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2159U -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2159U
CN207092159U CN201721072277.0U CN201721072277U CN207092159U CN 207092159 U CN207092159 U CN 207092159U CN 201721072277 U CN201721072277 U CN 201721072277U CN 207092159 U CN207092159 U CN 207092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ment
water
foundation ditch
swelled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722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焕龙
李胤松
钟蔚秀
林涛
李治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10722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2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2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2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物结构,包括建筑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之间设置的基坑肥槽,基坑肥槽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层、隔水封闭层和隔水层,基坑肥槽的下部自上而下分别为防水混凝土层、土工布滤水层、排水盲沟层、防水卷材层和隔水层,建筑地下室设有集水坑,防水卷材层底部设有连通至集水坑的汲水管。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是提高结构抗浮设计的经济性,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处理膨胀土土质对建筑基础的破坏,又能减小甚至消除地下室浮力的地下室建筑物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的提高,地下室的埋置深度也将增大,导致地下水浮力所造成的建筑(构筑)物等发生倾斜、倒塌的事故屡屡出现,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中规定“建筑地下室或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膨胀土土质的特点是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常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属于灾害性土,工程中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地下室抗浮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与建设费用,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价值。目前,采用抗拔桩、抗拔杆或者是增加结构自重等抗浮措施较多,但这类措施造价很高,工期较长,不适合因地表水下渗等原因导致的地下水位临时升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是提高结构抗浮设计的经济性,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处理膨胀土土质对建筑基础的破坏,又能减小甚至消除地下室浮力的地下室建筑物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断地表水下渗以及疏导地下室周围存在的少量地下水的方法,发明了一种地下室建筑物浮力减少/消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包括建筑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之间设置的基坑肥槽;基坑肥槽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层、隔水封闭层和隔水层;基坑肥槽的下部自上而下分别为防水混凝土层、土工布滤水层、排水盲沟层、防水卷材层和隔水层,建筑地下室设有集水坑,防水卷材层底部设有连通至集水坑的汲水管。
本实用新型中基坑肥槽的上部结构用于隔断地表水渗向地下室周边,基坑肥槽的下部结构既用于隔断地下水渗向地下室周围,同时将基坑肥槽中存在的少量水体排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既能有效处理膨胀土土质对建筑基础的破坏,又能减小甚至消除地下室浮力的地下室建筑物结构。
作为选择,基坑肥槽填充非膨胀性土。该方案中,非膨胀性土可就近取材,成本较低,又可避免膨胀性土遇水后发生膨胀,对地下室产生挤压,以致出现裂缝等工程问题。
作为选择,钢筋混凝土层的结构找坡坡度是3%~7%。该方案中,能有效保证防水卷材层的耐久性;最佳结构找坡坡度为5%。
作为选择,防水卷材层为若干道YTL-VX交叉层压膜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方案中,用于隔断地表水渗向地下室周边。
作为选择,隔水封闭层为布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的防水混凝土。作为进一步选择,隔水封闭层沿基坑肥槽周边封闭。
作为选择,防水混凝土层为布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的防水混凝土。更优选,混凝土层为250mm厚,防水等级为P8。该方案中,能有效分隔膨胀土和排水盲沟层,保证排水盲沟层能发挥其作用。
作为选择,排水盲沟层为纯卵石透水层。该方案中,透水性较好,又能滤除水体带来的杂质,保证排水的顺畅。
作为选择,汲水管为汲水镀锌钢管。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常规的地基回填土中设置基坑肥槽、隔水层和排水盲沟,不仅有效处理膨胀土地质对建筑基础的破坏以及减小或消除建筑物部分浮力,也在确保建筑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建筑材料及建造成本。本申请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可广泛应用于膨胀土地质环境下的各类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层;2、防水卷材层;3、隔水封闭层;4、隔水层;5、基坑肥槽;6、防水混凝土层;7、土工布滤水层;8、排水盲沟层;9、汲水镀锌钢管;10、集水坑;11、建筑地下室;12、基坑护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2所示,本申请通过隔断地表水下渗以及疏导地下室周围存在的少量地下水的方法,发明了一种地下室建筑物浮力减少/消除结构。该膨胀土地区减小或消除地下水对建筑(构筑)物的浮力结构包括建筑地下室11外墙与基坑护壁12之间设置的基坑肥槽5,基坑肥槽5选用非膨胀性土回填,回填时分层夯实,夯实系数不小于0.94。
基坑肥槽5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钢筋混凝土层1、防水卷材层2、隔水封闭层3、隔水层4。钢筋混凝土层1的结构找坡坡度是3%~7%,最佳结构找坡坡度为5%,能有效保证防水卷材层的耐久性。防水卷材层2为两道1.5厚YTL-VX交叉层压膜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无胎)。隔水封闭层3为250厚C30防水混凝土,布置双层双向10@150钢筋网(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P8)。隔水层4为非膨胀性粘土加生石灰(30%),隔水层4沿肥槽周边封闭。上述结构能有效隔断地表水向地下室周围土壤渗透。
基坑肥槽5的下部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防水混凝土层6、土工布滤水层7、排水盲沟层8、防水卷材层2、预埋汲水镀锌钢管9、隔水层4,建筑地下室11设有集水坑10,防水卷材层2底部设有连通至集水坑10的预埋汲水镀锌钢管9。防水混凝土层6为250厚C20防水混凝土,布置双层双向12@150钢筋网(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P8)。土工布滤水层7能够滤出土壤水,避免地下室周围土壤水的累积。排水盲沟层8为纯卵石透水层,卵石粒径范围在30~50mm之间,透水性较好。预埋汲水镀锌钢管9用于疏解排水盲沟的少量水源到集水坑10中,降低基坑肥槽的水位,减小或消除地下水对建筑(构筑)物的浮力,从而达到建筑(构筑)物抗浮的目的。应根据当地50年一遇的降雨量及施工条件,确定汲水管的管径和间距,以保证能有效及时的排走基坑肥槽中存在的少量水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护壁之间设置的基坑肥槽,基坑肥槽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层、隔水封闭层和隔水层,基坑肥槽的下部自上而下分别为防水混凝土层、土工布滤水层、排水盲沟层、防水卷材层和隔水层,建筑地下室设有集水坑,防水卷材层底部设有连通至集水坑的汲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肥槽填充非膨胀性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层的结构找坡坡度是3%~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卷材层为若干道YTL-VX交叉层压膜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水封闭层为布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的防水混凝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水封闭层沿基坑肥槽周边封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盲沟层为纯卵石透水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混凝土层为布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的防水混凝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汲水管为汲水镀锌钢管。
CN201721072277.0U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Active CN207092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2277.0U CN207092159U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2277.0U CN207092159U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2159U true CN207092159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72277.0U Active CN207092159U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215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7331A (zh) * 2018-03-21 2018-09-04 东北大学 一种集廊道排水和肥槽防渗为一体的地下结构抗浮系统
CN108999219A (zh) * 2018-08-03 2018-12-14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新型地下室减压排水抗浮结构
CN112726682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
CN114855810A (zh) * 2022-04-22 2022-08-05 浙江天苑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06360A (zh) * 2022-10-19 2022-12-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减少地下室肥槽沉降的回填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7331A (zh) * 2018-03-21 2018-09-04 东北大学 一种集廊道排水和肥槽防渗为一体的地下结构抗浮系统
CN108999219A (zh) * 2018-08-03 2018-12-14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新型地下室减压排水抗浮结构
CN112726682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地区与止水帷幕结合的防散水开裂的施工方法
CN114855810A (zh) * 2022-04-22 2022-08-05 浙江天苑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06360A (zh) * 2022-10-19 2022-12-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减少地下室肥槽沉降的回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2159U (zh)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CN102926376B (zh) 一种围海造地区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03147614B (zh) 多层结构水池及其构建方法
CN106676991A (zh) 夹层法改良加固的膨胀土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024458A (zh) 一种采煤沉陷地景观护岸及水底防渗的构建方法
CN205636758U (zh) 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结构
Zumrawi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light structures founded on expansive soils in Sudan
CN106758623A (zh) 一种无筋轻质土台背的填筑方法
CN101914882A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638545B (zh) 包芯法改良加固的膨胀土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778625A (zh) 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CN202644589U (zh) 软土地质预应力管桩静压防挤土结构
CN203113863U (zh) 多层结构水池
CN208280161U (zh) 防堵塞型加筋透水混凝土复合挡土墙结构
CN216040465U (zh) 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生态路基构造
CN206529659U (zh) 夹层法改良加固的膨胀土路堤结构
CN216075134U (zh) 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
CN202850062U (zh)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水浮力控制装置
CN212742576U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结构
CN206477347U (zh) 地下室的蓄水结构
CN206680982U (zh) 包芯法改良加固的膨胀土路堤结构
CN106703053A (zh) 一种加筋土排水复合型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2925540U (zh) 一种围海造地区域软土地基处理装置的布设结构
CN207228130U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基坑回填处理组合系统
CN203160382U (zh) 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防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17 No. 4, floor 1, building 1, No. 28, dongchenggenxia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dongyuheyan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17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