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2107U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82107U CN206982107U CN201720651197.4U CN201720651197U CN206982107U CN 206982107 U CN206982107 U CN 206982107U CN 201720651197 U CN201720651197 U CN 201720651197U CN 206982107 U CN206982107 U CN 2069821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positioning
- elastic parts
- cylinder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端的底座、设置于底板上端的气缸及位于底座和气缸上方的下压手臂,所述下压手臂的后端与所述气缸的向上伸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下压手臂的中段与一固定设置的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工件定位孔,所述下压手臂的前端头部对应于所述工件定位孔通过左右两个定位销连接有转动压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调试及维护难度小,工作效率高,生产良品率高,能够对预装好的弹性组件进行较好的预压定位,并且预压定位后不会影响铆杆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 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参见图1 -6,整套弹性组件由杆件1 '、阀件2 '、弹性垫圈4'和垫片3'四个零件装配 而成。杆件1'的头部设置有安装通孔,阀件2'由位于杆件1'头部下方的扁圆柱形的下部、伸 入杆件1'的安装通孔内的柱状的中部及位于柱状中部上端的铆接柱构成,圆形的垫片3'位 于杆件1'头部的上端,弹性垫圈4'位于杆件1'头部与垫片3'之间,铆接柱穿过弹性垫圈4' 及垫片3'中部的通孔向上伸出。由于弹性垫圈4'具有弹性,装配过程中,垫片3'会受弹性垫 圈4'弹性的影响而无法处于正确的位置。因此,需要在铆接前,通过压紧定位机构给预装配 好的零件施加预压紧力,以固定垫片3'的位置。预压紧后,铆杆进行上下往复动作,作用于 铆接柱,使杆件1'、阀件2'、弹性垫圈4'和垫片3'铆接至一起。
[0003] 然而,现有的压紧定位机构结构不够合理,常常使得零件定位不良;预压紧力无法 调整,压紧力不足或过大会导致零件报废;压紧定位机构干涉铆杆正常工作,导致无法有效 装配;压紧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弹性垫圈受力不均匀,因变形不一致而报废;现有的压紧 定位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调试及维护难度大;现有的压紧定位机构操作复杂、生产 效率低。
[0004]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调试及维护难 度小、工作效率高、生产良品率高、能够对预装好的弹性组件进行较好的预压定位、并且预 压定位后不会影响铆杆正常工作的压紧定位机构。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 的压紧定位机构,该压紧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调试及维护难度 小,工作效率高,生产良品率高,能够对预装好的弹性组件进行较好的预压定位,并且预压 定位后不会影响铆杆正常工作。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 构,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端的底座、设置于底板上端的气缸及位于底座和气缸上方的下 压手臂,所述下压手臂的后端与所述气缸的向上伸出的活塞杆较接,所述下压手臂的中段 与一固定设置的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工件定位孔,所述下压手臂的前端 头部对应于所述工件定位孔通过左右两个定位销连接有转动压圈。
[0007] 所述支架与所述下压手臂的中段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连接板,左右两个连接板的 下端部通过一连接销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所述支架铰接,左右两 个连接板的上端部通过一连接销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所述下压手 臂的中段铰接。
[0008]所述支架通过支架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缸体的上端。
[0009]所述下压手臂的后端通过一连接销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 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0010]所述底座为圆柱状,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底座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下端 部设置于所述底座定位孔内。
[0011 ]所述底座定位孔为上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阶孔。
[0012]所述工件定位孔为上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阶孔。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调 试及维护难度小,工作效率高,生产良品率高,能够对预装好的弹性组件进行较好的预压定 位,并且预压定位后不会影响铆杆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M]图1是弹性组件整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弹性组件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弹性组件中杆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弹性组件中阀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弹性组件中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弹性组件中弹性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压紧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放松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 在图1-6中:1杆件;2 H揭件;3垫片;4弹性垫圈;
[0024]在图7-9中:1 -底板;2-底座;3-气缸;4-气缸紧固螺栓;5-支架;6-支架紧固螺栓; 7_下压手臂;8-连接销;9-连接板;10-E形卡簧;11-转动压圈;12-定位销;13-铆杆;14-工 件;15-底座定位孔;16-工件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6]如图7-图9,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底板i、设置于底板1上 端的底座2、设置于底板1上端的气缸3及位于底座2和气缸3上方的下压手臂7,下压手臂7的 后端与气缸3的向上伸出的活塞杆铰接,下压手臂7的中段与一固定设置的支架5活动连接, 底座2的上端设置有工件定位孔16,下压手臂7的前端头部对应于工件定位孔16通过左右两 个定位销12连接有转动压圈11。
[0027]工作时,将预装好的工件14放至底座2上端,工件14的阀件的扁圆柱形下部有效落 入底座2的工件定位孔ie内,确保工件14被有效定位。此时,按下气缸3启动开关,受控的稳 定气源通入气缸3,气缸3活塞向上直线运动,驱动下压手臂7的前端头部向下运动,使得转 动压圈11逐渐向下与垫片接触,由于转动压圈11通过两个定位销12与下压手臂7的前端头 部连接,转动压圈11可自由转动,它可自行调节到完全与垫片贴合,在稳定气源的作用下, 弹性垫圈受力均匀变形,垫片始终处于正确位置。启动设备,铆杆13完成上下往复运动,工 件14装配铆接完成后,铆杆13回到初始位置。之后,关闭气缸3开关,停止供气,气缸3活塞杆 向下直线运动,整套压紧定位机构抬起复位,取出工件14。
[0028]本实用新型是在铆接前,通过压紧定位机构给预装配好的零件施加预压紧力,克 服弹性垫圈的弹性,使弹性垫圈均匀受力并向下变形,促使垫片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 再进行铆接,以保证生产良品率。工作过程中,转动压圈11接触工件14后,能够有效对工件 14进行预压紧,同时,转动压圈11的内圈留出空间,足够铆杆13运行工作,不干涉铆杆13的 正常装配工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气源驱动,可通过外置气压表调节气源压力,随之调节气 缸3作用力大小,避免由于压紧力不准确而导致的零件报废,进一步保证良品率。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架5与下压手臂7的中段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连接板9,左右两 个连接板9的下端部通过一连接销8及设置于该连接销8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10与支架5 铰接,左右两个连接板9的上端部通过一连接销8及设置于该连接销8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 簧10与下压手臂7的中段铰接。在连接销8左右两端均设有槽,E型卡簧卡入连接销8的槽内, 确保连接销8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脱离。
[0030] 参见图7-9,支架5通过支架紧固螺栓6固定连接于气缸3缸体的上端。下压手臂7的 后端通过一连接销8及设置于该连接销8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10与气缸3的活塞杆铰接。 底座2为圆柱状,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底座定位孔15,底座2的下端部设置于底座定位 孔15内,底座2的外圆与底座定位孔15有效配合,确保底座2不会有位移。底座定位孔15为上 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阶孔。工件定位孔16为上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 阶孔。气缸3通过气缸紧固螺栓4与底板1连接。
[003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 一种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 紧定位机构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端的底座、设置于底板上端的气缸及位于底座和气缸 上方的下压手臂,所述下压手臂的后端与所述气缸的向上伸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下压手 臂的中段与一固定设置的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工件定位孔,所述下压手 臂的前端头部对应于所述工件定位孔通过左右两个定位销连接有转动压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 所述下压手臂的中段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连接板,左右两个连接板的下端部通过一连接销 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所述支架铰接,左右两个连接板的上端部通 过一连接销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所述下压手臂的中段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架通过支架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缸体的上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手 臂的后端通过一连接销及设置于该连接销左右两端的两个E形卡簧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 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 圆柱状,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底座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下端部设置于所述底座定 位孔内。
6. 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定位 孔为上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阶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 位孔为上端口部的孔径向上逐渐变大的台阶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51197.4U CN206982107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51197.4U CN206982107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82107U true CN206982107U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39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51197.4U Active CN206982107U (zh) | 2017-06-07 | 2017-06-07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821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8761A (zh) * | 2018-03-09 | 2018-09-25 | 深圳市博瓦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压块杠杆气缸 |
-
2017
- 2017-06-07 CN CN201720651197.4U patent/CN2069821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8761A (zh) * | 2018-03-09 | 2018-09-25 | 深圳市博瓦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压块杠杆气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7256B (zh) | 一种仪表指针装配装置 | |
CN205816299U (zh) | 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工具快速清洗装置 | |
CN206982107U (zh)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
CN201783805U (zh) | 定位环压入装置 | |
CN202388203U (zh) | 手机外壳加工装置 | |
CN103802065B (zh) | 空气弹簧活塞压装装置及压装方法 | |
CN203209949U (zh) | 汽车油泵支架自动组装生产线的端片装配机 | |
CN202825167U (zh) | 穿轴销装置 | |
CN107127553A (zh) | 用于弹性组件装配的压紧定位机构 | |
CN103111530B (zh) | 一种钉扣机 | |
CN109014882A (zh) | 实现螺栓自动装配及检测反馈的工装 | |
CN202921766U (zh) | 自动旋转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5968327U (zh) | 一种工件压紧装置 | |
CN205889938U (zh) | 高回力冲压机 | |
CN202934318U (zh) | 用于装配钢珠的气动组装设备 | |
CN204603709U (zh) | 一种将轴承和芯轴安装到割草机锭子的工装 | |
CN204339172U (zh) | 汽车转向支撑加强支架总成前后压紧定位装置 | |
CN204339176U (zh) | 汽车转向支撑加强支架总成头部定位装置 | |
CN204975977U (zh) | 一种汽车用锁芯帽盖压铆、扭簧、开口挡圈装配机构 | |
CN201043226Y (zh) | 用于裤襻绷缝机中压脚的联动机构 | |
CN2829936Y (zh) | 气缸盖罩铆接头铆合装置 | |
CN202009747U (zh) | 气压套楦机脚踏阀装置 | |
CN204403177U (zh) | 一种双列轴承合套机 | |
CN205188123U (zh) |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玻璃上片切割掰片一体机 | |
CN213003616U (zh) | 一种轴承生产用压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