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4029U - 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4029U
CN207034029U CN201720982751.7U CN201720982751U CN207034029U CN 207034029 U CN207034029 U CN 207034029U CN 201720982751 U CN201720982751 U CN 201720982751U CN 207034029 U CN207034029 U CN 207034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winding
yoke
electric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27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一
陈世国
彭玉礼
尚文海
肖胜宇
钟成堡
刘德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27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4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4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4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磁轭;多个绕组,绕组设置在磁轭内;衔铁,衔铁可沿着磁轭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被通电的绕组吸附住,当衔铁被吸附后,部分绕组选择性地断电,保持通电的绕组持续吸附衔铁;控制结构,设置在绕组与电源之间,用于连接或者断开绕组与电源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动器在吸附衔铁后能耗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件,它集机械、电气、电子技术于一体,主要用于旋转机构(如电机装置等)的精确控制与制动。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制动器处于吸附衔铁的非制动状态时,绕组仍然对衔铁施加较大的吸附力,导致制动器的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器在吸附衔铁后能耗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磁轭;多个绕组,绕组设置在磁轭内;衔铁,衔铁可沿着磁轭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被通电的绕组吸附住,当衔铁被吸附后,部分绕组选择性地断电,保持通电的绕组持续吸附衔铁;控制结构,设置在绕组与电源之间,用于连接或者断开绕组与电源的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绕组沿磁轭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控制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导电件,设置在绕组与电源之间并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多个第二导电件,设置在绕组与电源之间;触电件,第二导电件通过触电件与电源可通断地连接,当触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时,电源给绕组供电,当触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分离时,绕组与电源断开。
进一步地,触电件与衔铁连接并随衔铁运动,且当衔铁被绕组吸附后,触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分离。
进一步地,触电件的一端与衔铁连接,触电件的另一端可与第二导电件接触止挡或分离。
进一步地,控制结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设置在磁轭与触电件之间,第一复位件给触电件提供向靠近第二导电件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触电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容纳凹槽,第一复位件的一端抵接在容纳凹槽的槽底上;接触凸沿,设置在本体的第一端并向远离本体的方向伸出,本体的第二端与衔铁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结构还包括:绝缘件,设置在触电件与衔铁之间。
进一步地,控制结构还包括:导向件,穿过绝缘件并设置在磁轭上,使得绝缘件能够沿导向件滑动。
进一步地,控制结构还包括:压盖,设置在绝缘件与衔铁之间,导向件依次穿过压盖、绝缘件并设置在磁轭上。
进一步地,导向件为多个,多个导向件沿绝缘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与第一导电件连接的绕组可为磁轭提供1.1至1.3倍的电磁力,与第二导电件连接的绕组可为磁轭提供0.4至0.6倍的电磁力。
进一步地,衔铁采用网纹或者打点处理。
进一步地,衔铁的材质为软磁材料。
进一步地,磁轭与绕组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磁轭与绕组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处理。
进一步地,制动器还包括:轮毂,与被制动件连接;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衔铁的远离磁轭的一侧,且限位板通过螺栓与磁轭连接;摩擦片,摩擦片设置在衔铁与限位板之间并与轮毂连接;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设置在磁轭内,第二复位件给衔铁提供向远离磁轭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动器包括磁轭、多个绕组、衔铁及控制结构。其中,绕组设置在磁轭内。衔铁可沿着磁轭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被通电的绕组吸附住,当衔铁被吸附后,部分绕组选择性地断电,保持通电的绕组持续吸附衔铁。控制结构设置在绕组与电源之间,用于连接或者断开绕组与电源的连接。这样,当不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衔铁被吸附在绕组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结构选择性地断开部分绕组与电源的连接,进而节省制动器需要的电能。同时,保持通电的绕组能够持续吸附衔铁。本申请中的制动器能够在衔铁被吸附的状态下节省制动器的能耗,起到节能的目的,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断开所有绕组与电源的连接,则衔铁与其他部件相互作用,实现制动操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制动器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制动器的A-A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触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处于分离状态时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4中的制动器的触电件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磁轭;20、绕组;21、主绕组;22、副绕组;30、衔铁;40、控制结构;41、第一导电件;42、第二导电件;43、触电件;431、本体;432、接触凸沿;44、第一复位件;45、绝缘件;46、导向件;47、压盖;48、线路板;50、导线;60、轮毂;70、限位板;80、摩擦片;90、第二复位件;100、柱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器在吸附衔铁后能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动器包括磁轭10、多个绕组20、衔铁30及控制结构40。其中,多个绕组20设置在磁轭10内。衔铁30可沿着磁轭1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被通电的绕组20吸附住,当衔铁30被吸附后,部分绕组20选择性地断电,保持通电的绕组20持续吸附衔铁30。控制结构40设置在绕组20与电源之间,用于连接或者断开绕组20与电源的连接。
当不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衔铁30被吸附在绕组20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结构40选择性地断开部分绕组20与电源的连接,进而节省制动器需要的电能。同时,保持通电的绕组20能够持续吸附衔铁30。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器能够在衔铁30被吸附的状态下节省制动器的能耗,起到节能的目的,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断开所有绕组20与电源的连接,则衔铁30与其他部件相互作用,实现制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部分绕组20进行通断操作能够改变整个绕组20内的电阻大小,进而能够改变制动器的能耗大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多个绕组20沿磁轭10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上述设置使得绕组20的排列更加整洁、简便,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件41、多个第二导电件42及触电件43。其中,多个第一导电件41设置在绕组20与电源之间并与电源通过导线50连接。多个第二导电件42设置在绕组20与电源之间;第二导电件42通过触电件43与电源可通断地连接,当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接触时,电源给绕组20供电,当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时,绕组20与电源断开。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
可选地,绕组20与第一导电件41及第二导电件42焊接连接。上述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使得绕组20与第一导电件41及第二导电件42的连接更加简便。
具体地,部分绕组20通过第一导电件41及导线50与电源连接,则在电源开启的状态下,该部分绕组20一直处于接通状态,也会吸附衔铁30。而另一部分绕组20通过第二导电件42及触电件43与电源连接,则当第二导电件42与触电件43导通时(接触时),该部分绕组20才会与电源接通,才会吸附衔铁30。则当衔铁30处于被吸附状态时,此时制动器不会产生制动作用,则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与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绕组20与电源断开,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仍然处于接通状态并吸附衔铁30,进而在保证衔铁30处于被吸附状态下减少通电绕组的个数,从而降低制动器在该状态下的能耗。
具体地,上述设置实现了触点开关的作用,即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接触时接通绕组20与电源之间的连接,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时断开绕组20与电源的连接,进而使得对绕组20的通断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结构40的结构及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选地,也可以人为地控制部分绕组20与电源的通断。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触电件43与衔铁30连接并随衔铁30运动,且当衔铁30被绕组20吸附后,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这样,当衔铁30被绕组20吸附后并处于被吸附状态时,与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绕组20与电源的连接断开,则在衔铁30长期处于被吸附状态下能够减少制动器的整体能耗,起到节能的目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触电件43的一端与衔铁30连接,触电件43的另一端可与第二导电件42接触止挡或分离。上述结构使得触电件43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44。第一复位件44设置在磁轭10与触电件43之间,第一复位件44给触电件43提供向靠近第二导电件42一侧运动的复位力。当衔铁30被吸附后并处于被吸附状态时,触电件43向第一复位件44施加弹性力使得第一复位件44被压缩,从而使得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绕组20与电源断开。当制动器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时,绕组20不会向衔铁30施加吸附力,则在第一复位件44的复位力作用下,触电件43朝向靠近第二导电件42的一侧运动,使得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接触。
可选地,第一复位件44为弹簧。弹簧为标准件,能够降低制动器的加工成本。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还包括线路板48,第一导电件41及第二导电件42均焊接在线路板48上,线路板48通过胶水与磁轭10连接。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触电件43包括本体431及接触凸沿432。其中,本体431具有容纳凹槽,第一复位件44的一端抵接在容纳凹槽的槽底上。接触凸沿432设置在本体431的第一端并向远离本体431的方向伸出,本体431的第二端与衔铁30连接。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具体地,第二导电件42上设置有与接触凸沿432止挡配合的止挡部,则使得第二导电件42与触电件43的止挡配合更加容易。当衔铁30被吸附后并处于被吸附状态时,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当制动器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源处于失电状态),衔铁30不再受到绕组20的吸附力并在第一复位件44的复位力作用下远离磁轭10运动,同时触电件43也随着衔铁30一起运动。直至衔铁30与磁轭10之间的间隙为0.15mm~0.2mm,此时,第二导电件42的止挡部与接触凸沿432止挡配合。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还包括绝缘件45。绝缘件45设置在触电件43与衔铁30之间。绝缘件45的设置能够防止触电件43与衔铁30之间产生电磁感应,而影响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绝缘件45为绝缘橡胶垫。绝缘橡胶垫为标准件,能够降低制动器的加工成本。具体地,绝缘橡胶垫与触电件43为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上述设置使得二者的装配及加工更加简便,且使得二者随着衔铁30一起运动。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还包括导向件46。导向件46穿过绝缘件45并设置在磁轭10上,使得绝缘件45能够沿导向件46滑动。这样,在绝缘件45及触电件43随着衔铁30沿磁轭10的轴向运动的过程中,绝缘件45能够在导向件46上往复滑动,进而调节衔铁30与磁轭10之间的间隙值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控制结构40还包括压盖47。压盖47设置在绝缘件45与衔铁30之间,导向件46依次穿过压盖47、绝缘件45并设置在磁轭10上。这样,通过压盖47将绝缘件45及触电件43限制在磁轭10中,使得制动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外观更加美观。
可选地,导向件46为多个,多个导向件46沿绝缘件45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导向件46为两个,两个导向件46沿绝缘件45的周向间隔均匀地设置。上述设置使得绝缘件45的运动更加平稳,提高制动器吸附衔铁30或者释放衔铁30过程中的运动平稳性,进入减小运动噪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20可为磁轭10提供1.1至1.3倍的电磁力,与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绕组20可为磁轭10提供0.4至0.6倍的电磁力。具体地,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20始终与电源接通,且在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20断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对衔铁30的吸附作用并使得衔铁30处于被吸附状态。
可选地,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20可为磁轭10提供1.2倍的电磁力。
可选地,与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绕组20可为磁轭10提供0.5倍的电磁力。
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衔铁30采用网纹或者打点处理。上述设置能够提高衔铁30的表面粗糙度,进而保证制动器的电源在开启状态时,衔铁30能够一直被与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绕组20吸附且处于被吸附状态,使得制动器处于非制动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衔铁30的材质为软磁材料。可选地,软磁材料为电工纯铁。电工纯铁的电磁性能好,磁性稳定且无磁时效。同时,电工纯铁的冷、热加工性能较好,可以保证较大范围温度内的加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软磁材料也可以为软磁材料冲片、硅钢片等磁性能好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磁轭10与绕组20过盈配合。这样,通过二者间的过盈力使得绕组20被固定在磁轭10的绕组槽内,使得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磁轭10与绕组20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处理。这样,在组装好控制结构40后,在磁轭10的绕组槽中注入环氧树脂,从而对绕组20进行绝缘处理,进而提高制动器的使用安全性,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制动器还包括轮毂60、限位板70、摩擦片80及第二复位件90。其中,轮毂60与被制动件连接。限位板70设置在衔铁30的远离磁轭10的一侧,且限位板70通过螺栓与磁轭10连接。摩擦片80设置在衔铁30与限位板70之间并与轮毂60连接。第二复位件90设置在磁轭10内,第二复位件90给衔铁30提供向远离磁轭10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具体地,当制动器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时(失电状态),衔铁30在第二复位件90的作用下被压向限位板70的一侧,有效地使摩擦片80被衔铁30与限位板70夹持压紧在其间,由此在这些夹持压紧面处产生了制动力,并通过与摩擦片80不可转动地连接的轮毂60将制动力传给被制动件。而当制动器的电源处于开启状态时,如图5所示,衔铁30受到绕组20对其施加的电磁力的作用,克服第二复位件90的作用力,被吸附到磁轭10上,从而解除了对摩擦片80的夹持压紧力,也即解除了对被制动件的制动作用。此时,触电件43与第二导电件42分离,则与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绕组20处于断电状态,进而降低制动器的能耗。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中,制动器还包括柱套100。具体地,制动器的安装过程如下:
在组装好控制结构40后,在磁轭10的绕组槽中注入环氧树脂,在磁轭10中均匀放置3个第二复位件90,随后放入衔铁30,衔铁30上设置有滑孔与柱套100配合,衔铁30及限位板70的表面均经过网纹处理以增加与摩擦片80的制动力,通过锁死柱套100使制动器失电时衔铁30与磁轭10的间隙值为0.15mm~0.2mm。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器包括两个绕组20,即主绕组21和副绕组22。其中,主绕组21位于远离衔铁30的一侧,并通过第一导电件41与电源连接。副绕组22通过第二导电件42与电源连接或者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主绕组21和副绕组22的位置设置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多匝数的绕组20通过第一导电件41与电源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制动器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时,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衔铁30与磁轭10间的间隙为0.15mm~0.2mm。触电件43通过绝缘件45被第一复位件44抵接在衔铁30上,此时主绕组21与副绕组22为并联设置。如图4所示,当将制动器的电源切换为开启状态时,由于主绕组21与副绕组22并联,其总匝数不变的情况下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由于绕组20对衔铁30的吸附力大小与电流及匝数的乘积有关,则电流变大且匝数不变的情况下,绕组20上产生的电磁力F较大,且远远超过主绕组21与副绕组22分别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之和。同时,上述电磁力F也远远超过传统制动器的电磁力,则第二复位件90被快速压缩,使得绕组20吸引衔铁30的时间极大缩短,则使得制动器迅速解除制动状态,提高其灵敏度。
如图5所示,当衔铁30处于被吸附状态时,制动器处于非制动状态,衔铁30与磁轭10间的间隙值变为0,此时第一复位件44被压缩。副绕组22的第二导电件42与触电件43分离形成断路,此时只有主绕组21常接且一直在吸附衔铁30。由于主绕组21可为磁轭10提供1.2倍的电磁力,所以此时足以保证衔铁30处于被磁轭10吸附的状态。此外,由于主绕组21的匝数及能提供电磁力F的倍数远远小于传统制动器单线圈的匝数及所能提供的电磁力,所以功耗也远远小于传统制动器所消耗功耗。这样,在制动器长期处于被吸附状态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制动器的电源再次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主绕组21作用在衔铁30上的吸附力较小,则第二复位件90更容易将复位力作用在衔铁30上,衔铁30更容易与磁轭10断开连接,则能够缩短制动器的被吸附时间达到快速制动的目的。此外,断电后的制动器内部控制结构40的位置状态与通电前的位置状态一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不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衔铁被吸附在绕组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结构选择性地断开部分绕组与电源的连接,进而节省制动器需要的电能。同时,保持通电的绕组能够持续吸附衔铁。本申请中的制动器能够在衔铁被吸附的状态下节省制动器的能耗,起到节能的目的,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需要使用制动器进行制动操作时,断开所有绕组与电源的连接,则衔铁与其他部件相互作用,实现制动操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轭(10);
多个绕组(20),所述绕组(20)设置在所述磁轭(10)内;
衔铁(30),所述衔铁(30)可沿着所述磁轭(1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被通电的所述绕组(20)吸附住,当所述衔铁(30)被吸附后,部分所述绕组(20)选择性地断电,保持通电的所述绕组(20)持续吸附所述衔铁(30);
控制结构(40),设置在所述绕组(20)与电源之间,用于连接或者断开所述绕组(20)与所述电源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绕组(20)沿所述磁轭(10)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包括:
多个第一导电件(41),设置在所述绕组(20)与所述电源之间并与所述电源通过导线(50)连接;
多个第二导电件(42),设置在所述绕组(20)与所述电源之间;
触电件(43),所述第二导电件(42)通过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电源可通断地连接,当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2)接触时,所述电源给所述绕组(20)供电,当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2)分离时,所述绕组(20)与所述电源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衔铁(30)连接并随所述衔铁(30)运动,且当所述衔铁(30)被所述绕组(20)吸附后,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2)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电件(43)的一端与所述衔铁(30)连接,所述触电件(43)的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2)接触止挡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还包括:
第一复位件(44),设置在所述磁轭(10)与所述触电件(43)之间,所述第一复位件(44)给所述触电件(43)提供向靠近所述第二导电件(42)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电件(43)包括:
本体(431),所述本体(431)具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一复位件(44)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容纳凹槽的槽底上;
接触凸沿(432),设置在所述本体(431)的第一端并向远离所述本体(431)的方向伸出,所述本体(431)的第二端与所述衔铁(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还包括:
绝缘件(45),设置在所述触电件(43)与所述衔铁(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还包括:
导向件(46),穿过所述绝缘件(45)并设置在所述磁轭(10)上,使得所述绝缘件(45)能够沿所述导向件(46)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40)还包括:
压盖(47),设置在所述绝缘件(45)与所述衔铁(30)之间,所述导向件(46)依次穿过所述压盖(47)、所述绝缘件(45)并设置在所述磁轭(1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46)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件(46)沿所述绝缘件(45)的周向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件(41)连接的所述绕组(20)可为所述磁轭(10)提供1.1至1.3倍的电磁力,与所述第二导电件(42)连接的所述绕组(20)可为所述磁轭(10)提供0.4至0.6倍的电磁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0)采用网纹或者打点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0)的材质为软磁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10)与所述绕组(20)过盈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10)与所述绕组(20)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还包括:
轮毂(60),与被制动件连接;
限位板(70),所述限位板(70)设置在所述衔铁(30)的远离所述磁轭(10)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70)通过螺栓与所述磁轭(10)连接;
摩擦片(80),所述摩擦片(80)设置在所述衔铁(30)与所述限位板(70)之间并与所述轮毂(60)连接;
第二复位件(90),所述第二复位件(90)设置在所述磁轭(10)内,所述第二复位件(90)给所述衔铁(30)提供向远离所述磁轭(10)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CN201720982751.7U 2017-08-07 2017-08-07 制动器 Active CN207034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751.7U CN207034029U (zh) 2017-08-07 2017-08-07 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751.7U CN207034029U (zh) 2017-08-07 2017-08-07 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4029U true CN207034029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7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2751.7U Active CN207034029U (zh) 2017-08-07 2017-08-07 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4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8512A (zh) * 2017-08-07 2017-12-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制动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8512A (zh) * 2017-08-07 2017-12-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制动器
CN107448512B (zh) * 2017-08-07 2023-07-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制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8512A (zh) 制动器
CN103973071B (zh) 发电装置、发送装置、切换装置
CN207034029U (zh) 制动器
CN204045425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磁力自动切换机构
CN103715016A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4554593A (zh) 一种电磁自行车踏板
CN205047712U (zh) 一种电磁制动器
CN105655160B (zh) 一种具有双断点动触头结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6961198A (zh) 微型磁感应发电装置
CN206135681U (zh) 一种微型发电装置
CN204794547U (zh) 一种新型电磁制动电机
CN110690804B (zh) 一种自发电模块及无源无线开关
CN202473644U (zh) 双吸合面单线圈单稳态永磁机构
CN207490732U (zh) 一种机械按压微能量收集装置
CN103489687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机械键盘和组装方法
CN202502949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05984824U (zh) 一种电气交流接触器
CN208951174U (zh) 制动器及电梯制动结构
CN204167166U (zh) 在大型计算机控制中增加操作安全性的控制结构
CN202475989U (zh) 一种遥控器收纳装置
CN207853490U (zh) 一种控制屏的充电桩及控制屏充电组件
CN206893930U (zh) 一种设有地线通断装置的漏电保护插头
CN201084653Y (zh) 一种永磁式接触器
CN202816812U (zh) 一种节能型接触器的电磁系统
CN206363973U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上的脱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