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5862U -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5862U
CN206975862U CN201720466046.1U CN201720466046U CN206975862U CN 206975862 U CN206975862 U CN 206975862U CN 201720466046 U CN201720466046 U CN 201720466046U CN 206975862 U CN206975862 U CN 206975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model
motion platform
collision block
experience apparatus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660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良
翁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etroleum Train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LS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LS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LS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660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5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5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58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该体验装置包括:设置有座椅的汽车模型、运动平台以及撞块,所述汽车模型设置在所述运动平台上,所述撞块位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一侧且所述撞块位于所述汽车模型的前方;当所述汽车模型与所述撞块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与所述运动平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体验装置能够使坐在座椅上的体验者身临其境的亲身体会到车辆碰撞,使体验者亲身感受车辆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增强安全驾驶意识,牢固树立使用各种安全措施的习惯。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是一种教学训练装置,是一种利用模拟汽车模型进行碰撞的体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近年来,全国的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种事故的90%以上,对人类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了地震、洪水、火灾这些可怕的灾难。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交通条件与交通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仍不容客观,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一般的,驾驶员只有在马路上亲身经历若干次汽车碰撞事故,甚至受到一定伤害后才能切身感受到安全驾驶的意义,这样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此,提供一种模拟的能够使驾驶员体验车辆碰撞的体验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所述的体验装置通过一个模拟汽车模型,实现驾驶员对汽车碰撞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其包括:设置有座椅的汽车模型、运动平台以及撞块,所述汽车模型设置在所述运动平台上,所述撞块位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一侧且所述撞块位于所述汽车模型的前方;当所述汽车模型与所述撞块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与所述运动平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当所述汽车模型与所述撞块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与所述运动平台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座椅与所述汽车模型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运动平台运动的加速装置,且在所述运动平台和撞块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运动平台停止运动的止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平台静止,所述汽车模型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汽车模型运动的加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平台和/或所述汽车模型上还设置有动力脱离装置,当所述汽车模型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动力脱离装置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带有传感器的安全带。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模型上设置有确认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体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运动平台、所述汽车模型电连接或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运动轨道,所述汽车模型的车轮设置在所述运动轨道中。
进一步的,当所述座椅上为模拟人模型时,所述汽车模型的速度为25km/h~35 km/h;当所述座椅上为真人时,汽车模型的速度为6km/h~20km/h。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拟汽车模型,通过对模拟汽车模型施加一定的速度然后使其与撞块发生碰撞,使坐在座椅上的体验者身临其境的亲身体会到车辆碰撞,使体验者亲身感受车辆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增强安全驾驶意识,牢固树立使用各种安全措施(例如安全带)的习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体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所述体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所述体验装置的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有座椅110的汽车模型100、运动平台200以及撞块300;汽车模型100设置在运动平台上,但是汽车模型并不固定在运动平台也就是说汽车模型和运动平台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撞块300设置在运动平台的一侧并且其与运动平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撞块设置在汽车模型的前方;当汽车模型100与撞块300发生碰撞时,撞块与运动平台之间有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设定当汽车模型与撞块发生碰撞时,撞块与运动平台之间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当汽车模型与撞块发生碰撞时汽车模型一部分是悬空的,整个汽车模型会发生俯仰或轻微的倾覆,从而使得该模拟碰撞更加接近实际的汽车碰撞,给予体验者更加真实的感受。
本实施例的体验装置的具体工作方式是:体验者或者模拟人坐在座椅上之后,启动运动平台或汽车模型,汽车模型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到达一定位置或达到一定速度后,汽车模型脱离运动平台与撞块接触,在撞块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汽车模型返回至运动平台上回到原位,一个体验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模型可以是各种汽车模型,形状不限,只要具有座椅和能够运动的基本部件即可。一般的,汽车模型应当具有底座、壳体、车轮和座椅,为了更加逼真,汽车模型的壳体可以设置一些仿真的方向盘、油门等设施。
本实施例的运动平台可以是长方体形的,运动平台的表面积应该足够大使得汽车模型能够完全放置在运动平台上。当然运动平台最好有足够的空间使汽车模型运动,运动平台的与汽车模型的运动方向一致的边缘最好设置有挡板,这样可以避免汽车模型发生故障时发生意外伤害。
本实施例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撞块。撞块设置在汽车模型的前方,汽车模型通过与撞块的接触发生碰撞从而使体验者感受到碰撞的冲击力,直观的感受车辆碰撞,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撞块的面积应当足够大以使得汽车模型能够与撞块发生完全碰撞。撞块的材料可以是弹性的也可以是非弹性的。同时撞块上最好设置有冲击力传感器从而使体验者直观的感受到车辆撞击的危险。本实施例中的撞块与汽车之间的碰撞最好为塑形碰撞。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模型可以和运动平台一起运动,此时运动平台带动汽车模型一起运动,运行到一定位置时汽车模型脱离运动平台与撞块发生撞击;或者运动平台是完全静止的,汽车模型在运动平台上运动直至与撞块发生撞击。
进一步的,在运动平台或汽车模型上设置有加速装置,通过加速装置为汽车模型提供动力使汽车模型获得一定的行驶速度。当然,在汽车模型或运动平台上还设置有动力脱离装置,动力脱离装置是用来使汽车模型脱离运动平台与撞块发生碰撞的。
汽车模型的座椅上可以是体验者,或者在座椅上也可以放置模拟人,通过撞块上的冲击力传感器来了解汽车碰撞的冲击力。需要注意的是,当体验者亲身体验时座椅上必须设置安全带,同时安全带上必须设置传感器。所述的模拟人可以是与真实人体重量差不多的模拟人或相对重量的重物,也可以是带有传感器的智能模拟人。
本实施例中最好设置一个控制器,控制器与汽车模型和运动平台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汽车模型的速度以及动力脱离装置的启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选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或工控单元等具有记忆和运算能力的数字处理系统。
对于不同的体验方式可以设置不同的碰撞速度,当座椅上为模拟人时,汽车模型碰撞(与撞块接触)时的速度为25km/h~35 km/h;当座椅上为1~2个体验者真人时汽车模型碰撞(与撞块接触)时的速度为6km/h~10 km/h,当座椅上为3~4个体验者真人时汽车模型碰撞(与撞块接触)时的速度为10km/h~20 km/h。这样设置是为了保护体验者的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中对于撞块和运动平台的细化。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汽车模型100与所述撞块300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300与所述运动平台200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座椅110与所述汽车模型100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应当保证当汽车模型发生碰撞时,座椅应当位于运动平台上,这样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汽车模型能够在撞块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准确回到运动平台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汽车平台的运动方式的细化。
本实施例中运动平台带动汽车模型一起运动,当运动至一定位置并且汽车模型具有一定运动速度时运动平台停止运动,汽车模型脱离运动平台继续向前运动直至与撞块发生碰撞。具体的,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在运动平台上设置有加速装置400,并且在运动平台和撞块之间设置有止动装置500;其中加速装置400能够给运动平台以及放置在运动平台上的汽车模型提供动力使其运动,当达到预设速度时加速装置可以停止,而止动装置是用来使运动平台停止运动的,这样在惯性的作用下汽车模型继续向前运动即与撞块发生碰撞。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汽车平台的运动方式的细化。
本实施例中运动平台并不与汽车模型一起运动,运动平台是完全静止的,汽车模型在运动平台上运动直至与撞块发生碰撞。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运动平台完全静止不动,而在汽车模型上设置有加速装置;其中加速装置能够给汽车模型100提供动力使其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当达到预设速度或者一定位置时加速装置可以停止,这样在惯性的作用下汽车模型继续向前运动即与撞块发生碰撞。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细化。为了能够保证汽车模型脱离运动平台与撞块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的体验装置还设置了动力脱离装置,当汽车模型运动至预设位置或一定速度时动力脱离装置启动,汽车模型即可脱离运动平台。设置动力脱离装置能够使得汽车模型产生模拟悬浮,增加了体验者的失重感,从而使得体验装置更加真实逼真。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脱离装置为电磁离合器。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座椅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座椅上还设置有带有传感器的安全带。当真人体验时,座椅上必须设置安全带以保证体验者的安全。同时安全带上必须设置传感器,只有传感器确认体验者已经扣好安全带时体验装置才能启动,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体验者的安全。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是上述实施例关于运动平台的细化。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运动轨道210,汽车模型的车轮仅可以在运动轨道210中运动。设置运动轨道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汽车模型的运动轨迹,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汽车模型碰撞后准确回落至运动平台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布置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比如封闭空间的形状、工具架的形式等)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座椅的汽车模型、运动平台以及撞块,所述汽车模型设置在所述运动平台上,所述撞块位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一侧且所述撞块位于所述汽车模型的前方;当所述汽车模型与所述撞块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与所述运动平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汽车模型与所述撞块发生碰撞时,所述撞块与所述运动平台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座椅与所述汽车模型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运动平台运动的加速装置,且在所述运动平台和撞块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运动平台停止运动的止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静止,所述汽车模型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汽车模型运动的加速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和/或所述汽车模型上还设置有动力脱离装置,当所述汽车模型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动力脱离装置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带有传感器的安全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模型上设置有确认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运动平台、所述汽车模型电连接或通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运动轨道,所述汽车模型的车轮设置在所述运动轨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座椅上为模拟人模型时,所述汽车模型的速度为25km/h~35 km/h;当所述座椅上为真人时,汽车模型的速度为6km/h~20km/h。
CN201720466046.1U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5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6046.1U CN206975862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6046.1U CN206975862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5862U true CN206975862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1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6604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5862U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58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0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轨道交通故障诊断模拟实验轨道装置
CN112687173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主被动安全协同优化的汽车碰撞演示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0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轨道交通故障诊断模拟实验轨道装置
CN112687173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主被动安全协同优化的汽车碰撞演示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8342B (zh) 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CN106023714A (zh) 模拟驾驶考试系统
CN206975862U (zh) 一种汽车碰撞体验装置
CN104786976A (zh) 基于多类型数据通讯的汽车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
Matsui et al. Performance of collision damage mitigation braking systems and their effects on human injury in the event of car-to-pedestrian accidents
CN108528297B (zh) 一种磁流变汽车防撞座椅
Clark et al. Rollover crash and laboratory tests of ejection reduction by glass-plastic side windows and windshields
CN205615458U (zh) 一种校车安全系统
CN202511953U (zh) 车门内饰板冲击装置
CN102157088A (zh) 移动式模拟汽车碰撞安全带约束体验装置
CN203005342U (zh) 摆冲式碰撞传感器
CN204548004U (zh) 一种分离式防撞击轿车
KR101278646B1 (ko) 모의 추돌 시스템
Koetniyom et al. Kinematics and injury analysis of front and rear child pillion passenger in motorcycle crash
CN204956391U (zh) 一种含有v型伞的汽车副驾驶装置
CN205075774U (zh) 一种减轻汽车坠崖伤害的安全气囊系统
CN206460719U (zh) 一种模拟交通碰撞事故体验系统
Chawla et al. Crash simulations of three wheeled scooter taxi (tst)
CN106882092A (zh) 一种抗碰撞式儿童安全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54867U (zh) 座椅主动式头枕保护装置
Chou et al. A review of math-based CAE tools for rollover simulations
Yuan et al. Speed reconstruction of pedestrian-vehicle collisio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d multi-body coupling modeling
Damask Forensic physics of vehicle accidents
Schaper et al. Motorcycle collisions with passenger cars—analysis of impact mechanism, kinema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full face safety helmets
CN106409058A (zh) 车辆被动侧滑训练方法及训练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3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69, Sha Tai N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Wils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etroleum Training Center

Address before: 102600 Room 101, 1 building 58, Da Zhuang village, Huangcun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ils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