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8712U - 一种净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08712U CN207108712U CN201720939437.0U CN201720939437U CN207108712U CN 207108712 U CN207108712 U CN 207108712U CN 201720939437 U CN201720939437 U CN 201720939437U CN 207108712 U CN207108712 U CN 207108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purification
- purification tower
- tower body
- water
- way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塔,包括净水塔本体,所述净水塔本体顶部开设虹吸口,还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端与虹吸口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一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三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空气过滤器与大气相连通;所述净水塔本体底部连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中,细菌、病毒或杂质等不易通过虹吸口进入净水塔本体内,保证净水塔本体内的净水水质,无需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清洗消毒,使用维护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塔包括净水塔本体,其中净水塔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净水塔本体的进水口用于与净水供给单元的输出端相连通,净水塔的出水口用于与取水设备相连通。为调节净水塔本体内外气压平衡,在净水塔本体顶部开设虹吸口。在现有技术中,虹吸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因而外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杂质等容易通过虹吸口进入净水塔本体内,从而污染净水塔本体内储存的净水,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由于净水塔本体容易被污染,需要定期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清洗消毒,增加了使用维护成本,还会有消毒剂残留,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净水塔,细菌、病毒或杂质等不易通过虹吸口进入净水塔本体内,保证净水塔本体内的净水水质,无需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清洗消毒,使用维护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水塔,包括净水塔本体,所述净水塔本体顶部开设虹吸口,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端与虹吸口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一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三通接头的第三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通。
借由上述结构,由于虹吸口连有第一空气过滤器和第一臭氧发生器,因而首先可以通过第一空气过滤器对进入虹吸口的空气进行过滤,然后通过第一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对通过虹吸口进入净水塔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从而保证细菌、病毒或杂质等不会通过虹吸口对净水塔本体内的净水或净水塔本体本身进行污染,保证净水塔本体内的水质,无需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清洗消毒,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同时也不会存在消毒剂残留的问题,保障人体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空气过滤器与大气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净水塔本体底部连有出水管。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虹吸口会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污染,因而净水塔本体底部积存有污染物,出水管不能开在净水塔本体底部,从而导致出水管位置以下的水均为陈水,有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而在本申请中,由于不存在虹吸口污染净水塔本体问题,因而可以将出水管开在净水塔本体的最底部,从底部出水,防止净水塔本体内出现陈水,不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进一步保证水质不被污染。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为过滤孔径小于0.15微米的陶瓷过滤器。
进一步地,净水塔本体内设有位于净水塔本体满水位上方的至少一根紫外线灯管。
利用紫外线灯管对满水位上方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对净水塔本体内的水形成一道保护屏障,从源头上杜绝细菌滋生和繁殖,可以保证净水不被污染,保证净水始终无菌。相较于仅设置一根紫外线灯管,设置多根紫外线灯管工作可靠性更高,在其中的某一根紫外线灯管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其它紫外线灯光仍能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紫外线灯管的一端均设有一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电连接。
光敏传感器能够感应到相应的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工作,并反馈给控制器,若其中的某一根紫外线灯管出现故障,控制器控制预警单元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塔本体内还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有砂头,所述砂头置于出水管内。
借由上述结构,可根据需要将第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砂头混合至出水管中的净水中,从而提供可杀菌消毒的臭氧水。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不锈钢挡板。
第一不锈钢挡板可以隔绝紫外线照射,防止气管顶端和底端的塑料制品老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三空气过滤器与大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塔本体内还设有水位检测器。
水位检测器可以监测净水塔本体内水位,防止出现供水不足或满水溢出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细菌、病毒或杂质等不易通过虹吸口进入净水塔本体内,保证净水塔本体内的净水水质,无需对净水塔本体进行清洗消毒,使用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净水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砂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产品各构件为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浮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产品各构件为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控制器,13为砂头,1301为进气嘴,1302为砂筒,1303为第一连接筒,13031为第一限位部,13032为第一摩擦部,1304为第二连接筒,13041为第二限位部,13042为通气孔,1305为凸肋,1306为间隙,14为浮子,1401为环形磁铁,1402为底座,14021为环形凹槽,1403为顶盖,14031为第二摩擦部,1404为密封圈,14041为环形凸起,14042为法兰边,14043为定位杆,1405为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6为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7为进水电磁阀驱动电路,1408为进水电磁阀,1409为检测杆,1601为净水塔本体,16011为虹吸口,1602为三通接头,1603为第一空气过滤器,1604为第一臭氧发生器,1605为第二空气过滤器,1606为出水管,1607为紫外线灯管,1608为光敏传感器,1609为预警单元,1610为气管,1611为第二臭氧发生器,1612为第一不锈钢挡板,1613为第三空气过滤器,1614为第二不锈钢挡板,1615为进水管,1616为排水电磁阀,1617为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净水塔包括净水塔本体1601,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顶部开设虹吸口16011,还包括三通接头1602,三通接头1602的第一端与虹吸口16011相连通,三通接头1602的第二端与第一空气过滤器1603相连通,三通接头1602的第三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1604的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1604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空气过滤器1605与大气相连通。
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底部连有出水管1606。出水管1606的底端连有一三通接头1617。该三通接头1617的第一端与出水管1606的底端相连通。三通接头1617的第二端用于供净水。三通接头1617的第三端用于通过排水电磁阀1616与引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电磁阀1616作为长期不取用水机器保质自动排水电磁阀用,用于定时排放净水塔本体1601内长期不用的净水,防止长期不用水或用水极少而产生陈化水及净水耗材变质的情况。
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1603为过滤孔径小于0.15微米的陶瓷过滤器。
净水塔本体1601内设有位于净水塔本体1601满水位上方的两根紫外线灯管1607。
每个所述紫外线灯管1607的一端均设有一光敏传感器1608,光敏传感器160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电连接,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1609电连接。
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内还设有气管1610,所述气管1610的一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的输出端相连通,气管1610的另一端连有砂头13,所述砂头13置于出水管1606内。
所述气管1610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不锈钢挡板1612。
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的进气口通过第三空气过滤器1613与大气相连通。
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内还设有水位检测器。
砂头1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砂头,也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中所示改进后的砂头13。如图3和图4所示,砂头13包括进气嘴1301、圆柱状砂筒1302、第一连接筒1303和第二连接筒1304;砂筒1302的两端均开口,第一连接筒1303的底端开口,第二连接筒1304的顶端开口,第二连接筒1304的底端封口;所述进气嘴130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筒1303顶端,第一连接筒1303底端与第二连接筒1304顶端可拆卸相连,砂筒1302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筒1303底端,砂筒1302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连接筒1304顶端,第一连接筒1303中段具有第一限位部13031,第二连接筒1304中段具有第二限位部13041,砂筒1302位于第一限位部13031与第二限位部13041之间,第二连接筒1304侧壁上开设与砂筒1302侧壁相对的通气孔13042。
借由上述结构,砂头13拆卸方便,连接紧密。工作时,气体从进气嘴1301进入,依次经过第一连接筒1303内腔和第二连接筒1304内腔后,从通气孔13042进入砂筒1302内腔,穿过砂筒1302的多孔侧壁后呈放射状均匀地喷出,从而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提供的臭氧可以均匀地混合在砂筒1302外的净水中。当砂头13的某一个零部件损坏时,可以单独进行替换,使用成本低。
所述第一限位部13031和第二限位部13041上均具有至少两条垂直于砂筒1302中轴线的凸肋1305,相邻的凸肋1305之间具有间隙1306。
所述凸筋以砂筒1302中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各凸筋的长度相等,定位效果好。
所述第一连接筒1303底端与第二连接筒1304顶端相螺接。
所述第一连接筒1303外侧壁上具有便于拧紧着力的第一摩擦部13032。
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的输出端通过气管1610与所述进气嘴1301相连通,所述砂头13设于出水管1606进水端内,凸肋1305外端与出水管1606内侧壁相抵接。由于第一限位部13031和第二限位部13041上设有凸肋1305,因而凸肋1305外端和出水管1606内侧壁相抵接,可以对砂头13进行限位,防止砂头13晃动而致进气嘴1301从气管1610脱出,工作可靠性高。由于相邻的凸肋1305之间具有间隙1306,因而不会影响净水从砂头13处流过及臭氧从砂筒1302中喷出。
水位检测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水位检测器,也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6中所示改进后的水位检测器。如图5和图6所示,水位检测器包括检测杆1409和套设于检测杆1409外并可沿检测杆1409移动的浮子14。浮子14包括环形磁铁1401、中部设有第一贯通孔14022的底座1402、中部设有第二贯通孔14032的顶盖1403,底座1402侧壁上开设环形凹槽14021,环形磁铁1401置于该环形凹槽14021内,还包括密封圈1404,所述密封圈1404包括卡设于环形凹槽14021内的环形凸起14041,所述环形凸起14041侧壁顶部具有置于顶盖1403内顶面与底座1402上端口顶面之间的法兰边14042,所述底座与顶盖1403可拆卸相连。水位检测器的检测杆1409穿过第一贯通孔14022和第一贯通孔14032。所述检测杆1409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二不锈钢挡板1614,可以隔绝紫外线照射,防止检测杆1409顶端和底端的塑料制品老化。
借由上述结构,浮子14拆装方便,当浮子14的任意一个零部件损坏时,可单独进行更换,使用维修成本低。密封圈1404上设有环形凸起14041和法兰边14042,通过轴向和径向的挤压,可以达到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浮子14对水位的跟随性能好,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高。
所述环形凸起14041外底面还连有三根等长的定位杆14043,所述定位杆14043平行于底座1402中心轴线,定位杆14043的底端与环形磁铁1401相抵接。三根定位杆14043沿环形凸起14041周圈均匀分布。由于设置了定位杆14043,从而环形磁铁1401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不易晃动,工作可靠性高。
所述底座1402与顶盖1403相螺接。
所述顶盖1403外侧壁上具有便于拧紧着力的第二摩擦部14031。
检测杆1409置于净水塔本体1601内,检测杆1409上对应进水位的位置设有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对应满水位的位置设有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和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的一端均接地,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和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的另一端均与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0的输出端通过进水电磁阀驱动电路1407与接在净水塔本体1601的进水管1615上的进水电磁阀1408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和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均与环形磁铁1401配合。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
工作时,浮子14随水位变化而沿检测杆1409上下移动。当净水塔本体1601内水位低于进水位时,浮子14位于进水位之下,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位于环形磁铁1401的磁场范围外,此时第一常闭型干簧管1405的两触点始终连通,控制器10检测到该状态后,通过进水电磁阀驱动电路1407驱动进水电磁阀1408打开并保持,从而实现对净水塔本体1601内加水。当净水塔本体1601内水位高于满水位时,浮子14位于满水位之上,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位于环形磁铁1401的磁场范围外,此时第二常闭型干簧管1406的两触点始终连通,控制器10检测到该状态后,通过进水电磁阀驱动电路1407驱动进水电磁阀1408关闭并保持,从而停止对净水塔本体1601加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净水塔,包括净水塔本体(1601),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顶部开设虹吸口(16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1602),三通接头(1602)的第一端与虹吸口(16011)相连通,三通接头(1602)的第二端与第一空气过滤器(1603)相连通,三通接头(1602)的第三端与第一臭氧发生器(1604)的输出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1604)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空气过滤器(1605)与大气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底部连有出水管(1606)。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1603)为过滤孔径小于0.15微米的陶瓷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净水塔本体(1601)内设有位于净水塔本体(1601)满水位上方的至少一根紫外线灯管(160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紫外线灯管(1607)的一端均设有一光敏传感器(1608),光敏传感器(160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电连接,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1609)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内还设有气管(1610),所述气管(1610)的一端与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的输出端相连通,气管(1610)的另一端连有砂头(13),所述砂头(13)置于出水管(1606)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610)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不锈钢挡板(161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1611)的进气口通过第三空气过滤器(1613)与大气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塔本体(1601)内还设有水位检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9437.0U CN20710871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净水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9437.0U CN20710871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净水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08712U true CN207108712U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8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9437.0U Active CN20710871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一种净水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087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4288A (zh) * | 2018-07-27 | 2018-11-23 | 湖南长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水系统 |
WO2020019323A1 (zh) * | 2018-07-27 | 2020-01-30 | 湖南长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水系统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20939437.0U patent/CN2071087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4288A (zh) * | 2018-07-27 | 2018-11-23 | 湖南长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水系统 |
WO2020019323A1 (zh) * | 2018-07-27 | 2020-01-30 | 湖南长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水系统 |
JP2021532330A (ja) * | 2018-07-27 | 2021-11-25 | 湖南長翔実業有限公司Hunan Ch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 空気清浄機及び浄水システム |
EP3831466A4 (en) * | 2018-07-27 | 2022-04-06 | Hunan Ch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 AIR PURIFIER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
JP7168268B2 (ja) | 2018-07-27 | 2022-11-09 | 湖南長翔実業有限公司 | 空気清浄機及び浄水システム |
US11904274B2 (en) | 2018-07-27 | 2024-02-20 | Hunan Ch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 Air purifier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
CN108854288B (zh) * | 2018-07-27 | 2024-05-28 | 湖南长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08712U (zh) | 一种净水塔 | |
CN107352685B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WO2019024810A1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107285549B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102329025B (zh) | 一种原水处理系统 | |
WO2019024805A1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WO2019024801A1 (zh) | 一种水气混合器用电磁阀及该水气混合器 | |
CN107352687B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207259170U (zh) | 一种净水塔 | |
CN207108711U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207175690U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207175668U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WO2019024802A1 (zh) | 一种水净化保质系统 | |
CN114960845B (zh) | 一种直饮水无菌供水系统 | |
KR200303777Y1 (ko) | 해수의 정수 및 살균 장치 | |
CN214830303U (zh) | 制药及生物设备的进、排气无菌结构 | |
CN205849858U (zh) | 一种大气污染恶臭天然植物液处理系统 | |
CN103782941A (zh) | 沉性鱼卵孵化器 | |
KR20190032025A (ko) | 빗물 정화장치 | |
KR102250273B1 (ko) | 모듈형 마이크로버블 디퓨져를 구비한 폐수정화 처리설비 | |
CN209138310U (zh) | 一种异味处理系统用注入式等离子设备 | |
US20210162342A1 (en) | Air purifier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 |
CN206384974U (zh) | 一种用于工业清洁生产的废水净化设备 | |
CN205258252U (zh) | 一种壁纸生产排出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0841404A (zh) | 空气过滤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