处,喷头25为球形,且其上均匀设置有喷孔26,通过喷孔26向发酵罐31中喷洒冷水,冷水将发酵罐31中的热量带走,并且通过发酵罐31底部的排水管道36排出,排水管道36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网361、麻布层362、玻纤网格布层363以及第二金属网364层,第一金属网361防止大块物料的溢出,麻布层362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阻挡物料溢出的同时使带走热量的水分缓慢流出,玻纤网格布层363的设置防止麻布层362的塌陷和变形,最下端的第二金属网364起到支撑的作用,水分经过水池33中的过滤网35过滤后,由第二水泵34回收至水箱22中重复利用,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解决了发酵罐31中热量过高而导致发酵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冷水管道24靠近喷头25的一端倾斜设置,使喷头25指向发酵罐31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喷头25指向发酵罐31的中心,使喷洒的冷水更加均匀的喷洒至发酵罐31中,配合搅拌装置38的搅拌作用,使水分将发酵罐31中的热量带走。
进一步,搅拌装置38包括设置在发酵罐31内部中心处的主轴381,主轴381与搅拌电机387连接,搅拌电机387设置在发酵罐31的底部,主轴381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382,搅拌叶片382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组件383与橡胶板384连接,橡胶板384的自由端靠近发酵罐31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82的自由端通过弹簧组件383与橡胶板384连接,橡胶板384的自由端靠近发酵罐31的内壁,主轴381转动时,橡胶板384在弹簧组件383的作用下,紧贴发酵罐31的内壁做离心运动,将发酵罐31的内壁上粘连的物质搅拌至发酵罐31内部,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发酵效果更好。
进一步,弹簧组件383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弹簧。
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弹簧形成的弹簧组件383伸缩强度高,避免使用时容易损坏。
进一步,搅拌叶片38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矩形板3821和三角形板3822。
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8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矩形板3821和三角形板3822,矩形板3821搅拌面积大三角形板3822稳定性强,组合构成的搅拌叶片382搅拌效果较好。
进一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38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85。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搅拌叶片38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85,支撑杆385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提高了搅拌装置38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橡胶板38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386。
本实施例中,橡胶板38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386,橡胶板384将发酵罐31的内壁上粘连的油脂搅拌后,物料不断在通孔386中穿梭以及进一步混合,使整体发酵罐中的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